名士 第221章

作者: 标签: 架空 近代现代

卫璪终于如愿以偿,N战成名。如今谁提起这个卫家二郎,不赞一句年少有为、料事如神。当然,更多的人赞的还是卫老爷子杰出的教育水平,总共就三个嫡孙,偏偏三个都这般出色,智谋取胜的卫璪,攻无不克的武贤(卫熠),以及卫玠。

在很多人看来,卫玠根本没办法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他的颜值,他的才华,他的品行,哪怕是在以及满门尽是人才的卫家,卫玠都显得是那么的出类拔萃,与众不同。

虽然外面在打仗,但大将军王济的脸上,最近却总挂着怎么都消不下的笑容。

我的妹子,我的妹子,你们说的都是我的妹子!

惯会哄中二病的钟氏、王氏和常山公主,纷纷对王济表示,孩子们成长的这般出色,这里面至少有你这个当舅舅的一半功劳啊,你起到了很棒的表率作用。所以,为了咱们两家的下下代,好比卫璪的儿子卫崇,你再继续努力,好不好?

当然好!

被顺毛摸的很舒服的王济,在心中第一千次的感慨自己当初做了人生中最正确的决定,也再一次感谢了姊夫和峤愿意给他这个机会。

王济穿着五时朝服,脚下带风的从朱墙碧瓦的皇宫中走过。那是一条很长、很长的上朝路,王济起起伏伏,用了几十年,才终于走到了上朝队伍的最前排。王济忽然想起了儿时最初的梦想,他悄悄在阿兄耳边说着略带傻气的誓言,他说终有一天他会超越阿爹,走到所有朝臣的前面。如今,他实现了他的梦想,拂晓为衣,豪气万丈!

不过,对于此时的王济来说,让他骄傲的梦想早已经从武将之首,变成了他的妹子们在所有人的口中闪闪发光。

原来养孩子是这般有成就感的事情。

……

眼下的危机解决了,就该考虑日后的隐患了。

“什么隐患?”卫老爷子看向自家孙儿,对他这种危患意识很欣赏。

“大量金银流入……”欧洲,卫玠差点就顺口把这个词就说出来了,实在是当年背新航路开辟的各种内容时,背的太顺口,“流入我国,势必会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实际上的生产力、农产品和物资并没有增加,增加的自然只会是价格。暂时咱们还看不到这样的局面,但未来就不好说了。”

“价格革命”就要开始了。学了历史就是这点好,有些事情会导致什么,早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写了下来。

哪怕卫玠并不懂经济,但是拓跋六修懂历史,足够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历史上,新航路的开辟是从西班牙开始的,大量金银最早流入的也是西班牙,那直接导致了西班牙的物价增长了四倍,传统经济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在一个世纪之后。

也因此,开辟新航路的西班牙并没能成为欧洲霸主,反而卫他人做嫁裳的成全了英法。

在更久之后。

是的,发展就是这么慢,古代不必现代,通货膨胀好像是分分钟的事情,今天还在花钱,明天就吃土了。对于古代来说,哪怕是这种货币贬值,也至少需要百年的时间来慢慢酝酿。那还是在古代西班牙的农业比较落后、养不起全国人口的前提条件下,以晋朝这种本身就可以自给自足,还准备花钱从国外买粮的情况下来看,价格革命只会可能会发生的更晚。

好吧,这么说来,这些事情并不会对卫玠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啊,不要说一两个世纪了,他能不能活到五十年以后都是个问题。也就是说,在他活着的时候,晋朝会因为一笔强势注入的金银而有一种欣欣向荣的生机感,他本不需要为此担心什么。

但是,比卫玠更没有活头的卫老爷子,却也陷入了久久的沉思,虽然卫玠有些词说的很奇怪,卫老爷子却还是迅速懂了卫玠的意思,并陷入了一种恐慌之中。

在魏晋这种只顾眼下狂欢,哪管他日如何的大局势下,卫老爷子的这种忧国忧民意识实在是显得很另类。特别是他发愁的开始一百多年后的事情,他绝对看不到,也绝不会影响他今天的事情,可是他却那么认真的在发愁着。

卫玠不懂他的祖父为什么会这样,可他也还是不可避免的被影响了。

“我们总能一起想到办法,来解决这个危机,至少是惊醒后人。”价格革命之后,积攒了足够的原始资本的积累,就要开始工业革命了。一步又一步,环环相扣,历史会逼着你不断向前发展的。

卫玠不敢再和祖父说弊端,开始说起了“价格革命”的好处。

这些卫玠没太记清楚,因为“价格革命”作为“新航路开辟”和“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个两个历史大事件的中间过渡历史,并没有受到太大的重视,至少没有受到历史考卷的重视,卫玠能记住的东西很有限,幸好,他有拓跋六修牌移动度娘。

【金银流入,货币贬值导致的“价格革命”,有弊端,却也有显而易见的好处。好比从传统的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的顺利转变,日益增长的新富豪,会极大的促进生产力的进步,城市对农村的依赖也会加重,促使农业生产日益商业化、专业化,改变农业格局。甚至会出现经济金融的新形式。

每一次变革,历史都会有它的自愈方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它导致了一些糟糕的局面,但总体上来说却促进了人类的进步。有了这些金银的原始积累,才能发展技术,发展工业革命。

所以,不用替古人担忧。】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不想这么早提“价格革命”的,大纲上准备的是后面一点点铺垫出来,但是发现很多亲亲实在是太在意通货膨胀了。

但其实大可不比替古人太担心,卫玠需要避免的是让晋朝变成新航路开辟后给他人作嫁衣裳的西班牙,剩下的,历史会自己发展。没道理西方古人能够完成的进一步的发展,我们比西方古代更先进的老祖宗做不到,对吧?

不过还是很高兴看到有些亲亲注意到了金银的问题,并提了出来。文艺复兴—新航路—价格革命—工业革命,这是一条连锁反应,但总体来说是进步着哒。

太多经济类的问题,蠢作者真的不太懂,但幸好,跟着历史走就好啦~(≧▽≦)/~【喂

第160章 古代一百五十九点都不友好:

每一天都生活在历史教学中,甚至包括他自己都是历史的一部分的卫玠,无奈给他祖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也上了一趟历史课,主要讲……经济。

卫老爷子听到最后,开始狐疑的看着卫玠。

卫玠内心一揪,卧槽,不会我暴露了什么吧?有个比什么都精的阿翁,真的活的好累。那些穿越之后利用各种现代科技大放异彩的主角,到底是怎么做到不让人对他们起疑的啊?古代可是一直都有“宿慧”的说法,比起相信科学发展观的现代,明显古人更容易相信灵魂穿越、前世今生什么的。求教程,求攻略!

拓跋六修:【拒做伸手党,从你我做起。】

卫玠:【凸。】

“你其实根本就是想借此发展商业吧?”卫老爷子倒是没和卫玠打什么哈哈,想到什么就直说了什么。

“价格革命”引起的另外一个重要变化,就是阶级关系的变化。按照传统方式收取地租的封建地主,大半会因为货币的贬值而亏钱,甚至是破产;但是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以及富裕的佃户,反而会因为在这场变革中选择待价而沽,一跃成为新型富豪。

可以这么说,正是“价格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兴起,商人的地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魏晋本身是个文化包容度很高的社会,当世家面临不转型就要破产的局面时,总会有人站出来选择一条不太寻常的路走下去。就像是当下儒学不再是主流,玄学兴起,有点远见的儒门世家,就会选择让家中小辈去改学玄学,又或者是在儒学和玄学中找出一条适合家族改革的路。这些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过度的过程里基本没有流血牺牲。

卫玠不会逼着世家转型从商,他只是起了一个头,把适者生存的现实摆在世家们眼前,该怎么选显而易见。

卫老爷子很了解自家这个与众不同的孙子,卫玠在对待商业的问题上一直都和主流不同,卫瓘也没想过要强迫卫玠去改变,因为卫玠能分得清主次轻重,他不会一味的站在大众的对立面。但卫老爷子没想到,卫玠对商业竟然如此执着,执着到想要改变整个社会的风气。

卫玠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老实的承认了。

“我确实是有这方面的想法。如今世家还可以依赖皇商,觉得交由阿李夫妇出面就好,但是当涉及的利益越来越大,他们又怎么会放心中间人一样的角色掌握在别的家族手中呢?他们势必会派人参与其中,先是仆从心腹,再是偏远的支系分家,当分家越来越有钱、为家族做的贡献越来越多的时候,他们就会要求为自己争取更高的地位了,要求家族对他们的重视。”

整个社会,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卫玠甚至觉得也许不出千年,在十一、二世纪左右,中国就会顺利过渡成君主立宪。

上一篇:面瘫将军求子记

下一篇:命不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