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柚九
随心所欲?这么大个人整日跟着,叫他怎么随心所欲。
若不是青阳在此,恐怕他早就想好计划怎么混进京都,好去沈濯那里把没来及提的扳指抢回来,说什么回京都再会的时候还给他,这不是耐不住性子主动找来了吗,却故意不带在身上,还让他再去找,实在可恶。
裴瓒望了望苍天,满眼凄凉。
他只求快些回到京都,摆脱这一双双的眼睛。
忽而,裴瓒想到些什么,问道:“世子爷那里,也有人照拂吗?”
“自然,殿下最是记挂世子。”
活该。
记挂什么的话,裴瓒不太信。
毕竟他已经摸清楚母子二人之间并不和善的关系。
可一想到,行事神秘的沈濯也被人日日盯着,他便没这么无奈了,反倒觉着长公主此举甚妙!
让他鬼鬼祟祟不安好心,这下可没办法了。
只是,裴瓒才冒出这念头不久,便想到,沈濯是不可顺从长公主的安排,任由自己被人盯着的。
结合那日沈濯承着长公主的名义突然来此,原因只能有一个——便是沈濯无意间得知他的下落后,没有无声无息靠近此处的办法,只能去求了他的母亲,才得以来此的。
想到这,裴瓒脸上零星的笑意也烟消云散了。
裴瓒小心翼翼地向青阳投去几个眼神:“该不会,是他为了来找我,才……”
“正是,知道大人被安置在此的人不多,世子虽然手眼通天,总做些让人意外的事,却也不能顾及方方面面,一时寻不到大人的下落,便只能求了殿下。”
难怪,走得那样快,还说什么容易被人认出来的话。
等等……世子手眼通天?
裴瓒狐疑地望向青阳,他在想,沈濯做的事情其实都逃不开长公主的眼睛?
“大人在想什么?”青阳难得地笑了。
“没什么。”裴瓒急忙掩饰。
不料青阳笑意更深,眉眼温和地看着他,说道:“大人想得不错,世子在做些什么,殿下就算不全知道,也是八九不离十的,天下父母哪有不关心子女的,更何况世子是殿下唯一的孩子。”
听到这话,裴瓒呼吸一滞,觉着他所见所闻的事实未必都是真的,当然也不排除青阳偏向长公主才这么说的。
但不管如何,裴瓒还是壮着胆子问了句:“他清楚吗?”
“仅是殿下乐在其中罢了。”
这样说,沈濯便是还不知道实情。
像是知道了什么大秘密,裴瓒忍不住捂住了嘴。
沈濯所作的那些事,长公主都知道,只是不管他,随意他去折腾。
如此一来,跟瞧着逆子拆家有什么区别!
难怪说是乐在其中呢。
就算是裴瓒,看着手心里一味瞎折腾,却翻不了天地逆子,也能乐在其中。
可转念一想,身份贵重就是好,就算是惹出塌天大祸来,也有人替沈濯担着,京都城里,朝堂之上,随他祸害,也终是有人在身后撑腰。
而不是他这样的普通人,随便什么罪名,就能将他压死了。
只是裴瓒也没忘了,青阳所说的,终归是一面之词,其中有不少偏袒长公主的成分。
事实可能是长公主对沈濯背地里搞得事情略有耳闻,但应该不会事事了如指掌,否则知道他跟北境有勾结,就算天高路远,也得把沈濯抓回去。
仅有一点可以确定,那便是依着青阳的态度,也可知长公主对沈濯还是关注颇多的,而表面上的母子缘浅,态度冷淡,也都是表面上的,不能完全当真。
只不过,盯着沈濯一人就够了,盯他做什么?
裴瓒不解,往青阳那边看过去,想起昨日沈濯的胡言乱语,他谨慎地问道:“青阳姑姑,不知京都城中今日有什么趣事?我也不打听消息,姑姑只说些有趣的,解解闷儿。”
“趣事?”青阳垂眸细想,片刻之后说道,“近些日子除了寒州之事外,京都里议论的事也不多,其他的也多是些家长里短鸡鸣狗吠的俗事,不过,有一件,倒是跟大人息息相关。”
裴瓒心里暗叫不妙,大概猜到了。
“小半个月前,京都城里一阵风言风语,说是世子与大人私交甚笃,关系匪浅,本也没什么要紧的,殿下派人去查这些胡说八道的,可到头来不仅没找到源头,反而开始传世子与大人两情相许。”
裴瓒紧咬牙关,在心里把沈濯骂了个遍。
“说来也奇怪,谣言乍起的时候,大理寺的谢大人也在查,甚至还当众反驳那些说胡话的,不过也正是在那之后,谣言仿佛更盛了。”
大理寺的谢大人,是谢成玉无疑了。
也难为谢成玉只身一人在京都,还想着替他维护名声,反观沈濯这厮,裴瓒还以为昨夜是沈濯诓他,没想到他竟敢真的去散播这些东西。
这混蛋,到底是何居心!
青阳看了看他铁青的脸色,劝道:“大人不必将这些事放在心上,殿下知道后,也未曾说过什么,殿下待人宽和,也是不介意大人的。”
不——
要不长公主还是介意一下吧!
裴瓒突然坐起身来,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看着青阳,回想起前次拜访公主府的场景,他眼中怀疑青阳对长公主的滤镜不是一星半点的。
殿下待人宽和……
这说的是长公主,还是长公主府门口的石狮子?
第103章 回京都
在红玉庄里等了十日, 天气渐渐转寒,满山红叶都落得所剩无几,京都里这才传出了些许消息——
杨驰不日便将问斩。
消息来得太突然, 以至于裴瓒听说之后,以为是假的。
可韩苏的消息刚带回来,当天,明黄色的龙纹圣旨,就马不停蹄地送到了他手里。
“怎么会……”
宣纸的太监刚走, 裴瓒便捧着圣旨在廊下看了一遍又一遍, 瞧着圣旨上的内容开始喃喃自语, 仍是不敢相信。
青阳捧了件斗篷站在身侧,提醒着:“审讯此等要犯, 向来都有都要严格的流程, 只是提人堂审便要反复三次不止, 处斩得如此快,确实不对劲。”
她在长公主身边不是白待的。
几十年的耳濡目染,就算原来一窍不通,现在也知道些大概了。
裴瓒倒是觉得青阳还知道些别的内情, 否则依着青阳的脾气,不会故意将这些话讲给他听。
裴瓒问道:“青阳姑姑但说无妨。”
青阳扫了眼侯在一旁的韩苏,对方识趣地离开, 她才在扫了眼周围后开口:“听闻在杨驰到达京都后,陛下立刻独自召见了他, 只是不到一刻钟, 陛下便离开了,将人移交刑部,也没按照规章审讯, 而是依着大人递上去的折子,草草地结案。”
至于罪名,也是裴瓒写的那些——
通敌叛国,私吞赈灾银。
其余的,没有再细细审讯,也像是不想再审。
裴瓒也拿不定皇帝的意思,只不过有这不到十日的相处经验,他知道这些话是青阳故意说给他听的。
一定是事实,也一定是长公主授意的。
此番又是为何呢……
裴瓒陷入犹豫,实在摸不清这些人复杂的心思。
幸而有一件事值得高兴,他终于能回京都了,能回去裴家,见一见谢成玉,再去找沈濯算账。
他舒了口气,倚着旁边的柱子,轻松地说道:“那便先回去吧。”
喊来韩苏,让人收拾着行李。
只是瞧着青阳的眼神有些不太对劲,像是在惊讶裴瓒竟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激动情绪。
“青阳姑姑。”裴瓒已经一步迈下台阶,准备回去收拾东西,可走出几步后又折返回来,对着廊下默立沉思的青阳说道,“我既要回去京都,姑姑便回去吧,到底是殿下的人,不好一直跟在我左右。”
他在赶人。
青阳自然听得懂,只是没接招,捧着斗篷不动声色地离开了。
正如裴瓒那句,她是长公主的人,裴瓒是没办法左右她的去向的,甚至她是留是走,去向何处,裴瓒都没权力过问。
裴瓒却以为她听进去了。
看着青阳匆匆离开的背影,他对着不远处的韩苏高喊了句:“韩苏!走!让你瞧瞧少爷我现如今是怎么骑马的!”
他说得兴高采烈,韩苏也巴巴地凑上去:“少爷在寒州不就学会了吗?几日不见,更精进了?”
“那是自然!”
裴瓒勾着韩苏的肩膀,边走边吹。
不像刚办完大案的御史大人,反而像是个半大的纨绔子弟,没个正形。
只是他走得潇洒肆意,全然没想到,一举一动都被青阳看在眼里,并且一笔一笔地记了下来……
秋风飒爽,离了红玉庄,没人日日紧盯,心情更是愉悦。
裴瓒骑在马上,一路驰骋,只觉得他的来日也同今日返回京都这般顺畅。
甚至,他都觉得有些不过瘾。
没骑多久,便已经远远地看见了京都城,和城门外熙熙攘攘的人群。
裴瓒勒住缰绳,停下来,看着城门外攒动的人头,觉得有些不同寻常,往日里进出京都的人也多,但终究还在正常的范围内,裴瓒见了也不觉得奇怪,可是今日不对劲。
“怎么聚了那么多人?”
韩苏追上来后,同样奇怪:“出城的时候还没这些人呢。”
“过去看看。”
裴瓒终究是没有多想。
驾着马奔过去,扬起一路尘土,然而这么点微末的动静,远不如城门外吵闹的声音。
离得再近些,裴瓒看见众人之中似乎围着个简陋的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