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第70章

作者:红茶泡泡机 标签: 生子 田园 种田文 甜文 日常 穿越重生

赵秋听得糊涂,但他也未有过喜欢的人,所以给不了建议。

“那就像你说的,顺其自然,等到该明白的时候,就明白了。”

“管他的,先把日子过好了再说。”

姜宁往后一靠,直接躺在石头上。

喜欢这事儿,不是他一个高中生要考虑的。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烦恼再多,不如挣钱多多。

姜宁转过头,对上赵秋逐渐清朗的眼神,不知怎么,一块笑出声来。

夏天可真好,树长得茂密、草色青绿,山间的花也开得很好。

最重要是,天气也好。

-

卫家的院子里,一大早下锅煮的糯米,煮到这会儿,终于糊成了一锅粘稠的汤汁。

姜宁从河边回来,把手里的桶放到地上,朝厨房看去。

“阿娘,糯米煮好了?”

话音刚落,卫长昀从厨房走出来,视线对上,姜宁只怔了怔,便笑起来。

卫长昀看他笑,神色也跟着柔软了下来,“快煮好了。”

姜宁擦了擦绳子,把衣服拧干了抖一抖,才往上挂。

“那等吃过午饭,咱们就开始刷墙,先刷三间睡觉的屋,再刷堂屋,这样开着窗户一天,晚上睡觉时能晾干。”

就算里面没干透,外边也差不多。

不趁着这几天天热粉刷,等雨落下来,又要潮好几天。

卫长昀在厨房里洗过手,是干净的。

弯腰拿起桶里的衣服,帮着晾起来,“糯米糊是要和石灰拌在一起?”

姜宁“嗯”了声,“这样能维持得久些,不然下雨天气返潮,过不了几个月,就会脱了。”

想到什么,又补一句,“加点糯米熬成的汤汁,粘性强,蹭到不容易弄到衣服上。”

不然就家里两个小孩,一天下来,衣服全是蹭到的石灰。

卫长昀会意,侧身抖了抖衣服,发现水没拧干,又拧了一遍才抖开晾上。

“刷完后,得禁止他俩在墙上乱涂乱画。”

姜宁忍不住笑,眼睛弯弯地看向卫长昀,“他俩闹起来,我就说是你说的。”

卫长昀也不反驳,点头,“嗯,我说的。”

姜宁微微垂了眼,在心上纠缠了一夜的郁闷和躁动,此刻跟着吹来的风一块,被熨得妥帖、平整。

午饭是朱红做的,煮了面,还炒了腊肉酸菜臊子。

面条加汤,再浇上浓稠的臊子,放点辣椒提味,一碗面没多会儿就见底。

姜宁和卫长昀呼噜吃完,就拎了一个桶,在厨房外研究糯米浆和石灰的比例。

弄一回,就在厨房外的墙上刷一次。

一直到姜宁觉得差不多接近了,才各自拿了一把自制的刷子,拎着桶去了朱红和小小的屋里。

房间提前收拾过,挨着墙的东西也都挪开了,实在挪不开,也都用东西挡着。

姜宁正要上手刷,忽地想起什么,“等下,我去拿个东西。”

卫长昀点头,老实站在原地等。

没多会儿,姜宁拿了两顶草帽回来。

“戴上这个,不然一会儿头发弄脏,可比衣服难洗多了。”姜宁递给他,发现卫长昀手上都是石灰浆,干脆道:“你低点头,我给你戴。”

卫长昀乖乖低头,感觉到姜宁靠近,身上很浅的皂角香,就这么散开。

“帽檐朝上翻,这样就不挡眼睛了。”姜宁给他戴好,退开随手给自己戴好,“好了。”

卫长昀直起身,抬手用手背轻轻碰了下草帽。

姜宁一手拿着刷子,一手拿着碗,中气十足地喊了一声,“开工!”

卫长昀心里那点微动,一下消散。

白色的糯米石灰浆,刷上墙,才刷完第一道,就能看出效果。

灰扑扑的土房,原先白日里太阳照不进来,就觉得暗。现在刷成白色的,一下变得亮堂许多。

大半个下午,姜宁和卫长昀啥也没做,光刷墙了。

看起来就四间屋子,十六面墙,实际上一道墙得刷两遍才能完全显色。

等全都刷完,已经过了一个半时辰。

姜宁累得胳膊发软,直接躺在院里的椅子上,不想动弹。

“刚兑的糖水,喝了会好一些。”卫长昀端着杯子走来,在姜宁旁边坐下,“干得挺快,我刚才去婶子他们屋,瞧着已经干了。”

姜宁接过杯子,发现手还抖,眼睛死死盯着,“早知道就分两天干了。”

抿了一口,嘀咕道:“没被淹死,差点累死。”

卫长昀没听清,侧过头问他,“什么?”

“没什么。”姜宁立即打哈哈,岔开话题,“明天去地里摘毛辣果时,得再去买点豆腐,之前做的霉豆腐,卖的还挺好。”

卫长昀知道他刚才说的不是这话,但姜宁不说,他便不问。

“那可还要去采买些辣椒?”

“去集市上买吧,反正便宜,家里这点用完,正好后天赶集就能买。”姜宁拿着杯子靠回去,“酸梅汤卖不成了,但钵钵鸡和糯米饭都卖得不错,得想想办法。”

当时卖酸梅汤,主要是想着一文也是钱,而且搭着钵钵鸡卖,这不就是想喝水旁边就是缸。

现在山里的杨梅早就没了,不卖酸梅汤,总得做点别的。

“夏天山里野果多,虽然没有杨梅,但或许可以找到其他的。”卫长昀坐的凳子,手搭在膝盖,上身微微前倾。

说话时,侧过头看姜宁,“不是嫂嫂说的,办法总比困难多。”

姜宁挑眉,“那我还说了什么?”

卫长昀没想到姜宁会这么问,愣了愣,“还说……”

发觉那双眼底狡黠的笑意,福至心灵道:“天道酬勤。”

姜宁神色微顿,忽地笑起来,抬起手背挡在额头上,眯着眼看向槐树茂盛的枝叶。

卫长昀低笑出声,也仰起头看向槐树。

这棵槐树年纪很大了,卫长昀记得他小时候,树已经这么大。每年一到花季,清甜的槐花香就会飘满整座院子,风吹时,地面和屋顶落地了一地白色的花。

他那会儿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每天早上推开窗,窗台那儿就会堆起一座小山。

姜宁不知道卫长昀想到了什么,他却好像回到了从前的暑假。

每到夏天,他喜欢拿着一根冰棒,去房顶躺着吹风,比吹风扇舒服。

太阳被树荫挡了大半,鸟叫蝉鸣,还能看到其他家院子里晒了什么好吃的,或者谁家小孩又挨打了。

“长昀。”

“嗯?”

姜宁笑意还挂在脸上,只是眼里多了些认真,道:“你有想过,日后做什么吗?”

卫长昀诧异道:“嫂嫂是指什么?”

“就是,再年长一些,不考虑家里的话,你想做什么?”姜宁说完,忽地发现有点傻,摸了摸鼻尖。

“我瞎问的,你——”

“去书院。”卫长昀截断他的话,望向远处的山,“听私塾的严先生说起过书院,那儿的老师和学生都很厉害,见识不凡,六艺更是了得。”

姜宁托着脸颊听他说完,“那若是金榜题名呢?”

卫长昀神色一下凛然,沉默片刻后,才道:“接受朝廷任命,在其位,谋其职,负其责,尽其事。”

姜宁呼吸一促,望着卫长昀轮廓明晰的脸侧,半晌后笑了。

“我相信你。”

少年一身清正之骨,他日定能不负今日所言。

卫长昀对上姜宁的眼神,有些不好意思,却不曾低下头躲开。

他俩忙了一天,晚饭自然是做不了。

朱红心疼他们,做菜时都多加了油水,还都是他俩平时爱吃的菜,饭也多煮了一些。

到了夏天,越累越没有胃口。

姜宁草草填饱肚子,就打算去洗漱回屋躺着了。

谁知才出堂屋,就见院子外有亮光靠近,他眯起眼看过去,“阿娘,长昀,好像有人来咱们家了。”

卫长昀听到声,示意朱红不用担心,他出去看看。

“应该是村里有事,我去看看。”卫长昀走到拐角处,拿了一把秸秆,用火折子点燃,举着往院子里走过去。

姜宁不太放心,也跟了上去。

夜里风大,火焰被吹起,飘得有些高。

姜宁越走心里越不安,扯了扯卫长昀衣袖,“你说,是不是人贩子那事儿,不然……”

卫长昀眉头蹙起,下意识回头看向堂屋里的小小和小宝。

“长昀!”

“宁哥儿!”

两道声音响起,姜宁和卫长昀听出是赵秋和王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