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不语 第2章

作者:岛里天下 标签: 种田文 甜文 轻松 穿越重生

“我晓得娘子的心,只望水乡说远不远,与这头是同在一处县下的村子,可说近那也隔着六七十里咧。一来一回的,折腾不便,又难传话。”

“娘子实是不放心,过两日我拿张画像来便是。”

陈氏见媒人推脱,心中警觉有诈,谁人不晓得媒人黑的都能说成白的,只怕那小郎不是不灵光,纯纯便是个傻的。

不过她也拿不准是不是没有使钱,媒人才不肯张罗相看多办事。

她犹豫了片刻,还是有些舍不得拿钱出来试媒人。

一直没如何张口的范爹,这当儿却忽的从身上取了一吊钱,塞到了媒人手上。

“你就把人喊来俺们看看,也教他们家看看俺们哥儿。”

陈氏见着那沉甸甸的一吊子钱,少说也有十个。

忍不得剜了范爹一眼,心想这老东西竟然还有私房钱。

虽铜子不是从她兜里出的,却还是觉着遭割了块肉似的。

可送出去的钱,没有从媒人拿回来的道理,陈氏便扯出个笑来:

“这老汉说不来话,娘子别怪。娘子辛劳,家里的茶水却不好,招待得不周道,娘子上镇时吃一碗好茶汤。”

媒人手里碰了铜子,心中的想法就有了变化。

人家想相亲,若是不教两人相看,只怕也往后头谈不成了。

可要是见了,八成也还是成不了。

左右都不成,那她作何不收下钱。

就教两人相看一场,便是后头不成,她也多得了十个铜子,这趟也不算白跑。

媒人将铜子揣进了袖子,眉眼间有笑:“陈娘子范兄弟客气,本就是当同你们操持好的。待我回去同康家的说了,再捎口信儿过来。”

“好,好!劳烦娘子忙。”

于是又客套话了几句,媒人见日头高了,没失礼的要在此处用午饭,便起身告辞了。

她受夫妇俩送出门,笑吟吟的。

方踏出门槛,倏的却对上了一张生脸。

屋檐下立着个身修体长的高个儿,头发用一块碎布条束着,身子上罩着块山羊毛一样的兽皮。

下身穿着条褐色裤子,打了好些个补丁。身上好似还有点野禽的味道,不能说好闻。

他目光淡淡,没有见生人的好奇也没有和气,瞧来便是个不好相与的主儿。

这媒人没见过范景,方才夫妇俩说孩子出了远门,不好唤回来,她也没多想。

只晓得这次来这户人家说的是个年纪有些大的小哥儿。

乍见范景还以为这体格子是个男子,正想着说范家不是没儿子么?

送着媒人出来的陈氏见着回来的人,大惊失色,连忙半拉半推的将人往灶屋里送。

范景倒也没反抗,只是从他带回来的背篓里拿了把断了弦的弓朝灶屋去。

媒人忽的从怔愣中反应过来,怕这就是招赘那哥儿。

“范兄弟,陈娘子,这!”

她回头同站在身侧的范爹指着人,惊得有话说不出。

范爹见此半张开嘴,却又嘴笨的不知该如何说。

“这是俺们家大哥儿,刚从山里打猎回来,不晓得家里来了媒人没来得及收拾,让娘子笑话。”

还是陈氏赶着从屋里出来,一下子拱开了范爹,立陪着笑打圆场。

媒人咽了口唾沫,康家只说要户本分的人家就成,不挑哥儿姐儿的人才相貌。

她就没紧着看人,想着说丑些都不要紧,实也没想到范家这哥儿恁副尊容。

那身形,那面孔……又还是会打猎的练家子………

她都怕人一有什么不顺心的就打男人!

媒人不免打了个寒颤,忽而觉得袖子里的一吊钱烫手起来。

早晓得他这霸道模样,也便不昧着良心把康三郎说得跟朵花儿似的。

陈氏见媒人的神色不对,自觉情急说漏了嘴,连忙辩道:“家里没儿子,他爹就把哥儿养得彪了些。”

“也就秋收过了无事上山里转转,往素里都在家里缝衣扫地的。农户人家的哥儿不比城里哥儿娇贵,总是要多做些活儿计,看着便糙些,但跟寻常哥儿没甚么两样。”

媒人干笑了一声,抛开人才相貌不谈,会手艺倒是好事情,穷苦人家多份手艺多条出路。

只是好好一个哥儿,学个甚么手艺不好,偏生学这一手。

她说了句场面话:“哥儿好本事。这年头上会手艺多好,娘子范兄弟好福气。”

陈氏瞧出媒人说的是客气话,怕她教野人似的范景吓着了不肯尽心亲事,于是咬牙掀开范景背回来的背篓,瞧见内里躺着只兔子和山鸡,她立扯过了那只瘦鸡。

“俺家哥儿性子闷些,眼瞅着一天大过一天,俺和他爹日里焦愁夜里也睡不下。

“他是前头娘子生的,俺这做后娘的若不给他周全好婚事儿,只怕前头娘子泉下怪罪,俺心里当真跟油滚一样。”

“还请胡娘子费心。”

陈氏心一横把山鸡塞到媒人手里,直说山野农户间没甚么好东西,望莫嫌弃。

这媒人是个官媒,日里受人请去说亲挣茶水钱,日子过得不差,好吃好喝是寻常。

村子农户养的家鸡不见得稀罕,可这山里的花羽鸡却不同,虽不肥,但肉劲道香得很,是谓山珍,那些高门大户还专门买来吃。

她得一山鸡,心中不知多欢喜。

“难为天下父母心,我听了也是感动的紧,娘子安心,我心头有数。”

说着就接下了山鸡,又言:“便是这桩亲不成,我也再挑着好的给大哥儿说。”

陈氏和范守林这才安了些心,再客套了几句,媒人才乐滋滋的离去。

第2章

“你将才当也是该听的都听到了。”

“那康家小郎身体康健,相貌又还端正,与你做上门郎,可是使得?”

送走媒人,陈氏收拾起有人来说媒的欢喜,折转身子回了灶屋。

灶膛里燃着火,锅里有些清水。

范景坐在灶下,正侍弄着自己的右手。

他往手上撒了一把垩灰,掌心里一条大喇喇的口子吃了灰,往外渗的血立时给止住了些。

见着人进来,无事似的收紧了手,转取了麻线搓做一股修补弓箭。

陈氏自然是瞧见了,可山里讨生活的人哪里会没有小伤小痛的,要忧心能有忧不完的心。

且范景都不如何在意,估计也是不爱听那起子关切话的,她便装作没瞧见的模样。

她双手叠在身前,有点局促的干咳了一声。

她是有些怵这哥儿的,于是扯了范爹一同进了灶房。

两人同问他的意思。

范景拇指拨弄麻弦,调试着松紧,听到声音头都没抬,片刻后才道:“有这么好的,来我们家上门?”

受范景这般问,陈氏声音弱了些下去:“这议亲讲究的就是个缘分。那小郎也不是全然都好,媒人实诚,说了那小郎……脑子有些不大灵光。”

怕范景恼,她连又道:“这些年光景不好你也是晓得的,像个样子的男家都吊的高。有女的人家卯着劲儿的抢人,那嫁礼一家比着一家。”

“前儿隔村的李灶人嫁哥儿,生是陪嫁了一头壮驴子。这还不够,说还封了十好几贯的钱单给了亲家。”

“要说他那哥儿婿是个多了不得的人物也不枉他弄得这样热闹,偏那好婿生着张马脸,又还矮矮瘦瘦的,还不及你的个子。家里头呢,也不过是户多种着几亩地的农户,独拿得出来说的也就是会做点香烛,逢着庙会出去支个摊子。”

“那李家多好的人家,哥儿又是村子里出了名的贤惠能干,到头来却只说上了个这模样的,还赔了恁些嫁礼。”

“这事儿要放在以前,谁不说一句李家没长眼。时今这两年,却都不新鲜了咧。”

说罢,她才说回正题:“咱家里头这模样,比不得李家,哪里拿得出恁多的嫁礼。你爹又还舍不得你嫁远了去,心里想招个上门的,可这年月下连给人张口的面皮都没有。”

“好不易撞见个肯上门的,不敢多挑剔人家,只要过得去就成,你说是不是?”

范景没说话,继续紧着他手里修补弓弦的活儿,似乎对这事儿并不大上心。

他心里明镜似的,家里头拿不出嫁礼是真,舍不得他嫁出去也是真,只这所谓的不舍,却也不是多疼他。

家里守着七亩地一年到头原本堪堪够吃,可打仗那几年田产赋税涨了几轮,家里欠了不少账。

要不是他进山里还能多少挣点儿,账一年滚一年,家里早揭不开锅了。

他要是成了亲,家里头唯一会手艺的便是别家人了。

这几年光景不好,男家不给什么礼钱,反女家哥儿家给高高的嫁礼。

要掏干净家底再借账,家里怎会乐意他到别家去。

他早也过了十七八里好说人家的年纪,如今已二十余的岁数,心头对成家这些事也没了甚么念想。

就是一辈子一个人在家里头也好,把他说人家的钱省下,待家里的账还尽了,再攒些钱下来,好生给珍儿和巧儿说户人家。

可家里又觉在外抬不起头,还是想给他张罗个合适的。

陈氏也不晓得范景到底咋想的,平素里半天憋不出个屁来就算了,大事儿上是真叫人着急。

见此,她用胳膊肘了身旁的范爹一下。

这范爹体格子也不小,但生着一张黑黢黢的四方脸,嘴唇厚,瞅着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

他比陈氏好不了多少,也一样有些怵范景。

一张口,便又是那些说嚼烂了的话。

“大哥儿啊,你年纪不小是该成家了,咱村子里像你这般年纪的孩子都俩了。”

“这几年一直在给你说人家,咱村里的没眼睛不肯上咱家,也没合适的你能过去。”

“你要是不成家,往后爹咋去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