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第11章

作者:红茶泡泡机 标签: 生子 田园 种田文 甜文 日常 穿越重生

“我没见过,但听老师说起过。”卫长昀很快松了手,“他年轻时有老虎下山,村里人都说那是吊睛白额大虫,会吃人,大家都躲在屋子里不敢出门,真要出门也得好几个人一起。”

姜宁心里好奇,倒也没那么害怕了,“那后来呢?”

卫长昀对上他的眼睛,怔了下道:“有人家的羊丢了几只,过了几天就没再发现老虎新的脚印,应该是回深山里了。”

闻言姜宁恍然点头,心想没伤人就好。

他俩一路上都有话说,主要是姜宁。

商量着东西卖出去了,要买点什么回家去,毕竟赶紧一趟来回两个多时辰,不能随时想买就买。

不过这徒步走山路,着实是为难姜宁现在的身子。

前半段还好走,不觉得累,到后面越走越累,腿都要抬不起来了。

姜宁坐在路边草堆上休息时,看见有驴车和牛车经过,心里眼里都是羡慕。

他迟早得搞一辆代步工具,毕竟这儿可没公共交通。

卫长昀看姜宁要起身,“要不要再歇会儿?”

姜宁“嘿嘿”笑了声,走到背篓旁边,打开上面的布,低头在里面翻了翻,没一会儿拿出个小陶罐。

“喝点水再走,我特地装的,聪明吧。”

再是初春,可走了这么久,人又渴又累,不喝水怎么能行。

姜宁抱着陶罐咕噜喝了好几口水,微凉的水顺着喉管到了胃里,一下舒爽了不少。

擦了擦嘴角和脖子上的水,他把陶罐往卫长昀面前递,“该你喝了,喝完接着走。”

卫长昀看眼陶罐,又看眼姜宁,“我……”

姜宁蹙眉,直接塞他手里,“都一个锅里吃饭了,还不能喝水了。”

卫长昀:“……”

“谢谢。”

等他俩休息够了,又喝水补充体力,这才继续往镇上赶。

永安镇是一处不算繁盛的小镇,往来商贸更是匮乏,只有茶叶较为突出,每年都有茶商前来收货。

全镇也只有不足千户人家,加起来统共不到一万人。

姜宁和卫长昀到镇上时,街市已经热闹起来,不过赶集的地儿在西边,他们还得从桥上过去。

比起西边的街市,东边的铺子可就要贵些了。

卖的都是精货,胭脂水粉、首饰玉佩,还有布匹跟文房四宝、各类书,寻常人家少有得买。

“出摊有固定的位置吗?”姜宁边走边问,还不时四处打量,“记得先去买油纸。”

“前面就有卖。”卫长昀对镇上比姜宁熟悉不少,指了一家铺子。

“得选一个人流量大的地方摆摊,这样人来人往才能注意到咱们。”姜宁仔细瞅着最佳摊位,“有小孩多的地方也行。”

集市摆摊就是得跟别人抢生意,你不好意思,那就钱就给别人赚走了。

姜宁深谙其中道理,庆幸自己脸皮挺厚的,完全没觉得不好意思。

左挑右选,买完油纸后,姜宁终于找到了心仪的摊位。

桥边。

东边和西边的人要往来,就必须得从这桥上经过,平时不一定有那么多人,但赶集的天一定人多。

镇上的人再有钱,那也得精打细算过日子。

来集上卖东西的大多都是村里人,物美价廉,可不得来买吗?

“就这了,还好有个位置。”姜宁帮着卫长昀把背篓放下来,“你一会儿要不要去别处转转?”

卫长昀抬头,一脸疑惑看他。

姜宁刚想要解释,眼珠才转呢,就听卫长昀开口了。

“不用。”卫长昀道:“我做我的,碰上了也和他们无关。”

姜宁一怔,没想到自己的心思被卫长昀看穿了,顿时心虚地瞥向别处。

他倒不是觉得摆摊、下地是什么丢人的事,可一想到今早在村口被一群人指指点点,就担心卫长昀从前那些同窗里有不知好歹的,赶着来羞辱人。

往后可还要回私塾上学的,闹起来了,多少是不好。

“卖多少一斤?”卫长昀整理好摊,揭开布,立即能闻到香辣味,“我拿了支炭笔,可以写了挂前面。”

姜宁心里那点胡思乱想一下飞走了,露出茫然地“啊”了声,全然忘记定价这回事。

卫长昀似乎也没想到姜宁刚才一路过来都没琢磨定价的事,思忖了片刻,不再问,反而拿出纸和炭笔。

“一路过来时,我看了,从地里挖出来的土豆是五文钱三斤,算下来四五个就顶一斤了。”

卫长昀一边算一边道:“我们带来的土豆片轻不少,这一框也就十五斤,得按两来卖。”

姜宁脑子转得快,试探道:“那一两一文钱?”

这可是经过加工的,拿起来就可以吃,跟地里挖出来的土豆不一样。

包子还两文钱一个,他这一两一文,也不算得贵了。

卫长昀看他一眼,已经在纸上写好了,“嗯,一文一两,秤是小秤,能秤。”

姜宁“嗯”了声,眼里带上了笑意。

没想到,卫长昀脑子挺活络,不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

摊子摆了一会儿,没什么人来问,旁边卖菜的、卖鸡蛋的倒是生意好。

姜宁也不急,四处张望着,终于瞥见了几个小孩,手里拿着糖葫芦正要去街对面的米糕。

“哎,你们是去买米糕吗?”

几个小孩听到声儿,一下停住了,回头一脸疑惑地看姜宁。

姜宁笑得亲切,冲他们招了招手,“我也想吃,不过不知道多少钱,想问问你们。”

“三文钱一块。”梳了两根辫子的小姑娘怯生生答道。

旁边小男孩个高些,把她往后拉了拉,盯着姜宁,“你这么大了,怎么不自己去问?”

姜宁伸手挠了挠鼻尖,不太好意思说:“我脸皮薄。”

“那给你说了,我们走了。”

“等下,你们要不尝尝这个,自家做的土豆片,今早炸的,就当我给你们几个道谢了。”

姜宁叫住他们,朝旁边卫长昀使眼色。

卫长昀起初没明白他在做什么,见他使眼色,才反应过来,立即用油纸折起来,装了小半袋给他们。

“放了香辣粉,吃的时候当心呛着。”

长得胖些的男孩一手接过去,拿了一片往嘴里塞,牙齿咬下去时可用劲了,差点磕着。

“……怎么是脆的?”

“什么脆的?”

“土豆片啊,跟我阿爹做的一点不一样,脆脆的,不硬。”

“我也尝尝。”

“切得好薄啊,也不辣,好香。”

姜宁没再拦他们,往石头上一坐,示意卫长昀也坐着休息会儿。

他盯着那群小孩,又瞄了瞄周围的人,刚才还没几个人关注他们的摊子,这会儿都看过来了,顿时信心大增。

区区小孩,根本没人能逃过薯片的诱惑。

第10章

“你这土豆片怎么卖啊?”

“会不会辣?小孩能吃吗?”

“我牙口不好,吃得了吧,别崩了牙。”

“一两就要一文,我都可以买豆腐了,太贵了,便宜点不?”

……

那几个小孩才走了小半个时辰,姜宁和卫长昀的小摊前就围了一堆人。

姜宁忙着回答,小秤交给了卫长昀,让他称,自己一边解释一边用油纸折成袋子装。

“不怎么辣,麻香麻香的。”

“脆得很,牙齿一磕就碎了。”

“婶子,可便宜不了了,这香料可是我自己做的,用的都是上好辣椒跟花椒,小本买卖混口饭吃,咱们也不能一点不赚吧。”

说起做大生意姜宁可能没经验,但小摊小贩的生意,他可见多了。

他家还没开上农家乐之前,他爸妈在学校门口卖小吃的,炸淀粉肠、土豆、莲花白跟苕粉这些,学生可爱吃了。

偶尔也有大人来问,有的一说贵,他爸妈就这套说辞。

出摊一开张,东西就卖得快。

姜宁和卫长昀就没歇下来的时候,毕竟就他们家卖这个,这叫供不应求,还有点饥饿营销的成分在。

晚了可就买不到,也吃不到了。

民以食为天,谁都躲不过嘴上这一口。

姜宁擦了擦汗,偏过头问卫长昀,“还剩下多少?”

卫长昀放下葫芦做的瓢,低头往背篓里看,“两斤多点的样子。”

“那快卖完了,早点卖完,咱们去买点东西再回家。”姜宁坐下来,用手当扇子,呼呼往脸上扇风,“能卖出去,咱们下趟集市可以多做点。”

“做三十斤?”卫长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