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 第144章

作者: 标签: 架空 近代现代

拓跋六修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不排除其他可能。】好比故意在等着朝堂乱起来,想要趁乱摸鱼的诸王。对于他们来说,司马柬也是个很大的障碍。

“如今司马柬被过继了出去,已经不是障碍了。”

【未必。】那些本以为自己有希望能继承齐献王位置的庶子们,可不就恨死了空降兵一样的司马柬?这点很好理解,从和峤死时的家产之争就能看出一二,和峤也是没有嫡子,他的弟弟想要用自己的儿子来继承和峤的一切,于是因此与和峤正妻出身的王家彻底交恶。

司马柬也一样,齐献王的一干庶子,和正妻贾氏(是的,齐献王的妻子姓贾,是贾南风同父异母的姐姐,两人都是嫡女,只不过是不同的正妻所生)肯定很不痛快。

这点上,确实是晋武帝做的不够地道,

不过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应该不会再闹出什么幺蛾子了吧?大概。

说曹操,曹操就到。

卫玠刚和拓跋六修说起这位秦王司马柬,他就出现在了卫家外面,奉新帝之命,接兰陵亭侯卫玠入宫。

晋武帝在含章殿薨逝的当天,太子司马衷就成为了皇帝。大赦罪人,改年号为永熙,尊皇后胡芳为太后,立太子妃羊青容为皇后。

这就是皇室与其他家族不同的地方了,其他家族的家主死了,大家先考虑的肯定是他的葬礼,其次才是遗产问题;而皇室先考虑的必须是继承人(国不可一日无君),其次,等一切都定下来了,才会慢慢准备先帝的葬礼。

很巧的,历史上的晋武帝死于二十日,平行世界的他也是,虽然月份不同,但日子一样。

卫玠面对司马柬手中的圣旨,一脸的莫名其妙,晋武帝死了,与我何干?

讲真,作为一个还没有入朝为官,只是因为阿姊而封了个亭侯的卫玠,实在是和“皇帝驾崩”这样的国家大事没什么关系,连他入宫悼念的资格都没有。所以他才有闲情和拓跋六修八卦一些其他有的没有的,好比齐献王啊,司马柬什么的。卫玠一开始还以为在晋武帝下葬之前的差不多半个月内,他大概都会很清闲。

但在新帝登基后的众多旨意里,却还不忘召他入宫伴驾,由秦王司马柬亲自宣的旨。

司马柬是个很好说话的人,性子一看就和善,属于那种虽然很聪明,却有个老鼠胆的类型。按理来说,司马柬身为被新帝所倚仗的亲弟弟,是时候该轮到他抖起来了,但他却连卫玠这个重臣之孙,都依旧礼遇有加,不仅说话客气,但带着一二示好。

好比在卫玠打算就这么和司马柬进宫时,司马柬还特意隐晦的提醒了卫玠最好准备一二,宫中什么都有,衣食住行倒是不用准备,但最好带上些心腹,好比有用的婢子啊,疾医什么的。

因为卫玠这一去,大概就要在宫中常住一段时间了。

“……多少天?”

“皇……伯父故去,皇兄死孝。”言下之意就是,我皇兄没开心之前,你大概是回不来了。司马柬被过继后,没办法再称晋武帝为父皇,只能叫伯父,但是对司马衷还是能称卫皇兄的,他现在算是他的从兄。

卫玠终于嗅到了危险的信号。他倒不是觉得胆小的司马柬和智商不够的司马衷能想出什么阴谋诡计,而是总觉得这是晋武帝死前的安排。联想到他昨日只召了司马衷和司马柬去“共享天伦”,今日就死了,这里面绝对不可能如表面显现出来的这么简单。

“请让我准备一下。”卫玠采用了拖字诀。

假借准备之名,卫玠去紧急联系了家里的大人,但是……晋武帝早晨薨逝,群臣此时都在宫中,卫老爷子、卫爹甚至是繁昌公主和卫家四叔,以及王家二舅、常山公主,乐广老师等一系列有主意、有权势的人,都鞭长莫及。

摆在卫玠眼前的,就只有老老实实入宫这一个选项。

第101章 古代一百零一点都不友好:

司马柬来接人的时间卡的太寸,连王氏都陪着繁昌公主和常山公主进了宫,鱼哥等小辈在官署上班,强行说这是巧合,谁都不会信。

卫玠连装病都不敢。

因为卫玠严重怀疑,哪怕他真的病了,司马柬抬也是要把他抬入宫的。

事实上,司马柬得到的命令确实如此。如果卫玠“病”了,那就接他入宫“治疗”。

多大仇多大怨?

其实……真没有。

如果不是傻太子,呃,不对,如今应该叫傻皇帝,或者是晋惠帝了,如果不是晋惠帝那里此时一刻都离不开人,其实来接卫玠的活儿,本应该是由嵇绍亲自出面,这样更能让卫玠安心,不会胡思乱想。但是如今宫中危机四伏,嵇绍根本不放心让晋惠帝独处,哪怕只是离开视线一盏茶的功夫,他都要担心。

嵇绍这样的担心,晋惠帝不免受到影响,开始担心起了卫玠的安全,闹着要接卫玠入宫保护起来。

嵇绍想了想,也就同意了。因为卫玠独自在家,确实不怎么安全,假传圣旨什么的,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矫诏剧情,在魏晋时是真的会发生的事情。趁着年少的卫玠独自在家,对宫里的事情两眼一抹黑的特殊情况,把他骗走绑架,用以要挟卫老爷子在朝堂上站队什么的,这是那些王爷绝对能干得出来的缺德事儿。

虽然说卫老爷子和王济肯定会对卫玠有所安排,但事发突然,谁知道他们的安排是否妥当呢?卫玠在很多人眼中都是个香饽饽,除了他的容貌以外,还有救世主的预言加持,趁乱裹挟了卫玠,这绝对不是一股势力会有的想法。

嵇绍没办法前往,只安排一些东宫中的小官吏,又怕对方身份不够,镇不住场面,被别人半路截胡,这才请了秦王司马柬亲自出面。

为了取信于卫玠,嵇绍特意安排了东宫里往日几个与卫玠关系好的小黄门,一同前往。

如果卫玠信了,就最好;要是不信……那卫玠有九成的可能会装病,嵇绍对司马柬表示,不用管他,直接把人抬进宫就好。

宫里虽然危机四伏,却也是比卫玠一个人在卫家要安全。最起码没谁敢当着司马衷的面,矫诏骗走卫玠。

卫玠也看到了那几个小黄门,所以他很犹豫。他信司马衷和嵇绍不会害他,但他有点不太确定司马柬到底是谁的人。

不过,卫玠最终还是跟着司马柬走了,他只能赌一把,因为不管司马柬是不是,他今天既然已经把对方迎进了门,就没可能不跟着对方走。不过,卫玠还是多留了个心眼,强烈要求多带了些王济给他的人,这些人都是有入宫腰牌的侍卫。

司马柬答应的很痛快,因为他的目的只是接卫玠入宫,至于卫玠想带多少人进去,只要他有本事带,他就没意见。

卫玠见司马柬这样的态度,稍稍放下了一些心。

不过,卫玠乘坐的羊车还是卫家的,并没有用司马柬带来的,马车夫也是膀大腰圆的胡人,是石勒从老家接来的族人,他们不是卫家的奴隶,只是来卫家帮工,混口饭吃,不少人都是千恩万谢的,并且致力于早日要混成卫家世仆(卫玠:……)。

拓跋六修也在时刻为卫玠警惕着四周。

至于吗?

很至于!

因为就在卫玠离开卫家没一会儿,另外一队人也到了卫家,手持剑戟,面露凶光,据说要奉命“保护”卫玠,请卫玠走一趟。但是他们来晚了,卫玠已经先一步离开了。

每每回想到这一段,卫玠都后怕不止,幸好他信了他的小伙伴司马衷。

第二批来接卫玠的人,其实也不是什么陌生人,勉强能算是卫玠的“老朋友”了——贾谧,他奉楚王世子司马范之命,来请卫玠过府一叙。

“我们没什么恶意。”贾谧再三强调。

上一篇:面瘫将军求子记

下一篇:命不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