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惹清冷长公主后 第51章

作者:时不规 标签: 强强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前世今生 轻松 古代架空

姜虞正神色淡漠地往这边看,见她瞧过来,微微挑了一下眉。

这种神情放在姜虞身上其实是很生动的。沈知书随之也挑了一下眉,便见姜虞作了个口型:十个孩子。

……她也对此感到好奇么?

也难怪,毕竟自己曾斩钉截铁地同她说自己不会有心仪之人,更不会成亲。

只是此刻不便解释,于是沈知书只是轻轻摇了一下头。

接着她便看见,姜虞将鬓角的碎发撩至耳后,忽然提足往自己这边走来。

姜虞一步步走至自己身前,沈知书一点点垂下脑袋。

大帝姬与二帝姬俱招呼自己的侍子去了,于是此地此时便显出了几分偏安一隅的味道。

谢瑾拱手问安:“殿下。”

姜虞微微颔首,转向沈知书,抬起眼,将方才那四个字说出了口:“十个孩子?”

“原是我侍子给我出的主意,让我在相亲时扯谎,说自己想要十个孩子,便能吓退对面了。”沈知书轻声笑道,“没来得及同殿下讲。”

她在这边好声好气地解释,谢瑾在旁边一脸姨母笑,笑得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

看看,同样是解释,沈知书跟自己只是模棱两可说了一通,在长公主头上却细致小心了许多。谢瑾想。

……这人可从没用如此温润的语气同自己讲过话。

沈知书要是有良心,就别再说她和长公主关系普通了!说了自己也不会信!

她的唇角在不自觉间已咧到了耳根,笑来了沈知书的一句“你这啥表情”。

谢瑾搓着脸让嘴角归位,清了清嗓子:“无事,你们聊你们的,我去大殿下那儿瞅瞅。”

“聊完了,咱们一块儿去。”

“长公主殿下‘跋山涉水’从几尺之外走过来,才说了一句话,你就说聊完了?你有没有良心?”

沈知书:……

沈知书顺手给了谢瑾一下,皮肉相撞,发出沉闷的一声“嘭”。

姜虞的眼神在沈知书与谢瑾之间来回打着转,片刻后淡然开了腔:“沈将军揍人疼么?”

“疼。”谢瑾撇撇嘴,往旁边跳了一步,立于姜虞身侧,委屈巴巴地告状:“她下手可重了,我被揍的地方这会儿大约都青了呢。殿下明鉴,我方才分明什么重话也没讲,不知为何莫名其妙吃了沈将军的一拳。殿下可要为我做主啊!”

沈知书笑骂道:“你再装。我都没用力。”

“殿下看看,没用力都揍得这么重了,若是用了力,估摸着我就要被揍死了。”

沈知书:……

沈知书吸了一口气,正打算再说句什么,就见姜虞瞅谢瑾几眼,又看自己几眼,一盏茶后,勉为其难似的开了口:“亲朋好友间要和睦共处。”

“挺和睦的。”沈知书信口胡诌,“殿下没听过一句话么?打是亲骂是爱。”

“如此说来,将军揍谢将军是表达亲近的一种方式?”

“正是如此。”

“那……”姜虞眨眨眼,樱唇一张,“将军也揍我一下。”

沈知书:?

姜虞:“不是表达亲近的一种方式么?”

沈知书:……

谢瑾看热闹不嫌事大:“揍一下揍一下。”

沈知书瞥她一眼:“你怎么不揍?难道你不想亲近殿下?”

谢瑾一板一眼:“我敬仰殿下,只愿远观。”

沈知书:“……好赖话全让你说完了呗。”

“你先打我你还有理了?”

“你先揶揄我你还有理了?”

谢瑾说不过,再度鬼兮兮地蹦到了姜虞身侧:“殿下你看她,日日欺负我。她今天敢揍我,明儿就敢杀我,从此这世上便少了一名一心为国的忠臣良将,殿下定不愿此事发生,对吧?”

沈知书:……无耻!

好在大帝姬已然收拾完毕,站在门口冲她们仨招手:“聊啥呢,出发了!”

沈知书回头冲谢瑾撂下一句“这么大人了还告状,不知羞”,反手将长公主轻轻扯了一把。

这力道着实很轻,大约也是怕姜虞摔着,是故沈知书全然没想到能拽得这么顺利——

瞬息之间,姜虞已然从谢瑾身侧来至自己身旁了。

沈知书讶异了几息,没深想,顺口道出几句话,声音轻而低:

“殿下莫与谢瑾讲话,她拎不清,逻辑乱七八糟。等会儿灯会估摸着人挤人,殿下打算带几个侍子?”

她们边说边并排往门口走去,分外熟悉的雪松气从一拃之外轻轻飘来。

于是沈知书这才意识到她俩站得极近,近到自己能听见姜虞玉钗上流苏相撞而泄出的窸窣声。

姜虞没立即接茬,像是在思忖,半盏茶后道:“不带侍子。”

“不带么?”沈知书轻笑道,“今儿轮到兰苕服侍殿下,殿下不带她,她估摸着要伤心。再者,殿下便不要人伺候,帮着拿钱袋儿拿水葫芦什么的?”

“不带了。”姜虞仍道,“让她们在家歇着罢,今儿有将军陪同,她们估摸着也能放心。这些我自己拿便是。”

沈知书点点头,忽然冲姜虞摊开手掌。

姜虞不明所以:“嗯?”

“钱袋儿与水葫芦殿下放哪儿了?”沈知书笑道,“交由我罢,今儿我伺候殿下。”

姜虞默然几息,一五一十地说:“我不爱喝水,也不买东西——”

“所以不打算带是罢。”沈知书开玩笑,“莫不是想蹭我的?”

说话间,她们已然走至门口。大帝姬耳朵尖,听着了最后几个字,由不得好奇起来:“小姑姑要蹭将军什么?”

“无事。”沈知书收了笑,一板一眼道,“我们做臣子的,一切东西都是皇室赏的。所以我的便是殿下的,谈何‘蹭’不‘蹭’?”

姜虞的眸光从身侧晃过来,意味不明。

沈知书当时没明白这个眼神是什么意思,结果半个时辰之后,她们在人潮里肩并肩走着,姜虞忽然说有些口渴。

沈知书早有准备,正欲回身嘱咐跟着自己的侍子将新的水葫芦递来,却见姜虞兀自抓起了自己腰间的那只。

“这个我喝过。”沈知书忙道。

姜虞轻轻颔首,淡声道:“将军方才不是说你的便是我的么?将军嫌弃我?”

沈知书:……

自己早该想到这一幕的。

毕竟这位长公主的脑回路一向清奇。

-

一行四人再度走上了长乐街,后头跟着的侍子队伍浩浩汤汤,绝大部分都来自口口声声“与民同乐”的大殿下。

于是她们甫一上街,原本人潮汹涌的街道便显得愈发拥堵,几乎到了摩肩接踵的程度。

当大帝姬第三回被人撞了一个趔趄的时候,那股子不爽的劲儿已全然写在了脸上。她皱着脸,回头嘱咐心腹随从:“你去清半条街出来,若有人不虞,便说你们是二妹指使的。”

随从:……

随从小心翼翼地提醒:“殿下,长公主殿下并二位将军都在旁边看着呢。”

“哦,我实在太不爽,都忘了她们了。”大帝姬说,“那再加上沈将军的罢,以二妹同沈将军的名义清半条街,让半数百姓回避一下。”

沈知书:……

姜虞瞅她一眼,淡声道:“别闹。”

“嗐,开个玩笑。”大帝姬笑道,“不过今儿人着实多。”

“你只带两个随从,其余的遣回府去,人便不多。”

“那估摸着不成。”大帝姬煞有介事地说,“小姑姑您瞧,一个侍子负责付钱,一个侍子负责递水,一个侍子负责拎包,一个侍子负责护驾,光这便有四个了。还有侍膳的、看病的、写日志的、介绍风土人情的、准备马车的……赶走哪一个都不成。”

姜虞:“……你要侍膳的做甚?”

“万一饿了想在外边吃饭呢?为的是以防有人要害我,在菜里下毒。”

“看病的呢?”

“万一我猝不及防得了大病快死了,来不及回府或回宫请太医,这随身跟着的大夫还能帮上一点忙。”

“逛个街还要人写起居注?”

“这是母皇要求的,不论何时何物,都得事无巨细记录在案。”

“又不是出京,还得人与你介绍风土人情?”

“母皇常教导我们要多了解了解百姓们的生活。”

姜虞沉寂一会儿,终于忍不了了:“……所以这便是你带三百人上街的缘由?”

“人多热闹——”

“只留十个,其余的都回府。”

“……是。”

大帝姬不情不愿地挑了十个人,一转头,却见街中一阵乱哄哄,嘈杂的人声海浪似的一阵阵往四人这边涌来——

“是灯笼王!”

“灯笼王出来了!”

“灯笼王今年会做些什么?好期待!!”

“灯笼王……”

大帝姬眼睛一亮,抬脚便往回走:“去瞅瞅?她扎灯笼的速度可快了,估摸着等我们到那边之时,三四个成型的灯笼便已出来了!”

大帝姬的话一点没夸张,甚至灯笼王的实力还要更夸张一些——

等四人好容易穿越摩肩接踵的人潮,来到最内圈之时,地上已然齐齐整整摆了八个灯笼。

上一篇:家有凶悍小夫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