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路归途
这几年,两家没断过——其实是赵家头一年派人送年礼,汤显灵和铁牛一见,还有点不好意思,他们没想起来给赵家送礼。
那会觉得,他们带走了外祖的旧衣,此事已了,跟赵家那种门第攀扯不上也不想攀扯,可赵家如此示好,将他们当一个亲戚那般走动,二人也不能慢待没礼数。
于是第二年时,铁牛和汤显灵就给赵家也还了礼。
两地路远,没送点心,就是火锅底料和一坛子梅干菜。
两家一年就来往一次——派人送年礼,都是些吃食土仪,汤显灵和铁牛一看,觉得也没负担,于是一来一往,年年都这么保持了。
今年照旧,提早了大半月联系人请人带着年礼送去渌京赵家。
夫夫二人忙完生意事,还有自家大侄女汤甜甜订婚事——袁大人替周滨来下聘了,时日正好是放在大年初六,过了周滨亲母的孝期。
村里仨孩子全接回来了。
最近家里院子那是一个热热闹闹。
过年前还要去祭祖上香,而后就是串门走亲戚,员工来家里拜年……今年三姐三姐夫带孩子也来了,汤暖说:知道你今年开酒楼,我怎么也得过来一趟。
赵经见酒楼岳母阿弟家里后院如此气派,有些些羡慕,再听二姐大娘马上要嫁给一个师爷,神色还有点落寞,回头就让汤暖哄成了翘嘴。
汤暖知道,丈夫觉得二姐带着孩子越来越好,怕她跟着他吃苦受累,心里不甘,汤暖说:我嫁给你多年,生儿育女,光是一双手就知道没怎么受过苦。
你现在看到我二姐孩子们穿戴好买了铺子买院子,但我二姐做买卖其中辛酸辛苦,我是做不了的,不能光看人前风光忽略了背后艰辛,我知道我是个娇娇脾气,做不来二姐这般。
汤暖从小到大都想得开,她不能既要又要,二姐日子过得好她替二姐高兴,却不会后悔当初嫁给赵经决定,没啥好后悔的,都是她的选择。
赵经握着暖娘的手,心里那点点酸涩也没了。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初六时,在家宴请周滨,因周滨丧父丧母,离老家那边亲戚也疏远,因此这边只请了师父师娘——周滨当年就是投奔师父师娘来的。
俩孩子年岁不小了,商谈婚事日子订的很快。
今年三月定亲,六月结婚。
年热热闹闹过完,十五元宵节过完,进入了太平二年,二月初春寒料峭,一道圣旨享誉全国,将奉元城百姓轰了个脑子发懵。
汤显灵终于知道刘大爷的第六感是啥了。
新帝下旨,要迁都,荣朝京都是渌京,而现在迁都奉元城。
汤显灵听了消息,脑子都是轰隆隆的发懵。
“这消息真的假的?”
“这等事哪里敢编排?衙门贴了榜说了,以后咱们奉元城成了京都,现在哪哪都说这话。”
“为啥迁都啊?渌京不是挺好的嘛,自然了咱们奉元城也不差,就是没想到皇帝老爷竟到咱们奉元城来了——”
小酒楼大堂二楼坐满了食客,天还冷,最近锅子还是热门的,各位食客脸前都是小锅,相熟的吃大锅,热气氤氲腾空飘升,散发着各种迷人香味。
食客们一边挟肉涮肉,一边闲谈奉元城的大事。这可真是大事。
汤显灵都不往大灶待了——小咪调火锅汤底有一手,他能得得闲,于是跑到柜台后,手里握着一把炒瓜子躲在后头吃瓜,食客闲聊说什么,他就在后头连着点头。
对啊对啊,为啥要迁都,迁都可麻烦了。
“还能为啥。”有一位食客声量大了。
旁边食客听见了,都看了过去,汤老板耳朵也竖起来。那位食客是商贾,还是南方来的,此时说:“诸位你们不知道,渌水这十年来,是年年都泛滥……”
“咱们亭江府也挨着渌水,没见发大水成灾啊。”
“亭江府挨着的渌水都细窄了,也说明咱们这儿风水好。”
“那确实,听肃北发雪灾,南方哪哪发水灾,咱们奉元城确实是平平安安的。”
大家七嘴八舌闲聊,夸了会奉元城——都是城中百姓,当今要迁都选奉元城,大家还是很自豪的。
“那咱们以后岂不是皇城了!”
“可不是嘛。”
“我先前听说渌京房价特别贵,现如今奉元城成了皇城,咱们奉元城是不是房价也要贵了?”
汤显灵:?!!!
渌京物价同奉元城差不多,但是房价比奉元城贵一倍或是两倍,像他买的城中心政府办公大楼边边地段,渌京那边的小院子——没他买的大,就要一千七八两。
他当初和铁牛租房住,那边牙人见他俩是外来户土包子,跟着他俩好好科普了一通渌京房价。
末了说:……就一个七品小官还想买院子?前几年都是租房住的,要是衙门是清水衙门,那想在渌京买片瓦遮头,起码得干个十几年吧。
汤显灵当初听了很捧场‘哦呀咦那太可惜了真贵啊我俩买不起’的当捧哏,心里则想:这中介说话也挺大的,七品的官都不放在眼底。
而现在,奉元城要成皇城了。
第136章
太平二年,上半年。
汤五哥小酒楼每日座没空过,开春时,奉元城百姓以前喜欢多吃羊肉,清水涮羊肉锅、羊肉粉/面等等,自打汤五哥家推出不同的锅子后,清水锅点的人少了——
想吃清水锅,自家就能涮,哪哪都是。
到汤家就是吃点稀奇口味不一样的。
除了涮锅,汤家还有各种鲜香麻辣的干锅,干锅虾、干锅鱼、干锅排骨,油炸过的虾、鱼、排骨,同鲜红的辣椒、花椒、笋、土豆条、麻花,用汤五哥迷之的红油豆瓣酱炒起来,上面撒着一把白芝麻,等吃完了干锅菜,若是没吃饱,想涮菜还能叫店员。
店员拎着大铜壶,里头装着汤家吊的骨汤,给干锅里加汤,若是口味重些的,再放一小块火锅底料,点了涮菜继续吃。
哪怕是下一把红薯粉、土豆粉、面条,那都是香极的。
小酒楼的酒也好,一瓶高粱酒,一瓶梅花酿,去年过年期间,汤老板摘了冬梅酿的梅花酿。
酒量好的点瓶高粱酒,悠哉涮着菜,时不时抿一小口,一杯酒下肚,听到旁边有人谈起迁都,不由加入其中话题——
五哥小酒楼就是这般,没人觉得奇怪,你要是嫌吵、不想同人聊天说话,那往二楼去,二楼安静的雅间多,大堂里大家都是如此,比那说书茶楼还热闹。
“茶楼喝一肚子茶,也没劲。”
“还是小酒楼热闹有意思,来碰一个。”
“迁都那皇帝老爷住哪里?”又有人把话题扯回来了。
有人笑着拿手指点对方,“你看你,什么皇帝老爷,那是圣上,圣上住的自然是皇宫了,哪里像咱老百姓,住屋子。”
“甭管屋子还是皇宫,总得有地方住吧?我瞅着像是住北面,北面那些宅子大呀,没准住卫家。”
“……”有人嗤笑,“越说越没影了,圣上是天子,哪里有天子住臣子的家?”
“那总不能来咱们安业坊吧?”
这显然是拿话逗趣呢,大堂乐哈哈一片。
圣上住哪里呢?
汤显灵也好奇,奉元城说是大,那是跟时下城池比,现如今城里被规划的四平八稳方方正正,真没富裕地方盖皇宫了——要是说盖个三进四进五进院肯定有地方,但是皇宫的话,规格很高,除非是拆掉几个坊重建。
想到此,汤老板也有点发愁,回头就跟铁牛叨咕:你说拆那儿啊、世家不好动动老百姓的屋子给赔钱不、咱家位置还不错不会拆咱家这片吧。
铁牛见夫郎越想越害怕,说:“不会。”
“咋就不会了。”汤显灵有点怕。
新帝什么行政风格,大家都不知道——这才上任第二年就大刀阔斧说迁都,谁知道是昏君明君,万一是个要盖摘星楼、酒池肉林的昏呃呸呸呸。
“算了算了还是别多想了。”汤显灵心里呸了三下,窝在铁牛怀里抬头很郑重认真说:“我希望咱们新帝是个仁厚爱护百姓的明君仁君。”
铁牛抱着显灵,“我也希望。”
小老百姓过日子,靠老天爷,也靠当权者政令。
汤显灵的揣测担忧也是城里普通百姓的担忧,大家脑洞很接近的,不过没小半个月,小酒楼就有人得到了消息。
汤老板也知道皇宫位置建在哪里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圣上迁都到咱奉元城,这哪哪都是地儿,还愁盖不下一个皇城?”
“往北——”
“真拆北面哪几个坊?那也好,跟咱们小老百姓不牵扯。”有人一听嘴快打断了,北面住的全是世家当官的。
想想也是,皇帝老爷瞧不上他们平民百姓住的地儿。
最初说话的那人挥了挥手,“什么啊,你就光盯着卫家顾家黎家那几处了?再北——”
“再北就出城了。”
对方一笑,“可不是出城吗,皇城皇城,那道城墙门也不拆,以后就是隔开圣上和寻常人住处的城墙了,再往北加盖……”
汤显灵听完了这位说法,扭头就跟铁牛说:“先前是我东宫娘娘烙大饼,皇帝老爷使金锄头了。”
现如今动了奉元城现有的格局,直接加盖。
“不然真住不下。”、“咱们奉元城才多少当官的,要是成了都城,你瞅瞅渌京多少官就知道了。”
“不光是往北加盖,还有南边那边靠湖的,全都要扩。”
“到时候咱们奉元城人比现在多,要热闹起来了。”
迁都这事,不光是当权者和京官们忙,底下百姓机灵的已经想着做‘渌京人’的买卖了,最近奉元城出了不少渌京口味小饭馆,还有就是奉元城房价炒高了,跟着渌京比肩。
汤大老板每日在大堂留一会就能吃到各种迁都相关的瓜。
大到房价,小到吃食穿衣款式花纹首饰等。
就连遇春都未雨绸缪问:师父咱们也琢磨琢磨渌京人口味吧。
汤显灵和铁牛在渌京待过两个月,最初刚到时对渌京饮食很好奇,连着吃,后来有点受不住便租了院子自己做饭吃。
“渌京口味偏甜一些。”
“那会还没辣椒,所以是用酱油烧放一些糖,茶水上百姓们多饮擂茶——就是把烘好的花生瓜子仁坚果擂成粉,冲着喝,记得放糖。”
咸甜口的。
汤遇春:……
汤化吉微微张着嘴巴。
“这能好喝吗?”汤遇春持怀疑态度。
上一篇:穿成哥儿后我凭实力成为团宠
下一篇:绝美反派他重度社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