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柿宴甜
You can't always get what you want
你不会永远得到你想要的
But if you try sometimes
但假如你去尝试
You might find
你可能会发现
You get what you need
你会得到你需要的”
每个人或许都没有得到他想要的,但最后都得到了自己需要的。真相、心灵的安宁或是最平静的现实。
摇滚旋律和片尾的画面一起流淌,镜头从湿漉漉的地面移开,抬向港城雨后的晴空。
电影结束,两个半小时短暂得好像一瞬间。从开篇到结束,每一个镜头似乎都历历在目,每一个进程都清晰可见。
全场都安安静静的,仍然沉浸在电影震撼的余韵中,连卫时琛也一样。
能够留住人的感受的事物有很多,而这部电影带来的感受太多,太丰富而震撼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侦探的种子,只是需要合适的时机点燃。
顶级的叙事,顶级的文本,顶级的结构,最重要的,顶级的主题。
有时候,人对世事的理解和看法,就是无价之宝。
灯光亮起,仍然没有人说话和讨论,大家好像从一场强烈的美梦中缓慢苏醒而来,并不想太快投入现实。
这是顶级的体验,没有任何快感比得上灵魂的震动。
在场的人只有荆榕和发行方的少数几个人看过原片,连随合也是第一次看到完整成片。
VIP看台上的随合感到深深的激动——那是对于找到了知音者的激动,他深深地认同影片传达的精神,虽然与原著剧情几乎已经八竿子打不着,但他没有选错人,荆榕完整、准确地理解他的创作理念,他们是知音!
所有的参与者和幕后工作人员也感到了深深的激动——他们第一次看到自己工作的结果,比他们能想到的一切还要完美。
卫时琛全程没动没出声,开场前荆榕给他带来的爆米花和番茄薯条一口都没有动,连茶都还是满的。
片尾曲结束后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慢地往后靠,闭上眼睛,反握住荆榕的手。
他低声说:“我真嫉妒你的女主角。”
他真嫉妒影片中出现的每一个人,他们活在那个时间线中,走在荆榕身边,一起开启旅途,看见他灵魂的一面。
荆榕笑而不语,他知道对于卫时琛来说,这就是最高认可。
“我非常喜欢这部影片,非常非常喜欢。”卫时琛睁开眼,郑重地告诉荆榕,“我对它的喜欢,和任何理由都无关。如果我不认识你,那么我也会被这部影片深深吸引,它值得最好的一切。”
荆榕点点头:“我知道。”
他没有意外,因为荆榕一直非常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最初是为了满足小叶片的愿望,后来在拍摄过程中,小叶片已经感受到了为梦想付出的过程,他收获了同路的知音、伙伴,还收获了爱人,这个世界线的遗憾早已抹平。
他的精神海中,枯黄的叶片早已泛起新绿,融入新枝。
“感谢大家的观看。”
访谈会要开始了,背后话筒声音响起来的时候,工作人员陆续入场。
演员、制作人陆续出现,突然闯入的声音让所有人迅速回到了现实,紧接着,他们爆发出狂风暴雨的欢呼和掌声!
这是对所有参与制作人员的情感回馈,他们太迫不及待想要了解这个故事更多的消息了,掌声从第一位演员出现一直响到所有人登台完毕,主办方几次想开口说话,都被持续不断的掌声压了下去。
卫时琛:“他们都站起来鼓掌。”
荆榕目测了一下:“是有点遮挡视线。”
卫时琛:“我也想站起来鼓掌。”
荆榕:“。”
卫时琛真的这么做了,他站起来,融入了人群,大家都疯狂地鼓掌。
鼓完掌,卫时琛坐下来,一只手搭在荆榕的手背上,凝视他:“我想听导演访谈。”
荆榕:“。”
荆榕:“好的。”
卫六此时此刻终于理解了看不到导演访谈是多么糟心的一件事了。
是他以前考虑不周了,他单纯因为讨厌回答记者问题和讨厌社交而不出面任何公开活动,他没有想过这是一件多么折磨观众的事。
卫时琛还搭着荆榕的手,凝视越发深沉:“会有吗?”
荆榕说:“可以有。我跟他们说一下。”
他本身是没有打算完全不出面的,只不过安排在最后,只是出来简单说几句,因而原来的导演提问和环节被取消。
对于荆榕来说,制作人的不出面和过分出面都会影响对作品的保护和观众的诠释,不过现在气氛非常好,他跟剧场导演发了条消息,很快见到台下的人交头接耳了几句,流程很快改变了。
介绍完其他演员之后,顾剑也看到了台下导演的临时打板,他于是看向后台,做了个“请”的手势。
“对……接下来出场的,我们的主要侦探阿苏先生,也是我们的导演,荆榕先生,请他到场。”
场内的尖叫声又快要掀飞场馆了。
活的!!!活的!!!影片中的阿苏!这个片子的导演!!
他们(不论男女)要跟他结婚!
这里灯光师也用了一个小小的侦探轨迹,灯光先往舞台左侧打,等到后座的荆榕离席往下走时,灯光才慢慢回找。
于是尖叫声再次从观众席蔓延。
荆榕从观众席走下来,主持人甚至奔下台来递给他话筒,欢呼和掌声几乎把他们吞没。
荆榕走上台,第一句话是介绍顾剑:“然后这是我们的另一位制片人,同时也是艺术指导,顾剑顾先生。”
台下:“好!!!”
大家手都拍红了,第一排的许女士正不顾一切地用专业摄像机疯狂拍摄。
“我是本片导演,也是本片中侦探阿苏的扮演者。”
台下:“好!!!!!!”
荆榕的声音很磁性,语速不慢,但咬字非常完整沉敛:“感谢大家前来观影,我们预计将首映式的讨论会做得更有趣一些,就像一场主题圆桌会。在那之前,说几点规则。”
“一是请大家不要偏离主题,提问时不要涉及各位参与者的隐私。”
“二是保持会场礼节,当大家谈及创作时,不论是提问者还是回答者,都可以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阐释。”
“三是,影片中可以看到,阿苏有严厉的一面,如同现在的我,大家会觉得有些紧张,这很正常。”镜头扫过荆榕的脸,他的神情出现在他身后的特写大屏幕上,一双沉静乌黑的眼睛,气质的确在帅中令人望而生畏,“这部作品是我的新作,不过灵感来源已久,我和本书的作者随合先生在大约半年以前为‘什么是侦探’而作过一次定义,这部电影是我们的答案之一。但我们并无意将阿苏先生作为所有侦探的唯一答案,也请大家不必从中寻找创作意图或是道理教诲,勉强要说的话,我们只作‘侦探设想’。同时,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侦探设想’。谢谢。”
他坐在台边,身影和声音都沉稳放松,那副样子足够令所有人疯狂。
太震撼了。
太有张力了。
不单是电影,导演本人的气质形象也在众人心底掀起了轩然大波——态度明确,气质坚定,锋芒藏于沉静之后,只用看他一眼,就能知道他决不会被任何人动摇,够强大,够有说服力。
那一瞬间,虽然没有任何相似之处,但在场的电影人不约而同想起了另一个人:卫时琛。
同样特立独行,表达从未不为任何东西撼动,十年前卫时琛横空出世,也给他们同样的感受:他们所在之处,就是他们的秩序和法则。
稍微有点脑筋的记者和媒体人都知道接下来的风向了,甚至有人开始现场写稿。
尽管在场的都是专业人士,但荆榕一出现,控场的力量就会不由自主地往他身上移动,所有的进程被他把控,由他安排,每个人都为这种安排顺从和着迷。
一颗电影界的新星,即将照耀所有人的头顶。
荆榕镇场,果然没有出现任何幺蛾子,所有流程完美地进行着,不少记者提问时甚至有点紧张,导致场面变得有一些搞笑。
恶霸新人欺负娱乐记者了!!
观众提问时间则变得更有趣,也更加专业,好几个侦探圈的爱好者都发表了自己激动的观后感,还有很小一部分观众对一部分情节安排发生了疑问,而荆榕和其他主演都坐在舞台边缘,盘着腿跟大家细致地进行了解释。
每个人物的安排,背后的细节,拍摄过程中的困难,发生在剧组的趣事……基本上都按流程分享了一遍。
“最后一个问题,我想这不私人。”
场外,一位观众举手提问:“荆榕导演,他们说卫时琛也来看你的电影了,你怎么看这件事?”
“真的吗?”
“真的假的。”
大家开始东张西望。
而几乎是同一时刻,卫时琛埋头假装系鞋带,成功地躲过了一次全场的视线搜捕。
荆榕笑了:“那我希望他喜欢这部电影。因为我很喜欢他的电影。”
这下双厨狂喜了!
在场的人又爆发出一阵快乐的欢呼。
一场首映式和访谈会圆满结束。
最后有小礼物环节,是发行方准备的影片周边,内容是几位主要人物的海报,还有一整本制作非常精致的设定集。
没有签名环节,这次理由和卫时琛一样,为了避免礼品的升值和炒作。
大家哗啦啦都挤到前方排队领取纪念物,而荆榕提前十分钟离场。
与此同时,卫时琛也起身,通过员工通道回到后台。
这个点没有人出来,后台只有他们两个人。
荆榕刚喝了口水,卫时琛就溜了进来。
“卫老师。”荆榕对他露出一个微笑,手里还没放下,就被卫时琛一把扯住领口,往墙上带。
荆榕被卫时琛按在墙上,垂眼接受了一个热吻。
卫时琛神情冷静,但眼底深处明显有些急不可耐:“快走。”
荆榕:“?”
卫时琛说:“还有十分钟开放离场,我们要赶在那之前去开房。”
荆榕:“。”
“年轻导演首映式后消失,被拍到和情人去隔壁宾馆开房。”荆榕念了念他准备的娱乐版标题,随后并没有什么意见地牵住卫时琛的手,“我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