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家的小相公他超甜/彪悍夫郎太宠我 第200章

作者:红薯粉条 标签: 生子 布衣生活 随身空间 种田文 爽文 穿越重生

也难怪秦润会激动成这样。

眼疾手快的许云帆把人按回去:“王爷还能长啥样?自然长着个人样呗,有啥好看的,就跟我们一样,两只眼睛一张嘴,两个鼻孔一双耳,没什么好看的。”

“不一样的。”

“哪里不一样了?”

“虽然五官人人都有,但长的肯定不一样,就像你,你有的,其他人都有,可你的五官就是好看,最好看了。”

许云帆:“……”

这家伙,真是够了。

为了看个王爷,居然还知道哄人了。

许云帆乐了,被秦润的一句话哄的心花怒放,“我家夫郎还真有眼光,那我带你去偷偷看一眼。”

缚青雩身居高位久了,为人警惕心很重,在感觉有一道视线落在自己身上时,缚青雩快速的扭头看了过去,他的动作快,秦润的速度也不慢,缚青雩堪堪只见到了一仿若晃影一闪而逝的容貌。

吱!

椅子腿与夹板发出剧烈摩擦声响起,缚青雩瞳孔一缩,半天没眨眼。

他是眼花了不成?

秦斐俞不是找儿子去了吗,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的?

不,不是,那个人不是秦斐俞。

哪怕只是短暂的一眼,哪怕那个人像极了秦斐俞,但他不是秦斐俞。

秦斐俞没有那么嫩,更不会露出那副惊慌失措像小鹿一样的神情来。

身为大晏朝的守护神,毫无疑问,秦斐俞是强大的,强大到,哪怕身为一个哥儿,他也不比其他汉子差,甚至,他比绝大数汉子还要勇敢。

如果秦斐俞是个汉子,就他那张棱角分明,犹如被天人精心雕刻过的深邃五官,与萧衡之这个大晏朝第一门面比起来,只怕不相上下,不过他们两人,各有各的的魅力。

萧衡之属于阴柔却不失英气的俊美,而秦斐俞绝对是刚毅的代表。

在大多数人眼里,他们会惋惜,惋惜于秦斐俞是个哥儿。

但缚青雩从不在意这一点,他不在乎什么汉子、哥儿的性别之分,他看重的只有实力。

要是可以,但凡有能力的哥儿,给他个官当当也不是不可以,但当初为了秦润,缚青雩已经把右相一派的人惹急,再把人惹急了,就是兔子都得跳墙。

缚青雩揉了揉眉心,暗想是不是自己看错了,结果许云帆出来了。

“不好意思啊。”许云帆还没坐下就先道歉了,“我家夫郎太紧张我了,你也知道我是从海外来的,他老不放心我,得知我遇上了一位俊美无铸,才华横溢且见多识广的大哥,好奇心起来了,这才出来看看,要是给缚大哥带来冒犯,我替他给你道个歉。”

俊美无铸?

才华横溢?

见多识广?

许云帆这小子果然很有眼光。

说的还真他娘的贴切。

都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能同许云帆这样的人聊到一块,自己能差到哪去?

缚青雩下意识的昂首挺胸,不在意的摆摆手,“瞧你这话说的,什么道不道歉的,哪有那么严重,我又不是什么宝贝,难道还看不得了?”

又一通吹后,许云帆不知不觉说了很多,什么划分专业一事啦,针对不同领域培养专业的人才啦,能进入国子监的,一个个都是天才中的天才,那就该把这些天才充分利用起来,让他们发光发热,成为大晏朝的中流砥柱,根据每个学子的特长意愿,国子监可以划分出医学院,工学院,理学院,所谓的工学院又包括哪些专业,理学院又含括哪些专业等等,听得缚青雩记都记不住,只能让人拿来笔墨纸砚,像个认真的学子一般,许云帆的每一字一句,他都给认认真真给记了下来。

可能是当了夫子后有些后遗症或者习惯,见状,许云帆下意识夸了一句,“对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一点,你做得非常,继续保持。”

说完这番话,反应过来后,许云帆差点没咬舌头。

他是疯了,居然敢将权势滔天的人当成他的学子去夸?

他是有几斤几两?

缚青雩这会满脑子都是许云帆所说的关于国子监改革一事,哪还在意这些,继而又问了许云帆一些问题后,这才满意的收拾纸笔。

许云帆看着缚青雩小心翼翼将本子贴身收好,眼珠子一转,熟悉许云帆的人都知道,许云帆眼珠子一转,大抵是他要出手了。

“其实,有时候,比起教育,师德也不能忽视。”

同许云帆聊了这么久,缚青雩大抵对许云帆有所了解,如果不是自己引导,许云帆不会为他主动“出谋划策”,许云帆主动提起这事,缚青雩一听就知道其中肯定有猫腻,他顺势问了,“怎么说?”

“缚大哥对国子监的夫子怎么看?”

缚青雩沉思了一会,斟酌着道:“尽职尽责,虽不是个个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能进国子监的夫子大抵都不会差。”

“嗯。”许云帆对这一点是认同的,“学识过人,不代表这人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有的话,讲究一个点到即止,说太多,便有背后嚼舌根的嫌疑了。

缚青雩看了许云帆一眼,一开始不明白许云帆做何突然说到所谓的师德一事上。

转念一想,许云帆之前同孟夫子说过的所谓的关注患者心理的话,在联想许云帆同齐修泽几人交好,而齐修泽四人就是从国子监里被劝退的。

要不是对齐修泽四人有所了解,许云帆这番话,缚青雩指不定会觉得许云帆这人帮亲不帮理。

缚青雩却知道,不是的。

谢柏洲当年被夫子那般说,十几岁的小汉子,更何况还是官家小少爷,谢柏洲不要脸的吗?

如果夫子只是私底下说他也就算了,但不是,那夫子在课室内当着其他学子的面当众怒骂算错题的谢柏洲算术课都不用脑子的吗,这么简单的题,他是不带脑子来听课吗,为什么算不对?

轰……

谢柏洲面红耳赤到大脑一片空白。

其他学子噗嗤就是哈哈大笑。

要知道,这样的丢脸的事,如果是其在他学院,有的学子也许一辈子都踏不进官圈,日后能不能再见不得而知,谢柏洲倒也不用太过在意,可在国子监就不一样了,如果谢柏洲他们日后真的当官了,大家就是同僚,这件事情,说不定会成为大家日后耻笑议论他的话柄。

谢柏洲丢脸至极,回到谢家闭门不出好几天,在谢父苦口婆心询问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后,说起那件丢脸至极的事,谢柏洲才委屈的哭着把这事告诉了谢父。

谢父当时是差点没气晕过去。

第194章 出手大方

自家儿子居然被一个夫子这般羞辱, 谢父恼怒不已,他们谢家好歹也是官家,他虽只是副二品官员, 可他父亲可是左相, 夫子此举,训的是谢柏洲吗, 不是, 他这是打了他们谢家人的脸。

左相知道国子监的一些夫子, 其实都是右相的人,没有右相撑腰,他们哪来的底气?

不是左相干不过右相,而是这种不入流对付孩子, 把手伸到那等教书育人的地方争权夺势,左相不屑得干,他只想让这些夫子专心的, 心无旁骛的教导他们大晏朝未来的希望, 可他没想到, 自己的顾全大局会让自己的孙儿在国子监里,连阿猫阿狗都敢欺负他了。

怒不可遏的左相找到了皇上, 但缚青雩却提议让谢柏洲离开国子监, 毕竟出了那种事, 谢柏洲对国子监的夫子必然是抵触的, 而且国子监的学子又会不会私底下嘲笑他?

种种考虑之下,缚青雩把太子太傅拉了出来, 得知此事,太子太傅才给左相推荐了清风书院,并且给蒋岚方去信, 让他亲自教导谢柏洲,对外,左相没说谢柏洲在国子监受欺负的事,毕竟对他们这等家族亦或者对谢柏洲来说,这都不是一件值得炫耀,想被外人知道的事,所以,外头只知,谢柏洲之所以去清风书院就读,是因为左相教不了他了,国子监夫子又忙,根本没精力专心教导他。

可真实情况如何,缚青雩却是知道的,许云帆说到师德一事,缚青雩就知道,他不是在胡说八道,也不是单纯的借此机会要给谁穿小鞋。

正如谢柏洲他们之前告知许云帆的那般,能进入国子监担任夫子的人,对比其他夫子,一个个都不是等闲之辈,少一个都是损失,也正因此,右相才会拉拢国子监的夫子。

缚青雩要管的事实在太多了,很多事,哪怕他看到了,知道了,有时候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朝堂之上就是这样。

尔虞我诈!

各有心思!

争权夺势!

总之,京城官圈就不是一个好混的地方,这里的人,有的趋炎附势阿谀奉承,有的刚正不阿,总归,大家都是八面玲珑,心眼子贼多。

缚青雩叹气道:“我知道,可,皇上……有时候知道了,却无力改变这种情况,国子监里的夫子,哪一个个都是佼佼者,少了一个,想找一个补上去,不容易的,而且,其他学院也需要夫子,皇上总不能把其他学院最好的夫子全部聚集到国子监吧?”

“国子监里的夫子,听说一个个都比较全能。”

许云帆口中的全能,无非就是一个夫子,算术会,律法会,军事会,总之就这个会那个会,就跟他一样的全能型人才。

可能他们不说全部精通,但至少比其他夫子强,因此才是不可多得的夫子行业的人才。

缚青雩不语,只是对着许云帆点了下头。

许云帆慢慢的抿了一口热茶,明明刚才已经干了三碗饭,在缚青雩身边伺候的人将几盘时令水果放在桌上时,许云帆居然还能干去了一大半。

缚青雩已经吃不下了,可看许云帆风卷云涌又不失优雅的将几盘水果干了大半,他是吨吨的咽口水,抹了额上并不存在的细汗。

怪不得,老一辈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果然,老一辈说的话,并非没有道理。

“其实你可以……”许云帆吃饱喝足后,这才给缚青雩出谋划策,缚青雩又记了厚厚的几页纸。

在船上的两天,缚青雩总会找各种借口把许云帆从客房里约出来。

许云帆又是个受不住诱惑坐不住的,每一次,他都出去了,缚青雩的东西,他是吃饱了还要顺走几份。

对此,缚青雩只是笑笑,暗觉许云帆挺会疼夫郎的,也很讲义气,自个吃好喝好,还不忘给夫郎跟几个兄弟带一份回去。

可他不知道,齐修泽几人看着他带回去的水果,那是食之无味。

这都是皇上的东西,许云帆他怎么敢……又吃又拿?这不是丢人丢大了吗?

小秦家是缺他肉还是少他水果吃了?怎么见点好的就控制不住了?

缕缕被缚青雩拿着东西给骗出去,一去就是大半天,哪次许云帆要是空手回来,皆是一副焉了吧唧的样子,好像很累似的,可要是手上没空着,这小子就笑的贼甜,好像赚大了似的。

要不是知道缚青雩的为人,齐修泽几人只怕早坐不住了,可后头,看着许云帆每次从缚青雩那回来,一脸的疲倦,齐修泽几人内心又满是大骇。

明早就要到沂平府了,接下来就是走的陆路,缚青雩的身份摆在那,为了不暴露身份,缚青雩自是不会与他们同行。

缚青雩确实不会与齐修泽他们一道回京,毕竟没借口也没理由,因此这几天,他是恨不得把许云帆脑袋里的东西全部压榨出来,可终究是不行。

有的问题,许云帆给他答案,可有的事,许云帆闭口不谈,显然是有所保留。

就比如,谈及农事,许云帆说到了风车引水灌溉农田,还有什么因地制宜,套种种植方式等等,缚青雩听的云里雾里,好似在听什么天方夜谭,刚拿笔写两行,许云帆思维一跳又说到别的事上去了,摆明了就是不给缚青雩记录的机会。

缚青雩深知有的事不能操之过急,只能眼睁睁听着许云帆东扯西拉,有的话题挑起个开头,偏偏就是不给他一个结局。

几天的行程很快就要结束,缚青雩整理好记录下来的册子,心满意足的同时又备感惋惜,怎么这么快到沂平府了呢。

就许云帆给的这些启发建议,都不是能拿金钱来衡量的。

若是许云帆日后科举入仕,脑子一抽,就想回县里做个地方父母官当如何是好?

也许对其他人来说,放着京官不做偏要申请外放,无疑是蠢货行为,如果外放在天高皇帝的山里小县,成为地方知县或者六部主事,其升迁速度自然不是身处翰林可比的。

一个小小知县,不仅需要定期受到吏部考核政绩,要是上面没人,自个又没有门路关系,只怕连升迁的机会都没有,一个小知县,又没有一定的政绩引起皇上的注意,一辈子按部就班地慢慢升迁,只怕混到老也就混到个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