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夫郎家的小酒楼 第85章

作者:路归途 标签: 生子 美食 市井生活 日常 穿越重生

现在每日在院子里备了货,推着车来铺子里再准备。

三人路过汤家门前,见汤家大门紧闭,门外却守了七八人。李二郎看的艳羡,这铺子本来该是他们家的。

要是汤家给他家卖一间铺子,他家买卖也不至于这般折腾麻烦。

幸好汤家赔了十二两银子,还能算一年铺子钱和两年税钱。

“别看了,就几个人,有甚了不起的。”李家大娘说。省的叫蒋芸看她家笑话了。

几人往街后头去了。

“天热,我说还是咱家的甜醪糟好卖,听说那锅盔面包都是烤的,热烘烘的,还有什么饼是油煎的,油味大,也就汤家铺子歇了一个月,人才惦记着,没准吃上几天就腻味了。”李二郎媳妇儿说。

李家大娘点点头,“说的在理,你看街头老赵糖油饼都不行了。”

“说起来,老赵家和汤家不对付。”

婆母这是明知故问,先前汤五哥打上赵家门,婆母还让她给赵家送甜醪糟,说是拉拢关系,只是可惜,他们家现在租在丁一坊,前头那会拉拢是白费了。李二郎媳妇儿心想。

“娘,是的啊,你忘了,之前汤五哥还跟人家动起手。”

李家大娘:“想起来了。”又装模作样说:“咱家和汤家没干系,咱家做的饮子买卖,跟着汤家没什么大干戈,老赵家要是看汤家生意好,指定要气死了……”

一路闲聊话音远了。

老赵糖油饼生意惨淡,开门开的也晚些。

“天热,谁爱吃炸货,再等等,你爹做买卖的时候,也是夏日不好卖,天凉了就好。”赵家大娘说。

赵大郎最近上火,嘴角起了一圈燎泡。

“你往街上瞅瞅,那些热腾腾吃食都这般。”

连着跟婆母别苗头的孙红红这会也附和,毕竟生意上是大事,吃喝嚼头全仰仗铺子了,孙红红这个时候也没闲心和婆母打机锋。

“生意还是得做,今个少炸一些,省的又浪费了。”孙红红温着声说。

赵大郎嗯了声,只能如此,先减量,幸好铺子院子都是自家的,来年的铺子税钱也攒下来了,孩子们都在乡下吃喝弟弟的,他们这儿嚼头省一省,花不了几个钱。

铺子门一开。

赵家大娘瞧着街上有马车,从车上下来三人急哄哄往街里跑去,像是有什么大事似得,她扭着头随着跑的方向一看——

那边怎么挤了那么多人啊?

乌压压的,有三四十人了吧。

“红红,你眼神好,那边咋了?没啥大事吧?”

孙红红出了铺子,跟着婆母指的方向一看,顿时脸都垮了,这婆母故意给男人添堵是吧。

“娘,那方向是汤家。”

“汤家?!”赵家大娘嗓门都高了,不可置信看那边人多的架势,当即是想起来,“他家今个开张?”

孙红红嗯了声,回铺子里了,要不是婆母耍心计,给汤五哥介绍什么痴儿傻的,两家也不会闹起来,就是汤五哥打上门后,他家买卖才不行的……

汤家铺子门前。

崔大宝懊恼着呢,他起得早,时间掐的没问题,就是章明远远见他,跑的比他快一步,到了第一,他站在第二。

第二就第二吧。

两人来得太早了,说了几句话,都是废话。

“你早啊。”、“大爷来的早,亏我腿脚快。”、“别说这会天还有点冷。”、“是冷点。”

后来陆陆续续又来了些食客,一叫名字不知道一看脸都是熟人,有几个是丁一坊的,先前瞧不上汤老板朝食,吹说什么天天吃西市,现在也不提西市了。

“那西市也是有些吃头的。”、“几家馆子的炙羊肉不错。”、“现在吃羊燥热了些。”、“没法子我家老爷子爱吃这个。”

这就是彰显实力——爱吃羊,隔三差五下馆子吃羊肉,这都是家底丰厚有钱人才这么吃。

崔大宝不参与这个话题,垫着脚尖够着脖子往后头瞧。

“你瞧什么呢?”章明问。

崔大宝:“没甚。”

又过了一会,听到铺子里动静,紧跟着门开了。

众人七嘴八舌全都打招呼,倒是没挪位置——怕乱了之后,前排位置变到后头了,干脆都站在原地跟汤老板说说话,主要是问今个卖什么、梅干菜有没有。

“有,梅干菜豆沙两种口都有,不过今日肉松面包要稍晚一些卖,想吃肉松面包的晚些过来。”汤显灵笑盈盈,“前些日子还多亏了邻里食客相助,我也没别的本事,炒了一些棋子豆,免费给大家尝尝。”

皇甫铁牛抱着一大箩筐到了铺子前头,箩筐放在桌子上,前头的章明崔大宝能看见,那棋子豆炒的小巧鼓囊囊,看色泽两种口味,很是漂亮。

“汤老板真是客气了。”

“不要钱吗?”

汤显灵:“对不要钱,铁牛你抱着箩筐,让大家先尝一把。”

大箩筐沉甸甸的炒的很多,两种口味混在一起,上头有个木勺子,木勺子不算大也不小,不是平日吃饭那种小勺子,汤老板的新夫婿闻言抱着箩筐挨着队伍送。

章明拿了勺子挖了一勺倒手心上,也没客气,汤老板是个坦坦荡荡有什么说什么的人,不浪费汤老板心意,他拿了一颗丢到嘴里,还没嚼,含糊先说:“这日子过得快啊,上次吃才二月……”没声了,只剩下咀嚼的声。

崔大宝根本不废话,拿了一把送嘴里,他知道汤老板本事,这一颗吃起来像是掺了鸡蛋,香,里头还有什么香料,混在一起,香啊。

又拿了颗偏绿色的送嘴里。

刚入口,味一下子让崔大宝眼神亮了,惊艳的望着手心里的棋子豆,“花椒炒过盐我能尝出来,里头有点麻麻的,还有中和了麻味咸味,口感太丰富了。”

“大爷咋样?”、“棋子豆让崔大爷说的我都要流口水了。”、“还用问咋样,汤老板做的啊,指定好吃。”

后头队伍急了,还有喊前头少来点,大家都尝尝。

大家还是比较矜持,没那么一勺两勺往自己衣服里兜着。

前头都吃起来了,夸说好吃、崔大爷没夸张、比我奶炒的都香云云。后头队伍就急,伸着脖子,等轮到他们了,一人一勺,谁都不多来。

没一会队伍都是嚼嚼嚼,好吃,这咋做的?都是棋子豆我家炒不出这个味。

崔大宝也好奇的紧,一把棋子豆不知不觉吃完了不说,跟那上了瘾似得还想嚼点——咋就这般好吃呢。

锅盔送入烤炉。

汤显灵揉第二批,一盘一盘摆在案板上。

开始忙活鸡蛋灌饼,听着外头队伍讨论棋子豆怎么做的这般好吃,汤显灵搭话,略高了些声说:“两个口味,要想好吃,面粉过一次筛子,里头打鸡蛋,还有我自己磨的五香粉。”

“花椒、八角、小茴香、桂皮、丁香,这些香料要在东市区买。”

“颜色泛绿那个,面粉里掺了绿豆粉,外加花椒叶子晒干了磨粉掺进去,要是自家做着吃,这个办法最省钱,五香粉的香料太贵了,用花椒叶子更优惠些。”

汤显灵一一说道。

“对了盐要干炒一炒才香。”

众人听得诧异。

“汤老板你把这法子告诉我们,不怕我们偷学去做买卖?”、“难怪好吃,原来这么麻烦。”、“我也觉得绿色的香些。”、“绿色的咱没尝过,是汤老板琢磨出来的,跟老式棋子豆不一样,口味惊艳些。”

汤显灵:“棋子豆是咱们奉元城小吃,大家爱吃自己试试做,我不做棋子豆买卖。”他把比例告诉大家都行。

“锅盔是不是好了?”铁牛端着箩筐放在桌上,箩筐里的棋子豆还剩一半。

汤显灵:“好了,你拿吧小心烫。”

铁牛记性真的很好,能掌握时间。

“我要梅干菜肉的三个,一个红豆的。”、“我两个梅干菜一个红豆。”

章明和崔大宝先要上了,两人拎着食篮,崔大宝篮子里还放了个鸡蛋灌饼,这是给他爹带的。

蒋芸收钱,皇甫铁牛给食客装,竹夹子对折锅盔,利落的用油纸包着,递给对方。

前头铺子口,汤显灵做灌饼。

生意买卖如流水,铺子前头人越来越多,但是很规矩。有的等久了,就抓一把棋子豆捧在手里吃,就是吃多了干,也不饿了。

轮到了周香萍,周香萍跟蒋婶子说:“……棋子豆好吃归好吃,肚子都快吃饱了。”又说:“两个梅干菜肉的锅盔,一个红豆沙的,肉松面包我一会再来。”

蒋芸:……她还以为周香萍吃饱了不要了。

没成想买的到多。

丁权赶的早,买了梅干菜肉的锅盔吃完了,又买了一张鸡蛋灌饼,别说,足足一个月没吃了,真吃上了——确实是好吃,和记忆里的半点没差。

汤老板这手艺真绝。

他听肉松面包还得等一会,便拿着灌饼去饮子店买碗饮子喝喝。

一直到快晌午了,东西卖完不说,棋子豆箩筐也空空的干净。汤显灵活动活动胳膊,一家人收拾,歇会。

“我瞧着今个比之前人还多?”蒋芸问。她早都忙起来都忘了收了多少钱了。

汤显灵:“是多点。”他备货多,卖空了。

皇甫铁牛端着凉茶送过来,汤显灵接过咕嘟咕嘟大口的喝,忙了一早上几乎没停下来,一会灌饼一会揉锅盔饼,还有揉面包。

不知道是不是休息了一个月,身体不习惯这么干了。

累,又热又累。

汤显灵都不想吃东西。皇甫铁牛让显灵在旁歇歇,他来收拾,汤显灵也没挣,手里缓缓打着扇子,一会给自己扇一扇一会给铁牛扇扇。

“我想着,要不然肉松面包就停了。”

“一天两天还好,不然吃不消。”

皇甫铁牛点头同意,“你站一早上,又是揉面又是拍饼,铁板、烤炉都热,停一个也好。”

“……我再想想,先把这周干完,要是停了得跟东市牛乳店说一声,还有跟崔大爷得说说,他家定了牛乳,就是怕才定了没两个月,我要是停了,以后想要续上,怕人家老板不给续了。”汤显灵愁这个,人家都走大量,他家半桶买还是争取来的。

皇甫铁牛:“这个钱少数,不如续上,看看街上谁家要喝,咱们都分一分,你也能喝。”

“太麻烦了,我也喝不了这么些。”汤显灵说到这儿,眼神亮了下,“我有办法了,可以搁在暮食那儿做个饭后小甜点呃酸点。”

酸奶、双皮奶、奶茶、杏仁奶豆腐、糖蒸酥酪之类的,反正小巧当饭后甜点也行,做酸奶罐罐是最好了,夏日生津开胃。

这样早上生意能简单高效一些——烤肉松面包真的费时长。

要是只卖锅盔灌饼,差不多九、十点就能结束。

汤显灵越想越觉得妥。

皇甫铁牛见显灵双眼亮晶晶,就知道有了解决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