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 第21章

作者: 标签: 架空 近代现代

枣哥口中的大兄,正是卫家孙辈里的大郎,卫璪和卫玠共同的从兄(堂兄),卫老爷子的第一个孙子,大伯父卫密的独子,名字叫卫瑜(yu),谐音喂鱼。

卫玠之前和七娘提过的,卫瑜的母亲(卫玠的大伯母)出身名门何氏,她的祖父是晋朝开国元勋何曾,就是那个大牌到连吃饭都看不上御宴的何司徒。卫瑜年十一,与枣哥竹马竹马(?),一同长大,被卫玠亲切的称呼为鱼哥(= =)。

卫玠这一代的名字,都是卫瓘老爷子亲自定下的,基本上都是带王字旁的美玉的意思。

不过,大概是老爷子一开始取名没有什么经验,两个孙子,长孙叫喂鱼,嫡孙叫喂枣,一听就很有“创意”。到了卫玠这里,卫老爷子才终于掌握了一些起名的真正诀窍,没了那可怕的谐音,但是他却和亲家一起钦定了家里三郎“小娘”的小名。

_(:з)∠)_我们家真的是儒学世家、官宦之后吗?BY:卫玠。

一听找荣晦还是有门路的,卫玠就再一次恢复了斗志,只要不是荣晦人间蒸发就好。荣晦在,卫玠好歹还知道要重点防着谁,要是没了荣晦,天知道会不会再来个荣小晦,荣晦晦什么的。在已经知道历史的情况下,突然横生枝节出一个陌生人,才是最可怕的。

枣哥给鱼哥的信,很快就寄了出去,但回信却遥遥无期,搅的卫玠是茶不思饭不想的。鱼哥没来信的第一天,想他;鱼哥没来信的第二天,想他,想他;鱼哥……

没有第三天了。

因为六修同学在日常窥屏,咳,不对是“第一百零八次不小心”走进卫老爷子的书房后,听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

“什么什么?快说!”卫玠在外人面前总是不自觉的爱端着,俗称装逼。唯有在拓跋六修面前,他不会掩饰自己那一颗火热的八卦之心,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大概是早在现代时就已经成为了习惯,又或者是他很清楚,不管他是什么模样,六修都不会嫌弃他。

【深呼吸。】比起秘密,拓跋六修很显然更关注卫玠的身体。卫玠这具天生患有心疾的壳子,哪怕是轻微的,最好也还是要注意情绪,能没有起伏就不要有起伏。

“你越吊着我,我越容易激动!”卫玠最近始终处在一种焦虑中,即便他并不想,但是……任谁在知道自己全家人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都不太可能很平静,不是吗?“不要过程,不要细节,不要悬念,直接告诉我最重要的!”

拓跋六修很配合,没有卖丝毫的关子:【你们家肯定不会被灭门了。】“……啊?”这个结果是怎么得出来的?跪求还是说一下详细的过程吧亲QAQ要是一般人,肯定会生气,要简洁结果的是你,如今又要详细过程的也是你,太难伺候了吧?

但是,六修同学不是一般人!

无论卫玠提出什么要求,无论这个要求有多么麻烦反复,他也还是能面不改色的点头:【好。】就是这么没原则!【泥垢

作者有话要说:  目前出场的相关人物可公开的资料:①卫璪:男主亲哥,京中八卦消息传递的骨干力量。

②卫瑜:卫家长孙,男主的堂兄,十一岁,人送爱的昵称“鱼哥”,枣哥的好基友。

③卫密:卫家大郎,庶长子,卫父的哥哥,在老家河东郡做父母官,性格集体都比较放诞的卫家中唯一的老实人。压力好大QAQ

第17章 古代十七点都不友好:

有关于卫家不会被灭门的故事,还要从头讲起。

太康七年,洛阳纸贵的典故刚刚流行起来,卫玠正在王氏的肚子里孕育。

那是一个格外冷的冬末春初。帝都洛阳繁华依旧,世家门阀醉生梦死,晋武帝司马炎病重,仿佛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篡了曹魏政权的司马炎绝想不到,报应会来的这么快。他有由祖父与父亲打下的坚实基础,有完成了南征北战的宏图霸业,却没能有一个善始善终的结局——他的太子是个傻子,他的皇后、太子太傅以及太子妃却已经在预谋着要联合起来把持朝政。

??不过,这一切暂时和卫家并没有什么关系。

卫家上下更在乎的是晋武帝于正月初二,在朝上突发奇想颁布下的一道圣旨。

是的,新年刚过,正月初二就上朝了。

可想而知大臣们当时的内心有多卧槽,初二可是各家女儿、妹妹回门的日子,千年等一回的好吗?!

咳,晋武帝的旨意是这么写的:“比年灾异屡发,日蚀三朝,地震山崩。邦之不臧,实在朕躬。公卿大臣各上封事,极言其故,勿有所讳。”(引《晋书?帝纪》)

翻译大白话就是,最近几年灾祸不断,连续三年在年初出现日蚀,这是国家的不幸,责任在我(武帝),是上天对我错误执政能力的警示。各位爱卿不要客气,都秘密上折来批评我吧,找出我的错处。

简而言之,这就是个皇帝欢迎大家来找茬的游戏。

晋武帝想让朝臣告诉他,为什么他这个天子,惹他爹(老天爷)不开心了。

‘还能因为什么?您让一个傻子当太子,傻到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他的脑筋有问题的那种,老天爷能开心起来才怪呢。’两朝重臣、位列八公的卫瓘卫司空,站在朝堂上如是腹诽。他今天也很不开心,他外嫁的女儿好不容易才回来这一次,一切阻止他们父女团员的人,都不是什么好鸟!

这些大实话……

卫瓘是决计不会说出口的,无论是“太子是个傻子”,还是“晋武帝不让人父女团圆简直没人性”等,他都只会烂在肚子里。

因为就在几年前,卫瓘对晋武帝掏心掏肺的说过一次,结果除了徒惹一身腥、拉满了皇后杨家和太子妃贾家的仇恨以外,并没有改变任何局面。

从那个时候起,卫瓘一颗老臣心就彻底凉了,他明白了一个真理——晋武帝的话,听听就好,谁当真,谁傻逼。

头戴三梁进贤冠,着假紫金章紫绶五时服的卫老爷子,不疾不徐的下了朝;不疾不徐的和身边的同僚笑着打招呼,这个是亲家,那个也是亲家,哦,这个是政敌,那个也是政敌,同是朝臣,大家彼此的关系就是这么简单;最后,他不疾不徐的走出了皇宫。

反正他是一点都没打算要认真去完成那份由皇帝下达的硬性指标的。

在和同朝为官的几个儿子一起乘朝车回家的路上,老爷子也这样告诫了自家几个郎,随便写写就好,没必要当真。

嫡子卫恒最先表态,对父亲的话很是赞同。因为比起朝廷命官这个身份,他其实更倾向于当一个书法大家,当代名士。众所周知的,西晋名士多奇葩,咳,不对,是随性。卫恒自然不会觉得自家老父言语里多多少少透露出的对皇帝的不敬有什么不对。

长子卫密是个老实人,大概是父亲的性格太强势,导致他这个庶长子一辈子都笼罩在卫瓘的阴影里,只敢惟命是从,不敢有一丝的不满。

“但是……”反倒是娶了公主、把晋武帝真的当自己妇翁(岳父)看的四郎卫宣,有些诧异,一脸“没想到自家父兄竟然是这样的父兄”的表情,说好的鞠躬尽瘁、忠君爱国呢?!

卫老爷子不忍再看蠢儿子,便转移话题道:“你去前面看看,那可是自家的牛车?”

四郎卫宣分分钟就被转移了话题。他起身推开车门,定睛一看:“是呢,是呢,正是前段时间二哥送给嫂子的牛车。”

四郎年轻眼神好,就是对敌经验不太丰富,被自家爹一忽悠,就忘了他本来打算说什么。

待牛车在四马朝车前停稳后,一个粉雕玉琢的“小郎君”就手脚并用的跳了下来,都不需要别人怎么扶,便疾步上前,三下五除二的上了这边的马车。先是对卫瓘卫老爷子拜了拜,再是对二郎卫恒问礼,盖因眼前这二人一个是他祖父,一个是他亲爹。

唯有对性格跳脱的四叔才敢挤眉弄眼。

问话的也是四叔:“六娘,你怎得一人来此?”

原来这“小郎”其实是小娘,卫家六娘卫熠,卫恒唯一的嫡女,卫瓘的N个孙女之一。

卫熠长相肖似其母王氏,很得父母、外家的宠爱,甚至是有点宠爱的过了头。平日里酷爱穿男装,独自(哪怕跟着仆从护卫,在家人眼中也还是独自)出行的记录不胜枚数。性格也和王氏一样,总是雷厉风行的,比她亲哥卫璪还要像个大气的爷们。

上一篇:面瘫将军求子记

下一篇:命不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