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柚九
那便是长公主从一开始就没有筹划此事,她也是在发现魏显的身份之后,顺水推舟地掺和进来。
既在推动,也在搅局。
裴瓒殷切地盯着长公主,问道:“殿下今日是要去见那魏显的主子吗?”
长公主不语,心思却悄然暴露。
裴瓒似是不在意地轻松一笑,接着便说道:“微臣僭越了,怎么敢问殿下行踪。”
“继续说。”
“魏显私下养了些绿藓,经由那只杂耍班子送入宫中……”裴瓒眼神微暗,“微臣不敢妄言,起先也只是怀疑,奈何明大人太心急,刀架在沈濯的脖子上,我也不得不贸然出手。”
魏显死得实在出乎意料。
同他们在义庄擒来的二人一样,本不是非死不可的,却都像是在表决心一般,争先恐后地去死。
还附带着栽赃陷害。
至于那只杂耍班子,裴瓒也并无十分的把握,那支来自异乡的曲子,不过引发了他零星的思绪,还不至于让裴瓒往下论断。
只是处在当时的节骨眼上,一丝一毫的线索都不能放过,特别是这种不明不白、突然出现的“外人”。
裴瓒没有直接打着绿藓的名义去查,而是请了中宫,编织了个不着调的理由,大肆搜宫。
栽赃的事情他也会做。
药性不明的粉末扔在妆匣里,是不是罪魁祸首就已经不重要了……
听完这些,长公主心里堵了口气。
这种感觉实在熟悉。
她本以为裴瓒还像第一次见着时那般纯粹,那般刚直,可是和某些人混久了,下三滥的伎俩要多少有多少,真不知道是被带坏了,还是本性就是如此。
长公主凝视着裴瓒的脸,她还记着这人第一次到访长公主府时拘谨的模样,现在瞧瞧,已是大不相同。
“宫中也从那杂耍班子上查了些东西,不过,微臣仍有一事不明……”
“魏显背后之人,本宫也不多见。”
裴瓒摇摇头,他要问的并不是这个:“他终归是要现身的,微臣并不着急,只是想知道一些关于明怀文的事情。”
明怀文不是魏显之流,他可是以朝臣的身份,一层层选上来的,虽说现如今的身份有些尴尬,但一开始,谁不是一腔热血,对大周忠心耿耿的。
“玉清楼没给你递消息吗?”
“什么?”这跟玉清楼有什么关系?
“去问他吧,明怀文的事情,玉清楼可比本宫更清楚。”
第143章 妻女
玉清楼会比长公主更清楚吗?
裴瓒还从未想过, 明怀文的事,竟还要去问沈濯。
长公主撂下这句话,很快就走了, 裴瓒心里的大多数想法也被证实,便也没不识趣地阻拦。
只是他回到沈濯身边,第一件事就是与人通气:“调些幽明府的暗卫,跟着殿下,她要去见一位很重要的人。”
“幽明府?你怕不是忘了这里是红玉庄。”
沈濯躺在藤椅上晒太阳, 整个人懒洋洋的, 不想动弹, 见着裴瓒回来,也不过是略微睁开了眼皮, 从缝隙里打量着人。
“少废话!”裴瓒颐指气使。
“好好好, 调些人手!”
事实证明, 就算是长公主的地盘,沈濯的那些暗卫也是能溜进来的。
“她要见得人有多重要?”
“城西纵火,宫中绿藓,都与那人脱不了干系, 你说有多重要?”
比起皇帝的事,很显然城西失火案算不上什么要紧事,此时排在一起说, 不过是裴瓒记着那些枉死的性命。
沈濯瞧他落寞的深情,抬手扯着裴瓒的袖子:“皇城之内, 就是如此。”
“嗯……”裴瓒沉沉地应一声。
“此事不因你而起, 你也不必太在意。”
裴瓒的手背被细细摩挲过,不消片刻,又被人捏住, 整个人轻轻地被拽到藤椅边。
阳光正好,难得的温暖。
裴瓒就着身侧的石凳坐下,身子却伏在藤椅上,脸侧有指尖划过,入耳的是隆隆心跳。
“明怀文……”
“好端端的,提他作甚?”
沈濯皱着眉,从昨日回来到现在,裴瓒已经提了多次,就连在床榻上,都能说起这个名字,叫沈濯实在不满。
“陛下对他,实在是一往情深啊……”裴瓒语气悠长,夹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愁怨,怎么听怎么别扭。
沈濯捏住他的下巴,迫使那双迷茫的眼睛落在自己身上:“再怎么一往情深,也不该是你频频叹气吧?”
后宫那么多妃子,上面还有太后娘娘。
什么时候轮到他这个朝臣,来忧心皇帝的私房事了?
沈濯有些吃味,在裴瓒嘴唇上轻咬。
“不许想他了。”
裴瓒略微垂眸,反扣住贴在面颊上的手,说道:“我在宫里见他们二人,倒像是真情实感的,可若是真有情,明怀文又怎么敢做这些……当真是觉得陛下舍不得动他吗?”
“你还提他!”
“别闹。”裴瓒与沈濯凑得极近,几乎是脸贴脸,他盯着那双漂亮的眼睛,一字一句地问道,“你能否打探一些明怀文的消息?”
沈濯咽下口水:“我能。”
“你帮帮我,沈濯。”
沈濯看着近在咫尺的裴瓒,纤细的睫毛轻颤,明亮的眸子充斥着恳求意味。
他忽然明白对方是故意的,摆出这副求人的姿态来,是笃定了他就吃这一套。
与此同时,沈濯也在心里懊悔,分明是他先起了用皮相吸引对方的心思,怎么还次次都会着裴瓒的道呢!
“那你……”打算拿什么谢我?
话还没出口,嘴唇被手指抵住一瞬:“你还要同我说这个?”
“走。”沈濯咬咬牙,“我带你去个地方!”
两人衣着齐整,不用过分收拾,只略微捋平褶皱便直奔红玉庄外。沈濯也难得没拉出他那架装饰豪华的马车,而是轻装上阵,命人牵来马匹。
裴瓒看着手里的帷帽,想着京都城里人多眼杂,他与沈濯的确不该多露面,于是便乖乖戴上了。
不过,沈濯并非要带他回京都城。
两匹高头大马并驾而去,在这偏僻的乡间小路上扬了一层层的灰土。
越走,裴瓒越觉得不对劲。
他虽不太清楚红玉庄的具体地址,但是回京都的大致方向还是能分辨出来的,可现下沈濯带他走的路线,似乎是有些偏了。
裴瓒略微送了缰绳,速度慢一些后,他挑起帷帽看向了沈濯——
飘摇的黑纱让人看不清对方的神情。
裴瓒只得作罢。
反正沈濯也不会害他,跟着走便是了。
估摸着过了大半个时辰,穿过了几处稀稀疏疏的田野,在冬日的荒芜里,远远瞥见了一处小镇。
沈濯拽动缰绳,快速停下来。
下马后径直走向裴瓒那处,扯着对方的缰绳,让马儿稳住。
裴瓒也搭着他的手,从马背上跳下。
“这是何处?”裴瓒大概能感觉出来,这里离着京都不算远,应当是南边的小镇。
“京都城东南向的一处镇子,早些时候有军营驻扎,附近便聚集了几处村落,后来京都城的守备松了,这军营也被撤了,但是村子留了下来,不少东南来的行商在进京都前都会途径此地,歇歇脚,又有不少京都的人在此地湖泊山林圈地置田,一来二去这里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有了如今的规模。”
“为何要来这里?”裴瓒疑问。
像此地的镇子,在京都城外多有分布,规模类似,只是距离远近不相当,裴瓒不明白,怎么好端端地来这?
沈濯不着急解释,只一手攥着两条缰绳,另只手牵着裴瓒,走在小道上,徐徐开口:“我先前同你说过,明怀文与皇舅舅的事我早已知晓。”
“是,我记得。”
“起先我也是猜测,并无太多把握,但是母亲留在宫中的眼线却对此事了如指掌,我就算不想听,也会有些消息溜进耳朵里。”
裴瓒点点头,等着他继续说。
沈濯往远处青灰色的房顶瞥了几眼,继续道:“我不清楚舅舅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只知道母亲在得知此事时,就立刻派人前往了澹州。”
澹州……
裴瓒记着这是明怀文的老家,他当时还对着明怀文说过,澹州山水灵秀,才会生出明怀文这样的人物。
可惜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
澹州属于下州,穷山恶水,民生凋敝,仿佛生出一个明怀文,就耗尽了山水灵气。
那长公主派人前往明怀文的老家,是为了什么?找明怀文的家人,以此作为把柄?
裴瓒猜得不错。
他刚挑眉看向沈濯,就从对方的眼睛里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殿下,还真与明怀文关系匪浅啊……”
裴瓒手心里沁了层薄汗,一说出这话,就觉得不对劲,连他自己也觉得,是在暗戳戳地编排长公主与明怀文合谋,居心不轨。
“起初,明怀文是不愿的。”沈濯不知道联想了什么,下意识地捏紧了裴瓒的手,“可自打明怀文的妻女来京后,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