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第135章

作者:红茶泡泡机 标签: 生子 田园 种田文 甜文 日常 穿越重生

卫长昀思忖片刻,答:“二月过完。”

王子书叹了声,“那还真离院试不到半年,好在私塾不是那些书院山门,你这样走了,人怕是就不会再收你。”

卫长昀目光落在姜宁身上,见他和赵秋聊得高兴,才看了眼王子书,“自是。”

王子书:“……”

和卫长昀聊天可真累,不是说敷衍,就有种一锤子砸下去,都听不到响的。

“我和秋哥儿的事家里知道了,不过爹和阿爹的意思是,等乡试结束了再正式看日子。”

王子书和赵秋同岁,与卫长昀也差不多大,左右不过是月份的差别。

算来虚岁十八,已是可以成亲的年纪。

“我悄悄问过秋哥儿,会不会觉得心里委屈,毕竟算下来,要拖到年底去了。”

“其实我倒想早些定下日子,就算不成亲,那亲总是要定的。”

“定了亲,就是过了明路,等日子选好,拜堂成亲就可结成姻缘。”

卫长昀听到最后一句,注意力终于全都收回,“三叔和三婶的话并未不妥,你如今备考,正是用功时,娶妻不妥。”

王子书一怔,他还以为卫长昀走神没仔细听。

听他这么说,不由反驳,“我与秋哥儿成亲,也不会耽误我用功。”

卫长昀摇头,解释道:“不是秋哥儿耽误你的功课,是你如今身无功名,又无养家的生计,成了亲,家中大小事情就落到了他身上,一旦成亲他更不易。”

闻言王子书怔住,他半点没想到过这一点。

卫长昀见他露出思索的神情,弯了弯唇角,不再多说。

劝人的话,点到即止便可,不宜多说。

王越和宋乔都是明理的人,寻常时候待人和颜悦色,如今王子书和赵秋情投意合,自是不会阻拦。

只是他们考虑得多,不想赵秋和王子书成亲后,聚少离多,又得操持家中大小事情。

赵秋如今有父母兄长照应,虽两家离得近,可一旦成了亲,那就得自己来。

王越和宋乔帮再多,赵秋也不可能真像从前一样,连下地的活都是由着他高兴。

王子书挠了挠头,不好意思道:“我原先还想,要不先成亲,这样还安心一些。”

卫长昀一怔,反应过来他说的“安心”是什么意思,微皱起眉头。

“赵秋虽从小性格内秀,但从他不怕王栓报复,帮了姜宁,也看得出他认定的事也少有变化,成亲与否,难道他的心意你不知道?”

王子书连连摆手,“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安心,不然总想着要与他成亲的事,定不下心。”

卫长昀:“……”

略有些不想再聊这个天了。

“你和姜哥儿的事呢?都要搬去镇上了,不选一个日子办了吗?”王子书看他表情,立即转移话题。

不问还好,一问想起来两人在村里受的非议,自觉又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卫长昀打量了一下王子书,看得王子书浑身不自在,顿时想要开溜。

“记得备好红包。”

王子书错愕地看着卫长昀往前走,追上了等在那儿的姜宁和赵秋,迟钝反应过来。

等一下,要准备红包的意思是,真看好了?

那怎么秋哥儿一点都没给他说啊,还是秋哥儿都不知道!

姜宁看王子书脸上表情,悄声道:“你和他聊了什么,他怎么一脸被雷击的样?”

卫长昀被他形容逗笑,抬手给他拢了拢围巾,“聊了一下科举的事。”

姜宁深以为然点头,“难怪他会是那副表情,还得努力。”

卫长昀牵起他的手,问:“不是要买糖葫芦?”

姜宁瞬间露出笑容来,“走走走,给小小和小宝也带一串回去,不然下次我们单独出来玩,可不好糊弄他们了。”

两人牵着手走了,留下赵秋一个人听了全部。

赵秋微眯起眼,盯着姜宁背影:“……”

这么大个人站在这儿,他就不信姜宁没看见,肯定是故意在逗他。

讨厌啊。

“秋哥儿,你在等我吗?”王子书快步走上前,“我就知道你最好。”

赵秋对上他明亮的眼神,无奈又好笑,“是啊,在等你,谁让你走这么慢,还呆。”

王子书“嘿嘿”笑了两声,“我是想通了一些事,放心吧,今年的考试,我一定会努力的。”

闻言赵秋忍俊不禁,“噗嗤”笑出声来,“嗯。”

-

灯会人多热闹,各式各样的花灯挂了两条街,小贩们就在灯下摆摊,叫卖声不断。

一堆人围起来的地方,不是在变戏法,就是在套圈,要么就是在猜字谜。

十里八村虽读书人不多,可猜字谜这事儿本来也是雅俗共赏。

读书人有读书人的诗词谜面,普通人自是也有自己的歇后语、灯谜玩法。

姜宁手里拿了一串糖葫芦,拉着卫长昀挤到猜灯谜的人群外。

“要不要猜猜看?奖励是个花灯。”

旁边赵秋期待地看王子书,一看就是想参加。

王子书道:“这些字谜和灯谜,我不一定猜得对。”

“那有什么关系,反正是来玩的。”赵秋咬了一颗糖葫芦,“猜错了,私塾里的先生也不会知道。”

“猜便是,错了也不打紧。”卫长昀拿好手里的糖葫芦,免得竹签扎到人,“民间卧虎藏龙,不少灯谜便出自他们之手,连京城里的大家也不一定立即猜出,我们才读了几日书,猜不中亦是正常。”

姜宁看着卫长昀,抿唇低笑,勾住他的手,“你这人,倒是谦虚,还不骄傲自满。”

卫长昀听他说,瞥见那边王子书和赵秋已经在猜,便低下头,凑近道:“嫂嫂教得好。”

姜宁如今是最怕他说这两个字,耳边一热,轻轻推了他一下,“正经些。”

卫长昀难得有心逗弄他,“是正经的。”

本也是这般关系,难道还能有什么不正经?

姜宁瞪他一眼,问摊主要来一枚谜笺,“猜不出来,等会儿让你背我回去了。”

卫长昀接过来,打开看了下,问:“背一半?”

姜宁以为难住他了,立即拒绝,“不行。”

卫长昀低叹,向摊主举起谜笺,“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是风。”

摊主看着卫长昀,欣赏道:“这位公子要哪一盏灯?”

卫长昀把谜笺递给姜宁,“你想要哪一盏?”

姜宁迎着其他人看来的视线,匆忙扫了一圈,指了面前画了一条鱼的灯,“就它了。”

卫长昀“嗯”了声,接过摊主递来的花灯,道谢后,才递给姜宁。

“鲤鱼跃龙门,好眼光。”

姜宁被他一本正经的语气逗笑,拎着灯,打量他一遍,转身走时道:“我眼光一向都好。”

第112章

灯会人影绰绰,小摊吆喝着,小孩、大人约着一块游玩,手里拿着小食,或是提了一盏灯,脸上洋溢着笑。

姜宁晃了晃手里的花灯,看眼正在排队的卫长昀,又低头看看脚尖。

忽地,脸上一阵冰凉。

姜宁好奇地抬头看天,发现天上正在簌簌飘着小雪,惊奇地抬起手,等雪落在手心。

“又下雪了。”

赵秋正埋头吃东西,听到这一声,连忙抬头,“下雪了!”

“还以为今年不会下雪了,没想到还有。”姜宁欣喜道:“看来今年真是个好年头。”

他俩正说着话,卫长昀和王子书一起回来,手里都拿着东西。

姜宁几步走到卫长昀面前,语气雀跃道:“又下雪了,你看。”

卫长昀把手里的烤肉串拿开一些,怕占到姜宁身上,“这么高兴?”

“你懂不懂一个南方人对雪的执念?”姜宁小声道:“很久没见过这么多雪了。”

卫长昀了然地点头,“那先吃烤肉串还是先看雪?”

姜宁伸手拿过三串,给赵秋和王子书一人一串,然后道:“都不是,我想去放灯。”

见卫长昀面上的惊讶,低声道:“其实是想回家了。”

姜宁有玩心,平时也贪鲜,可骨子里就是一个念家的人,出门玩半天,就想回家了。

卫长昀用空着的那只手牵起他,“那去放灯,放完了回家。”

姜宁“嗯”了声,“困了。”

卫长昀:“那一会儿背你。”

后面的赵秋目睹两人说小话,咬了咬肉串,瞥向身边王子书。

“我怎么觉得宁哥儿和卫长昀这一阵,有点旁若无人的亲近了,是不是好事将近?”

王子书一听,差点被噎到。

可是姜宁还没给赵秋说,他总不好说吧?万一卫长昀是在准备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