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 第205章

作者:枫香 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文 基建 轻松 古代架空

“抹布都十六了吧?”窦荣算了算抹布的岁数,感觉是个非常夸张的数字,“我还没见过谁家狸奴能养到十六岁的。抹布瞧着还不见老。咪咪几岁了?”

“也得有十四五岁了。”赵淩笑,“抹布本来就旧旧的,生下来就只有五成新哈哈哈。我小时候刚看到它,像塞在边上的一小团抹布。”

“你还记得那么小时候的事情?”他记得当初赵淩刚进宫的时候才三岁,那会儿抹布就已经是一只大猫了。

“记得一点。”全都记得是不可能的,印象深刻的有一些。

虽说他是一个成年人的灵魂,但婴儿时期器官其实还没发育好,视力模糊,又嗜睡,天天傻吃猛涨,像是要把上辈子缺的觉给补回来一样。

“那你记不记得小时候见到我?”

“记得啊。”赵淩拉着他的手大力晃了一下,“小哥哥好高,小哥哥好棒,小哥哥举高高~”

窦荣就问他:“喜不喜欢小哥哥?”

“喜~欢~”

窦荣听得心花怒放,晚上还不停追问他喜不喜欢。

赵瑞瑞恍恍惚惚地看到蜡烛熄灭,身上的小哥哥似乎变成了白毛大老虎。

好看是好看,喜欢是喜欢,就是太凶了。

桃溪巷两边的树叶子掉光之后,似乎一瞬间就入了冬。

赵淩本来还想着休沐了回一趟赵家,结果他人还没回去呢,赵王氏就带着人过来玩了。

“还是你这儿地方大。”

赵淩给她摘了个草莓吃:“你就是看中我这个花房了。”

赵王氏吃之前皱眉:“丁点大的果子,还不够塞牙缝的。”吃完眼前一亮,“多摘一点,我带回去慢慢吃。”

赵淩就给她看可怜巴巴的几棵苗子:“我让葛家商队从梁州给我带了,不知道年前能不能带回来。想要敞开了吃,最快也得明年三四月份了。”

赵王氏有点小失望,很快就让许娘子把带来的账本放到花房桌上:“跟你说正事。快年底了,该结的账结了……”

“好。”赵淩算赵王氏铺子的供货商,另外提供菜单还算分红,其中的账目每年结一次,“今年结账这么早?”

“不早了。对了,今年我和你爹打算回老家过年,你们要一起回去吗?”

第133章

“怎么想到要回老家?”赵淩自从有记忆以来, 都没见过爹娘回老家。

倒也不是他们不想回去,而是回家路程太远。

路上来回就两个月,一般年假就不到一个月。

赵骅作为皇帝的左膀右臂, 没法一走就那么长时间。

赵王氏解释:“这不是很长时间没回老家了。这次你成亲, 老家兄弟姐妹们都来了, 你爹想你爷爷奶奶了, 就跟陛下告家要回去。你大嫂最近害喜好多了, 让赵辰陪着在家安心养胎。我们过年回去一趟,回来也能看顾着她生孩子。”

赵淩觉得回老家也可以:“我问问豆豆有没有空。”正好他带新媳妇回老家。

赵王氏现在越想越觉得自己是被窦荣忽悠了, 对这门婚事有些后悔,但现在小夫夫俩新婚燕尔的, 她也不好说什么,就说:“行, 你问问。”

问的结果是,窦荣特别愿意跟着回老家, 但皇帝不愿意。

“你们俩看看今年都请了多久的假了?还一次就请三个月, 像样吗?”

赵淩仔细想了想:“可是我事情都会安排好的啊。”

他手头没什么紧要的事情。

藏书室的整理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现在做事的临时工们都已经上手了,不需要他再一直盯着。

剩下的就是一些翰林院的日常工作,一多半都是他从聂院使手上接过来的, 到时候再还回去就是了。

哦, 陛下的私库还没整理好。

但那又不是他的问题,是柜子没做好。

就陛下私库的那些量,工部那边的作坊怎么赶工也得明年才能做好。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他在也没用。

算来算去最重要的工作反倒是当御书房石狮子。

御书房难道还差个摆件?

哦,石狮子偶尔要口吐人言……不是,是有时候君臣们会问他, 感觉跟小时候他们给他布置功课一样一样的。

赵淩看着顾潥:“学生总得带豆豆回老家啊,总得把他的名字写到族谱上去吧?”

成亲了是该带新媳妇回老家。

名字入族谱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顾潥不情不愿地答应了,又觉得给赵骅四个月的假批多了,看了一眼赵淩:“你们只有三个月假。”

赵骅四个月的假期,是因为赵骅那么多年兢兢业业都没回过老家。

赵淩这种上任之后一多半时间跑在外面的,不配有那么长时间的假期。

“噫……是,先生。回来学生给您带好吃的。”赵淩高兴了,开始哄人。

顾潥嗤笑:“朕又不是小孩子,还给朕带好吃的。”

“那您给太子殿下带什么好吃的,学生给您带过去?”

顾潥哼哼:“太子过年就回来了,还用你带去什么?”

“哦,那过年的时候学生让庄上给您送一头猪来。”先生不要,学生也得送。

别的东西顾潥不缺,但红烧肉能有谁不爱吃?

顾潥不客气地点单:“才一头猪?鸡鸭鹅什么的,也多送一些来。”

“好的。”赵淩觉得无所谓,反正自从他的养殖业上了规模之后,就一直往宫里送。

皇宫一直是他庄子的重要客户。

有几个御厨还是他家常妈妈的徒弟。

不过作为年礼的东西不能算钱。

切~京城阔少有的是钱。

赵淩自己写了假期条子,让他的陛下先生盖了章,自己拿去翰林院和吏部报备。

十一月底,赵淩就带着窦荣一起,跟着赵家的队伍一起上了客船。

赵辰得留在家里陪怀孕的妻子,到码头给他们送行,对赵淩说:“放心吧。你家花房里的草莓我会替你吃掉的。”

赵淩:“……”果然熊孩子还是一如既往的讨厌,“你得打得过慢慢才行。”

他大哥这样的,慢慢一脚能踹飞三个。

他和窦荣不在家,慢慢怕是要把草莓苗都吃掉。

葛家最近几年开始拓展客运业务。

像从神都到象州的热门水路,赵淩回乡考试那会儿,还是坐的货船,这会儿已经有几艘专门的大型客船了。

客船不是单独一艘,是跟着一支船队一起走。

船队内的船不止葛家一家,由几家关系不错的商号一起组成。

每艘船上都有许多膀大腰圆的练家子日夜巡逻。

赵淩天天在傍晚泊船后,拿着钓竿钓鱼,第三天就冻感冒了,只能老老实实躺在船舱里,等回到赵家村养了两天才算是好全,然后就又去钓鱼。

窦荣只能陪着他,把赵淩一次钓上来的两条小鳑鲏摘下来给抹布和咪咪吃:“不是说象州这边的鱼很大吗?”

“那得去外面的湖里钓。那边水深,连着河,鱼大。村子里的水太浅了。”赵淩把竿子甩出去,打了个哈欠靠在窦荣肩膀上,“明天开祠堂,让老族长把你名字写上去。”

窦荣微微一笑:“嗯。”

赵淩小声抱怨了一句:“明天大日子,你今天晚上别闹,早点休息。”

人一闲下来,就有特别多的时间娱乐。

赵淩觉得窦荣的娱乐方式太少太单一了,哪怕他把单一的娱乐方式换着花样玩也不行。

窦荣就低头在他耳边小声抱怨:“才吃了一顿饱的。”

这是实话。

之前赵淩的风寒好得断断续续。

明明不严重,可能是河上风太冷,也可能是船里面太潮湿,总之就是人一直不太精神。

一路上窦荣只担心赵淩的身体,压根没别的心思。

现在回老家身体彻底好了,就忍不住吃好一点。

赵淩耳根发烫:“那你也不能……”

两人说着私密话,村里的小孩儿们呼啦啦跑过来,呼啦啦跑过去。

赵淩干脆收了鱼竿。

窦荣把桶里的鱼挑了挑,太小的拿出来放回河里,剩下的带回去:“让常妈妈做炸小鱼吃。”

炸小鱼的食材很容易得,就是处理起来麻烦,还费油。

炸过鱼的油也不能用来炸别的。

除了过年没人愿意做。

一盘炸小鱼,几杯小酒,赵家一群老少爷们就能从中午吹到傍晚。

几名族老红着一张醉醺醺的脸,还得家中子侄过来把人接回去。

窦荣也是红着一张脸被赵淩接回去。

他倒是没喝酒,而是被村里的小孩儿们缠着学打拳。

教孩子们打拳,比自己打拳还累人。

完全不知道一群马步都没扎稳的小屁孩,怎么有胆子拿着棍子往人脑袋上敲,一个错眼又不知道上哪儿拿了一把柴刀,把窦荣硬生生吓出一身汗。

村里学堂教的一点拳脚功夫,还是当初梓萱教的几手,已经被孩子们练成了广播体操,失去了对武功的向往。

上一篇:世子今天跑路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