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历史]衣被天下 第110章

作者:洛娜215 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 爽文 BL同人

  只有廉洁才能奉公,只有廉洁才可能秉公,也只有廉洁,才能让皇帝相信你不是为了赚钱而当官,你当官是心中有某种信仰某种坚持在。

  在洪武帝眼中,“水至清则无鱼”根本就讲不通,水清养不出的那是野生鱼,但在大明国的鱼塘里,这些鱼吃的是撒下来的鱼食,天热了发冰天冷了发棉衣,怎么就养不活鱼了?

  如果是元朝,那还能说不贪就没办法往上爬,但在如今的大明,洪武帝可以拍着胸脯表示他创造的大明朝堂绝对不需要往上塞钱,只要干得好,只要有政绩就能升职,根本就不需要搞那些歪门邪道。

  他自觉已经给官员提供了最好的舞台,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更愤怒于这些自甘堕落之辈。

  将心比心,洪武帝认为如果自己当年有这种机会,如果当年的元朝廷是如今大明这样,他绝对不会参与到起义军中,说不定现在他也是公务员的一员呢。

  哎,都是时代的错啊!

  洪武帝正在回忆往昔,忽然发现眼前白光一闪,他瞬间被这不同寻常的动静吸引了注意力,定睛看去,只见一条半臂大的小胖狗穿着一件背心,背上插着一面小旗帜,小胖腿像是轮子一样轮番蹬地,个子虽小跑得却是极快,一阵风似得从他们面前刮过。

  看那方向,应该是从文华殿跑出来的。

  这不是大孙子的那条狗吗?洪武帝顿时被吸引了注意力,见那条狗子冲着春和宫的方向哒哒哒跑去,他立刻打了个呼哨将那条狗远远叫了过来。

  跑到一半的狗崽忽然听到了异常的动静,立刻停下了脚步,头一扭好奇得看向朱元璋,朱元璋顿时觉得好玩,蹲下身来嘴里发出了惟妙惟肖的鸟叫声。

  小狗崽的耳朵抖了两下,眼前一亮,被吸引注意力的狗崽立刻放弃了自己的任务,哒哒哒拉着背后的小车子冲着洪武帝跑来。

  洪武帝一手按住狗头,敷衍得摸摸热情蹭他手,并且扒拉着他的衣服想要找鸟的狗崽子,一手拉开了小狗崽背心上的小旗子。只见上头用稚嫩的笔迹写着【八百里加急】,再一看,后头的小拖车里头放着一个匣子,上头贴着孙子不知道从哪里薅出来的三根鹅毛,十分像模像样。

  洪武帝左右看看,没见到孙子们的身影,于是悄悄伸手打开了“军情紧急”的小匣子,从里头掏出了一张小纸片。

  此刻的他完全没有一点洪武大帝的模样,活脱脱就是个老而不尊的坏爷爷,然后一打开信他就囧了。

  小孙子认认真真得写着:“八百里军情加急试发,擅自打开者秃头!”

  “……”

  洪武帝不由自主伸手摸了摸自己藏在冕冠下头的头发,陷入了沉默。

  这……年纪大了,有些毛发问题总是难免的嘛。

第125章

  从各方面来说,总体而言,洪武帝真的不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过于不顺的童年让他很有些锱铢必较,有恩必报的同时有仇也……

  恩咳咳,气量也是时大时小。

  譬如他会在修建陵墓的时候下令不要迁移东吴大帝孙权的坟墓,不去惊扰先人,也会在发现孙子们的恶作剧后叫来笔墨伺候,然后写了张“抄写论语三遍”塞进小盒子里,然后放走欢快蹦高的小狗崽。

  别误会,洪武帝当·然不是因为头发的事情在迁怒,他单纯只是在批评孙儿那将狗崽子放出却没派人照看(内侍:???)的行为啦!

  遛狗不牵绳,等于狗遛人,文明养犬你我他嘛,此刻洪武帝的脑回路竟然和后世的街道大妈们画上了等号。

  先不论还等着运送“军情”的小狗崽回去的木文,在看到天降的作业时是怎样天崩地裂的心情,突然被布置作业的木小白反正是很不开心的。

  布置作业也就算了,还是诸如:如何判断官员善恶的大范围问题,这个让人怎么回答?

  放弃吧,从古到今几千年了没有一个皇帝和元首能够完成这一判断?还是说这踏入了神之领域,就连能够读懂人心的几头神兽都要很艰难得判断此人善恶,靠人类自己更是不可能了?

  洪武帝有些不信邪,大抵是青史留名的帝王都创造性十足,他破天荒得提出:“你们说,让老百姓给人打分怎么样?”

  刚说完,他就立刻摇头:“不行,这样容易被徇私报复,除非立刻把人调走,但那不太可能,速度太快了。”

  不是这个问题吧。木白想了想,也投了反对票,不过他的看法倒是和洪武帝有些不太一样:“皇祖父,帝王也好,官员也罢,管理一地靠的是自己手中的权威,以及地位的不对等,如果当真将这种票选官员的权利下放到百姓手中,以后官员要想再要管理一地,难度会加上很多。”

  这并不是说官员就应当要压迫老百姓,而是管理者的身份必须要和被管理者之间划开一点距离,这样才能顺利开展工作。

  过于亲民、或者是过于低声下气其实都不利于官方形象的塑造。

  倘若随便一个村妇都能大摇大摆走进州牧的办公室和人拍着桌子说:我今天青菜要卖五文钱一斤,哪个小孩都能留着鼻涕大声喊:我不要念书了,我要玩,这不是就乱套了。

  而且,如果公开让老百姓批评或者是表扬,偶尔一次还行,成为常态的话必然会导致官员不得不媚民。

  “这样的话他们就会对百姓好,这不好吗?”哭哭啼啼拿着“军情”过来抗议的木文讶异道:“孟子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官员对百姓好,不是也符合圣人学说?”

  洪武帝在一旁微微眯眼,有些想开口,却忍住没说,而是看向了大孙子,想要知道长孙是怎么想的。

  “官员对百姓好是应当的,但是献媚则大大不可。”木白伸手摸了摸弟弟的脑袋,又拍了下趁机想要凑过来要摸摸的狗崽子的脑袋瓜,因为手感太好,忍不住又摸了一下,“民众重什么?重利益,你若要讨好他们,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降税、发钱、时不时登门拜访,给足够对方面子。”

  见小孩不自觉点头,木白轻声提醒:“阿兄曾听闻海对岸有一岛名为弯弯,其官员全部出自选举,只要民众喜爱推荐,便可成为一县、一洲、乃至全岛之长。”

  “所以其中有心之人为了媚民,便在选举之前大肆宣扬自己上任后会做何等利民之事,动不动就以减税发福利来诱惑民众,据说还有一城之主为了让民众在下一次选举之时还要选择自己,但凡民内有什么红白喜事都要登门到访,民间一片交口称赞,来年他果真再次当选。”

  顿了顿,木白在几个年长者一脸惨不忍睹的表情中笑道:“一洲一府一城有多少户百姓?若要人人叫好称赞,官员哪来的时间办公吗?国家使用这些官员,到底是为了让你讨好百姓,还是为了让你去做事情的?”

  木文顿时略有所思,又听他阿兄说:“而且此举还会有一大恶果。”

  “百姓目光大多短浅,只顾眼前利益,”木白看向提出这一建议的洪武帝:“皇祖父,若是一个官员要得到百姓称赞,人人言好,那么国内大多数的工作他都将无法完成。”

  “秦修驰道贯通南北,搭都江堰沃野千里,建长城抵御北蛮,这些事都可说利在千秋,就算是千年后的我们也在享用其福祉,但若是在当代,让秦国的百姓选择是拿一笔钱还是建立那些工程?”

  “肯定是前者,就算不说是那些距离民众千里之外的工程,就算是家门口要修建一条大路和发钱之间,都会有人毫不犹豫选择后者。”

  “这是为什么?”木文表示完全不能理解,他那曾经生活在交通极度不便捷山区的经历给他留下了对大马路的渴望:“有大路的话多好啊!车马可以直接通行,商户也能频繁交流,物产可以出去,外来货物可以进来,大路,大路特别好!”

  “但是那是对于年轻人而言。”木白轻声点明:“对于年少之人或者是中年人来说,大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对于老人而言,一辈子都这么过过来了,有或者没有都无所谓。而且他们会想:以修建速度而言,在他们闭眼前都未必能看到大路抵达,如此还不如拿上一笔钱,安安稳稳享受一下晚年的舒适。”

  他略略停顿,又道:“这些年长者,或者是一家之长,或者是一族之掌。”

  在如今的社会,这些年长者一般都有着绝对的权威,他们一旦发声说出反对意见,在如今这个家、宗族的时代有多大的影响力,自不必多提。

  木文略有所悟,但同时又更糊涂了,圣人说,要以民为贵,但阿兄又说,不能一味讨好百姓,那到底要怎么做才是对的?

  “啊,这就要说到税负和数据了,”木白立刻兴奋了起来,正要和弟弟说说他阿兄当年的故事,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税务还制度还没有成型,各国都有各种尝试,特别有列举意义。

  然而还没开口,木白就感觉脑袋上忽然一重,洪武帝狠狠搓了下孙子的脑袋,表情很有些意味深长地说:“跑题了。”

  已经习惯和弟弟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从来没有人说过他跑题的木小白噎了一下,重新整理了下思路,道:“民众有民众的需求,国家有国家的需求,要解释这一点,就要从双方的需求来说。”

  “人民想要过得更好,要更富裕,要更安全,要更多姿多彩的娱乐和业余活动。”

  “而国家也想要更富裕、安全、影响力更大。民众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的是更多的田地,更轻的税负,更多的赚钱机会,而国家要达到这一点,则是要获取更多的税负,只有国库充盈了,才能有更多的兵源,兵强马壮,大明才更加安全,所以看起来这二者是不是相悖的?”

  木文点了点头,小表情也变得烦恼了起来,这样看来国家天生就站在了民众的对立面上啊!

  如果这样想的话,就错啦!

  木白摇摇手指,“文儿可知大明如今的税负是多少?大明军队又有多少?”

  这个问题在小孩的知识范围之外了,小孩立刻看向了大哥,他大哥示意他去问家里的爷爷,洪武帝面上笑眯眯,口中却半分不犹豫,一连串数字如流水而出:“大明税负三十取一,各卫所将兵约有两百万,大明人口是五千两百余万,已开垦土地三千六百六十七万顷。”

  “文儿不妨来算一下,不算杂税,单论田税,大明一年能收到多少税?”

  木文掰了掰手指,许久后脆生生得道:“可以收120万顷的税!”

  “对,而这些田产中,上等田两成,其余皆为中末,国有令,鳏寡孤独者减免税额,灾年免税,所以拼拼凑凑一年的税额大概是这个数。”木白在纸上写下了一串数字,木文点点头,觉得还挺多的。

  然后就见木白又给他列了军费支出、粮草、兵马、战士死亡后的抚恤金、医药费兵戈铠甲开支等等,一连串数字听得木文两眼都要打蚊香圈了。

  和他有一样反应的人并不少,在木白算到一半的时候,洪武帝就已经令人将皇宫里的萝卜头们都叫过来,现在小少年们正排排坐一起眨巴眼睛,一起接受数学大魔王的毒打。

  最后木白在一连串的统计之后写了一个惊人的数字,在场的小少年们全都倒吸一口气,哎呀!养军队也太费钱了吧?看看左边的税负收入,再看看支出,就算这笔钱不是从他们口袋里摸出来,小孩们也有了肉疼的感觉。

  养军队原来是那么贵的吗?

  这才哪到哪,还没算研究经费开支呢,木白随意得将一个数字修改了一下,看着下头东倒西歪仿佛被经济压力压弯了腰的小萝卜头们一阵好笑,他接着问:“如果撇除掉这部分军费开支,国家的税负是不是只剩下一点点了?”

  那何止是一点点啊!是少了好多数字啊!

  “所以一味依靠税负的话是远远不够的,单纯用赋税养兵,不用多久大明就会和宋朝一样被高额的军费开支拖垮,而且国库没钱没粮,也无法应对风险,更无法开展基本建设。”木白又给他们列了下大明皇室如今主要的费用开支。

  如今明皇室的还没有后世要养宗室的压力,大明第一家庭如今人口还比较简单,手头富余的洪武帝就在民生中投入了大部分资金。

  遭受过颠沛流离和病痛交加折磨的洪武帝想要创建的新世界是人人安居乐业、老有所养幼有所依,病有所治,死有埋骨。

  因此,他结合宋元时期的民间政策,创立了大明如今的各项基础设施。

  在洪武朝,扫盲式基层教育第一次下达民间,洪武帝令地方县官设立官学,由国家聘用先生给民间稚童开蒙,只要有意学习,无论出身贫贱皆可入学。

  在洪武三年开始,州县间就设立惠民药局给贫病军民免费治疗,医匠、药物都是从当地税务中拨发,说白了就是花的洪武帝的钱。

  除此之外,失孤儿童有慈幼局,无亲无故者若是亡故也会有当地官府建棺安置,令其不至于无葬生之地。

  加上还有老人的奉养、失独官兵家眷的奉养,一桩桩一件件全都是花钱的地方。

  这些数字加上去靠赋税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大明洪武帝开创了前所未有的一项壮举——官兵屯田,并且用自己种的田、产出的副产品养活自己。

  正是因为大明两百万军队除了北部兵屯因为天气原因还需要国家的供给,基本都可以维持住自给自足,大明的朝廷如今才能够空出手来发展各地建设。

  譬如在奢香抵京后,洪武帝在惩治了马晔后大手一挥,发了一笔钱让她联合当地开山凿石修建贵州、云南和中原的联合驿道,加强多民沟通的同时避免政令不通导致的“误会”。

  同时,洪武帝还将大孙子整理后的书册也送了一堆过去,甚至财大气粗得给云南送了一整套的印刷模板,令在云南驻扎的布政使司在当地印书以开民智。

  这一桩桩哪个不是在烧钱。

  但当地人会觉得不愉快吗?不会。

  因为他们虽然缴纳赋税,但是老百姓会在心中谋算,他们缴纳的钱远远低于如今得到的实惠,而且他们可以感觉到此番举动后在未来有更多的好处,如此方才有幸福产生。

  除却少数圣人,大部分人的幸福感来源都是因为付出就有收获,而付出远远小于收获,那更是狂喜。

  “民与国,便如光和尘一般,和其光,同其尘,令双方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如此为大善。”

  木白如此说道,顿了顿,他发现自己好像还是偏题了,于是又提了一句:“皇祖父,孙儿以为要考验官员是否为官之善,只需要发下嘉奖即可。”

  洪武帝微微挑眉,就听他大孙子有些狡黠得笑了:“我们不妨派遣官员到地方表扬其廉政,然后观察民众们的表现,民众若是与有荣焉,其便是好官,若是露出不屑或是麻木神色,其定有问题,可深入调查。”

  “水暖鸭知,官当的好不好,没有人比民众更清楚了。”

  洪武帝沉吟片刻,点头:“也不妨是个好主意。”

  十七年,九月,使者携带洪武帝亲笔“廉政诰”于个州县游走,锦衣卫护送随行,此举激励基层官员无数,也抓出了当地为官不仁者若干。

  当这些都没有在朝堂中掀起什么波浪来,因为整个朝堂都被另一条谕令掀翻了。

  洪武十七年,十月一日,洪武帝于奉天殿立皇长孙为皇太孙。

第126章

  太者,大中之大也。

  但凡称呼里加了这个字的,都是辈分中最大的。

  太子是如此,太孙也是如此。

  皇长孙虽也是独一无二,但并非无可取代,万一他夭折了,那么次子朱允炆自动顶上。但皇太孙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