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晟归
赵岁岁与戚长夜很快便达成了共识,一家三口坐在桌前享用了顿美味的晚饭,今日做的是芸豆炒肉, 加了一勺新熬制出来的猪油, 桌边放了一小碟赵岁岁自己腌制的酸笋,尝起来劲脆爽口又新鲜解腻。
“我想着趁这段时间将山上的栗子全都收回来,今日去镇上给这些栗子找了些销路。”戚长夜简单地将吴四和同福酒楼的事情给说了一遍,“但我不准备只将栗子放到吴四那里卖,周边的村镇大集等才是卖这些东西的大头。”
赵岁岁想了想, 也觉得有理,便看戚长夜:“戚大哥准备怎么做?”
戚长夜思索了会儿:“你也见过山上那些栗子,仅靠咱们自己是捡不完的,不如直接雇人来捡,每筐几文钱由咱们回收。”
这几日戚长夜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一旦如此栗树的位置就瞒不住了。
但转念一想,那山坡上漫山遍野地怕是得有几千几万斤栗子,仅靠戚长夜和赵岁岁一个个捡实在是不太现实,哪怕戚长夜有空间帮忙这也不是三日五日就能做完的事情,更不用说还要一个个地给栗子脱壳了,他们两个就算是长出三头六臂也未必能忙活出几斤。
再说了,等镇上的销路彻底打开,届时便得日日用牛车来送货了,村里的村民肯定会好奇来源,到时候栗子的位置还是瞒不住的。
赵岁岁叹了声气,点头:“这倒也是。”
赵岁岁心里不太想将位置告知给别人,但也知道戚大哥说的极有道理,村子里面上百户人家,来来往往送东西去镇上怎么可能不引来注意?与其让他们自己找到栗子的位置,不如直接趁此时间多赚上一些。
正如戚大哥说的那般,积少成多薄利多销,雇人做工虽将成本给提上去了,却也将产量给翻了数倍,看似是他们赚的少了,实际上却真不好说。
“都听你的。”赵岁岁道。
戚长夜与他商量了一会儿,便走出院子去村里戚家了。
戚奶奶正在院里晒太阳。
戚家已经吃过了饭,因着天色即将转黑的缘故一大家人几乎都没再出门,几个小孩正围着戚奶奶说些好话哄她开心,戚奶奶笑的牙不见眼,一个个地摸过他们的头。
戚长夜从院门进来时就瞧见了这幅场景,小孩子们到底还是有些畏惧着他,见他过来都有些拘束,但还是相当乖巧地纷纷同他打着招呼,乱七八糟的什么称呼都有,家里人多就这点麻烦,辈分和亲戚关系都要算上好半天去。
像是戚大家最小的那个孩子,与桐哥儿也差不太多,辈分却差得远了去了。
戚长夜实在是算不明白,谁与他打招呼他便点了点头回个“你好”,顺便将带来的糖炒栗子给发了下去,戚奶奶已经站了起来,笑眯眯地瞧着他看,怎么看心里怎么喜欢。
“来就来吧,拿什么东西?家里还有呢,上次带的还没吃完呢。”
戚长夜将袋子递到戚奶奶的手中:“您就收着吧,今天过来是有点事情想同奶奶商量。”
戚奶奶将他带到屋里。
院里的小孩子们拿着发到的栗子,急匆匆地回去找各自的爹娘了。
自打有了盖房的事情,无论是戚家还是村里对戚五的态度都转变了不少,没看见戚大伯一房靠着戚五赚了多少银钱吗?没见着连戚大戚二这样沉默寡言的汉子这几日出门时脸上都带着喜意吗?
有了戚大伯一家在前,别说是戚家的人了,便是连村子里的不少人都想着能与戚长夜拉上些关系,可惜戚长夜性子实在冷漠,又整日早出晚归的不在家里,赵岁岁那儿更是大门紧闭根本不给他们任何能接触的机会,再多想法也只能生生咽回肚子里去了。
戚家的几个汉子夫郎对视一眼,都琢磨着戚五这次为什么过来,又有人去端上了水,试图能从中窥探出些消息,全被戚奶奶赶了回去。
“小五,怎么了?”戚奶奶问他。
戚长夜指了指她手中的栗子:“我在山上发现了些栗子树,想拿栗子做些吃食,但我自己捡不过来,便想着从村里面雇人。”
“和上次盖房一样,在咱们家里雇上几个,再去村里叫上一些。”
万事万物都讲究个平衡,要是全都从戚家叫人……那反而就不是好事了。
戚奶奶睁大眼睛:“栗子?咱们山里还有栗子?!”
戚长夜点头:“有的,就是位置很偏,我也是意外发现的。”
戚奶奶顿时顾不得想栗子的事儿了,而是拉住了戚长夜的手:“我的小五啊,你进山里没受伤吧?那山多高多危险啊!”
戚长夜心头一暖,安抚性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奶奶放心,我一切都好。”
“我这不是好好地站在您的面前了吗?”
戚奶奶仔细打量他一圈,这才长长舒了口气。
“行,奶奶全都听你的打算,你准备怎么找人?”戚奶奶看他。
戚长夜想了想。
栗子糕必须由他亲自来做,糖炒栗子和板栗饼倒是可以交给其他的人,他不准备将这些东西全部压在赵岁岁的身上,思索片刻方才答到:“先叫人来捡栗子吧,捡完以后卖到我家,一筐按照十文钱收,有多少便收上多少。”
十文钱这价格不高也不低,一个汉子做一整日的苦工也才十五文钱,戚长夜按照的是自家筐的大小来算,想用栗子将这一整筐装满所用斤数着实不小,更不用说还得给栗子去掉长满尖刺的外壳,不过若是勤快一些一天捡满几筐赚个几十文钱也不是什么问题。
当然,东西都是山里长的,又不是他自家后院,村里人要是想卖到外面戚长夜也管不了他们的手脚,卖到镇上也的确会比卖给他的价格高上许多。
戚长夜先抢个先机收上一波攥住大头,零散几筐流入市场对他也造不成威胁,不过戚长夜已经在镇上打听过一圈,就和青菜鸡蛋不好卖一般,这些村人要是能大量卖出去也是他们自己的本事。
他有空间地窖可以长期存放,压根不怕东西会砸在手里,再不济还有个可以回收成积分的系统渠道,怎么看都不会亏本。
戚长夜想着:“奶奶,我与家里人村里人都不是很熟,劳您和大伯帮我推荐几个话少又踏实的,我这边急着要。”
戚奶奶拍拍自己的胸口:“你放心,老婆子我保准给你找好了人!”
戚长夜笑笑,“交给了您,我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聊完了这些,戚奶奶又关心了他半天,翻来覆去都是些嘘寒问暖穿衣吃饭的温馨爱护,戚长夜有问必应有话必答,一字一句都回答的认认真真。
戚奶奶可谓是他两世以来仅有的几位亲人之一,有些事情是不该瞒着她的,戚长夜抬起头来看向了她,语气认真严肃:“奶奶,我想和岁哥儿成亲了。”
戚奶奶一愣,竟惊讶地“嚯”地站起了身,瞧那样子丝毫不像是已经当了太奶奶的人。老太太先是怔愣了许久,随即才抓住戚长夜的手用力拍了几下,浑浊的眼里盈满了泪水,连连感慨起来:“好、好啊!真是太好了!”
“你那些堂哥堂弟都成家了,连戚九都娶了媳妇儿,就你这里一点消息都没有,老婆子我整天吃饭睡觉日日都想着念着,可算是等到这一天了……”,戚老太太眼泪纵横:“你这样子,你爹娘在地下也能安息了……”。
老太太蓦地哭了起来,戚长夜被吓了一跳,手忙脚乱地想法子哄她,这种时候他格外后悔没带着赵岁岁一起过来,只能尽可能地放轻了声音安抚着她。
好在老太太只是太激动了,她这个年级的村人最重视的莫过于传宗接代娶妻生子,尤其是在戚家父母纷纷离世后,老太太总觉得戚五自己孤孤单单的,甚至动过将戚家哪房的孩子过继给他的心思。
不过那时候的戚五可远远没有现在这样懂事成熟,他连桐哥儿这个亲弟弟都懒得养呢,老太太也不敢去提这事。
后来戚五性子转好了,身边也多了个赵岁岁,戚老太太就更不会说了将这念头直接憋死在了心里234RTA——这不是没事找事给人家小夫夫添乱吗?
但如今,所有的一切都好转了起来。
老太太捂住眼睛,想到今年家里因着戚五多赚的那些银钱,又想到戚五那边马上到来的一桩桩喜事,想起她那苦命的儿子儿媳……险些又要哭出来了。
---
次日一早,戚长夜家院门口便站满了人。
临出门前老太太特意将他们警告了一遍——无论是谁,敢将栗子的事情外传出去,老太太一定会好好收拾他一顿。
老太太只在戚长夜和那些小辈面前慈眉善目的,她年轻时在村里被不少人欺负,久而久之也形成了副不好招惹的强硬性格,戚家的子孙多多少少地都领略过她的脾性,一个个地俱是一凛,一句话都不敢说了。
除此以外,老太太还特意强调了番——“这是小五特意给你们找的赚钱营生,这次的银钱我分文不取,你们赚了便自己收着,快过年了,留着给自己给孩子买些东西,怎么花了我不会多问,可谁若是敢将这事情给泄露出去……老婆子我话就放在这里,日后小五那儿的所有活计都再别想着接了。”
这话一出,戚家的那些人顿时什么心思都不敢有了。
一筐栗子十文钱,夫妻两个一同去就是二十文钱,手脚要是能麻利上一些说不定能一天赚上百来文呢!这钱还一分都不用交给家里……别说是戚老太太了,他们自己都紧绷了起来,生怕有人将这赚钱的好事儿给捅了出去!
戚长夜扫视众人一圈儿:“奶奶应当都说了吧?”
戚三和郑绣也都来了,郑绣早就出了月子,刚出生不久的小娃娃被留在了家里由稍大些的孩子照看着,戚三连忙应了一声:“都说了都说了,小五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戚长夜想了想:“再怎么说也是在山林里面,周边并不安全,到了附近别在那旁边乱走,也千万别远离人群。听说山里面有狼有熊,进山以后务必小心。”
这点戚奶奶也交代过了,村人到底是有些忌讳山里的,不过他们来的人多,心里的底气也充足了不少。
其实那附近远没戚长夜说的这么严重,否则戚长夜也不会放心带赵岁岁过去,只是为了避免这些人乱走遇到危险,有些话还是要提前说的。
他与众人交待了几句,带了大毛大头出来,赵岁岁则在院子里面收拾着东西。戚长夜将往返的道路标记了出来,免得有村人出了意外,一行人走了近两刻钟的时间,很快便到了山坡之上栗子林所在的位置。
几日过去,地上落的似乎又增多了不少,一眼望去竟看不到尽头,入目全是长满了毛刺的栗子,戚大睁大眼睛看着面前的山坡,听到身侧的自家夫郎勉强压抑着的一声惊呼,却也没心思在意这些了。
戚大在山脚住了这么多年,从没想到山上竟然还藏着这样一片栗树林子,不可置信地与戚二对视了一眼,两人一时间都呆滞的厉害。
不敢想象这么多年来究竟错过了多少东西。
初来乍到,他们未必能找到回村的道路,戚长夜需得在这儿陪上他们一段时间将他们送回去,捡的越多赚的便越多,一行人也顾不得再多耽误时间,各自找了一片地方就开始忙碌起来。
戚大戚二对视一眼,戚二直接找了棵栗树攀了上去,戚大给他递了根粗长的树枝,戚二便在树上打了起来。
黄绿色的栗斗噼里啪啦地从树上坠下,他们的夫郎媳妇就在一旁拆着栗子,倒是分工合作各有安排,不大一会儿就扒了一堆。
戚长夜抬头瞧了一眼,继续去捡他面前的栗子。
用脚踩住轻轻捻上几下,栗斗壳便爆裂开来露出里面的棕褐色果实,因着附近有不少人的缘故戚长夜不好动用空间,只能老老实实地跟着大家在地上捡。
他的速度已经很快了,却还是及不过那些常年干活的农人,一想到筐子里的东西能换成银钱……戚家的汉子夫郎们各个都是动力满满的。
戚长夜刚拾了小半筐来,戚大与他夫郎便已经捡出了满满一筐,戚长夜左右环视了一圈儿,有好几个人的速度竟丝毫不逊色于戚大一家。
单只是这些人这一会儿捡的就已经是戚长夜和赵岁岁好几日才能拾出的数量了。
又过了将近半个时辰,戚大提了一筐栗子走了过来:“小五,不少人的筐都装满了,你看该怎么办?”
戚家人带来的容器有限,且每个筐篮都大小不一,一个多时辰过去已经装满了不少,眼看着戚大那边都快没东西装了。
戚长夜在心里估量了下,在随身带着的篮子里面取了几个麻袋出来,以他自己带来的筐子作为衡量容器,装满一筐便倒入了麻袋里面,将空下来的容器交还给对方。
他的记忆力向来很好,能准确记住这些人究竟给了他多少筐栗子,麻袋装满便喊了两个汉子同他一起将东西给送回院里,等到了晚上再一并给他们结了银钱。
两条狗都被他给留了下来,大毛大头都认得回来的道路,留下的戚家人若是遇到了什么事情也能靠狗回来。
与此同时,赵岁岁正将柴房里的东西往新房里搬。
他家的柴房被堆得满满当当,除了码成小山般的柴火垛外里面还存了不少吃食,其中的一部分已经搬到了仓房里——新院分别建了柴房仓房和院底下的地窖,戚大哥早将一部分不怕放坏的东西给搬了过去,今日戚长夜他们离开以后赵岁岁去新房那边逛了一圈儿,感觉房子已经干的差不多了,选个吉日暖过房后就能直接搬过去了。
他便先将灶房里的一部分东西给挪了过去。
听戚大哥的意思是要留着旧院用来做些东西,日后也给家里添些收入,届时难免人来人往进进出出的,既然新院已经能用,赵岁岁便开始琢磨起了将家里的重要物品往那边搬。
不过他的精力有限,这么多东西显然不是一日两日就能搬好的,一下午的功夫也只将柴房收拾了大半,倒是正好用来放置新收回来的几袋栗子。
午时刚过,阿茂便载着牛车来村里接他,彼时戚长夜刚仿着记忆中的打年糕的工具制了一套捣栗泥的物件出来,煮熟的栗子放到里面几下就能捣得稀烂,省去了他用那个迷你的捣蒜泥的缸子去捣栗泥的诸多不便。
阿茂过来的时候他刚好将东西做完,因着戚长夜在家里的缘故院门倒是没有关闭,阿茂几步从牛车上跳了下来,到底还是少年心性,蹦蹦跳跳地就到了戚长夜的身边:“戚哥——我好想你!”
戚长夜无奈地看了他一眼。
村里镇上这么多人畏惧着他的冷脸,阿茂却是唯一一个例外,也不知道是心思单纯还是缺了些什么,总之自从他们两个打过一次便格外自来熟地与他亲近起来,一口一句戚哥来回叫个不停。
戚长夜与他打过招呼,从带回来的麻袋里面挑了二十斤又大又满的栗子出来,仔细装了一并带到牛车上面。
这是要给褚掌柜的酒楼捎去的栗子,同福酒楼做的都是精细的吃食,他们的收购价格也要比镇上的其他地方再贵上一文,戚长夜当然得将栗子再挑选上一番。
与他今日收回来的几大麻袋相比,区区二十斤根本就算不得什么,但戚长夜知道这不过是刚开始时的试水试探,日后数量定然会增加上许多。
戚长夜才刚刚离开,远夫郎与渔哥儿就赶了过来,两人是被戚长夜叫来做糖炒栗子和板栗饼的,戚大哥也不知是从哪儿带回来了一大袋子糖,约莫得有五六十斤重,够炒不少栗子出来。
红丫头今日没有跟来,院里只有他们三个加上个小小的桐哥儿,赵岁岁将铁锅搬到院里的土灶上,取了柴火烧水煮栗,渔哥儿与桐哥儿便在一旁剥着栗子,远夫郎则坐在一旁和着面团。
因着他的腿脚不好的缘故,每次来到戚家的时候赵岁岁都会帮他搬来一张椅子,三人各自忙着手里的事情,时不时地交谈着什么,大吃趴在赵岁岁的脚边百无聊赖地甩着尾巴,面前忽地掉下一枚圆鼓鼓的栗子,大吃一口吞进嘴里,嚼了两下又“噗”地一声吐了出来。
倒也是段温馨舒适的午后时光。
上一篇:路人,但怀了邪神子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