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霸靠签到系统养夫郎 第73章

作者:晟归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种田文 系统 日常 穿越重生

第101章

昨日戚长夜来镇上时并未遇到步大当家, 听阿茂说是去外面谈事情了,他们这地方虽然只是个小小的镇,但却因为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丝毫不逊色于最近的县城, 否则步大当家最终也不会选择把镖局的位置定在这里。

步大当家昨日去出门谈议的便是他们来到镇上以后的第一桩押镖生意, 但因着他们初来乍到周边商户对其不甚了解,这单生意并不算很大,但总归是个好的开始, 步大当家自己倒是一点都不着急。

——为什么他们初来乍到地就要和本地的城西混混产生摩擦?还不是为了踩着这些混混的名头给自己的镖局扬名立威吗?

他愿意帮吴四……说不定也是有着吴四家里的缘故呢。

戚长夜心里想着这些,抬腿跨入镖局院门,经过了昨日的一下午相处后镖局的汉子们对他可谓是个个都心悦诚服的,见他过来纷纷凑了上来, 七嘴八舌地叫着他哥。

戚长夜点头逐一应了, 又有个汉子凑了过来:“哥,步大哥说有事寻你, 等你来了让我喊你过去。”

“好。”戚长夜隐约能猜到对方找自己是为了什么。

果不其然,他这边才刚刚进入屋子就闻到了股虾酱的味道, 这东西的味道本来就冲, 有些人喜欢的不成样子,有些人却根本就闻不了分毫,现在看着步大当家的样子应该是挺能接受的。

步大当家见他过来连忙伸手朝他招了招:“戚兄弟,你来了。”

戚长夜朝他抱了抱拳:“大哥, 有什么事情吗?”

就听到步大当家出声问道:“兄弟, 我记得你说过这虾酱是你自己做的?”

戚长夜轻轻笑了一声:“是,自己做的。”

步大当家眼睛都亮了。

戚家明明有着那么多东西可以送,要论珍贵空间里的珍贵玩意儿多了去了,为什么戚长夜偏偏就选了一瓶自家做的虾酱?还不是因为步大当家的镖师身份!

镖局海运都是赚钱的营生,是农家汉子快速获得财富的重要渠道之一, 可这活也是出了名的苦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稍有不慎就会丢了性命,就像赵岁岁那个早就已经没了什么印象的小叔那般。

平时呆在镖局里面还好,一旦某日押镖上路了便吃不好睡不好的,时时刻刻都要紧绷着精神提心吊胆,要是押送了某些重要物品甚至连酒楼客栈都住不消停,路上也只敢吃自己带来的食物干粮。

这才是戚长夜给他送虾酱的根本原因。

盐分足放得久,舀了一勺炒上点东西能吃上好一顿,带着上路也不占地方,找个空隙就能塞进去一小瓶子,够一大群人吃上好几天的时间。

歩大当家既然见着了这东西的好,又怎么可能不想买上一些?

最终,虾酱以每小坛三百二十文的价格被预定下来,戚长夜手上没有现货,只能与歩大当家约定了个交货的时间。之前让赵岁岁帮着做的几个地笼也全部都下进了河里,等他回去就能捞出来做上。

顺便还以此从歩大当家这儿带走了几大袋盐。

---

日子一平如水地过去。

每天早上戚家的人都会聚到院子门前,带着自己的背篓筐子跑到山里拾取板栗,眼见着一筐筐圆滚滚的板栗变成了一枚枚有着清脆响声的铜板,戚家众人脸上俱是笑吟吟的,偶尔在村里遇到了平时不对付的村人都不似往常那般针锋相对阴阳怪气了。

惹得那些村人私下里都议论连连,直道戚家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好事,便有村人打起了主意——倒也不用他们刻意去盯,稍一打听就知道戚家大院有不少人这段时间都不在家,这种事情根本就瞒不下来,再有村人或早或晚地见着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地往山脚去从村尾回……傻子都知道与戚五那边有着关系。

戚家人的确在刻意避着村里的人,但他们村子人数太多,戚家的队伍又目标太大,被发现了也不是什么令人意外的事情。

戚长夜早就预料到了这点,短短几日的时间山上的栗子就已经被他收走了大半,毕竟栗子总数有限,戚家人内部自己也是存在着竞争的,正所谓多劳多得多捡一筐是一筐,大头已经被他拿住了,余下的那些也算不得什么。

他只准备做这一年的栗子生意,以此攒上一笔银钱,余下的便留给杨溪村民,也算是给百姓们留些赚钱的空间。

于是,在越来越多的人找上了杨溪村长时,戚长夜与戚奶奶主动登了村长的门。

他非常大方地将栗子的位置给了出来,同样言明村里的人可以直接卖到他这里,价格与他给戚家人的一样,每筐十文没有数量上限。戚奶奶则借此机会让杨溪村长欠下了个人情,村长特意召开大会言说了此事,众人心里如何想的暂且不提,起码在面上都是要谢上戚家人一声的。

这期间内,戚家的仓房已经被用麻袋堆满了个小小的角落,每袋里约二百斤栗子,门侧还有几个半人高的用竹子编成的装满了散装栗子的竹筐。赵岁岁专门去找了小徐娘子,以每件三至八文不等的价格向她定了好几件竹编用品,这些东西赵岁岁自己倒也能做,但他事情实在太多忙不过来,便只能将其分散出去交给别人帮做。

收进来的栗子越来越多,出的数量却相当有限,眼见着银子如流水般一日日地花销出去,赵岁岁不免有些为戚长夜着急,只是瞧见戚大哥那副淡然自若的冷静模样……又长长地舒了口气觉得是自己多想。

远夫郎与渔哥儿仍旧在家里炒栗子做板栗饼,赵岁岁则去忙活起了虾酱,昨日戚大哥带了五个棕褐色的陶土坛子回来,赵岁岁将其一一洗刷干净,仔细擦干了坛里面的水珠,这才将盆里面的发酵好的虾酱一勺勺地往坛子里装。

戚大哥实在是太厉害了,随便做点什么都有人买,那栗子定然也是能卖出去的,赵岁岁边装边想。

……

九月下旬,戚长夜终于定下了暖房的日子。

其实这新房早前几日就能住了,奈何日历上一直没个宜搬的日子,加上戚长夜他们前段时间一直忙活着收栗子的事情,还要等着定下的家具,兜兜转转折腾了许久快进了十月才终于抽出空闲将事情办了。

巧合的是,赵年年与袁童生的婚事刚巧也定在了同一天。

那事以后戚长夜也依旧没放松对赵家的关注,不仅是他,杨东村里有不少人都盯着看赵家的好戏,那头有一点风吹草动转眼间就能飘到杨溪村里。

村人实在是忌惮着官府,若非有什么天大的事情轻易不会闹到堂前,戚长夜这一下子直接在十里八乡都扬了名气,大多数人都觉得他小题大做,却也不得不承认……往日村霸名声在前,现有官府事件再后,轻易是不敢有人再得罪戚长夜了。

否则栗子的事情一出,三叔公早与郑村长一起上门来了。

戚长夜不知道的是,远在冯家村的冯汉子前几日还盘算着来杨溪村里找戚渔回去呢。

他那村子本来就贫穷偏远,若非实在困难的人家根本舍不得将自家孩子嫁到那里,起初那冯家汉子压根没将戚渔回家的事情当做回事儿,只以为是哥儿之间闹脾气的气话罢了,他一个已经嫁过了人丢过了孩子的夫郎能回到哪儿去?难不成还能真的像他说的和离一般?

村子里面时不时地就有几个拿和离威胁说事的夫郎和妇人,汉子压根就没放在心上,再一想到他们戚家那种情况,更是将戚渔的话给当成了笑话。

戚渔以前可不会用这话来威胁他,现在竟也跟着这帮妇人给学坏了,冯家汉子想着先让他在家里冷静上一段时间,等娘家那边厌烦了他冯汉子再去顺势将人给接回来,正好借着这段时间好好安慰下他们村的那个寡妇。

他根本就没放在心上,整个村里有几对是真和离成了的啊?带回来后教训几顿就老实了,等他安抚好了家里照顾好了外面的寡妇刚好也到了收税的日子,他本想着按照往年那般准备税钱的,也是直到这个时候……冯家汉子才终于知道,渔哥儿已经从他的户贴里面被划走了。

冯汉子当场呆愣在原地。

税银还是他那被气出病来的爹娘出来交的。

听说那冯汉子着实被气得不轻,他这地方本来就不好娶亲,渔哥儿的事情又传了出去,便更没有好人家的姑娘哥儿愿意嫁进来了,这辈子怕是都很难再娶到媳妇儿了。

冯汉子气得就想来找戚渔,打听下来才知道渔哥儿这段时间竟然同戚五走的极近,先前的气势顿时就萎靡了三分,还没等他重新鼓足勇气,戚五报官的事情又传了过来,这下是一点心思都不敢起了。

话说回来,魏桂香与赵家的事情也传扬开来,听说这段时日赵家乱作一团,别说是一个魏桂香了,连赵老汉出门一趟都被人在背后笑话。

人人都说他赵家不地道,卖出去的哥儿还算计着银子,袁家人更是想借机将这个他们本就看不上眼的病秧子夫郎给赶走作废,这段时间赵年年日日跑到袁家童生面前去哭,袁童生最受不了他这幅模样,也不知是怎么劝赵家人的,到了最后竟然真的硬生生地将婚事给保留下来。

虽是如此,这婚事也是从月初拖到了现在。

赵岁岁大抵能猜到袁童生的想法——

他这人打小被捧着惯着,身边的人全部都小心翼翼地哄着,因此养成了副说一不二的性格,又天生有着股大男子主义,喜欢这种脆弱又美丽的没有一丝攻击性的存在,赵年年心思多嘴又甜,一句接着一句能将他哄到天上去,他会放不下赵年年属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自官府回来两家就彻底撕破了脸,彼此都没通知对方,赵家人甚至还怕着戚五去赵年年的喜事上闹呢!不过戚长夜根本没工夫理他,先去村里与几户熟悉的人家递了消息,又与镇上的一众人传过了讯,甚至如他那日与赵岁岁说的那般直接去朱屠户那儿定了半头猪来。

席面当然是由远夫郎备了,还没成婚的小夫夫一同定下了桌上的菜,这次的饭菜太多远夫郎自己忙不过来,赵岁岁又请了渔哥儿和小徐娘子过来帮忙。

屠户们往往都起得极早,天不亮就要开始起床忙活,在村子里将猪给杀了再趁着清晨将肉给运到镇上,由此开始一整天的忙碌。

因着戚长夜提前预定过的缘故,朱屠户直接将半头猪给拉到了杨溪村里,这猪才刚杀不过一个时辰,肉还新鲜着还带着股热气儿。朱屠户一家常年在周边村落里收猪劁猪,对这些村子也格外熟悉,压根没用旁人指路,自己赶着一架牛车晃晃悠悠地就寻到了戚五院前。

朱屠户也瞧见了这高耸着的青砖瓦房,戚家的墙要比村子里的普通人家高出近乎一倍,外墙的砖头也更厚上一层,因着天光还没大亮的缘故大半都隐在黑暗之中,瞧着便显得格外壮观。朱屠户家里住的也是青砖瓦房,这些年来一直觉得自家房子相当不错,可与眼前的新房一比,顿时觉得自家那房子似乎哪儿哪儿都差了点意思。

他还记得戚长夜带着那个哥儿去镇上卖鱼时的样子,那么多的几大桶鱼,怎么瞧都觉得会砸在手里,没想到这汉子机灵想出了个不单卖的法子,不大一会儿就将鱼给卖了个精光。

那时候朱屠户就隐隐察觉到对方的不同了。

更不用说他和褚掌柜似乎也关系不错,后面几次到他的肉摊上时更是几斤几十斤地买……朱屠户只是看着憨厚,实际上却心思灵敏,否则也不能在镇上肉市里位置最好的地方占了这么多年。

戚五这人他早年并没怎么仔细接触过,但都是在镇里混的,朱屠户多多少少地也曾听人提过一些,瞧见这传说中的戚五似是转了性子多多少少地也有些感慨。

他不清楚戚长夜的性格,却很了解褚掌柜这人,褚掌柜是整个镇里出了名儿的和善掌柜,无论是对酒楼的小厮还是他们这些供货的商人都相当和善,只要不是触碰了他的底线,平日若是遇到什么事情褚掌柜也愿意尽可能地多帮上一把。

虽是如此,褚掌柜却并不是多么容易结交的人,否则这些年来早有人利用这点上门占他便宜了,既然褚掌柜愿意同他交往,那便说明戚五到底还是有着很多可交之处的。

自戚五那日在他摊前买了五十斤肉走后朱屠户便关注起了他,阿福常常来他摊前替他传达一些进肉补肉一类的消息,久而久之两人便也混的不错,朱屠户曾隐晦地打听过戚五的事情,没想到阿福对他竟赞叹连连,显然也同对方的关系很好,朱屠户心里便有了打算。

天色太黑,戚长夜便没让赵岁岁出门,在院子里点了柴火照明院子,将半扇猪扛进院子称过重后便与他结了猪肉的钱。

去定猪时朱屠户特意问了他一句要不要下水和其他东西,戚长夜认真想了一会儿最后全部收了下来,又多朝他要了两对猪蹄,想着等过段时间与赵岁岁做个烤猪蹄吃。

既是荤腥,村人们就绝不会有任何浪费的可能,连下水囊膪都有人囫囵煮了吞进肚里解馋呢,更不用说是带肉的猪蹄子了。不过这东西不像大肉实惠,想煮烂煮透也要浪费不少柴火,村里人更多的是买回来后用刀子将皮肉小心剃下来,这样再做会省事儿上许多。

因着猪蹄肉少的缘故,这东西通常只卖五六文钱,戚长夜定的这半扇猪可是花了好几两银子,朱屠户很少在年节以外能接到这样的大单,别说是他了,家里的夫郎孩子听了都开心了好几天去,再一想到之前他在自家这里买的五十斤肉,干脆大手一挥毫不犹豫:“下水和猪蹄都是我送你的,以后买肉常来光顾啊!”

与这几两银子相比,抹去几个铜板的零钱送上几十个铜板的搭头也算不得什么了。

戚长夜点头:“好。”

朱屠户的肉的确不错,目前他也确实没想着去别人家买。

朱屠户还好心地在院子里面帮他将这半扇猪给一刀刀解开,免得戚长夜他们收拾着麻烦,弄好一切才告辞离开。

因着要准备席面的缘故,远夫郎提前一日就开始忙活了,戚长夜要邀请的人着实不少,单是歩氏镖局那边就要摆上两张桌子,更不用算村里的人了。

戚长夜提前与人说好借了不少桌椅碗筷过来,雇了几个帮工的夫郎,除了他们几人以外又从戚家叫了郑绣和小徐娘子,免得做的事情太多家里的人忙不过来。

朱屠户才刚刚离开,远夫郎他们便一齐赶了过来,几人都知道远夫郎的腿脚不好,怕他走夜路出事专门上门去接的他。

因着这一群人中都是妇人和夫郎的缘故,戚三与徐大郎都跟了过来护送他们,一路将人送到门口才一同离开。

摆宴的事情着实太多,等天稍稍亮了一些赵岁岁便也出来一起跟着忙活,桐哥儿和红丫头的年龄太小,便坐在一旁帮着洗菜,借来的碗瓢盆子也要提前清洗上一遍,也是一件不小的工程。

戚长夜也想出去帮忙,可这院里总共只他一个汉子,他一出去除了赵岁岁与桐哥儿外的所有人都不太自在,想了想干脆打了声招呼带了条狗去了山里。

他这一走,院里的气氛顿时松懈了不少。

帮工的妇人夫郎都有银钱可拿不说,席面上剩的那些菜肴也能挑着带回去不少,算是公认的可遇而不可求的难得活计,只有与主家关系不错的妇人夫郎才能被请来。

一群人脸上都带着笑意,赵岁岁与远夫郎渔哥儿他们本就很熟,郑绣也是个性子伶俐落落大方的,加上一个本就对他们很有好感的小徐娘子,不大一会儿就混熟了不少纷纷开始闲聊起来。

“哎呀,我们岁哥儿可真有福气,我活了这么多年,除了在河边洗衣服外就没舍得这样用过水。”郑绣在竹笕下面清洗着菜叶,伸手将一片枯黄的叶子摘走,又止不住伸出手来在竹笕下面接了捧水。

“确实,咱们怎么就想不到用竹子引水的法子呢。”小徐娘子也感慨起来。

不怪她们这样羡慕,毕竟家家户户的水都是靠着扁担水桶一担一担地挑回来的,除非家门口就在河边井边,否则哪个没遭过挑水担柴的罪?像是戚家这样的“大户人家”每日用水量更是大到惊人,日日都要好几个汉子轮番挑水,打一盆水都要给数个人轮流洗过,用过的水也不一定舍得直接倒了,指不定就被再次用到了什么地方。

连洗个澡都要精打细算呢。

“咱们就算是想到也没有用啊,毕竟离河实在太远了。”有人轻轻感慨了一声。

提到了竹笕,便又提到了新打出的那一口井,抛去其余一切不提,单是只凭着这一口井都有不少人愿意嫁给戚五,毕竟井和土地一样都是能祖辈流传福泽子孙的东西,有一口井日后生活不知要省去多少事儿去,这也是戚长夜这个用惯了自来水的人宁愿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忙活这些的原因所在。

一群人手里忙活着东西,嘴上也嘻嘻哈哈说个不停。

先是聊了聊山上的栗子已经被捡的差不多了,现在一上午都未必能捡到一筐,又提起了雨婶子的儿子进了镇后就几乎与家里断了联系,雨婶子心里急的要命,昨日带了一大包东西去镇里寻他,说了一会儿又转到了一会儿要备的席面上去,说戚家这饭菜着实实惠,鸡猪鱼肉样样都有,今日能来的可真是走了大运。

总之话题都以戚家和赵岁岁居多,聊上几句就又能扯到他这个“主家”的身上。

虽说戚长夜只将要和赵岁岁成亲的事情告诉了戚奶奶一个,不过在其他村人的眼中他们两个早就已经绑定在了一起,无论是郑绣还是戚渔都已将赵岁岁给看成了戚家的夫郎,聊着聊着郑绣突然随口打趣了句:“哎,你们的暖房宴要办了,喜宴什么时候办啊?”

赵岁岁闻言抬起头来,朝她露出个明媚的笑:“等明年开春吧,我全都听戚大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