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枫香
赵辰意外:“你也有钓不到鱼的时候?没抢到钓点?”
“嗯……出门晚了。近一点的好位置都没了。”赵淩有些郁闷。
常威跟在他后面进来,肩上扛着一个袋子:“大郎起了?”
赵辰“嗯”了一声:“买的什么?”
常威把肩上的袋子放地上,说道:“糯米。粮店的糯米就剩下这些了。”
赵辰知道糯米产量低,但没想到才四月份呢,粮店的糯米已经卖光了?“他们什么时候进新货?”
常威见拉下脸来的赵辰,再看依旧脸色难看的赵淩,控制住自己向上扬的嘴角:“得等今年新糯米下来了才有。”
至于为什么没有,赵辰倒是想到一点原因,等常威走后,他拉着赵淩小声问:“打仗了?”
赵淩含糊地说道:“也不一定,就是修墙。”
现在最厉害的粘合剂就是糯米砂浆。
糯米本身的产量就那么点,还得拿去做建筑材料。
平时类似象州这样的产地还能落两口吃的,但局势要是紧张起来,糯米全都作为战略物资征走。
不出意外的话,未来几个月里,他们吃不上一口糯叽叽。
晴天霹雳!
田家兄弟和戴凤收拾完出来,就见赵家兄弟一左一右坐在堂屋门槛上,一副失去梦想的样子。
“没考好?”
“没。”
“那这是怎么了?”
赵辰赵淩都不说。
赵继大步流星走了过来,看着挤在正堂门槛上的五个人,忍不住哈哈大笑:“屋子里是没椅子坐?干嘛非得坐门槛上?快,收拾收拾,回家了。桃桃,你跟着一起过来。我让你家下人把客栈退了。”
说着,赵继就把小名桃桃的戴凤抱了起来:“桃桃真聪明,让伯伯抱抱沾点才气。”
戴凤被长辈抱着还是很害羞的:“我已经是大人了,可以自己走。”
赵继不放:“哎呀,那得等你当了官,才能叫大人。现在桃桃大人给伯伯抱一会儿。”
外面马车已经等好。
一群人被转移到了赵家。
戴凤住了没两天,等考试成绩一出,就去了府城。
没什么意外。
考试前十名没什么变化,赵淩赵辰依旧是第一第二。
田学智勉勉强强过了府试。
田学义没考上。
对这个结果,田家人倒是不意外。田学智虽然是老四,但脑子确实比上头两个哥哥要聪明点。
赵辰和赵淩依旧在唐举人那儿读书,就是兄弟俩的状态明显不对。
赵辰开始看起了兵书,写起策论也是满篇杀气。
赵淩叫了赵婉瑜过来,两个人天天捣鼓这个捣腾那个,又跑了几次赵家村,围着水磨坊和水车转圈。
赵辰跟过去看了几次,啥都没看出来。
五月刚过,象州的天气开始变得炎热,赵骅突然带着一群人轻车简从回来了。
赵辰放学回到家,看到自己大半年没见的老爹,嗷一嗓子就扑了上去:“爹!”
赵骅被扑得往后踉跄了一下,鼻子也跟着有些酸酸的,拍了拍大儿子的后背:“好了好了,长得都跟爹一般高了,还这么黏黏糊糊的,像什么样子?”
他说完,看向跟着后面一脸跃跃欲试的赵淩,脸色一变,“冷静!别扑!”
赵淩“切”了一声:“没劲。”弯腰把扑过来迎接他的抹布抱起来,转了个圈,看向他爹,一脸“你行吗”的表情。
赵骅抚胸,感觉到熟悉的胸闷。
没错,亲儿子。
赵辰见状,哈哈一笑:“爹!你怎么回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爹我跟你说,赵淩那小子县试第一名考出来的时候还在姑父家茶楼屋顶上,跳下来被报喜的差役打了屁股!”
赵骅对两个儿子县试和府试都考了第一第二,表面很平静,内心早就已经乐开了花,只不过他在京城已经高兴过了,这会儿就很稳重,还能好好勉励两个儿子保持状态参加院试,不能掉以轻心等等。
赵辰也不单独坐在一个椅子上,就这么挨着赵骅坐在扶手上:“爹,你不会是过来负责院试的主考官吧?”
“瞎说什么?你们考试,我还能当主考官?得避嫌的。”赵骅没好气地拍他一下。
赵淩倒是淡定:“这会儿主考官应该还没定下来吧。”八月份考试,这会儿还早呢,“爹,你不会是一个人回来的吧?”
赵辰下意识要往里屋冲:“娘也回来了?”
赵骅显然心情很不错:“没,这次是公务。我领头,还有兵部、工部的几位大人,他们现在都住在驿站,明天得跟我回赵家村去。淩儿,你也一起。”
“哦。”
赵辰疑惑:“我不用去吗?有什么事情是我不知道的吗?赵小四,你又在我眼皮子底下偷偷搞了什么东西?”
赵骅比他更疑惑:“你不是天天和你四弟在一起,怎么他搞了个叫水泥的东西,你不知道?”
赵辰还是一脸茫然:“就那个架高水磨坊,固定水车的跟芝麻糊一样的东西?值得你们三个部一起过来?”
赵骅早就觉得自己大儿子脑子不太行,但不知道这么不行:“你全程盯着,就没一点别的想法?譬如说水泥的作用?”
赵辰本来就见赵淩和赵婉瑜一起捣腾,也被抓着记录各种数据过几次,只不过他觉得这东西十分枯燥,同样是记录数字,还是记账更让人身心愉悦,譬如说他现在总算不月光了,攒了一丁点小钱钱,准备给未婚妻买个小礼物寄回去。
现在听赵骅这么问,他只能把脑子放上去思考,突然想到一个时间节点,赵淩认真捣鼓的时间,猜测:“芝麻糊能代替糯米?”呸,“水泥?”
赵淩一脸严肃地握拳高举:“世界上不能没有糯叽叽!为了保卫糯叽叽而战!”
“噗。不愧是你,赵水灵。”一道笑声从大门口传来,一身书生打扮的俊朗少年跟着下人进来,见到赵淩就把人掐着咯吱窝举起来,“我就说你怎么弄了这么个东西,原来是为了吃糯米。唉哟,大半年没见,胖了好多。”
“我是长高了,才不是胖!”赵淩看他一身常服,身边就带着个长随打扮的眼熟护卫,小声叫,“朻朻哥哥?”
“嗯。我这次就跟过来看看。水泥事关重大,先一切从简,不要声张。”顾朻抬手就拍他小肚子,发出西瓜成熟的咚咚声,“还不胖?”
“哼!”赵淩觉得顾朻也成为了讨人厌的大人,跑到自己老爹背后。
赵骅这会儿当然不可能还坐着。
顾朻再怎么不声张,那也是太子。
太子殿下来了,他还坐着像什么话?
顾朻没什么事情,就是过来看看自己未来的户部大臣,对于未来大臣的搞钱能力充满了信心,看从赵骅背后抱起抹布的赵淩:“你还折腾了点别的什么东西了没?”
“没。读书呢。”
顾朻还不知道他?想吐槽,突然意识到人家父兄都在,还是收敛了一点,把抹布接过来抱着摸摸头:“看来读书成果不错,县试、府试都考了第一啊。”
赵淩想说自己还是有一点聪明的,但当着顾朻的面说不出来。
比不上,完全比不上。
好歹一起上过几节课,顾朻什么水平,他还是有点数的。
按理来说,顾朻不管是像爹还是像娘,甚至是像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都应该身手矫健,偏偏他就是一副走路快两步都有可能平地摔的样子。
损失的肌肉量像是完全给了脑子。
那脑子真不是一般的好使,过目不忘、举一反三什么的都属于基操。
硬要说的话,肌肉量其实也不缺。顾朻的力气还是很大的,就是肢体不协调。
顾朻想着自己家的小朋友虽然脑子不够聪明,但也考了个第一,应该给点奖赏,一想他这一趟为了隐藏身份,别说平时身上带的玉佩,就是衣服都没带几身:“等回京了再给你奖励。”说完,他直接拉着赵淩往外走,一边还对赵骅说道,“赵侍郎,水灵借我当个向导。”
“好。”赵骅当然不反对。
赵辰见三个人出门,小声跳脚:“这什么人啊!那是我弟弟,怎么搞得像是他弟弟一样?”
赵骅就告诉他:“那是太子殿下。”
“哦,太……”赵辰瞪大眼睛,过了一会儿,小声问,“太子殿下这么随和?”跟赵淩的关系这么好?
“是啊。”虽然年纪只比他大儿子大一岁,但他大儿子还是咋咋呼呼的跟个长不大的小孩儿似的,稳重什么的也就是当着外人的面装装样子。
那边已经出了门的赵淩,就带着顾朻去逛晚市。
“现在天气热,城里晚上每天都会有人过来摆摊卖东西。”这会儿正好是晚市的时间。
县城小,走没几步就能看到街道两旁有人摆摊,和顾朻印象中的集市差不多,都是一些蔬菜、鸡蛋鸭蛋和鱼,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竹制品之类的。
妇人们挽着篮子过来买菜。
顾朻看着一些自己不认识的蔬菜,问这问那。
赵淩干脆就买了两个竹篮,自己一个,顾朻一个,见他不懂的就买:“回去让常妈妈给我们做。”
“这个蛋怎么那么大?”得多大的鸡?
“这是鹅蛋。”赵淩把鹅蛋买了,又在别的摊子上看到有人卖大鹅,买了一只,揪着大鹅的脖子就要回去,“走吧,回去我们炖大鹅吃。”
顾朻把他拽住:“回去是往这个方向。”
赵淩不信:“我自己家还能走错?我都住了大半年了,不会错的。”他才是向导!
顾朻驳回他的不信:“你听我的。”
赵淩歪头看他:“行叭。”切,太子了不起啊,仗势欺人!
顾朻是对的。
赵淩站在自己家大门前,满脸疑惑,手微微一松。
被掐了一路脖子的大鹅说出他的心声:“嘎?”
顾朻的护卫全程跟在后面沉默,嘴角抽抽。
这群富贵人家的少爷到底是怎么回事?
太子殿下只要两脚落地就要防着摔倒磕碰,赵侍郎家的这位小少爷要是一个人出门,能回得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