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末送快递(历史同人BL) 第18章

作者:北徙君 标签: BL同人

  陈买一勒马缰绳,往后一闪,躲开了那一剑。

  许钦见他们动手,也拔出长剑,双方均是剑拔弩张。

  城墙上的秦彭连忙跑了下来,大喊道:“快开城门,放县令进来。”

  守门的小兵懵懂问道:“刚才王将军不是说县令反叛吗?真的要……”

  秦彭往他脑袋上就敲了一下:“猪脑子,我们都和官兵打上了,还能全身而退?”

  小兵连忙从腰间解下钥匙开了门。

  秦彭高举着火把对许望喊道:“县令,快进来。”

  许望回头:“不行,我进城会连累了你们。”

  “王将军素爱记仇,我们这次是摘不出去了。”秦彭叹了一口气,“老许啊,虽然我多少猜到你连夜离开是为了不连累我们一整个县的人,但是我们都这么多年的交情了,我可不能眼睁睁看着你遇到危险。”

  王晔见他们要跑,下令放箭,一阵箭雨急下,许钦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进了城门,还能感到身后箭矢飞过时“嗖嗖”的声响。

  “许望,你今日入得城内,躲得了一日,躲不了一世。”王晔的人要追,被门板拍在脑门上,心里窝火,在城门外叫骂了半个时辰方才离开。

  但是他这么一叫,许望和许钦的事情,城里面的人也基本都知道了。

  “必须将所有人都召集起来讲话。”许钦焦急地说,“那姓王的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如果人心乱了,这个县城便守不住了。”

  许忻动员士兵们挨家挨户地喊人,大部分人本来就被外面的喊杀声吓得不敢入睡,此时都聚集在了县衙面前的空地上,正是发动群众运动的好时机。

  许钦向许望请示后,站在了县衙最高的石阶上,用富有煽动性的语言,动情地开始了演讲:“各位父老乡亲们,今日之事,全由我许钦而起,如果我能一力承担,我必不会回避。但是现在摆明了官军觉得我们整个温县都和他们作对,城破之日,我们在场的男子将会被屠戮,女人和小孩沦为官奴,年迈的老人都要被拉去前线运送物资。自二世登基以后,秦给我们的徭役越来越重,但我们受苦换来的是什么呢?严苛的法令动不动连坐一家,因为我的缘故,我全家都要连夜逃离这里,但是尽管这样秦军还来攻打我们,这说明了什么?”

  在场的很多人第一次听这样的长篇大论,一时间众多纷纭。

  陈买是个机灵鬼,马上潜入人群中高喊:“说明秦皇帝根本不把我们老百姓当人,一点错误就把我们当做敌人那样对待。”

  “说得是!”其他人也附和道。

  “老子辛辛苦苦种田十几年,现在来个什么鸟都不认识的将军,就要攻打我们,还有没有将温县当做秦的郡县的意思了?”

  “他们本来就没有把你们当做亲人,要知道温县之前可是魏地啊。”许钦意味深长地说。

  从他在温县居住起,他就发现秦朝虽然统一天下,但六国人们的故土情节还非常严重,在温县经常能听到老人侃大山的时候赞美魏国曾经的富饶强大。许钦就是要利用人们的这层心里,这也是他之前观看陈胜吴广起义最开始造势时积累的一点经验。

  果然,温县人听到这句话,顿时群情激奋起来。

  “如今天下群雄并齐起,又何必拘泥于胡亥和扶苏两位秦人之间的争斗。”许钦继续鼓动,“据我说知很多王的后人都起兵响应陈胜起义,但是我们魏国的后人还没有出现,只要我们能守住温县,从这里发展壮大故魏国,那么一直藏匿在民间的魏王之后便会出现。等到那个时候,我们又何必看别人的眼光苟且偷生?”

  “复兴大魏!扬我国威!”在场的人渐渐激动起来。

  秦彭见许钦将气氛煽动得差不多了,就开口说道:“各位想想,每天将这里管理地井井有条的是谁?是许县令,现在秦兵随口诬陷一句就能杀害他全家,你们答应吗?”

  “我们不答应!”许望平时为官清廉,宽厚爱民,为当地人做了很多实事,因此很受百姓爱戴,才乃人和也。

  “温县可以没有皇帝,不能没有县令。”秦彭振臂高呼。

  “我们不能没有县令!”

  “不如跟着县令反了!”

  一番战前动员做完,许钦就让大家解散了,先回去睡一觉,对方应该不会再在夜晚攻城,明天天亮再将人员编队便好。

  但几个县里高层也没闲着,各个部门主事的聚集在县衙,召开了第一次战前准备会议。

  许望命人将一张温县附近的舆地图悬挂出来,一边让许忻带着人去探视秦军的情况。

  “阿钦,你真要重建魏国?”许望忧心忡忡地看向自己的野心仿佛短时间内膨胀变大的儿子。

  “我倒没想那么多。”许钦笑道,“只是现在对方都打到城下了,我们也只能打回去,正好陈胜那边也有让我伺机攻下魏地的打算。”

  “如果要夺魏地,就要先把温县守住了。”韩信开口道,“否则没有城池便如一盘散沙,一打就没了。”

  不一会许忻他们去而复返:“禀报县令,王晔带了六千秦兵,在城西五里外安营扎地,他们的士兵十步一岗,将县城团团围住,我们若是要逃走,这么多人根本无法不引起他们的注意。”

  “那就是逃不走了。”许望点头道,“关于接下来的打算,大家以为如何?”

  “逃不了,自然就守了。”许钦理所当然地说。

  “报——”这个时候一名士兵从外面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我刚才在修东面被烧过的大门时,秦军用箭矢射了一封战书来。”

  许望接过箭矢,从下面取出系着的绢帛,看了一眼之后大惊失色,连绢帛也握不住落在地上。

  许钦连忙捡起来看,陈买凑了过去,小声地读了起来:“开城受降,留你妇孺,如若抗拒,必将屠之。”

  “他是不是疯了?”许钦被这种一言不合就屠城的精神震惊了。

  “这个王将军,小鸡肚肠,性情暴烈。”秦彭解释道,“我听说他在黄河南边吃了败仗,才被主帅赶过来收拾河这边的残兵,结果围个城还被我们抵抗,这是要把先前的怒气都一股脑撒在我们身上。”

  “这可真是无妄之灾啊。”许望抚掌长叹,“他们有六千精兵,而我们只有八百戍卒,加上其他能动员的,也不过千余,对抗秦军,犹如以卵击石,这可如何是好?”

  作者有话要说:  秦军:别开枪,友军

  (收到屠城警告后)

  许钦:不要怕,保护我方韩信,轻松虐菜

  屠城不好随便加历史人物身上,就瞎编了个王将军

  明天入V更新也是在晚上,还请大家多多支持,28-30的V章留言随机掉落金额不等的红包,抽鸭

第28章 守故土

  “那王晔还是校尉的时候, 我和他打过交道, 此人出尔反尔,言而无信。”许望急得直唉声叹气, “难道眼睁睁看他们屠城?”

  “阿翁莫慌。”许钦上前劝说,“秦军有六千人马,但温县人口有五千多人,再加上孩儿在城外带来的一千起义军,我们并不比他们少。”

  许忻却摇了摇头:“阿钦你有所不知, 先前打仗已经陆陆续续从县里征调了一千多人去军队,现在县里剩下的只有不到四千,如果不算老弱妇孺,还有以前参加过秦灭六国战役退下来的伤残人员,现在总共能集合起来的也只不到两千,再加上你带过来的一千起义军,总数不到三千。“

  “三千临时召集起来的百姓,对抗秦军六千精兵, 这仗还能打赢吗?”许望忧心忡忡。

  “以往以少胜多的战役也不是没有。”许钦安慰道,“再说我们有城池可以守,可以弥补人数上的劣势。”

  “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许望看向许钦,“关于守城,你有什么主意?”

  “我要拜托大兄将县里的人分成三拨。第一拨是原有的县中士兵还有可以被征入行伍的青壮年,让他们分成两组,轮换上城墙。第二拨是女子和伤残老兵,作为后勤, 必要时也要上城楼支援。第三拨则是老人和儿童,如果到了十万火急之时,也要让他们加入。”许钦回答道。

  “这倒不难。”许忻回答道,“我平时做县尉时就负责征兵这一块,其余的去县衙里拿了编户就可以排好。”

  “那就有劳大兄了。”

  “我的儿,那你打算要做什么?”许望看到许钦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不由得问道。

  “阿翁还记得我前些日子命人去温县周围山上搬运来的灰白色石头吗?”

  “当然记得,我问你是做什么的,你神神秘秘不说。不过那几天你正在修缮城墙,想来也知道是和加固改造城墙有关的。”

  那是许钦特地从山里找的石灰岩,命人拉了一些回来。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水泥,城墙也并非明城墙那样用石砖垒成,而是夯土而成。这样的城墙在坚固性上不够,为了加固,古人很早就研究出了在城墙底部挖出一条倒梯形的基槽,在里面打入木桩,在土里夯制入鹅卵石,以加固城墙。

  许钦当时通过系统搜索了一些关于古代混凝土的资料,发现到了汉代才有煅烧石灰作为建筑材料的记载,到了宋代一种叫做羼灰泥的东西才开始普及,它是把石灰和粘土混在一起煅烧,和1824年英国人J.阿斯普丁煅烧建筑材料的成分基本一致,因为这种硅酸盐水泥硬化之后颜色和英格兰岛上波特兰地方用于建筑的石头十分相似,被命名为波特兰水泥。

  但许钦还来不及在秦末仿效其他穿越男搞个金手指发明创造的实验,就被牛二一封密信告到了郡里,官逼民反,从此良民是路人。

  “原来城墙是你改的。”韩信露出欣赏的神色,“之前我们进门之前那一道才修建了半脚高的城墙,是要做一个瓮城吗?”

  “正是。”许钦回答,“我看边关多用这种瓮城,可以很好地抵抗敌人进攻,但温县离边关挺远的,这里的县城都是一道简单的小城墙,我就想着能不能修个外翁城,可惜才起了个头,秦兵就打过来了。”

  “如果城里还有多余石料,可以在里面反向做个内瓮城。”韩信提议道,“这样等于多了一道屏障。”

  许钦点了点头:“石料可以再找,不过这些灰色石头我是不会用来造墙的。”

  “那你辛辛苦苦搬来是做什么的?”

  “这种叫做石灰石,我要找些人将它们研磨成粉。”许钦说,“到时候攻城的时候从城墙上倒下去,它遇到人体内的水就会发生反应,从而腐蚀皮肤,令人失明、咳呛,短时间吸入大量的石灰粉会被呛晕。”

  “这倒是比倒滚水省力气又有效多了,我倒是迫切想看看它派上用场的样子。”

  许钦笑着看向韩信,趁着现在一整个温县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在场,他开口提议道:“之前我看到张楚王陈胜起义,先就自封为将军,这才带着一群戍卒攻城略地,闯下了如今轰轰烈烈的起义局面。因此,为了明日应战的士气,我们也需要一位将军来统率我们手下的士兵。”

  秦彭听说便道:“你大兄许忻平日里就是县尉,这一县武事均归他掌管,我看这个将军他来当最合适。”

  在座那么多长辈,许忻连忙推辞:“我可不能越过了县令和县丞。”

  本来许望当这个将军可以说是众望所归,但他和秦彭都是文官,虽然治理温县很有一套,但让他打仗,半窍都不通。

  对此秦彭也有同感,毕竟他今晚还刚闹出过把秦军当做敌军的笑话,明天真要面对已经成为敌军的秦军了,秦彭的心里十分没底:“我和县令带兵打仗估计要出事,将军这事要能者居之。”

  “县丞说得好。”许钦这下正中下怀,“好一个能者居之,那我请问县丞,我大兄带兵打仗的才能如何?”

  “你就别挤兑我了。”许忻不好意思地用胳膊肘子撞了一下弟弟,“温县不在边关,士兵无非是捉拿盗贼,维护一方安宁罢了,哪有什么带兵打仗的才能。”

  “看吧,我们本来就处于劣势,这军队交到我大兄手里,恐怕连怎么打都不知道。”

  “阿钦,难道是你会带兵?”许望惊奇地问,反正家里有了个天赋过人会无师自通看相的小女儿,这二儿子突然说自己其实身负名将之才,许望也不会惊讶一个字。

  然而许钦只是老实回答:“我不会打,我去的话估计得一通乱打吧。”

  在座所有人:……………………

  大家都在心里吐槽,你不行你说半天干嘛,还不赶紧让你哥顶上?

  许钦看着大家各异的神色,轻笑出声:“我虽然不通行军打仗,但有个上好的人选要推荐给大家。”

  众人都盯着卖关子的许钦,包括在一旁吃瓜看戏的韩信。

  许钦一把将这位低调围观,在线吃瓜的正主拉了出来:“我觉得韩信可以当我们的将军。”

  “韩信?”很多人惊呼出声。他们是知道县令家二子去了趟丰县带回来一个身材高大,面容俊美的年轻人,但这个年轻人整天无所事事,背着把宝剑在街上闲逛,或者出城悠闲钓鱼,许钦也不说什么,大家都觉得这是许钦带回来的一个吃白饭的,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姓什么名什么。

  这样一个看起来仿佛是小混混的人,怎么能在这么危急时分当温县的将军呢?

  秦彭第一个反对:“阿钦啊,你怎么胳膊肘往外拐呢?这人看起来身无长处,如何能胜任将军之位?”

  “县丞是并不了解韩信。”许钦摇头,“我们同在张楚王麾下时,韩信带着农民起义军攻打那些县城,展示出来的指挥水平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陈胜还因此非常欣赏他,要拉拢他效力呢,要不是我和韩信有约在先,我们这次温县被围城的救星可就没了。”

  “救星?他能有这么厉害?”众人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语气听起来就是各种不服气。

  韩信自尊心颇高,此时面露愠色,起身就要走:“我一介布衣,担不起将军职务。”

  “你等等。”许钦上前就扯住韩信的袖子。

  韩信扯了两下没扯开,脸上红了又白:“拉拉扯扯成何体统,让我走。”

  “韩将军且慢。”许钦干脆就概括叫了将军,又压低声音说,“他们和你不熟,不知道你有多厉害,才会反对的。你等等,我会说服他们的。”

  韩信这才收住脚步,没有立刻离开县衙。

  陈买见许钦极力推荐韩信,心里略有些酸涩,颇有种自己没有受到许钦第一位重视的不爽之感。但他是个识大局的人,也早就看出了韩信身上潜藏的军事才能,比起许钦推荐韩信更让他不悦的是在场居然有不少人反对许钦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