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 第318章

作者:枫香 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文 基建 轻松 古代架空

“爹是不是秋燥?回去让人给你炖一盅梨?”赵淩眼看着赵骅要打人,赶紧转回正题,“稳稳天天叫我先生,陛下没反对,太子太傅迟早是我的。现在太子大婚,自己的班子也该建立起来了。”

“你准备怎么建?”赵骅内心已经想好了许多名字。

赵淩更正:“是太子怎么建。”毕竟是在宫里,周围说是没人,其实也就是同僚们距离他们比较远,但保不齐被人听了去,不够安全,压低了声音道,“回去再说。”

赵骅一想也是:“那你今天到家里来用晚膳。”

“好。”

尚书府花房里,赵淩给窦荣一边剥糖炒栗子,一边跟赵骅、赵王氏和赵辰解释:“太子有自己的想法,我只能给他建议,不能干预他的决策。”

窦荣小声给自己争取:“我自己剥。”

赵淩断然拒绝:“不行。你最近甜的吃太多了。”他数了五颗栗子,把剩下的推给赵辰。

最近谁都甜食吃多了,赵辰下意识摸了摸自己初具规模的小肚腩,忍痛把剩下的一小包糖炒栗子收起来,端起桌上的清茶喝了一口:“嗯,少吃点甜的。”

赵王氏吃着糖葫芦,习武之人消耗大,无所畏惧。

赵骅总觉得眼前不像是个谈正经事的样子,但……算了。

多少年都这么下来了,习惯了。

“太子不是都听你的吗?”

赵淩把剥好的一颗塞到窦荣嘴里:“怎么可能?哪怕他真的全听我的,我也得劝着他别全听我的。”

不然太子不成了他的提线木偶了?

他也不是圣人,不可能事事都对面面俱到,肯定有所偏颇。

他也不想干那么多活。

窦荣吃下一颗香甜的糖炒栗子,喝了一口茶才说道:“顾轮胎主意大得很,小心思还特别多。”顿了顿,他看着赵骅认真说道,“爹,您和娘再干个几年,就该致仕了。”

赵骅毕竟是在官场浸淫了几十年的人,一听就心里面一咯噔,问:“几年?”

赵王氏倒是神情平静:“想想太上皇退位的时间,差不多十来年吧。我当个大学山长倒是好一些,你这个户部尚书的位置该想着给自己找接班人了。”她看看赵淩和窦荣,“等太子三十岁?”

窦荣从赵淩手上叼走刚剥好的糖炒栗子:“嗯。”

外面卖的糖炒栗子用的是白糖,家里的糖炒栗子还会刷一层蜂蜜。

家里的更好吃。

赵骅的表情有着难以掩饰的失落:“唉……那我再干个五年就提出致仕吧。”

像他这样的臣子提出致仕,陛下得挽留,得留出提前量。

再有个三五年时间,足够他把陛下或者是太子看好的人选培养起来了。

他仕途顺遂,从一开始就有实权,到如今的户部尚书,不能说权倾朝野,也是无可争议的权臣。

想到马上就要致仕,手中没了权力,他心里面就空落落的。

赵辰不理解赵骅:“致仕不是挺好的?您可以天天跟你那群老朋友们泛舟吟诗,不想回老家就陪着娘去神都大学教书。我倒是想回老家过清闲日子,现在跟着四弟,一天天的忙死了。”

赵淩哼了一声:“你不想待在吏部,等年底大考就把你外放了。”

赵辰好奇:“现在有外放的好去处了?”

有个当吏部侍郎的兄弟,赵辰在这方面可谓占尽优势。

他现在官职差不多到了,外放出去能干个四品,在外面干个六年,再回神都应该就能混个从三品之类的当当。

赵淩低头把最后一颗栗子剥开:“你想外放就肯定有好去处。”好歹他也是吏部侍郎,“有什么特别想去的地方没?”

老家肯定是不能回的,官员得异地任职。

赵辰去的地方少,不是很确定,但:“去有糯米的地方。”

神都不是吃不到糯米,但是糯食没象州那么丰富。

当然别处也有糯食,还各有特色。

赵辰对糯叽叽是真爱。

“文州,在黑龙州边上,到时候隔壁就是大堂哥,你们两个可以相互照应。”

赵辰喝了一口茶:“你还是给我挑一个稍微苦一点,又没那么苦的地方吧,比较容易做出成绩。”

赵王氏一听就笑:“投机取巧。”

赵淩倒是不反对:“能取巧,为什么要蛮干?那就去儋州。儋州气候和海州差不多,多山陵,条件确实艰苦,到时候你去了申请多带些炸药开山修路,再带些探矿的人手。那边没什么世家大族,办事比较方便。先去当同知,我看你干个六年能不能在当地当知府……嗯,还是把你调到东州当知府。”

赵淩的算盘全家都听得懂。

六年之后,赵辰去东州当知府。

到时候赵骅和赵王氏致仕回老家,跟赵辰也就一江之隔,相互之间能有个照应。

赵辰觉得这个安排十分妥帖:“不知道能不能这么顺利?”

赵淩倒是无所谓:“咱们先说着,说不定将来有更好的安排。”

计划再好也没用,很多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

他们聊完,接下来一次大朝会上,赵淩就被任命为了太子太傅。

一同任命的还有太子府的一众官员。

虽然关于这一天朝中早有准备,但这么突然还是始料未及。

赵骅看着躬身领命的赵淩,想到先前在家中说起未来的安排,突然觉得赵淩已经有了权倾朝野的样子。

他稍微走了一下神,突然听见又是一道任命。

“命太子太傅、吏部左侍郎赵瑞,任宰相。”

第209章

赵淩给赵王氏请封了一品诰命夫人, 被赵骅找了个理由揍了一顿。

赵淩瞧着老爹岁数不小了,上次打架还扭伤了腰,没忍心让他撵着跑, 干脆贡献出自己的左手, 让他打了几下, 倒是把赵骅给整不会了。

赵王氏在边上看得直乐:“你们爷俩少闹腾。”

她没想到真有一天能够靠儿子争诰命。

她在花房里摘草莓, 让赵淩给她拿篮子:“我以前嫁给你爹的时候, 还真没想过诰命的事情,只盼着你爹将来能有良心, 别高中之后抛弃糟糠之妻。”

她曾经也觉得有诰命在身,已经是她人生最厉害的时刻, 觉得女儿嫁得好,儿子读书好官职高, 是她作为女性最成功的地方。

现在儿子给她一个一品诰命夫人,她当然很高兴, 却已经不会把这个当成是她最重要的成就。

她可以教书育人, 可以做出许多重要的造福百姓的研究,可以做许多事情,这是她作为王蔷薇的成就。

赵骅生气:“胡说什么?”

他是那种过河拆桥的人吗?

再说他妻子什么时候和糟糠有关系了?

赵淩不搭理他,问赵王氏:“娘就没担心过爹当不上官?”

毕竟以王延的能力, 并不能在官场上给予赵骅什么帮助。

可以说, 但凡赵骅考试的名次低一点,仕途在起点上就得坎坷。

“这倒是不担心。”赵王氏笑笑,“不是对你爹的学识有信心, 那时候我在闺阁中,说起来是识字,其实学得很浅。对于科举什么的, 根本没什么认识,只知道你爹能够在乡试考头名,会试、殿试肯定没问题。考上了进士,自然就能当官。”

“没想到全天下的案首那么多哈哈哈。”赵淩笑完,就把赵王氏摘下来的草莓往自己嘴里塞。

赵骅看不下去:“案首也就二十几个,我的学问又不假。”他把赵淩手上的篮子拿走,去边上拧开水龙头冲洗,关上水龙头的时候还是觉得很神奇,“有了自来水,用水方便多了。”

赵淩瞅了一眼做成金蟾吐水模样的水龙头,感觉很有户部特色:“以后会越来越方便的。”

等他把发电机给搞出来。

赵王氏没了篮子,也不摘草莓了,问:“你家豆豆呢?怎么你都在这儿半天了,还没过来?”

赵淩说道:“去给马接生了。我说我来,他还把我赶走了。”

开玩笑,谁是写战马小论文的人?

他是专业的好嘛。

“还不是你上次给马接生的时候,被慢慢撕了衣服。”

要不是他当时全程围观,听见窦荣让人送衣服到马厩,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两个人在马厩里干了什么好事呢。

赵淩想到那次的事情就满脸一言难尽。

米氏进来,一看他的表情愣了一下:“怎么?草莓很酸?今年确实出了几个新品种……”

赵淩赶紧解释:“不是。说上次给马接生。明明那马都不是慢慢的媳妇,偏它着急。”

再着急也不该撕他衣服啊。

可慢慢是他的救命恩马,他能怎么办?

慢慢脾气本来就不好,还跟着年纪一起长。

赵淩是拿它一点办法都没有。

米氏笑笑,手上拿着一封信过来:“我大哥的信,四弟你看看。”

赵淩把信展开一看,眉头微微一挑,把信递还给她。

米氏看他看完,又把信给赵骅和赵王氏看:“爹娘也看看,给点意见。”

米氏的大哥是米希。

米希信上说的内容是陛下让米希选几个家中的子侄到神都来,他在信上把自家几个子侄的长处和短处简单写了一下,让赵淩帮忙参详选谁到神都比较合适。

其实是米希离开神都已久,对如今神都的情况不了解,让赵淩这位天子近臣帮忙参详。

米家和赵家是姻亲,说话更方便。

米氏没想太多:“是不是我家能平反了?我家里人都能回来了?”

赵淩看着大嫂充满希冀的眼神,还是说道:“平反肯定不能平反。回来倒是可以回来一些。至于回来之后是当质子,还是重新获得重用……路都是人走出来的。米希毕竟是今上的伴读,情分不一样。”

不完全是好事,但绝不是坏事。

上一篇:世子今天跑路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