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 第69章

作者:枫香 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文 基建 轻松 古代架空

赵淩感觉每天的时间都花在排队和检查上了。

五天考完, 放榜还要过三天。

赵家人全跟第一次陪着赵骅考试一样, 这几天全都待在县城里。

考试成绩还没出来, 就可以从众人的表情上看出端倪。

赵游第一天考完出来就已经心无杂念,显然已经凉凉。

赵辰赵淩两兄弟还有闲心打架。

田学义、田学礼、田学智三兄弟住在田家, 也就是考完了,赵复和赵继才过去看看。

这会儿老兄弟俩刚迈进门, 赵田氏和赵杨氏就赶紧过来,问:“考得怎么样?”

赵复和赵继都摇摇头:“还睡着没起呢。回头再说吧。”

赵杨氏拍了赵继的胳膊一下, 没好气道:“没起就没起,摇头做什么?”她还以为考得不好呢。

赵田氏也松了一口气:“家里几个也都还没起呢, 我就说去早了, 晚点再去问问。”

常娘子端了刚做好的点心过来,笑道:“四郎早就起来了,让常威和抹布它们跟着钓鱼去了。”

赵田氏听着她这么说就笑:“抹布它们跟着有什么用?”

“还真别说,抹布出去, 从来不会走错门。”赵淩出去就不一定了。

赵复和赵继的中老年钓鱼之魂熊熊燃烧:“淩儿去哪儿钓?我们去看着他。”

常娘子说道:“倒是不清楚, 应该不远。估计一会儿就回来了。”

城里城外到处都是河流湖泊,很容易找到钓鱼的地方。

常娘子说的一点没错,他们刚吃完点心, 赵辰和赵游还没起床呢,赵淩就拉着鱼回来了。

没错,是拉回来的。

鱼之大, 一车拉不下。

大青鱼被草绳扎在独轮车上,头和尾巴还往下垂。

三只油光水滑的大猫稳稳当当地趴在鱼边上。

常威想推车,赵淩还不让,非得自己推着走,走一段总要拐个莫名其妙的弯,引来诸多乡邻围观。

赵家人是听到外面闹哄哄的声音才出来的。

赵家人说:“嚯!这么大的鱼!”

乡邻们说:“嚯!这么大的狸奴!”

“比淩儿个头都大了!”

“真是淩儿钓起来的?不是大胖抓的?”

赵淩把下巴都快抬到天上去了:“基本操作。”大胖只会吃鱼,哪里会抓鱼?

一群男女老少围着,把赵淩夸了一遍又一遍。

常威手上提着个木桶,里头的鱼也活蹦乱跳,拍打出响亮的水花声。

人群围着好一会儿才散去。

赵淩一蹦三跳,带着满身鱼腥味,把刚迷迷瞪瞪坐起来的赵辰拽下床,炫耀:“看!我钓的鱼!”

赵辰就穿着一件睡觉时候的里衣,被一路扯到厨房,冻得人都快傻了,偏偏挣脱不开石狮子的蛮力:“撒手!我要回去穿衣服!”

来俊追在后面跑,都来不及拿大氅,直接一条被子披在赵辰背上:“大郎,快裹上!”

赵辰赶紧扯住被子,把自己裹紧,才缩着脖子看刚从独轮车上卸下来的鱼:“你钓鱼不叫我!”

“叫了,你睡得跟死猪一样。”

“去你的!这鱼怎么吃?叫姑姑他们过来一起吃吧?”

“好!做鱼头锅吃,再买一头羊。”

赵辰看赵淩又要蹦跶着走开,赶紧说道:“你快去洗个澡,换一身衣服。”又嘱咐厨房的人,“把鱼看看好,抹布它们会偷鱼。”

他话刚落,就见大胖从木桶里叼了一条鲫鱼就跑。

“大胖!”

大胖停下来扭头看他,想了想,走过来低头把鱼放在他面前,然后回过头又去扒拉了一条鱼,叼着头也不回地走了。

赵辰:“……”

这是担心他饿死,分给了他一条猎物吗?

真是谢谢啊……

鱼头锅很好吃。

一群考生和一群比考生更加紧张的家长们,围坐在一起大吃一顿后,精气神全都回来了。

田德耀笑道:“行了行了,过几天等放榜就行。这几天都在家好好休息。”

他定下了基调,其他人也都不好多说什么。

饭后,一起参加考试的几个人围坐在炕上闲聊。

没聊考试内容,而是聊几个年龄很小的考生。

“戴凤我知道的,他爹听说是在胶州当官的,这次专门回老家参加考试。”

赵辰顿时就摇头:“孩子那么小一点儿,他们家里人也放心他出远门,真是心大。回头赵缙要回来考试,我估计还得一起回来陪着。”

赵淩把小花捞过来放在自己肚皮上,奇怪地看他:“你跟着有什么用?你回来考试,还得我跟着。”

田家兄弟和赵家兄弟全都看着他。

话说反了吧?

赵辰对其他兄弟摊摊手:“看吧。一天天的就把自己当老大,我这个大哥在家一点威严都没有。”

休息的时间总是转瞬即逝,转眼就到了放榜的时间。

赵淩不想去人挤人,一手拿着钓鱼竿,一手提着桶,跟其他人说道:“我在家看书做作业,你们去吧。”

不趁着学生开学去游乐园,还等什么时候?

象州渔业资源丰富,同种的鱼都比神都那边大,钓点争抢激烈。

这会儿城里人都去看放榜了,他去钓鱼,肯定没人。

钓点随便选,一次摆上十根钓鱼竿!

赵辰看得想翻白眼:“谢谢你还愿意费心编个谎话。”

说谎也真诚一点好嘛!

可惜赵淩这个时候不去不行,唐举人直接上门,利用先生的血脉压制,提溜着所有学生一起去看放榜。

一群人很快就坐到了贡院对面的茶楼二楼包厢里,除了赵家和田家人之外,还有唐举人乙班的学生。

考试的时候需要五人结保,就是五个人相互证明对方的身份。

像唐举人这样开私塾的先生们,起码表面上关系都不错,方便学生们参加考试的时候相互结保。

往远了说,将来学生们入朝为官,也是同乡,情分和别人不一样,是一条重要的人脉。

唐举人这样虽然不在朝为官,也没认识多少官场朋友,但在泸阳县教书多年,本地和府城的资源都不缺,对这一届参加县试的学生的情况多少都有些了解,跟学生们讲几个值得注意的竞争对手的情况。

赵淩兴致不高:“我上次发现了一个很好的钓点,今天肯定没人,要是去的话,一定能够钓到大鱼。”

能考中就好了,第几名有什么重要的?

赵辰丢给他一本作业本:“常威,你给他磨墨。”逼逼赖赖的,“不想看,就待这儿写作业,别到时候又点灯熬蜡。”

赵淩一看就眉头紧皱:“你偷拿我作业!”

“偷拿什么?我光明正大拿的。快做!”裴先生他们布置的作业相当有水平,他多看看可以增长见识。

唐举人他们也好奇地拿过赵淩的作业看起来,还没看清楚上面的具体内容,就觉得字写得是真漂亮,等看清楚后,连唐举人都正襟危坐起来。

赵淩的作业基本都是策论。

题目都是目前朝廷上遇到的各种问题,从大政方针,到某地的具体事件,内容涵盖范围极广。

这哪里是什么作业本,分明就是一次朝会。

读书科考,不就是为了当官?

一群人下意识摆出严肃的表情,讨论起各种议题。

只是他们远在象州,对别处的事情缺乏了解,作业题上会给出一些简略的背景介绍,但也就是寥寥几句前因后果,或者是一些具体的数据。

这些作业不能说和科考没关系,但也不能说特别有关系。

科举虽然有策论题,但这种级别的策论,起码得到会试的时候才能见到,也只是一道题目。

当然,针砭时弊高谈阔论不用学历。

他们几个人坐在包厢越聊越上头,想问问赵淩的意见,却见他低头奋笔疾书,几乎没花太多思考的时间。

唐举人问赵辰:“赵四郎的先生都教的这些?不教四书五经吗?”

这些不都应该是入朝为官之后,才慢慢接触的事情吗?

赵辰回答得很简短: “教的。”学完了才更多接触现在这种类型的作业。反正平时师长们都会逮着考校,题目只会比科考题更加刁钻,绝对不会更简单。

要是连基础都掌握不牢,赵淩哪能被破格任命为太子伴读?

真当太后、皇帝和太子都是傻的?

赵淩没点真本事,哪怕可以继续在文华殿读书,太子伴读这个身份是绝对不会有的。

再说,他要是连这些基础都掌握不牢,谁会放他一会儿战马一会儿琉璃的?

他还有空去钓鱼,到处送人咸鱼。

对于赵辰来说有些困难需要刻苦学习的课业,对赵淩来说确实只是基础。

赵淩平时接触得到的群体,绝大部分都是全大虞最会读书的一群人。

师长们平时考校的时候态度随意又严厉,给了赵淩很大的错觉。

到现在,赵淩还觉得县试就是小学毕业考试,是个人都能考得过,有什么好激动的?

上一篇:世子今天跑路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