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第353章

作者:红茶泡泡机 标签: 生子 田园 种田文 甜文 日常 穿越重生

卫长昀挑眉看他,并不接话。

姜宁努嘴,拿起杯子喝了口茶,才喝进去,眉头就皱了皱。

连茶都不好喝,味道平平,这店是怎么开的啊。

“年前开的话,能在过年时打一个噱头,不过不做亏本的买卖,招揽生意,还是得靠菜品吸引人来。”

姜宁放下杯子,“打折、优惠、活动终究只是一时的。”

况且从心理来讲,升米恩斗米仇,今天送了明天不送,迟早得跟客人结怨。

“你说这茶难喝,会不会是水的问题?”姜宁低声问了句无关刚才话题的。

卫长昀对茶并无多少研究,一门心思都在读书上,而后又一门心思在姜宁上、公务上。

但再怎么无研究,这么多年在姜宁的熏陶下,嘴变得有些挑。

“这茶喝上去,很涩。”

卫长昀道:“不是茶叶本身的苦味带来的涩,而是水喝着就这样。”

姜宁想了想,“可能还真是水质的问题,要么就是生水泡茶,哪能好喝呢。”

冷泡茶的确有,但冷泡茶也讲究一个方式方法,不然泡出来的茶也很难喝。

“一会儿你再尝尝他家的菜。”姜宁往前探身,“难吃可千万别直接说,万一老板心里难过,给我涨价呢。”

“只不过厨子我是打算换了,就换人这事,我还真不擅长。”

人家在酒楼里干了快三年,酒楼老板一换就给人辞退。

脾气好的多给点钱就好,遇到脾气差的就记恨你,保不齐什么时候就来闹事。

“老板换人,下面的伙计跟着换批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卫长昀道:“朝廷和衙门一样如此。”

“谈好条件就行。”

姜宁嗯了声,思索着要怎么跟厨子谈条件。

其实,这家的菜也不是那么难吃。

就是吧,吃到嘴里没别的想法,就只是能填饱肚子。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点的几道招牌菜上齐。

卫长昀顶着姜宁期待的眼神,拿筷子夹了菜放到嘴里。

不如想的那么难吃,但——

味道很白,吃着像是没吃一样。

-

“姜老板,你看——”

罗掌柜望着姜宁,欲言又止,“刚才那顿饭,你觉得怎么样?厨子要是换了,就能救回来?”

姜宁道:“罗掌柜,咱们可是谈好了价的,你现在不会是想换个厨子,跟我这儿就不接着谈了吧。”

罗掌柜连忙解释,“不是不是,绝对不是这个意思,我啊,是觉得人厨子在店里待了三年也不容易,要不是厨子的问题,可以留下来在后厨干点活。”

姜宁挑起眉,余光扫向一旁站着不说话的卫长昀。

身为朝廷官员,还真不好掺和进这件事里。

“是厨子的问题,不然菜怎么会留不住客人?”姜宁说得坦率,“一家食肆、酒楼,最基本的不就是做好菜吗?”

“不是说难吃,是毫无吃的兴趣。”

白开水都比这些菜有记忆点。

别的不说,渴了就会想要喝白开水,解辣、解腻的时候也会这么想。

要说岭南这边,做菜喜欢原汁原味,保留食材的口感。

他们来了也不少时日,吃了不少家的菜,像这样的还是独一家。

“可是——”

罗掌柜欲言又止,“人家也不容易,就不能在后厨寻一个事做吗?”

姜宁盯着他,“谁在这个世道上都不容易,我不要这个厨子,我会跟他谈好补偿,给多少钱我自己来定,他离开后自己也可以再寻一个谋生的事情做,至于后厨,酒楼不大,我目前只打算要一位主厨和一位帮厨,伙计也要不了现在这么多。”

“还有啊,罗掌柜。”

他等了会儿才接着道:“酒楼经营不善,菜色固然很重要,但身为老板和掌柜,您也得好好琢磨下,为什么成这样。”

这家酒楼起初生意也还行,赚了不少。

后来越来越差,十年间到这两年已经是入不敷出,只能勉强每年少亏一点。

要不是起初挣了不少,怕是纯亏本。

“我——”罗掌柜叹了声,“我也没想明白,否则就不会卖给姜老板你了。”

姜宁眼珠转了转,对方年纪比他大二十岁,称得上长辈了。

说教的事他也不喜欢干,“放宽心了,万一我接手后也一样生意不好,那这说明我也有问题。”

做生意的事,本来就是有赚有亏。

姜宁之前运气好,几乎都是赚。

指不定到岭南这儿,那些招儿就水土不服了,最后一样关门大吉。

罗掌柜笑起来,“姜老板是个实心眼的人,行,就按照我们之前商量的三百两,签了契书,酒楼就是你名下的了。”

姜宁跟着笑道:“那就多谢罗老板割爱。”

三百两,怎么着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直接把罗掌柜前面几年亏本的部分给赚回来了。

这一进一出的,这几年倒是瞎折腾。

罗掌柜看眼一旁的卫长昀,“姜老板,这——”

“这是要请县令做个见证?”

卫长昀转过身来,“我不干涉你们自愿买卖的事,罗掌柜无需担心,此事到衙门里去办便可。”

罗掌柜忙点头,“好好好,我去衙门里办。”

-

姜宁拿下酒楼的第一件事,便是歇业整顿。

原先酒楼里的十二个伙计,直接辞掉了四个,后厨的两个厨子一个没留,放出风声要招人,能者优先。

辞退的人按照在酒楼的时间,分别给了一笔钱,不算多,但肯定能安抚住他们。

留下的八个伙计,全都回家里待着休息。

在整顿结束前,每个人给一点基本的月钱,可以在酒楼里帮忙改造布局,然后听姜宁给他们重新培训。

起初周围几家酒楼还不怎么在意,毕竟金陵远在天边,离岭南太远了。

岭南经商的人再多,那也不会一直往金陵去。

大多人都选择把岭南的货物卖到别的地方,物以稀为贵,金陵那儿,再好的东西都算不上稀贵。

故而揽月楼的名声,其实不太响亮。

可没过几天,姜宁整改酒楼的事儿就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尤其是同行。

谁家接过酒楼的第一件事不是接着经营,就在那里叮叮当当地敲打,买酒楼花了不少,还得再多花一笔。

接一家正在经营的酒楼,不就是为了方便吗?

契书拿过来,就能原地开业。

“这几日外面都传了不少事,你还能在这里坐得住?”

卫长昀正在衙署写奏报的公文,听到马县丞打趣,抬起头来,“什么事?”

“之前提到的几件事,不都一一安排下去,百姓那边也并无意见,又发生了什么事?”

马县丞走到一边坐下,“你真不知道?”

卫长昀一脸不解,又看向跟进来的罗捕头,“罗捕头,马县丞说的事你可知道?”

罗捕头哎了声,挠挠头笑起来,“就是您家姜公子的事啊,酒楼成日都挂着一块布,不知道里面在折腾什么,偶尔还能听到几句齐声喊话,其他家的掌柜,都好奇得很。”

“还有人都打听到我这里来,问我知不知道什么。”

闻言卫长昀终于明白他们在说什么,无奈摇摇头,笑道:“我也不知。”

罗捕头一愣,“你还能不知道?你们可是两口子。”

“他做生意的事,我一向不过问。”卫长昀低头,接着往下写,“以前还未高中时问过,后来便不问,他心里有数。”

“但城里可是什么传言都有了,还有人把话说到你身上,说你以权谋私。”

罗捕头平时就带着人在城里巡逻,什么八卦都听得有。

实际上,那些话可比他说的难听。

马县丞不免担忧,毕竟县衙的名声才好转,百姓也信任,要是因为这个事儿打回原形,可太不值当。

“我记得那家酒楼是半个多月前转让的,算算时间,他应该改得差不多了。”

卫长昀看他俩担心,解释道:“等重新开业时,不妨二位也同我去一趟,看看我是不是在以权谋私。”

两人立即摇头,表示他们没觉得。

卫长昀失笑,“那就去尝尝新上的菜。”

提到菜,两人又有了兴致。

“哎!怎么忘了,姜宁可是做得一手好菜,之前蹭你那几顿饭都是他做的。”

“以他的手艺,酒楼这事,能成。”

卫长昀开玩笑道:“又不是担心县衙以权谋私的时候?”

马县丞、罗捕头:“……”

“误会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