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不语 第145章

作者:岛里天下 标签: 种田文 甜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康和留下了家里的住址,又同牟老夫郎说了几句才跟范景走。

回去家里头,倒是没教康和久等,隔日午些时候,就问路来了个青年男子。

这人约莫二十七八的模样,高高瘦瘦的,肩上挂着只箱子,有些大夫的模样,但又不全然像寻常的大夫。

他多客气,站在院子外头:“敢问这处是屠户师傅范家麽?昨日里一位姓康的兄弟上了俺家里头交待下话,教今朝过来。”

康和听得声音,赶快便迎了出来:“正是这处。”

他开了门,昨儿夜里头落了半夜的雨,这牟家大郎许是走了一截路才来的,一双鞋子上厚厚的浆了一层稀泥。

这人见着范家院子里头都铺着石板,没急着进去,反在外头寻了根木枝把鞋底的泥给拨了去,又在一窝小青草上擦了擦,弄罢了才进的院儿。

康和教二喜给人端了一碗热茶汤来,请了牟大郎上屋里坐。

范景抱着大福也出来瞧了眼人,小崽子闹着要去外头看新出的一窝小兔子,他便没在屋里头久待,转抱着孩子去了。

“昨日里头不巧牟兄弟没在家中,倒是劳牟兄弟外头湿漉漉的赶来一趟。”

“不妨事,便是数九寒天,有人来喊,俺也一样是要出门的。只头回来县东村这边,路生来的迟了。”

两厢说了几句客气话,牟大郎便言说去看看家里头的牲禽,康和便把人领去了牲禽棚。

牟大郎转看了一阵儿,瞧范家养的牲禽当真是不少。

“哎呀,这鹌鹑怎又拉清的了。”

康和瞧见笼子里头垫着的一层干草上尽数都是些水粪,前两日才死了一只鹌鹑,先前就是拉,接着就不如何进食了,没两天眼睛打璇儿,再一日去喂食就没了气儿。

牟大郎见状,连上前去瞧。

他查看了一番,道:“鹌鹑笼得勤清粪便,素日里头笼子得用草木灰水来刷洗去毒。这稍稍久放,干草里头都便易生出寄生虫来,鹌鹑容易得病腹泻,笼子里头可挂些艾草来驱虫。”

他又与康和言,鹌鹑应当养在干燥好通风的位置,产出来的幼鹌鹑要用炭火盆子与它保温。

孵卵可以使母鸡来帮着孵化。

接着,又管康和要了大蒜,他磨做了汁,取少量入水喂与鹌鹑吃。

“大蒜汁与醋都有些防鹌鹑腹泻的用处。”

康和听他一通言,已是信服。

鹌鹑少有人家养,这牟大郎竟也都通晓,如何能不是个能手。

出于谨慎,康和又问了牟大郎一些旁的家禽牲口养殖的事务,他皆是说得头头是道,且许多都还是康和不晓得的。

康和心想,若赁了牟大郎来,那可就不肖再另麻烦寻请人来看顾牲禽了。

这般有手艺的人难寻着,遇得了待遇开好些也不妨事。

他便同牟大郎言,每月里头能开一贯钱赁他来帮着照看家里头的牲禽,旁的事情都不肖做,外在每月里许他六日假归家。

牟大郎想了想就应了下来,康和开的工钱丰厚,哪有人不肯的。

此前他东奔西跑的与人看牲口,去上一回,也不过挣个三五铜子,遇着客气大方的人家,能给上十个铜子。

他这般医牲禽的,不能跟寻常的医师大夫相比。

一月里头,挣点儿散碎钱,刚好够家里开销,一直想攒下些钱来重新把以前的生计给捡起来都没能够。

他小爹也还盼着他能早些成家……

两头说定下,牟大郎家去了一趟,与他小爹说明了这桩活儿。

接着,拿钱出来置了一桌子酒菜,请了几个亲近的邻居叔伯吃。

他这朝一走,虽不是去外乡,一月里头也能家来好些回,可到底是多数日子要在别人家里头落住下,他小爹一个人在家中,事事还得要亲戚邻里帮忙照看一二。

过了两日,牟大郎收拾了简单的起居之用,就去了范家。

范家这头呢,也另腾了间小屋出来供牟大郎住。

第90章

这牟大郎上范家没俩月,牲禽还真就教他给料理起来了。

繁衍快的鸡鸭兔子鹌鹑这些家禽,孵了四五窝出来,人孵三枚卵,少是有成两枚的时候,多是孵几枚成几枚,小东西也长得康健伶俐。

笼具棚子那些也打理的干净舒坦,闻不得甚么臭气,就是人进去睡一夜都不觉多寒碜。

牲口也少见有再拉稀萎靡的,个个多精神。

范家人见着牟大郎手艺这样好,都很是满意。

乡里听得范家赁了这般人物来帮忙,谁家要是牲口不好,都要提着东西过来请牟大郎得空时去看看。

范家里也不拦,这般不耽误自家事的小事情如何不许人去的,自又还能卖个人情出去。

康和见家里头的家禽养起了势头,这些肉鸭肉兔要不得俩月就能长大来卖,他也当把生意给跑起来。

趁着十月上,秋收忙罢,办事的人家见多,他便跟范景终日在各乡跑着杀猪,吆喝起自家的生意来。

“今年天时好,庄稼收成也好。听得说张叔年底要娶儿媳,可是能好生热闹一场了。

少不得办个一二十张桌子罢。”

“哪有恁般本事弄这排场,亲戚朋友们捧场,能有个十几张桌子已是好得很了。”

姓张的老汉道:“俺可事先与你说了腊月十三来俺们这处杀猪,那日里头可甭上了别家去。”

康和笑说:“张叔恁早的交待了,我如何会那般不厚道跑别家去,早是拿纸给记下了,就是那日里头有人使两百个钱喊我家大景去杀猪,那我俩也不去。”

“张叔这头的好日子,如何能说玩笑给误了的。”

张老汉笑起来,他家这月上趁着猪价好,先杀上一头来卖银子使,腊月里整好再杀一头来做席。

康和见势又问:“张老爹腊月里席面的菜肉可都交待了?我家里头时下弄得有些鸡鸭养着,要是你这头做席面儿要使,多少都能与你送来。”

“老熟客了,价钱也都好说。”

“恁家里头还养起这些啦?”

张老汉道:“可真是能干呐。”

说罢,又问康和家里头养得有些甚,康和一一说与了他听。

张老汉道:“要早些晓得就在你这处买了,只俺早先与村子里头的乡亲做了交待。东家两只鸡,西边三只鸭的,用去了不少人情,还给废了老大劲儿,倒是不如在你那处一兑儿拿容易。”

康和听了,见这桩生意不成也不恼,只道:“交待齐全了便是好事情,我也就说一句方便与老爹听。

您晓得我那处还有这些东西,万一是有使得着的地方,也有处能吆喝。”

张老汉点头称是。

“俺村里头要谁家做席,寻不着鸡鸭买,俺就把你那处说与他们听。”

康和笑着答应说好:“素日里头我们两口子没上你们村来杀猪,逢着上县里采买时上铺子里头来交待一声便是。”

回去的路上,范景驾着车子,见康和一个劲儿吃水,这些日子里头出去杀猪他的话比往前还密了许多,都在为着生意的事儿。

便是这般,家里养的牲禽也没得两个去处。

他默不作声瞧着,心里头不大是滋味。

倒是康和并不见急躁,这般事得慢慢来,卖牲禽与做席的人家跟在城里头摆着摊子卖不同。

城里头人多,一日吃三餐,买只鸡鸭吃是寻常,只人来买,一回至多买了一只两只去,多时还是买半只。

乡里头谈的算是大买卖,一户人家置席面儿,少也上十桌,鸡鸭这些一买就得三五七八只的买,席面儿弄得大的说不得要十几二十只。

可席面儿不常有,有也不一定就要上他们那处买,但不论买与不买,事先还得教人晓得有他们那么一处在做这生意。

回去铺子上,康和跟范景把杀的猪收拾出来,两口子把一欢跟陈三芳换回去了几日,由他俩守着铺子。

康和弄了张牌儿立在摊子前,告知可售鸡鸭兔子鹌鹑这些。

识字的能自瞧,不识字的他挨着说与人听。

如此,康和就没再折腾旁的。

过了秋,范家家里头这阵儿也忙着,今年秋收地多了往年的三倍之数,请了四个专是秋月里头游走各乡间帮人收庄稼的壮丁,这才赶着秋时给收罢。

范爹盘点了一番,缴却了赋税,今年的粮食且还有三十五石,家里的粮仓堆得满满当当的。

范守林打生下起,几时见过家里头有过这样多的粮食。

他是既欢喜又担忧,生是怕有贼将他们家粮仓给惦记上了,夜里头起夜,人混混叨叨的都要晃悠着去粮仓那头瞧一眼才踏实。

一日里头跟起夜的牟大郎撞在了一处,黑灯瞎火的,把俩人都吓得够呛。

声响惹了栓在外头的两条狗跳起来叫,闹得一家子都匆匆点了灯爬起来,以为是又进贼了。

陈三芳便与康和说:“还是把这些粮食拉去县里头卖了,省得教你爹日日里头都不踏实。

不说他,就是俺心里头都惴惴的,咱家里的院墙矮,贼娃轻易就爬了进来,先前遭贼的事,俺们回回想起来都心惊胆战的。

咱今年里使了不少银子出去,这厢整好卖了粮食回些铜子在咱荷包里头。”

康和确也是这般想的,他们家虽人多,就是有贼来倒也不怕,但事无完全,要教这狡猾的东西钻进来,家里头不单是粮食,还熏做得有好些腊肉香肠。

这要教人弄了去,那可真当是损得厉害。

得了空,他便与范景去县里头的粮行转了转,寻了一处价格还不错的铺子。

余下了几石留着自家里头吃,拿了三十石出来卖。今年庄稼收成好,粮价算不得高,三十石粮食卖了三十三贯钱。

荒地头年开出来,到底是不比那些年年精耕细作的土地,待着过上三两年,会见好些。

这冬腊月里头水田管不着,只教它给空闲着,地里却还能种些冬时瓜菜。

外在康和又买了些油菜种子家去,教范爹给种上,越冬来年开了花,他还能将山里的蜜蜂弄几箱子下来采蜜不说,结了籽还能送去隔壁的油铺榨油。

菜籽的油是自吃还是卖出去都好使,价还不贱咧。

与家里头的地做了安排,眨眼又进了腊月里头,今年倒是比往年稍暖和些,落雪的日子见着比往年要少。

年底上,范家一家子上徐家去吃了百日宴。

元哥儿与徐扬生了个小子,徐家人欢喜得很,操办的热闹。

在范家要了不少鸡鸭兔子过去办席面儿,剩下了好些菜肉。

席过了,徐扬喊康和端些菜肉家去吃,剩得太多坏了该糟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