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姬末
“是闫冧亲生的,但却不是苗嫦曦亲生的女儿。”林霜柏接过了黄正启的话头,完全了然的语气,“应该是闫冧的私生女,为了避免让人说闲话,所以硬是让苗嫦曦认下,对外宣称是夫妻二人恩爱多年,几年前开放二胎政策后苗嫦曦不惜当高龄产妇,夫妻中年得女。而且认下私生女是为了之后认私生子而做的铺垫,毕竟现在三胎政策,对闫冧来说,只要能公开再得一子,对内也不过是让苗嫦曦再委屈一次。”
“没错,那大儿子是个胡作非为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闫冧现在相当于就是大号养废了,所以再开个小号重练。”黄正启啧啧几声,对于这些有钱人的做派实在是不敢苟同,“这闫冧也是厉害,居然能让苗嫦曦答应忍下这口气认孩子进门,那养在外面的情妇也不闹着上位还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叫别的女人妈妈。”
“苗嫦曦为什么不能忍?”沈藏泽向来不喜欢这种有钱人养情妇的做派,面上也难免露出点嫌恶来,“要知道苗嫦曦的父亲已经去世,她又一直依附闫冧做养尊处优的贵妇并没有自己的事业,而闫冧这些年却已经成为有头有脸的大老板,先不谈有多少资产,起码手上已经掌握足够丰富的人脉资源,也必然跟不少手上有权的人打交道疏通过关系做过利益交换,现在的苗嫦曦对他来说可以随意拿捏之余不过就是维持体面人设的工具,这对夫妻之间的需求关系早就已经变了。”
“至于情妇,肯定也闹过,只是如果闹完发现没有用反而还会被闫冧抛弃,那还不如听话先让孩子认祖归宗,再接受闫冧的钱财安抚。”林霜柏本身就是首富的外孙,虽然不愿改姓回王家,多年来也一直在国外生活,但多少也对上流社会光鲜亮丽背后隐藏的龌龊有所了解,“无论是富商还是所谓名门望族,只要是有头有脸,大多都默认情妇可以有很多个,但正妻只能有一个,因为对于这些人来说,离婚牵扯的利益关系太复杂,他们可以因为慈善捐款上新闻上热搜,却不愿让这种桃色绯闻或是离婚官司大战闹得人尽皆知,私底下越是腌臜不堪,给外人看就越是要风光体面。”
黄正启有些咂舌,大概是意外林霜柏对这些事的了解,问道:“林教授,你什么时候发现苗嫦曦不是闫晓妍的亲生母亲?”
“孩子被绑匪杀害且惨遭抛尸,遗体的状态也让人感到极度不适,是任何一位正常母亲都无法接受的事。然而苗嫦曦,在来局里认尸后就以打击太大为借口立刻离开,让闫冧自己留下接受警方问话。而我找安法医了解过,苗嫦曦在认尸时虽然也有落泪表现出难过,但总体情绪表现非常稳定,这对于一个痛失孩子的母亲而言是相当反常的表现。正常情况下,孩子惨遭毒手,母亲即使拒绝接受失去孩子的事实,也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失控,而且多数情况下都会立刻抓住警察反复要求一定要抓到绑匪。”林霜柏在听到苗嫦曦认尸后立刻独自回家时就感觉到很不寻常,而今天的问话也进一步印证了这点。
“这确实,就算是失去孩子的打击再大,可这杀害自己孩子的绑匪还没抓到,这苗嫦曦要不是我们提出配合调查的问话要求,是一点来局里找我们追问调查进度的意思都没有,确实是很反常。”黄正启听完点头表示认同,之前沈藏泽也提到过觉得苗嫦曦让他觉得有点不对劲,可他当时只想着要先给几个父亲录口供,反而没想到那么细节的部分。
“刚刚的问话,你在监控室也看了全过程,先不提问话中苗嫦曦的表现,就是苗嫦曦整个人所呈现出来的状态,你觉得像是一个刚刚失去孩子的母亲会有的样子吗?”沈藏泽进一步分析道,“我并不是说失去孩子的母亲就一定要看起来悲痛欲绝极度憔悴,也不认为出门见人时就一定不能将自己收拾打理得体,可苗嫦曦今天是来接受我们警方问话而不是面对媒体大众,她还能有心情给自己选一条旗袍,穿一双跟旗袍相称的矮跟皮鞋,将头发盘得一丝不苟,甚至化了淡妆,老黄,你觉得这会是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来局里配合调查时应有的表现吗?”
若说是有应对媒体镜头的需求,要面对大众,那么将自己好好收拾一番,倒也情有可原。可苗嫦曦是来局里接受警方的问询,竟还有心情余力打扮化妆让自己看起来依旧维持贵妇的得体,哪怕要说是上流人士从小到大形成的教养习惯,那也是十分违和的。
“老实说,今天见到苗嫦曦的时候我就觉得哪里怪怪的,而且这苗嫦曦虽然看起来也很疲惫,可实在没有那种悲恸到绝望的憔悴感,还有那眼睛的红肿程度顶多也就哭过那么几下,至少我办案这么多年,真就头一回见到这种死了孩子来局里配合调查,竟然能精致到这程度的。更别说从孩子被绑架到撕票抛尸,再到今天来局里配合调查,她身为孩子母亲,居然还能把穿衣打扮一换再换,也属实是令人难以置信。”黄正启回想了一下苗嫦曦的样子,越发觉得沈藏泽跟林霜柏的话有道理,“就连那闫冧都没这么夸张,我看他今天来局里,身上那套西装是换了,可穿的也很简单,而且连胡茬都没刮干净,整个人看着就很紧绷,也不说显得有多痛苦,至少脸色是憔悴到蜡黄,连白头发都多了不少。”
“我记得国内曾经发生过一起小学生被学校老师开车撞死,之后母亲前往学校讨要公道并要求公开道歉声明,结果却被网友指责母亲穿着打扮过于精致,不像是个失去孩子的母亲,更像是要当网红,跟学校索要赔偿也是要吃自己孩子的人血馒头,最终在种种压力和网暴之下,那位母亲选择了跳楼自杀。”林霜柏此前尽管不在国内生活,却也有关注国内的一些新闻,而这起案件当时也引发了很大舆论,因此他也曾关注了解,“但那位遭遇不幸的母亲被拍到的采访视频能很明显看到,她当时还佩戴着工牌,是在上班途中收到噩耗赶往学校,职业装和妆容都完全可以理解,并且她的诉求一直很明确,就是要学校承认过错责任,要学校以及肇事老师公开道歉,还孩子一个公道。”
这一起惨案让林霜柏在后来认真地重新对一些案例中的被害者遗属进行更为细致的行为及心理精神状态的解析总结,以求避免在刻板印象的影响下对一些特殊情况产生误判。
“如果说在苗嫦曦接受问询前我只是怀疑,那么在她接受问询后,我基本就已经确定闫晓妍并不是她的亲生女儿,因为除开妆容打扮这种有时候会因为特殊情况而产生变量的外在表现,苗嫦曦在问询中的每一次回答,都没有对绑匪表现出强烈的憎恨或是迫切想要让警方抓到绑匪为孩子讨回一个公道的情感。”林霜柏说道,作为一个需要进行心理侧写的犯罪心理学教授,他很清楚在进行推测前必须要从多方面进行验证,而不能根据单一现象来下定论,“只要回看问询的录像并对苗嫦曦说的话以及回答问题与质疑时的态度、用语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就会发现,苗嫦曦说话时的重点从来都不在闫晓妍身上,并且她跟闫冧对于闫晓妍的称呼也完全不一致,闫冧称孩子为小燕儿,是一个很明显的父亲对女儿的爱称,可苗嫦曦却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过孩子的爱称,提到孩子时也用‘我们家孩子’来代替,呈现出一种跟孩子十分疏远的态度。”
苗嫦曦回答问题时的重点,既不在要警方尽快找出并抓住绑匪上,也不在要给孩子讨回一个公道上,甚至在回答一些问题时还透露出通过自身的回答反过来试探警方的讯息。
若只有一方面,尚还不能下绝对的结论,可从不同侧面都表现出不寻常的违和时,往往是在证明问题的确存在,接受问询的人多半对警方有所隐瞒藏有秘密。
“还有一点,苗嫦曦虽然是在闫冧的陪同下过来接受问话,但实际上这对夫妻在肢体语言上,从头到尾都没有呈现出亲密感。”沈藏泽补充道,他在问询结束后跟傅姗珊一起送闫冧夫妻离开,实际上也有要进一步观察的意思,“闫冧虽然一直表现出给苗嫦曦当依靠的姿态,可从苗嫦曦的态度上看,她从头到尾都没有很放心地靠在过闫冧身上,反而还保持着一种微妙的距离,在靠近闫冧时身体也呈现出僵硬感,而闫冧说话时她也一直通过低头掩饰自己的表情。人的潜意识是最难伪装的,下意识地肢体语言能反映出最真实的情感状态,就闫冧跟苗嫦曦的表现来看,他们之间与其说是早就貌合神离,不如说是苗嫦曦对闫冧抱有极大的不满以及抵抗厌恶的情绪。”
“我觉得吧,闫冧今天陪苗嫦曦来局里,多少也有点打探调查进度的意思,经侦那边要查他这事他多半是收到风声了,苗嫦曦接受问询时他也没闲着,一直在跟周佑旁敲侧击地打听,也幸好沈队有提前交待过,否则周佑多半要让这老油条给成功套话。”黄正启对闫冧和苗嫦曦已经彻底没了同情,只觉被撕票抛尸的闫晓妍实在可怜,明明犯错的是闫冧,最后却是她成为了牺牲品,代替自己父亲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闫冧跟苗嫦曦之间的芥蒂已深,两人之间虽然有一个儿子,可闫冧如今却绝口不提这个大儿子,说明这个大儿子此前多半是有过违法犯罪的行为,而闫冧虽然出于多方面的考量不得不动用关系想办法替大儿子将事情压了下来,却也对这个大儿子失望透顶,所以大概率是将人偷偷送去了国外。而苗嫦曦之所以忍下闫冧包养情妇甚至答应对外宣称私生女是自己生下的孩子,多半也是为了自己儿子再跟闫冧达成了某种协议。”林霜柏适才上网搜索闫冧夫妻的相关新闻,就是为了确认自己的推测,而在看完黄正启给的调查资料后,心里更有了进一步的推测,“接下来请沈队去查一查闫冧的那个大儿子,确认这个到目前为止还未露过面的大儿子具体是被送到哪个国家,像这种习惯了胡作非为的富家子弟,哪怕是到了国外也不会安分,这几年肯定也犯过不少事,我也会联系之前的同事,拜托他们帮忙查一下是否有跟富二代相关的类似案子。我怀疑闫冧的大儿子有极大可能在国外再次闹出了风波,在闫冧不愿意再替他收拾烂摊子的情况下,已经瞒着闫冧偷偷回到了国内,并且跟这起绑架案有脱不开的关系。”
--------------------
文中提到的案例是23年的一个真实案件,网上还有相关的新闻报道可查证。
第一百三十章
ANGELO: The law hath not been dead, though it hath slept. Those many had not dared to do that evil if the first that did the edict infringe. Had answer’d for his deed: now ’tis awake takes note of what is done; and, like a prophet, looks in a glass, that shows what future evils, either new, or by remissness new-conceived, and so in progress to be hatch’d and born, are now to have no successive degrees, but, ere they live, to end.
ISABELLA: Yet show some pity.
ANGELO: I show it most of all when I show justice; for then I pity those I do not know, which a dismiss’d offence would after gall; and do him right that, answering one foul wrong, lives not to act another. Be satisfied, your brother dies to-morrow; be content.
——Shakespeare, Act II Scene II of "Measure for Measure"
【安哲鲁:法律虽然暂时昏睡,可它并没有死去。要是第一个犯法的人受到了处分,那么许多人也就不敢为非作恶了。现在法律已经醒了过来,看到了人家所作的事,像一个先知一样,它在镜子里望见了许多未来的罪恶,在因循怠息之中滋长起来,所以它必须乘它们尚未萌芽的时候,及时设法制止。
依莎贝拉:可是您也应该发发慈悲。
安哲鲁:我在秉公执法的时候,就在大发慈悲。因为我怜悯那些我所不知道的人,惩罚了一个人的过失,可以叫他们不敢以身试法。而且我也没有亏待了他,他在一次抵罪以后,也可以不致再在世上重蹈覆辙。你且宽心吧,你的兄弟明天是一定要死的。
——《一报还一报》第二幕第二场,莎士比亚】
跟沈藏泽确认完其他细节和针对苗嫦曦及她儿子的调查方向后,黄正启立马就去依照沈藏泽的指示展开新一轮调查。
黄正启出去带着自己的分队小组继续干活,而沈藏泽则跟林霜柏根据孩子们和他们母亲的口供继续讨论其中的一些问题和可疑之处。
“珊姐本来也要来跟我们一起开会,毕竟苗嫦曦的调查问话是她跟你一起进行的,但是送闫冧和苗嫦曦离开后,她接到老杰的电话,许依娜和她的母亲凌薇那边因为第一次试图录口供时没能成功建立信任感,导致现在不仅是许依娜不好接触,她母亲凌薇也对警方非常不满,需要珊姐过去帮忙,毕竟珊姐经验丰富又是女刑警,应该能跟凌薇好好谈谈重新建立跟我们警方之间的信任感。”沈藏泽本来是打算和黄正启还有傅姗珊一起过来跟林霜柏开会,他们在林霜柏来刑侦做顾问之前就是他的左膀右臂,因此每次在调查过程中,他都会很放心地给他们分派指示任务。
黄正启跟傅姗珊是各有优势和擅长的调查领域,所以办案时沈藏泽会根据其他刑警的特性安排调查任务,让黄正启跟傅姗珊分别带领小分队各自发挥所长,这样反而更能提高办案效率,让团队间的合作更加协调。
“在跟受害者母亲的沟通上,很多时候都要依靠女刑警,因为男性刑警一般很难跟母亲共情,哪怕是已为人父的男刑警,也不可能理解一个母亲的感受。”林霜柏说到,他一直都认为在一个警察队伍中,女警实际上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且不谈有很多女警的体能以及格斗技术实际上并不比男警差,光是在对一些案件细节的观察上,女警就明显更为细致也能更快发现问题,而另一方面,在面对一些特殊案件或是被害者遗属时,女警也往往能依靠敏锐的情绪感知力和共情力在问话中察觉更多细节,也能更快跟受害者、被害者遗属建立信任感,在案件调查中起到更加关键的作用。
“必须承认的一点是,我们是在一个男权社会中生活,因此整个社会对女性有一套不那么友好的隐性系统,比如将一些未经证实的特性会通过大部分男性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而错误的归结到女性身上,这样的错误归因实际上对调查百害而无一利,因为这些错误归因会实实在在的误导男警察,让男警察对案情或是证据线索作出错误判断。另外,由于男女思维上的不同,思考方式上的明显区别,我们更需要对女证人和男证人的证词进行小心的识别分析。”林霜柏从电脑的档案里调出了由傅姗珊、史志杰等几位刑警去给被绑受害孩子及他们母亲进行问话取证时获得的口供,这几份经过整理的口供里都有林霜柏划出的重点以及相关的分析记录。
“实际上,男性和女性在进行思考和陈述时的差异,是从孩子时期就已经开始的,如果要进行大的概括总结,会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在对呈现出严重混乱和扭曲的材料进行分析澄清的事物中,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加可靠。因为男性在辩证过程中会因为过度思考导致出现成千上百的错误,可女性却会因为习惯或擅长于对周围环境形势进行观察,从而更偏向于直接将一切再现。”
将电脑屏幕转向沈藏泽,让沈藏泽能更好的看到他进行了标记的口供内容,林霜柏说道:“苗嫦曦的口供我还没做整理分析,但是你在监控室看完了整个问询过程,傅警官很擅长引导对方,鲍卓虽然在表述上较为混乱,但能看出傅警官已经尽可能让鲍卓根据案件发展的时间来回答问题。但有一点,鲍卓本身很好动也聪明,换而言之他并不是那种一板一眼,别人问什么他就说什么的孩子,所以他的口供从内容上我们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甄别,因为里面很可能有鲍卓出于自我保护而产生的虚假幻想回忆。”
沈藏泽快速浏览林霜柏做了分析记录的口供,同时说道:“从江梦洁的母亲邬芊雪的口供来看,江梦洁本身其实算是比较内向被动的孩子,加上最开始是闫晓妍主动靠近跟她交朋友,我个人认为江梦洁现在之所以那么抗拒,陌生人的靠近,连见到珊姐都会哭,很有可能是她其实看到了闫晓妍被害的过程。”
“的确不排除有这个可能性。但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是,三个女孩里,有两个都还没正式录上口供,许依娜和江梦洁都还处在无法给出证词的状态,唯一配合了刑警问话的只有任雨嘉。可任雨嘉是个什么性格的孩子,目前负责的刑警还没跟任雨嘉的母亲确认清楚,我也不好直接下判断。”林霜柏说道,他是将鲍卓和任雨嘉的口供都进行了分析处理,但是任雨嘉原本是个什么性格的女孩,基于尚且无法确认,所以任雨嘉的口供暂时还不能确认她对被绑架后所处环境的描述是否准确。
“如果是根据你之前开会时提到的那些关于孩子作证时的特点,那么我想目前还不愿意开口的田骏彬也许可以提供更加有用正确的环境线索。”沈藏泽看完了林霜柏的分析记录,又道:“至于绑匪的特征,现在可以参考的只有任雨嘉的口供,而她在口供里提到,绑匪跟她爸爸差不多高,戴了一个小丑面具所以看不到长相,但是她感觉这个绑匪的年纪并不算太大,至少跟她爸爸并不是一个年龄段的。”
孩子对于人的描述,因为参照物没有那么多,所以大多数时候都会以自己的父母作为标准或进行对比的对象。
“任雨嘉的父亲身高是一米七七,绑匪穿的鞋子跟高无法确定的,所以身高判断上下浮动两厘米左右,也就是说这个绑匪的身高在一米七五到一米七八之间。至于小丑面具,正如我分析所写,小丑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符号标记,提到小丑人们一般会联想到电影和游乐园里常见的那种小丑。绑匪选择戴小丑面具,又在闫晓妍的尸体脸上画下小丑一样的笑脸,实际上反映出这个绑匪不仅跟闫冧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大概率跟闫晓妍也有关。”林霜柏又从文档里调出闫晓妍的验尸报告,道:“闫晓妍并未受到忄生侵犯,说明这个绑匪对她没有忄生方面的幻想,之所以要画笑脸并换衣服鞋子,很有可能是一种身份上的暗示,并且这个绑匪的年龄,不会很大,推定在二十到二十五岁之间。”
“按照你这个推论,基本就已经可以把嫌疑锁定在苗嫦曦的儿子身上。”沈藏泽知道林霜柏在对案情进行解析时一向谨慎,除非有百分百的把握,否则不会轻易给出结论,“虽然我也想不到给闫晓妍换上芭蕾舞服和不合脚的舞鞋是能暗示什么身份,私生女跟芭蕾舞也没有必然联系,总不能是因为自己喜欢舞娘。”
对于沈藏泽这个问题,林霜柏确实也已经有相关推测结论:“还记得吧,闫晓妍在生日派对上,原本是戴着一个小皇冠的,可现在皇冠不见了,公主裙也换成了芭蕾舞服,鞋子还不合脚小了一码,如果绑匪真的是苗嫦曦的儿子,很明显是在暗示,他作为闫冧的大儿子,并不接受也不认可这个突然被硬塞给他母亲的妹妹,即使两人之间有血缘关系,可他不认可这个私生女,更不接受闫冧竟然如此羞辱他母亲,所以能象征身份的皇冠必须摘掉,换上芭蕾舞服暗示她即使能上台也不是主人翁的身份,而只是一个让人看的戏子,不合脚的舞鞋则是指闫晓妍霸占了不属于自己的身份,在苗嫦曦儿子眼里,闫晓妍只是一个不配跟他相提并论、鹊巢鸠占的小丑般的戏子。”
尽管目前还不能确定嫌犯一定就是苗嫦曦的儿子,但沈藏泽还是对这种豪门恩怨斗争下的血亲相残感到十分恶心和反感,道:“这种辱 尸的行为,是不是就是你们犯罪心理学家说的去人性化?能对自己才九岁大的亲妹妹下手,别说道德,根本就是个连人性都没有的禽兽。”
“犯罪行为会升级,是因为犯罪者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脱离。一般而言,普通人在经过长时间的社会学习,接受相关的教育内容后,会把社会道德准则内化,因此在法律之外,人们也会用道德进行自我约束,实现一种道德价值感,一旦破坏这些约定俗成的道德标准,人们就会生出自我谴责感。”林霜柏站在客观的学术角度,假定嫌犯身份同时也对犯人的行为作出解读,“然而,当人们试图将自己明显不道德的行为合理化,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辩证,甚至是对被害者进行去人性化时,往往会发生道德脱离现象。犯罪者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做的是虽然不符合世俗道德,可这是为了实现更加宏大的利益和目标不得已而为之。至于你所说的去人性化,则是犯罪者会把被害者视作非人类,认为他们没有跟自己一样的情感或希望,所以所谓的世俗道德准则也无需运用到被害人身上。”
当一个人犯下涉及人命的罪行时,其实就已经选择了摒弃人性。犯罪者对被害者去人性化,可实际上真正抛弃人性的事犯罪者本身。
“我之前接受上级安排去交流学习时,了解过道德脱离现象,但当时主要探讨的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因为从案例上看,道德脱离的现象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只不过这个案子让我很在意的一个点就是,如果几个被绑架的孩子都看到了闫晓妍被害的过程,绑匪为什么还会放他们毫发无损的离开。我并不是说希望惨剧发生在几个无辜的孩子身上,但绑匪的行为过于矛盾,并不符合相关案例中绑匪或者说杀人犯的行为。”沈藏泽说着把电脑屏幕转回向林霜柏那一侧,然后自己起身到林霜柏身畔,俯身借用他的电脑和键盘,从系统中找出了几个类似的绑架案。
“你看这几个绑架案,都是一个被绑的人质遭到撕票后,其余人质最终也难逃一死。对于这些绑匪杀人犯来说,一旦开始杀人,杀几个根本就不重要,他们能想到的都是如何降低自己暴露的风险,要是将人质放走,警方就一定会根据人质提供的线索找到他们,将他们逮捕归案。”
正因此,依照几个孩子目前的状态和已经得到的部分口供来看,他们都的确见到了绑匪,却竟然还能在闫晓妍被杀害后全须全尾的被绑匪安排人送回家,这实在是令人觉得很不可思议的“奇迹”。
“我始终认为,策划绑架案和实施者并不是同一个人,在这样一个前提下,策划者应当对实施者有控制权,或者说是能通过某种方式手段操纵实施者,让实施者能完美执行他的计划。我们假定这次绑架案的主谋也就是策划者跟之前直播自杀爆炸案的幕后真凶是同一个人,那这个人必然非常擅长操纵他人。依照我的推测,闫晓妍的死应当是个意外,是绑匪在实施完绑架后,因为某些原因或事件导致情绪被触发,进而在失控的情绪下冲动杀害了闫晓妍。”林霜柏很快速地看了沈藏泽从系统里调出来的绑架案,沉吟着说道:“绑匪跟策划绑架的主谋并不是平等关系,绑匪大概率臣服于主谋,因此不排除在冲动杀害闫晓妍后,绑匪出于恐惧慌乱等心理向主谋求助,然后在主谋的指示下完成抛尸等行为。因为策划绑架的主谋真正目的从来就不是要杀害这些被绑架的孩子,如果他有足够把握确定自己不会被警方抓到,那么他为了避免情绪不稳定的绑匪再给他多生事端,让事情的走势彻底失控,在绑匪再出现情绪失控的行为之前,立刻让绑匪将孩子们送走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第一百三十一章
晚上七点十三分,傅姗珊从医院赶回到局里。
在苗嫦曦的调查问询结束后就马上赶往医院的傅姗珊,在去到医院后先是跟医生认真了解许依娜的情况,然后又跟许依娜的母亲凌薇道歉,好不容易取得谅解后才试着跟凌薇了解许依娜平日里的性格和喜好,最后傅姗珊去买了一只抱起来特别舒服的玩偶送给许依娜,跟许依娜说要是害怕就抱紧玩偶,不想跟陌生人说话就把心里告诉妈妈或是玩偶。
傅姗珊等了很长时间许依娜才愿意接受她送的玩偶,而医生则表示许依娜虽然还是不愿意开口,但愿意接受玩偶已经是个积极的初步恢复讯号。
忙了一天下来几乎没怎么吃过东西的傅姗珊,回到局里后一边啃着回局里路上买的肉夹馍一边风风火火冲去沈藏泽办公室,打算汇报完情况后再讨论一下目前的调查进度和可疑的地方。
在门口敲门,一分钟后办公室的门被拉开,开门的却是林霜柏。
傅姗珊刚咬了一口肉夹馍,看到来开门的林霜柏,囫囵嚼了两下嘴巴里那一大口后用力咽下,完全没多想就道:“林教授,你也来找沈队汇报开小会啊!”
林霜柏一米八七的身高挡在门口,饶是傅姗珊有一米七二的身高,那视线也是被林霜柏遮挡得严严实实的。
不到半分钟的静默,林霜柏像是思考了一下怎么回答,然后看着傅姗珊手里的肉夹馍,道:“傅警官忙了一天连饭都没顾上吃,辛苦了。”
“辛苦什么,查案都这样。”傅姗珊倒是对在前线奔跑的外勤工作习以为常,“正好,林教授也在咱一起讨论一下。”
林霜柏没说什么,侧身退开让傅姗珊进办公室,偏过头瞥向刚刚坐回到办公桌后面的沈藏泽:“沈队,我去给你和傅警官泡两杯喝的回来。”
沈藏泽抬眼看他,拧着眉看起来不太高兴的样子,摆了摆手道:“你去,等你回来再开始,也好让珊姐先坐下吃完东西歇会再开始。”
于是林霜柏出了办公室带上门去茶水间弄喝的,傅姗珊到办公桌前拉开椅子坐下,把文件从包里拿出来,又看了一眼眼尾飞红样子显得有些疲惫的沈藏泽,平淡如水地来了句:“沈队,办公室恋情不好谈,你跟林教授小心别在蔡局面前露馅了。”
正垂眼看资料的沈藏泽闻言一僵,抬头勉强扯起嘴角,干巴巴地说道:“珊姐,你在说什么?我跟林教授就普通同事关系。”
“你们最近都是前后脚到局里;不管是你还是林教授,但凡叫外卖都是给大家伙点同一家,然后再另外点一家两个人自己躲进办公室里吃;还有你最近穿的衣服,虽说只是穿在里面的休闲衬衫,但牌子跟林教授穿的西装衬衫是一样的;还有你那宝贝抹茶粉,从你来刑侦到你当上队长,这些年我就没见过你让别人碰,更别说让人给你泡,可最近,林教授给你泡的次数比你自己都多。别以为自己掩饰得很好,光是你俩看对方时那专注劲,都快把‘世界很大但我眼里只有你’这话打公屏上了,至于其他的蛛丝马迹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傅姗珊从办公桌上的纸盒里抽了张纸巾擦嘴角,老神在在地瞅着沈藏泽,“你珊姐我结婚都多长时间了,孩子都上小学了,就你俩那点猫腻还真以为我看不出来。”
表情一瞬间异常精彩,沈藏泽深吸一口气张口想要辩解,却发现自己根本一个字都反驳不了,甚至,他现在穿着的贴身衣物都是林霜柏的。
放弃挣扎咬牙闭上嘴巴,在前辈面前无所遁形的沈藏泽深知此刻: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事实。
几分钟后,林霜柏端着两杯热饮回来,刚坐下就看到沈藏泽用嘴型向他无声地说了句:珊姐知道了。
抹茶放到沈藏泽面前,林霜柏面不改色地把热茶递给傅姗珊,坐下后低声道:“傅警官,能帮忙保密吗?我不想对沈队造成影响。”
已经把肉夹馍都吃完就等一口茶水解腻的傅姗珊毫不客气地接过林霜柏泡的热茶,吹着气喝了几口后才说道:“你们自己没有公开的意思,我自然也不会跟旁人说,就是注意点,咱自己队的肯定都护着,可要是让别人看出点什么来就不好说了,我也就是给你们提个醒,毕竟我们都是体制内的,对这种事比较敏感,退一步说,就是我个人和队里大家伙对这种事没太多想法,也肯定会给队长自己人撑腰,可咱也不知道别人会怎么想,更管不了别人的嘴巴,总之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真让人发现说作风不正,那别人也抓不到什么把柄。”
林霜柏安静地听傅姗珊说完,斟酌着还没想好要怎么回答,沈藏泽已经说道:“珊姐你放心,不管是我还是林教授,都清楚自己身上背负的责任,绝不会因私忘公。”
“行,那么沈队,我们回正题开会。”傅姗珊本来也就只是提醒一句,沈藏泽也不是第一天当队长,她自然也清楚沈藏泽是个怎样的人,至于林霜柏,虽然来刑侦的时间不算长,可她自认看人没出过大错,既然这两人都是公私分明也有大局观分得清主次,她也无需说太多。
把在回局里路上整理好的记录给沈藏泽,傅姗珊说道:“我问过凌薇,许依娜跟闫晓妍一直都玩得很好,是几个孩子里面关系最亲密的,之前还一起参加过舞台表演,而且许依娜的父亲许恺瑞跟闫冧近两年来也走得很近,有不少生意上的往来,两家人多少算是有利益往来的。”
有钱人之间的交际往来,往往并不仅限于生意场上,便是私下里这些富商们的太太们还有孩子辈之间的交往也都能看出端倪来,而这许依娜很明显就是因许恺瑞在跟着闫冧一起做投资生意,所以跟闫晓妍也关系特别好,至于凌薇跟苗嫦曦,凌薇不管是否知道闫冧夫妇间的间隙和闫晓妍其实并非苗嫦曦亲生,都不影响她要跟苗嫦曦交好,毕竟有时候有些事许恺瑞不方便直接跟闫冧提,就需要通过凌薇去跟苗嫦曦说上几句,好让苗嫦曦帮忙吹吹枕边风。
傅姗珊等沈藏泽快速看完资料再给林霜柏看时,接着说道:“至于许依娜的性格方面,往好听的方向说是听话,若要直白了说,就是这孩子服从性很高,善于察言观色,听从父母指示。以许依娜现在的状态来看,我怀疑许依娜是看到了闫晓妍的整个被害过程,甚至可能见过绑匪的真面目从而受到极大的刺激,所以才导致如此严重的应激反应。”
“单从案件来看,如果幕后绑匪或者说绑架案的策划主谋真的也是之前直播自杀爆炸案的隐藏真凶,那么这个人在性格上必然非常偏执,并且属于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类型。另外,假定这个犯人是当年经济案的受害者,那么他能在蛰伏这么多年后再精心制定缜密的计划对当年的经济案参与者进行报复,则体现出这个犯人的高智商和极强的自我约束力,有很高的执行力同时非常谨小慎微,应该还有相当程度的强迫症。”林霜柏看完资料,又思考了一下后才给出自己的推测。
“事实上,我认为这个犯人一直在引导我们去查案件中的受害者,可对于我们来说,真正需要做的是查出这个犯人的身份将其逮捕归案。因此其实不管是冯仁杰、郑大彪,还是现在的闫冧以及其他几个被绑孩子的父母,都不是我们倾尽全力去调查的对象,我们之所以要获取被绑孩子和他们父母的口供,主要是为了抓住绑匪,而并非让犯人获得控制权,跟在犯人的屁股后面跑,连被操纵玩弄了都没发现。”
从直播自杀爆炸案开始,他们就已经花了太多时间以及精力去调查受害者的信息和之前的相关犯罪记录,然而实际上,他们最终想要取得的调查结果是抓住隐藏在幕后的犯人,而非掉进犯人设下的陷阱里。
“但或许,我们也可以利用这点,在犯人以为我们已经完全被他掌握了调查节奏和控制权,从而放松警惕时,抓住这个犯人所露出来的破绽,挖出犯人的真正身份并将其逮捕归案。”沈藏泽说道,人一旦占据上风以为自己已经掌控全局时就容易松懈露出破绽,他们要抓住的,正是这个隐藏在幕后的犯人那松懈的瞬间,“不管是是闫冧还是许恺瑞等人的经济交易生意往来,自有经侦负责调查,等无人机的调查结果出来,再传唤闫冧跟苗嫦曦的大儿子到局里来接受配合调查的问话,我相信这次一定能顺藤摸瓜找出隐藏在幕后的真正犯人。”
一个人做的事越多,留下的痕迹和罪证也就越多。
换而言之,只要犯罪者重复进行犯罪作案,那么即使第一次没有被抓住,之后也必然会被抓到。
所谓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实际上就是犯罪者跟警察之间的较量,更是警察决不放弃追查犯罪者的必然结果。也许犯罪手段随着时间推移以及科技的发展进步也在不断升级,可警方的侦查手段以及追查犯罪线索证据的科技鉴定技术也同样在发展提高,任何犯罪者,都绝无法从坚定追查真相以求给受害者和遗属一个交代的警察手中逃脱。
第一百三十二章
在更进一步明确了接下来的调查方向以及阶段目标后,各自对于下一步要调查的事项和人也就更加清晰。
“我明天会再去一次江家,看看江梦洁的情况,如果可以,希望江梦洁可以在她母亲邬芊雪的陪伴下做一次简单的笔录。另外,田骏彬的情况我也会跟进,跟他母亲再好好沟通了解清楚这个孩子平日里的性格爱好等。”傅姗珊翻看了一下几个被绑孩子目前的情况记录以及现有的口供,沉吟着说道:“根据林教授之前的说明分析,如果我们能让几个孩子都完成最基础的笔录,那么我们就能将得到的几份口供进行交叉对比,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也能通过几个孩子的性格特征对口供的内容进行判断筛选。”
之前开会时林霜柏就已经将小孩子作证时的特点讲得相当清楚明白,加之傅姗珊本身也是一位母亲,因此她也很了解应该如何跟几个孩子的母亲进行交流沟通,更对孩子做出的一些反应有更细致敏锐的观察和理解。
“其实比起已经开口进行过初次笔录的孩子,我更在意的是尚未开口的江梦洁、许依娜和田骏彬。”林霜柏并不质疑傅姗珊在负责跟进与被绑孩子及他们母亲录口供这个调查任务上的能力,他甚至认为刑侦支队里没有其他任何刑警能比傅姗珊更能胜任这个调查任务,“越是不愿意开口的孩子,有时候观察到的东西越多,对案发时的印象也会更加清晰深刻,因为他们处在一个把自己困在案发那段时间,不断反刍当时发生的一切事件的状态中,这么说或许很残忍,但他们的每一次应激实际上都是在加深当时的感受和回忆。”
“我也认为这几个尚未开口的孩子或许知道得更多。在经过凌薇同意后,我留给许依娜的玩偶里装了录音器和摄像头,只要许依娜对玩偶说话,那么她说的所有事都会被记录下来。至于已经得到的口供,我也会做好整理好交给林教授进行分析。”傅姗珊说道,她送玩偶既是为了让许依娜放下防备心拉近距离,同时也是为了调查获取口供,因为已经取得凌薇同意,所以录音和录像都符合规定,能作为正式的合法口供。
林霜柏点头道:“有劳傅警官,下一次开会前我也会完成对口供的分析,以求帮助加快调查进度。”
“还有一点,珊姐既然已经开始跟几位母亲建立起初步的信任关系,那么我希望在获取孩子口供的同时,也能旁敲侧击试探对于绑架发生后到发现闫晓妍尸体这段时间里所发生的事,我总觉得闫冧跟这几家人的关系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至少,在利益上的牵扯,我个人推测应该有一定深度。”沈藏泽虽然还未拿到这几家人的完整背景调查,但就目前有的资料来看,很明显闫冧跟这几个父亲都是早有生意上的往来,只不过都不在明面上罢了。
“我想经侦那边已经在加紧调查,应该很快也能出结果,只是沈队,这次的绑架案不简单,虽然没有证据,但我总有种直觉,这个案子的策划者跟之前暂时闭案的直播自杀爆炸案的真凶是同一个人。”傅姗珊说道,关于这点她其实也犹豫过要不要提出,没有在第一次集体会议上提出,也是有怕影响到大家判断的顾虑在。
“不止你有这种直觉,实际上我跟林教授也都这么认为。”沈藏泽直接肯定了傅姗珊的直觉,“然而正如你说,目前我们手上没有证据,在找到确切证据证明两个案子之间有关联之前,我不能贸然跟蔡局提出并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