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家的小相公他超甜/彪悍夫郎太宠我 第180章

作者:红薯粉条 标签: 生子 布衣生活 随身空间 种田文 爽文 穿越重生

据他所知,沂平府并无人会烧炭这门手艺,齐修泽又常在书院,他认识的人,有哪一个是齐远洋不知道的?

毕竟齐修泽自小生活在京城,去清风书院才几年?加上受蒋岚方的特别关照,那小子,不说离开沂平府了,就是清陵县以外其他地方只怕都没怎么出去过,如此,他哪来的人脉能搞到这么多银霜炭?

在从齐掌柜口中得知,这是秦润让送过来的银霜炭后,齐远洋当即明白了。

这个许云帆,当真是小看他了。

原以为会做蜡烛,会制纸就很了不得了,没成想,这家伙居然连银霜炭都会烧,看来这人是真的有本事在身上的。

齐远洋想了想,吩咐管家把银霜炭收到货房去后,回书房立马书信一封。

另外三家并不知晓许云帆此人的存在,齐掌柜只告诉他们,这些银霜炭是贵府少爷买好的,他只负责送货,其他一概不知。

虽吃惊于自家儿子能买到这么多银霜炭,但三家人并未多想,只猜测,可能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子是遇上炭老板了。

……

眼看秦润的生日越来越近,许云帆最近忙的屁股同椅子亲热的时间都没有。

秦润不知道许云帆到底在忙什么,但家里的变化,他眼不瞎,自然看出来了,院子小道被打理整装过,房檐下也被打扫的一尘不染。

每天他从镇上回来,许云帆在柴房里,他洗漱好了,许云帆还在柴房里,秦润问他都干了什么,许云帆面不改色:“当然是看书了,二月份我就要参加科举了,还有明年三月份的夫子大比,我答应蒋院长要参加了,最近自然是要多看点书的。”

撒谎!

许云帆在撒谎!

秦润不是傻子,平时他对许云帆的事,比对自己的事还要上心。

蒋岚方所说的夫子大比一事,秦润知道,也知道许云帆答应了参加,可蒋岚方并未给过于许云帆半本书。

按照蒋岚方的意思,许云帆这人是什么尿性,不说了解的一清二楚,至少也看出个七七八八。

许云帆就是懒,回到家了,只怕不会看什么书,他可是亲眼所见,也观察了许久,许云帆没事干的时候,宁可蹲在外头同学子侃大山也不愿待在夫子课室里多吸收一点知识。

蒋岚方干脆没给许云帆半本书,他打算等他回来了亲自监督。

秦润不知这些事,但家里的银子几乎都在自己手里,镇上卖的书,一本就得几两银子起步,许云帆说他在看书?

柴房里除了他皮箱里出现的书之外,大晏朝的书,他是一本都没有,所以,他看个锤子的书。

明知道许云帆在说谎,秦润并没有拆穿,只道:“看书固然好,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累着自己了。”

许云帆不走心的点点头,“知道了,对了,最近榨油厂的事你记得跟进,先把秦大右他们喊过去干活吧。”

“人我都找好了,对了,云帆,我可以同孙木家合作吗?”

许云帆对孙、李两氏的部分人并没有太大的好感,秦润要同孙木合作,想了想,还是要问过许云帆一声。

“你先跟我说说,你要同他们合作什么事?”

“就是地里的事。”

方猎户最近忙的往山上跑,地里的活基本顾不上了。

玉米地还好些,前期除草后,玉米高了再除些草就可以了,可几亩红薯地却不能不管。

红薯不翻藤,产量少一半。

秦润昨儿去大棚那边看了一下,从柳大娘口中得知,小秦家的一亩红薯藤被李慧同她婆婆一起翻了,就是长出来的杂草都除的干干净净。

秦氏这边的大部分人,年轻汉子几乎被许云帆征用了,就是那些闲在家的,也被秦润赶过来剥茶油果,总之,能用的没剩几个了,大家伙都忙,地里的事自然都顾不上。

有一次柳大娘见着李慧两人去了小秦家的红薯地干活,这才寻思着将这事跟秦润说说。

几亩红薯地,种都种了,不照顾好岂不是浪费了?

“李慧嫂子他们念恩,这才帮我们打理红薯地,要不是柳大娘说,我都不知道,咱们家的红薯地不少,翻藤怎么也得翻个两到三次,所以我想,要不干脆请他们帮忙算了。”

许云帆赞同道:“你说的是,虽然我做的那些事,在他们看来很重,但对我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没道理让人给我们白干活,这家人倒是个懂事的,你看着来吧,孙氏那边的人,有的还是不错的,如果人手不够了,你可以去孙氏看看。”

解决完这事,秦润又同许云帆说起关于大清村水果罐头处理方案。

对此,许云帆一点意见都没有,“你怎么想就怎么做吧,润哥儿,做生意其实就跟博弈一样,有时候靠的就是一个机遇、运气、眼光,胆量,有的人可能发现了商机,看准市场后敢于及时出击,所以他挣大钱了,但有的人也有可能为此背负债务,你不要怕,大胆去做,你只要记得,不管成败与否,你身后还有我,所以,你且大胆的放手去做就好了。”

“好。”秦润搂着许云帆的双手力道大了两分。

能够遇上许云帆,他是何其有幸!

许云帆说过的话,秦润从未质疑过,随着同许云帆相处,他对此更是深信不疑。

第二天,许云帆起来时,秦润已经出门了。

许云帆吃过朝食便继续钻柴房里忙活,尚未到晌午时,村长的大嗓门从院门外传来,“孟大夫,许小子就是住这了,你们且等等,我喊人开门,许小子在家吗?”

隐隐约约的,他好像听到了抽噎声。

“在。”

许云帆先应了一声,跑出去把院门开了。

院门外除了村长与孟大夫外,还有一个不认识的夫郎以及一个汉子,许云帆垂眸往下,哦,还有一个三四岁大的孩子。

许云帆只是随意的打量一番,视线落在村长身上,“怎么了,村长你们找我有事啊?”

“许大夫,这事我实在解决不了了,只能来找你,你给这个孩子看看吧。”不等村长道明来意,孟大夫已抢先一步。

连孟大夫都没有办法,只能带他们来找许大夫,可见这许大夫医术是远在孟大夫身上的。

虽然这位许大夫很年轻,看着不过十几岁,可如今他们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这人身上了。

那夫郎上前一步,拉着一直牵着他手的孩子就给许云帆跪下,“许大夫,求求你救救我家孩子。”

“怎么回事?”莫名其妙的许云帆一脸的茫然。

孟大夫这才把情况同许云帆说了,“这孩子是患有长虫病了,这位夫郎也说过孩子曾吐过一条长虫出来的情况,这长虫病我是没办法了,不知许大夫可有办法?”

说实话,这种情况,孟大夫也是束手无策。

长虫病,其实也就是蛔虫病,在现代,其实都是小事,吃颗黄色小金塔下去就能解决的事,可在大晏朝不一样。

嘴里吐出虫子?

许云帆浑身一抖,强忍着后退两步拉开距离的欲望,他都不敢想,一个孩子是怎么能把蛔虫吐出来的,对怕虫的人来说,这简直是恐怖如斯。

许云帆将瘦小的孩子拉起来,同孩子小爹仔细询问情况过后,这才摸了摸孩子的肚子,还让孟大夫也跟着摸了几下。

好家伙,这孩子肚子里的蛔虫估计不少。

其实,在这里,这种事并没有什么好惊讶的,有的孩子不懂讲究卫生,大人也没有这个意识,有蛔虫很正常。

许云帆对孟大夫道:“要判断孩子是否得了长虫病,等孩子吐虫方可判定,那是不行的,一般肚里有长虫的孩子,多数会脐腹疼痛、腹泻,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会消瘦,你看看这孩子瘦的,差点皮包骨了。还有,判断长虫病,你们还可以留意其他方面,平时他们的情绪会较为烦躁易怒,晚间睡觉会磨牙、精神不安等等,孩子腹胀腹痛,几天不大便,腹部可摸出软包块,则说明孩子肠中蛔虫数量较多,被扰后缠结成团,形成虫瘕……这些判定孩子肚子是否有长虫的方法,你回去后可以记下来,待日后我再同你说说如何预防长虫病吧。”

“许大夫,长虫病还可以预防?”孟大夫是真的震惊了。

许云帆淡定道:“那当然,你不知道病从口入吗,这长虫病,其实就是平时不注意饮食卫生,咱们老百姓种的瓜果蔬菜,使用的又都是最天然的原始肥料,就是粪水浇灌,平时洗不干净就吃了,自然就会有长虫了。”

“许大夫,那我孩子……”孩子的爹娘问着话,紧张的不行。

听许云帆说了那么多,他们听懂了,许云帆所说的那些个症状,他家孩子全都占了。

本来夫夫两人是不知道孩子肚子有长虫的事的,但最近半个月孩子脾气不太好,不时吼叫也就算了,这肚子还不时的疼起来,他们一开始还以为孩子是在被训后,故意装作肚子疼以此来逃避责罚,可两次后,看孩子不似作假,他们把孩子带去医馆,孩子却又不痛了,大夫也没看出啥问题来,可回到家,连续几天孩子都会肚子疼,还拉肚子了,但几天后又啥也不拉。

看着孩子越来越瘦,夫夫两人哪里睡得着,一睡不着,孩子磨牙的事便被他们发现了。

没办法,他们平时干活累,一趟床上沾上枕头就能立马入睡,谁还会注意听孩子磨不磨牙。

那晚,孩子磨牙发出的划拉声,听得夫夫两人是彻夜不眠。

他们带孩子又去看了大夫,结果自然是没看出啥问题来,待孩子吐了一条长虫出来,夫夫两人吓坏了,同孟大夫一说,孟大夫才知道,孩子肚子里有长虫。

孩子的这些事,他们跟孟大夫说过,可孟大夫在见到许大夫时,并未说过这些,许云帆大夫却把症状全部说对了。

可见这个许大夫是真的有本事。

夫夫两很是激动,他们在许云帆身上看到了希望,“许大夫,你说的一点都没错,我们家孩子睡觉时确实会磨牙,以前也很听话懂事,可自从他不舒服后,脾气就大了,许大夫,你可能救救我家孩子?无论多少钱,哪怕倾家荡产我们也愿意。”

“你们快起来,这都是小事了,不至于倾家荡产,你们回去找些南瓜子,这南瓜子你们可生吃或者炒制、熬制后再吃都行,要是生吃,你们把它加入放凉的开水中碾磨成糊状……待孩子把蛔虫拉出来后就好了,如果有的孩子得了长虫病久了,还可以开些滋养补身的药。”

后面这句话,许云帆明显是对孟大夫说的,孟大夫从随身携带的药箱中拿出一个本子还有一只毛笔立马就开始记。

太神奇了!

令他们感到束手无策的长虫病,到了许云帆这里,居然只需要家家户户长见的南瓜子就可以解决了?

换做其他人这么说,孟大夫他们指不定要开喷,但这话从许云帆口中说出来,他们信了。

夫夫两人对许云帆千谢万谢一通后,这才带着孩子走了。

离开时村长还恍恍惚惚的,仿佛方才所见所闻都在做梦。

第176章 志不在此

大梨村乃至清河镇上的百姓都知道孟大夫的医术有多厉害, 可就是这么厉害的人,方才被许云帆带进屋后,不仅对许云帆弯腰作揖, 一把年纪了还情真意切的请求许云帆收他为徒。

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孟大夫医术那般厉害, 在许云帆面前居然自认不如,还要拜许云帆为师?

更令人震惊的还是许云帆打死都不愿收孟大夫为徒, 无论孟大夫怎么央求, 他还是一个劲的摇头。

村长已经傻了。

要是他没记错的话, 之前许云帆可是说过了,对医术,他只看过一些医书,只能算是略懂, 算不得是大夫。

结果……

村长第一次发现,可能他对略懂这个词与许云帆的理解不同。

许云帆才不会收徒,他的目标是当官, 不是当御医, 而且他也有自知之明, “拜师就不用了,日后你要是遇上什么疑难杂症, 咱们可以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我这人你也看到了, 世间少见的集聚善良、爱心、智慧、美貌于一体的完美男人, 但凡我知道的,肯定会告诉你的, 所以,拜师就不用了。”

集聚善良、爱心、智慧、美貌于一体的完美男人?!?

不知为何,孟大夫感觉屁股有点臊, 突然就感觉,好像不拜许云帆为师也挺好。

许云帆给孟大夫倒了一杯水,“喝口水润润嗓子吧,说起来,这长虫病,不是什么罕见的病,咱们这的孩子肚子里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你看能不能这样,回去后,你以济世堂的名头派药童等人去村里宣传宣传,让大人们注意些,我看镇上有不少的小乞丐,我这儿正好有不少的南瓜子,你按照我的方法将这些南瓜子处理了,让药童给那些孩子送去。”

孟大夫确实口干了,一口气就喝了半杯水,闻言,眼睛顿时就红了,“好,许大夫有如此胸怀,是孩子之幸,我在这替孩子们谢过许大夫了。”

许云帆摆摆手,难得不好意思了,“哎呀,你这么说我都不好意思了,不过就是出点南瓜子还有几句话的事而已,你等着,我给你拿南瓜子去。”

偏房里放了不少南瓜,许云帆之前还愁怎么处理,后来南瓜饼不够卖了,秦大左他们去收购红薯时,还得顺带收购南瓜,为此,家里的南瓜子确实是存了很多。

孟大夫走后,许云帆看时间已到下午,顿时有点愁,看来这活,今儿只怕是忙不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