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 第46章

作者:枫香 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文 基建 轻松 古代架空

一千斤!

顾朻看着用草绳串起来的十来条鱼,看着不仅会变钱,还会赚钱的未来户部大员,眼睛闪亮:“明天再给你买新的针。”

“不行,明天不出门卖豆腐,明天得下地。”窦荣把两串鱼挂到独轮车前面,“明天轮到表叔家用耕牛了。”

他还记得他们来农村的目的:“我们明天都得下地干活。”

赵淩想着自己是跟着记下,回去画成绘本;还是在边上捡蚯蚓,改天拿着钓鱼,就听窦荣说道:“水灵也得下地。”

赵淩惊呆了:“我?我下地能干嘛?”

第43章

赵淩负责牵牛。

村里的老黄牛也是有脾气的。

最近连续干活特别辛苦, 老黄牛特别不高兴。

在赵淩面前就很高兴,干活贼卖力。

赵淩自己吃的不够,但是给牛吃的多得是, 就是身边经常有人, 不能敞开了投喂。

即便如此, 老黄牛给孟家干了几天活, 毛色都亮了起来。

村里人看得啧啧称奇。

顾朻和窦荣习以为常, 啥牲畜到了赵淩手里,都得油光发亮。

顾朻下地半个时辰差点摔了三次, 好在他只要放慢一点速度,也能顺利犁地。

他也不需要多熟练, 只需要学会就行,不耽误其他人的春耕进度, 跟着孟大嫂学习除草,跟着孟二哥学着把翻出来的土块敲碎。

大量的劳动让体力快速流失, 他头一次感觉到饥饿难耐, 晚上在简陋的床铺上捂着肚子饿得睡不着觉。

赵淩也饿,不过还好,毕竟他一天的劳动量没多少,过年囤的小肚腩已经没了, 脸上的小肉也没了。

最饿的是窦荣。

连着几天下地, 他连打麻雀都没时间,靠着哪怕干的麦豆饭和各种豆腐咸菜,压根填不饱肚子。

鱼?

鱼早就吃完了。

赵淩被左右两个人翻来覆去, 也弄得睡不着,起来烧了水,一人冲了两大碗盐糖水哄肚子:“明天我去钓鱼。”

两大碗水下肚, 心里面还是空落落的,肚子确实没那么难受了。

顾朻看着剩下的一丁点的盐和糖,感慨:“我们这才几天时间,就已经受不住了。孟大哥一家每天干那么多活,吃那么少,都不知道怎么撑下来的?”

一年到头不见一点油水,吃干饭的时间都没几天,还要干这么繁重的活。

窦荣饿得多喝了一碗白开水,说道:“孟大哥他们还每天半夜起来做豆腐呢。”

他们是不去集镇上卖豆腐了,但孟家每天都会坚持做豆腐。

孟家做豆腐的名声已经渐渐传了出去,不用出去叫卖,本村的直接拿了豆子或者别的柴火之类的东西换,也有邻村的过来买,偶尔也能见到一两个铜钱。

这种青黄不接的时节,多少添个菜。

在其他村民的眼中,孟家的日子是肉眼可见的好了起来。

做豆腐确实辛苦,但干活哪有不辛苦的?

每天累死累活的,一年到头也不见能见到几个钱。

第二天赵淩再去钓鱼,窦荣和顾朻都没陪着,是“货郎”跟着。

货郎给了赵淩一把还算不错的钓鱼竿。

不给?

难道真的眼睁睁看着太子殿下和小国公饿出病来?

货郎给赵淩挖蚯蚓。

不挖?

不挖难道见赵四郎拿小石子刨冻得硬邦邦的土?

货郎给赵淩拉鱼。

不拉难道让鱼把赵淩钓走?

货郎一手提杆,一手抄网,兴奋得满脸通红,鼻尖冒汗。

“这鱼好大!”

“下一条更大!你信我!”

“我信你!”

被大鱼迷了眼的货郎忘乎所以,陪着赵淩钓了一整天的鱼,到了傍晚还拉去集镇上卖鱼。

卖鱼的钱,赵淩把鱼竿的钱付了,又去杂货店买了一些盐,才让货郎把他送回孟家村。

窦荣和顾朻已经等在了村口,远远见到驴车,就飞快跑过来:“怎么这么晚?还以为你出事了。”

赵淩跟窦荣贴贴脸:“没,钓鱼忘了时间。”

嗯,豆豆的脸真暖和。

窦荣感觉到他小脸冰凉,把他放下来,摸摸他的手,确认是暖和的,才放下心来。

顾朻谢过货郎,从他手上接过鱼……鱼太大了,拿不动,拿了盐和钓鱼竿。

两条得有差不多三尺长的鱼,窦荣轻松接过:“怎么吃?”

赵淩在边上说道:“一条今天吃了,一条腌起来,每天切一段吃。我还剩下一点钱,看能不能在村里买点鸡蛋。”

天冷,鸡不爱下蛋,都不知道能不能买到。

顾朻说道:“村长家的鸡下蛋,他们都攒着,我们去找他们买。哦对了,老黄牛今天没见到你,有点不高兴,你晚点去看看它。”

“那我现在就去。”

老黄牛就在村长家,顾朻顺路一起过去买鸡蛋,见窦荣提着两条鱼,叮嘱:“你叫上孟大哥他们,别一个人去河边。”

表弟只是长得高,还是个小孩子。

小孩子不能一个人去河边。

窦荣乖乖听话,先回到孟家,然后都不用他去河边杀鱼,孟三哥三嫂接过他手上的鱼:“交给我们,你洗洗手,去灶前暖暖。”

鱼,无论是做还是吃,都比较麻烦。

村里人做饭基本就是一锅水煮的水平,很难把鱼做好吃。

不过孟家还有熬的猪油,有生姜,哪怕没有料酒,煮一大锅鱼汤,味道也格外鲜美。

上次赵淩钓回来的鱼,就让他们大开眼界,这次的鱼更大,肯定更好吃。

小孩子也能吃一点没有小骨头的鱼腹肉。

孟三哥他们收拾完鱼回来的时候,赵淩和顾朻已经回来了。

顾朻手上提着一篮子鸡蛋,赵淩口袋里塞了满口袋花生。

“这么大一条鱼,今天全都做了?”

“做了!”别说是窦荣了,顾朻都饿急眼了。

孟家人看着这三个到现在都不知道来历的小少爷,顿时照做,闭着眼睛狠狠心挖了一大勺猪油,把切块的鱼放进去煎得两面金黄,再加了水煮开。

锅盖一掀,鱼汤奶白。

别说是小孩儿,大人都看着咽口水,哪怕他们前两天才吃过。

不,就是因为前两天吃过,知道鱼汤的味道有多好,才更加馋人。

豆腐切块放进去一起滚,撒上蒜叶,盛了满满三盆。

清理干净的鱼杂也不浪费,同样是生姜、蒜的炒了一大盘。

赵淩不客气,上桌前先划拉走一半。

这一半,都不知道够不够豆豆和朻朻吃饱。

孟家人一点都不觉得他拿得多,反而觉得他拿得少,往他们的小桌上又分了小一半过去。

鱼,赵淩钓的。

猪油和盐,赵淩他们买的。

豆腐,赵淩教的。

他们就是出了点人工和柴火,能值什么?

没放酒,有些腥。

不过,没人嫌弃。

一个个吃得头也不抬。

窦荣到了孟家村之后,头一回敞开了吃饭。

吃饱喝足,三个人躺在小隔间里,撑得睡不着。

顾朻率先说道:“今后我那些弟弟妹妹,谁不爱吃饭,就让孟大哥他们养上十天半个月。”

窦荣立刻开启攀比模式:“还是水灵乖,吃饭不挑嘴。”

前几天窦荣饿的话都少了,顾朻一听他这话就笑:“水灵吃饭不挑嘴?你问问水灵,他挑不挑嘴?”挑的宫里头的御膳房都开始……嗯,卷起来了,还不挑嘴?

当然,赵淩不会像他的弟弟妹妹那样,见到不好吃的就摔筷子不吃饭,或者只吃点心什么的,但他放在吃上面的心思,绝对比放在读书上面要多得多。

想到到现在还不会写颂词的小伴读,太子殿下都忧心这位未来的户部大员的前程,“水灵,你但凡把心思多放一些在读书上面?”

赵淩把脚一抬,放到当着自己的面说自己坏话的太子殿下腿上:“那不能够。”吃饭皇帝大,“吃饱了才有力气读书。”

顾朻感觉自己腿上跟压了一块石头似的,总觉得小伴读的话得翻译一下:吃饱了才有力气为非作歹。

嗯,应该是他想多了。

上一篇:世子今天跑路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