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枫香
嫡母和庶子能不能有点分寸?被外人看到成什么了?
亲母子也不行!
赵王氏比他火气还大:“你过来看看淩儿背上的伤!”
火气最大的是窦荣。
赵骅父子几个只扫到一眼赵淩的后背,窦荣就快步上前,把赵淩的衣服穿好了抱进怀里:“放烟花的时候没注意,被火燎了一下。我每天都给水灵上药的。”
赵王氏愣了一下:“放烟花?不是锅炉爆炸?”
第166章
赵骅父子几个还是找机会检查了一下赵淩背后的疤, 确定真的只有鸡蛋大的一块,皮肤看着也在逐渐恢复正常,才算是放下心。
赵淩这个伤还是刚从南洋回宁吴没多久的事情。
其实就是烫出了个大水泡, 换成一般人应该都好的差不多了, 无奈赵淩体质就不容易好。
他现在已经好了伤疤忘了疼, 跟家人炫耀自己捣鼓的烟花:“不是我吹, 我做的烟花炸得又高又好看。我还带回来了几个, 等过几天休沐了,咱们去庄上放。”
得找片空地, 在城里放烟花容易发生火灾。
窦荣刚找过来就听到赵淩的话,脸都黑了:“你怎么还把烟花带回来了?”
赵淩立马往赵骅背后躲:“爹, 你看他!”
赵骅压根不搭理他,让开位置。
赵淩瞬间落入魔爪, 嗷嗷叫着被扛走了。
赵辰和赵茂面面相觑。
“四哥不会有事吧?”
“能有什么事?这么皮,我都想打一顿。”
赵茂用一种“早就知道你是这种人”的眼神看了一眼赵辰。臭大哥自己没本事, 就想着打弟弟。
哼!
赵骅懒得搭理这几个蠢儿子, 问赵茂:“今天晚了,你是住在你四哥这儿,还是跟我回家住?”
虽说分了家,但赵骅这个当爹的, 不至于连家里给儿子一间客房都没有。
其实休沐的时候, 赵茂一家基本都会过来住,家里给他留的说是客房,其实那个院子基本就只有他家住。
“跟你回去。”赵茂说完, 就跟着老爹和兄长一起下楼去送来赴宴的宾客。
看到赵淩好端端在门口,他凑过去问:“四哥,你没被翊哥打?”
赵淩瞪他一眼:“什么话?我还能被打?”
他和豆豆可恩爱了, 怎么可能家暴?
他想家暴弟弟。
赵茂看出不对,等客人们都走后,赶紧一溜烟跑了。
晚上宴会,白天还要去上班,赵淩就不是很精神,但活还是要干。
他特意提早到的吏部,手上还拿着好几本册子。
窦荣不太放心地把他送到位置上,叮嘱赵文敏:“看好你先生,别让他乱走,你自己多记着点路。”
赵文敏深感责任重大:“我会尽力的。”不敢保证,他先生行踪诡秘,真想开溜,他也盯不住,毕竟他的体育课成绩不太好。
窦荣看着眼瞅着能说亲了还瘦巴巴的赵文敏:“今天中午我带你去一趟太医院。”
这孩子小时候当乞丐到底是伤了底子,哪怕这些年好吃好喝养着,身体还是瘦弱。
赵文敏感激地应下。
其实这些年他没少调理,就是干吃不胖。
他都觉得对不起自己吃进去的粮食。
赵淩对窦荣摆摆手:“我这儿能搞定,中午记得过来一起午膳。”
窦荣觉得他够呛能在吏部吃饭,只是没多说什么,就往兵部去了。
他这种外放的将领回来,除了大朝会和皇帝召见,并不需要像赵淩这样坐班,去兵部也只是随便溜达一圈,看看有没有搞出新的武器装备。
赵淩虽说自从当了吏部左侍郎之后,就一直待在宁吴,但吏部肯定有他的位置。
他平时在宁吴也能看到延迟的吏部的各种工作内容,现在做起来一点问题都没有。
赵文敏也差不多。
他和余飞、余琪都是被照着科研人员的路子培养的,但自从他们的基础课程完成后,天天跟在赵淩身边,除了学习以外,自然是赵淩做什么,他们也跟着做什么,给当个助理绰绰有余。
白川到的时候,赵淩这边已经干了一会儿活了。
看到白川,赵淩赶紧站起来给白川行礼。
白川回了礼,笑眯眯地考校了赵文敏的功课:“咦?这孩子……”路子有点歪?
嗯,不能这么说。
白川若有所思:“这就是……大学?”
赵淩微笑:“是。白爷爷觉得怎么样?”
赵文敏很有眼色,给白川倒了一杯热茶,又从带来的食盒里,用竹夹子夹了几样精致的小点心摆了两小盘。
白川很是受用,笑眯眯地坐下,取下腰间的玉佩递给赵文敏:“很不错的孩子。”
赵文敏在赵淩的示意下接过玉佩,道谢。
白川在吏部已经待了三十多年,虽然觉得科举确实不错,但局限性也很明显。
国子监改制重开后,新科进士的表现好了很多,只是他总觉得哪里还欠缺了点。
刚才他跟赵文敏聊了几句之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只是具体怎么做,他还不清楚。
赵淩其实也不确定。
科举制度在如今不能说是最好的制度,但肯定是最不坏的制度,推翻是不可能推翻的。
而采用他上辈子的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的培养体系,目前的国力还不支持,大部分人的观念和财力也不支持,只能在一些相对繁华的地区进行试点。
先一步一步来吧。
吏部的其他官员陆续开始办公,对赵淩这个不怎么来的侍郎很好奇。
赵淩这几年属于人不在朝堂,但朝堂之上一直有他的传说。
只不过传说中只是略微提及赵淩的长相不俗,重点在赵淩做的功绩,甚至于婚姻和财富,对于一些新晋的或者是刚从外面调任神都的官员,完全没料到赵淩的长相会不俗到这种程度。
赵淩很会长,年少的时候线条圆润,面相更偏向于自己的生母,现在年纪上来了点,青年的轮廓显现,有了赵骅的影子。
赵骅那是出了名的才貌双全,一张脸到现在都很帅气。
赵淩结合了父母的优点,加上也算是从小锦衣玉食,又身居高位,现在的长相气质,哪怕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一些人都会惊叹,更别说是初次看到他的人了。
景尚书都从隔壁厢房溜达过来,专程过来看热闹:“咱们家小水灵长大了。”
赵淩感觉自己跟动物园的猴儿似的,叹气:“您就别取笑我了。”
景尚书看着赵淩,有些无奈地摇摇头,觉得配窦荣可惜了。
但凡赵淩正常嫁娶,这会儿不知道多少人要把自家姑娘送过来。
赵文敏很有眼色地给景尚书搬了椅子过来。
景尚书倒是没像白侍郎那样考校赵文敏,很是干脆地也摘了一枚玉佩给他,难得鼓励了一句:“跟着你家先生好好学,将来别丢你家先生的脸。”
赵文敏顿时感觉到压力。
景尚书本来只是过来串门,现在坐下了,就开始跟赵淩、白川一起说起明年科举和恩科的事情。
“新皇登基,理应开一次恩科,只是明年本就该是春闱。我的想法是,明年下半年或者后年增开一科。”
赵淩和白川对此都没有什么异议。
白川说道:“还是放在后年再开。廉租公寓楼的新楼明年怕是来不及建成,后年倒是肯定能再添两栋,届时参加考试的举子也有地方可住。如今神都的住宿……”说着他摇了摇头。
赵淩刚回来,还没了解目前的物价,多问了一句:“多少钱?”连一名三品大员都觉得贵。
“靠近贡院的小院,一个月二三十贯,偏一点的一个月也得五贯。几个人合租一个院子还算便宜的,住客栈更贵。一些地方能住同乡会馆倒是便宜,不过毕竟是做生意的地方,那环境休想安静读书。码头和新城那边的房子倒是有便宜的,只是太吵了。有些学子只能住到城外寺庙、道观去。”白川突然想起来,“你种桃子的那个小湖村,如今文风鼎盛,有不少人租住。”
小湖村距离神都不算太远,又住着魏学海一家。
赵骅经常跟一群文人墨客去小湖村登高泛舟。
关键是小湖村几乎每天都有车往返神都。
也就是赵淩还没来得及了解,不然就会发现他们家的送菜路线,已经具备了私营公交的雏形。
赵淩意外也不意外。
小湖村原本就有人想要租房子,只是数量比较少。而且早前村里的房子并不怎么好,很多想要过来租房的学子都没租住。
现在估计是租房条件改善了一些。
赵淩听着这租房价格咋舌:“活不起了。确实得多盖廉租房和公租房。”
以前他那会儿学子考个会试,比较节省着用,起码也得两百贯,现在恐怕还打不住。
廉租房和公租房从有楼房开始就在推进,如今也算是广受好评。
这属于官吏相关福利,归吏部管。
“驿站已经全都改成了四层楼,客房比以前多了好几倍,今年回京述职的官员能够多安排一些。”
按理来说,官员出差都可以免费住驿站,食宿都有标准。
但像神都这样每年会在短时间内迎来入住高峰的驿站,很多官员来了也没地方住,就得自行解决住宿。
有些在京城有房产有亲友可以借住的还好说,自费租房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赵淩看着白川拿出一份目前神都建成的、在建的、以及规划中的廉租房和公租房的册子,翻看了两页突然感觉周围有些安静,抬头:“怎么不说话了?”
景尚书微笑:“盖房子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