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 第73章

作者:枫香 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文 基建 轻松 古代架空

第56章

水泥有多重要, 赵辰不清楚,赵骅还能不清楚?

可以说,要不是搞出水泥的是自己亲儿子, 他这个户部侍郎还抢不到这趟差使。

他从科举开始, 就很少有机会回老家, 这次好不容易能够逮着机会回来, 虽然不能好好休息, 也不能大张旗鼓,但能够跟家人团聚, 已经很高兴了。

晚上,赵家摆了家宴。

外面宴请的是跟他一起回来的同僚。

为了赶路, 一路上没怎么好好吃饭休息,接下来又要马不停蹄的工作, 一群官员们全都非常尽兴。

里面当然是真正的家宴,请的是住在城里的自家亲戚。

宴会并没有持续太久, 明天一早还要赶路去赵家村, 一众官员连酒都没多喝。

第二天,一群官员直接骑马赶到赵家村,只花了一个半时辰。

赵淩下马,先把赵骅扶下来, 再去扶身边一位工部主事。

别看这群官员都会骑马, 但就跟大老板一样,平时都有司机,自己开车的时间少之又少, 偶尔骑个马多半是耍帅。

赵淩本来以为他爹属于格外废的那种,没想到当官的都一个样。

他爹瞧着还强点。

画风明显不一样的是几个穿着布衣都像铁甲的兵部官员。

他们刚开始的样子,显然没想到要下马, 而是准备骑着马进村,只是不知道水磨坊究竟在哪儿,才放缓了速度。

这会儿看赵骅下马,他们才跟着下马。

其中一名算不上高大,但格外精壮的中年人大步流星走到赵淩面前,手掌一伸就要往赵淩身上拍去。

赵淩一看这架势,滑溜地直接往边上的马肚子下一钻,飞快躲到另外一边。

这一巴掌下来,他半条命都没了好嘛。

中年人显然有些意外:“咦?小子学过?过来胡伯伯考校考校。”

赵骅赶紧把儿子护在身后:“胡侍郎说笑了。小儿也就是在家随便耍耍,哪能担得起你的考校?”

他儿子的那点武功,也就是比普通人身手好一点,在真正的练家子面前算得了什么。

考校?

别把他儿子给打坏了。

这位胡质胡侍郎是今年刚提拔上来的,今天是第一次见到赵淩,在见证了水泥的神奇之后,对发明水泥的人很感兴趣。

只是看到赵淩的年纪时,就有些半信半疑,别是下面的工匠捣腾出来的东西,硬是挂在一个小孩儿的名下吧?

刚那一下,他倒也不是故意的,等看了赵家父子的反应,才想着自己这手劲对小孩儿确实是大了些,讪讪:“是我的错。小孩儿,过来。喏,伯伯给你赔个不是。”

话都说到这儿了,赵淩又从马肚子底下钻了过来,接过胡质递过来的匕首:“谢谢胡伯伯!”

“唉!”胡质这回控制着力气,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又捏了捏,再把人掐着咯吱窝举起来掂了掂,“嗯,还真练过。”

咯吱窝疼!

赵淩猫儿一样扭了扭,很快被顾朻伸手接过来,放到地上。

赵骅感激地看向顾朻,赶紧说道:“快去办正事吧。”

赵家村的村口其实就是一道山坳,长着几棵参天大树,哪怕大热天也有些冷。

村里一般不太会有人围在村口,老人小孩儿平时都在祠堂那边。

这一群人进村,走了一段路之后,才有人看见。

“赵淩!快过来!这一群人是谁?”

赵淩扯着赵骅的袖子:“大洼叔,这是我爹呀!”

赵大洼对着赵骅定睛一看,没认出来:“你爹?你爹不是在京城当大官儿嘛。”

他对赵骅的印象还停留在十几二十岁面如冠玉的少年郎,眼前的中年人一嘴的胡子,脸也不太好看,怎么会是赵骅?

他没说丑,但眼神中明明白白写着“难看”。

赵骅气得不行,上前就给了赵大洼肩膀一拳:“十来年不见,赵大洼你还是斜着眼睛看人!快让开,我先回家。”

他一路风尘仆仆赶回家,正常一个月的行程只花了二十天不到,也就昨天好好睡了一觉。

他这个年纪,是睡一觉能缓过来的吗?

形容憔悴不是很正常?

今天一早他就往回赶,两个多时辰的路又硬生生缩短了小一半。

天知道他以他骑马的水平,是怎么敢在山路上跑的?

“还真是……”

赵大洼错愕非常,想再说什么,见队伍中好几个壮汉对他看着,顿时吓得噤声。

等赵骅一行人走远了,他才小声嘀咕:“都是些什么人啊?”

不年不节的,家里孩子们考试也考完了,怎么这个时候赵骅回来了?

带的那一群人也不知道是什么路数,瞧着后背都发凉。

赵淩他们这次的行程是真的赶。

水泥的样品和方子虽然已经寄回了京城,也试过了效果,但耐用性方面,现在也就赵家村水磨坊一个实际例子。

水磨坊是去年年前造好的,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半年时间,还是在水流的日夜冲刷下,要是这样用下来都没问题,大致应该没什么问题,可以暂时用来修一段城墙看看效果。

文官们这时候也顾不上腿瘸不瘸了,脚下生风,跑得飞快。

赵淩都差点跟不上,一时间有些怀疑人生。

这还是他那个菜鸡爹?

不科学啊。

肯定是他这段时间疏于钓鱼……疏于锻炼。

赵骅哪怕十几年没回来,对村里都一草一木都很熟悉。

赵淩说了大概位置之后,他就知道了,一马当先,胡质等一干武官都跟在他身后。

村里的几条狗子看到一群人,认识赵淩,倒也没吠叫,还以为是在玩耍,在赵淩身后跟了一路。

可惜本地大黄体重跟赵淩差不多,不能背着他跑。

没一会儿,人群到达水磨坊。

这里没什么人在,只有一堆堆写着名字的麻袋放在那儿排队。

他们过来都时候,一个汉子正把自家的大米倒进磨里,见一群陌生人过来吓了一跳:“你们是什么人?干嘛的?”抢他们磨坊来了?!

“赵骅?”

“小叔,是我。”赵骅被认了出来赶紧三言两语地介绍了一下,“这些都是我同僚,来看看水磨坊。你要是不着急,先去外头等等。”

汉子不过是普通村民,这辈子进城都没几次,哪见过这阵仗,着急也不着急了,等出去看到赵淩被几条狗围着才松了一口气,刚想跟赵淩打听打听怎么回事,就听见里头赵骅叫人。

“赵淩,进来!”

水磨坊就那么点地方,勉强能挤进去三个人。

赵骅一个,加上一个工部主事,一个胡质,在里头已经连转身都困难了。

赵淩也就是人小,才能勉强挤进去,指给他们看哪些是水泥构件:“具体造是大堂姐盯着的,我去叫瑜姐姐?”

懂这个的,现在就赵淩和赵婉瑜两个人。

赵淩交上去的水泥小论文的署名,都写了赵淩和赵婉瑜两个人的名字。

造水磨坊的事情,当初赵淩也在家书里提了一笔,赵骅是知道的。

赵婉瑜很快就被叫了过来,一点都不怯场。

工部主事刚开始见一个漂亮姑娘过来,还将信将疑,等问了几句之后,就完全改观了,也没心思关心姑娘长相,认真讨论各种技术细节。

赵骅这个干户部的,感觉到大侄女对数字的敏感度,恨不得直接带回户部去。

赵淩这时候在水磨坊里待不下,只能出来,领着其他官员仔仔细细把改造河道的一小段给他们看了看,检查强度。

等全都看完了,一群人移步到赵家老宅。

赵家人已经得了信,全都换上了好衣服,杀鸡宰鸭的忙活,没想到人根本没怎么寒暄。

赵淩让人把几张大桌子拼起来,拿了笔墨纸砚出来,让他们忙活。

顾朻一把拉住赵淩的胳膊:“想去玩小狗?”

嗯,他是想拽衣领来着,日常手歪。

被说中的赵淩一点都不心虚:“那我在这儿也没事干。”

“水泥不是你捣鼓出来的?你不在怎么行?”

赵淩只能顺着顾朻的手劲,坐到他的长凳边上:“我知道的那些,不都写文章给你们看了嘛。”

工艺、原材料、需要的大致人力物力,能写的全都写了,还有他什么事?

顾朻把他摁在自己身边:“反正你坐着。”想着小孩儿在这儿确实无聊,拿过边上的纸笔,随手给他布置作业。

赵淩只能皱着脸开始写作业。

什么毛病?

是个人都得给他布置作业!

没一会儿,村里搭建水磨坊和水车的两个工匠也被叫了过来。

两个人说是工匠,其实就是勉强会点木工泥瓦。

村里人建房都是全村一起帮忙,不太会去外面请人,这两人算是其中手艺最好的,但再好也就这样。

他们被叫来一脸懵逼,要不是有赵骅这么个熟人,怕是腿都软,听别人问他们话,一问三不知。

“不知道啊,我们就是帮着搭把手。小瑜力气小,一个人搬不动。”

“不知道啊,我们就是听小瑜的。小瑜怎么说,我们怎么做。”

上一篇:世子今天跑路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