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 第272章

作者:枫香 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文 基建 轻松 古代架空

只是作为出嫁女,她们现在得回两个老家, 譬如赵王氏,得回象州和武州。

不回去不行, 无论是赵家和王家都强烈要求她回去。

不管别人怎么看待女官的事情,出了女官的家族都是非常高兴的。

譬如赵家和王家, 就说是不是状元,是不是六元?

自家出了状元, 还一天天指天骂地的才是神经病。

再说这可是六元啊!

开天辟地(有科举)以来的第一个六元!

赵骅很想陪着赵王氏回乡, 无奈他请不出假,只能交代同行的两个女儿。

赵婉清肯定是要一起回乡的。

她倒是不用跑武州,夫家沈家就是神都人,只是都陪着母亲一起回了, 顺便就把儿子女儿一起带上。

难得一次长途旅行, 回去武州正好看看,能不能和王家攀攀关系。

王家人丁兴旺的,大家族认识的人也多, 说不定就有一些个秀外慧中的好儿郎,能给她大女儿当赘婿。

也不一定要招赘,就是男主内。

赵婉蓉这个王妃就很随意。

顾枋这个王爷不能擅离封地, 但是她已经提前报备过了,可以陪着嫡母和姐姐一起。

这次她还带上了自己母亲葛姨娘,准备一起去王府住一段时间。

嗯,顾枋的封地就在武州。

赵淩更是得回去吴州,但是被顾朻拦了下来:“你这一来一回两个月不在都没事,还去干嘛?”

赵淩理不直气也壮:“去教太子啊。”

顾朻不放人:“太子已经上手了,还有他爷爷奶奶看着,你给朕留下。”

赵淩:“……”

赵淩说是太子伴读,其实顾朻待他是又当弟弟又是当儿子的,哪怕赵淩如今已经是三十的人了,依旧惯着,好声好气地解释:“白侍郎要致仕,朕这会儿压着也压不了几天。你是吏部左侍郎,总得担起责任来。”

赵淩疑惑:“不是有人接任右侍郎?白侍郎推荐了谁?”

“白侍郎没推荐。”顾朻没瞒着,“朕看好沈羡。”

哦,沈二哥,他猫亲家之一。

沈羡确实能干,外放几年干得风生水起的,只不过相对吏部,他还以为沈羡会去户部。

那他带一带沈二哥,就能回去吴州了。

顾朻一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也没戳破他的幻想,让安安分分干活去。

赵淩还以为自己能够护送嫡母和姐妹们回老家,没想到啊……

站在码头上,目送装了一大家子的船开走,赵淩回头看窦荣:“你倒是好像一点都不意外?”

码头上繁忙,窦荣揽着他的肩膀往外面走:“年前白侍郎说自己要致仕的时候,我就想着表哥会不会召你回来。吏部那么多事情,白侍郎是老资历才能一个人处理稳妥。他要是回了老家,留下一个景尚书,加上一个新任的吏部右侍郎,整个吏部不得乱套?记不记得有一年爹回老家探亲,别说户部,整个朝廷都乱套了,大朝会上还打架。”

这事情赵淩印象深刻,“嗯”了一声。

赵骅送走了妻儿,刚有了一点得分别几个月的实感,情绪不高,这会儿听窦荣说话,跟着说道:“瑞瑞在宁吴本来也待不了多久。你这次留下,得做好再也不去宁吴的准备。一朝天子一朝臣,明白吗?”

相对于顾潥当初登基的时候,撤换了大量的旧臣,如今的顾朻登基后的行动温和得多。

一是顾潥是太上皇,不是先帝,还活着。

顾朻作为儿子,得表达对自己父皇的信任,继续任用受到父皇信任的旧臣。

二是顾朻在登基前,作为太子监国了几年,如今朝中的许多臣子是他用惯了,也知道品行,甚至于该提拔的已经陆续提拔了。

这种人事变动不那么大刀阔斧,更加润物细无声。

赵淩作为太子伴读,是绝对的心腹。

吏部这么重要的部门,顾朻需要自己的心腹占着位置。

赵淩一直以来的地位都比较超然,对官职权力什么的没什么追求,官场倾轧更是跟他没什么关系。

不过他不去想,不代表不懂。

赵骅都说到这份上了,赵淩当然懂:“哦。”然后又说,“我榴莲还没驯化好。”

窦荣忍着笑,安慰他:“思睿在吴州弄果园呢,他驯化好了榴莲会给你送来的。”

听他们这么说,赵骅倒是好奇了:“你们在吴州到底平时怎么过的?思睿那孩子在神都还给你打下手,怎么在吴州还有空弄果园?”

这次余琪、余飞、赵文敏都没跟着赵淩回来,留在吴州搞各自的研究,同时筹建吴州大学。

赵淩略感心虚:“宁吴那边百废待兴的,我平时什么都要管,很忙的。”

赵骅斜睨他一眼:“你看我信不信。”

赵辰走在前面催:“快点!”

今天可不是休沐日,他们还得赶回去上班。

赵淩到了吏部之后,就开始选人培养自己的工作团队。

既然他老爹和豆豆都说了,那么他就得做好长期打算。

白侍郎看到他的动作就很是欣慰,手把手带他,把手上的事情都一样样教他。

赵淩虽说也在吏部干了好几年,对朝廷中的人也都了解,但涉及到具体做事里面的弯弯绕绕,那比白侍郎要差得远。

赵淩学得快,关键是他在哪儿都吃得开,白侍郎带了他两个月,就顺利致仕,回老家养老了。

赵淩自己刚上手呢,就得带新人。

沈羡看着赵淩就笑:“以前我当庶吉士的时候,你还摆着一张小桌子在我边上刻狸奴呢,这会儿已经成我上官了。”

赵淩叫了一声“沈二哥”,笑道:“以前你给我讲题,现在我给你讲工作。”

景尚书过来看了一眼,说了一句客套话:“有什么搞不定的事情,就来问我。”都搞得定就别来找他。

两人应了一声是。

又过了一个月,新科进士们陆续返回神都,开始进入各自的实习单位进行培训。

这时候就体现出在吏部干活的好处了。

最优秀的一甲前三是皇帝的,剩下的人吏部可以先挑。

这次比较特殊,状元赵王氏就是个挂名庶吉士,主要是负责筹建神都大学,需要很多人。

赵淩也终于体会到了苦果。

景尚书就天天笑话他:“以前你在市舶司的时候,天天找我们要人,现在知道难了吧?”

赵淩嘴硬:“我那时候都被逼的自主招生了,招不到人还自己给他们上课培训。现在才哪儿到哪儿啊。”

“你把这话跟王博士说。”景尚书只觉得天道好轮回。

赵淩不敢说,说了不仅要挨骂,还要挨打。

他现在都是三品大员了,还是个侯爷,天天都被娘打到屋顶上蹲着,像话嘛!

赵淩唉声叹气,但该干的活还是得干。

没人怎么办?

大学里负责行政方面的职工还好说,甚至可以进行社会招聘,但负责教育的先生们不仅得专业方面有长处,最好还有相当的实务经验。

可他总不能把在朝中好好干着的官员调去大学当先生吧?

别说官员自己乐不乐意,就是乐意也没法一次调这么多,朝廷还运不运转了?

赵淩就挤出时间来,跟赵王氏一起挨家挨户拜访一些致仕的官员们。

离休返聘,不然还能怎么样呢?

然后赵骅闹着要一起去。

去就去了,偏赵骅破事特别多,一会儿要拿帽子,一会儿要拿汗巾,折扇换了四五把,茶具换了两三套。

赵骅一上马车就见赵淩板着一张脸,顿时就怒了:“又怎么了?就许你天天跟你娘出去玩,还不许带我一个?”

赵淩一个字不说,往窦荣肩头一靠。

赵王氏白了赵骅一眼:“淩儿跟我办正事去,谁说出去玩了?”

赵骅把手边的推窗打开,又把棚顶的天窗打开,再把旁边用浅色绣线绣了蝴蝶的窗帘挂起来:“办正事坐这么漂亮的马车?”又指指赵淩背后露头的一截钓鱼竿,办正事?

马车车厢是赵淩设计的,工部下面新开了个车厂,其实就是在车上装了琉璃窗,不用夏天、冬天换轿厢,夏天也不用下着雨坐敞篷。

赵淩还把自己原先去梁州时候设计的旅行用轿厢拿来参考,重新设计了房车,方便长短途旅行使用。

这种设计仿造很容易,琉璃窗现在也不是那么紧俏的东西。

只是工部的牌子摆在这儿,谁不追究大牌呢?

还是皇后同款。

皇后余姝本就貌美,坐个漂亮的新马车往城郊转一圈去踏青,引来他人争相效仿,让车厂的订单直接排到年底。

至于其中赵淩给了皇后多少代言费,外人就不知道了。

另外还有车厢内装饰用的各种坐垫、窗帘、配套的茶炉、储物格等等各种东西,更是卖断货,让景尚书嚷嚷着要革了赵淩工部郎中的职。

新车车太畅销,以致于赵淩也只搞到两辆,其中一辆还是针对窦桓这个残疾人特殊设计的车,理所当然给到了窦桓。

新车赵淩和窦荣平时都轮不到坐,都是赵王氏在用。

赵骅早就想坐着新车和友人们出去吟诗作对,奈何没他的份。

第177章

窦荣觉得水灵就是蔫坏, 明明订的两辆新车已经放在家里,开始收拾最后的内部装修,但他就是不说, 非得看他爹闹别扭。

嗯, 这也是一种父子情谊?

他这种从小没怎么跟亲爹相处过的, 不太能理解。

上一篇:世子今天跑路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