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 第175章

作者:枫香 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文 基建 轻松 古代架空

赵骅刚好回来,进门就见这情形,两边劝。

对赵王氏说:“孩子大了,不能打了。”

又对赵淩说,“你那么大个人了,少惹你娘生气。”

娘俩都不理他。

赵辰、赵缙和田学智跟进来,听他们说建房的事情。

家里连着几年因为子女嫁娶的事情,一直在修房子,赵王氏估算了一下时间:“盖两间房要不了多长时间,这两天就动工,淩儿把琉璃弄来。咱们弄简单点的,一个月就能完工。再晚天气冷下来就没法盖,得等来年开春了。”

“那我抓紧。”

家里人对加盖书房的事情都很高兴。

动作很快,一个月时间就把两间书房盖了起来。

其中一间变成了赵王氏的办公室,方便她日常处理家事。

赵王氏对自己的办公室很满意,对办公室自带的地下室也很满意。

地下室就是原来的荷花池,当初为了这个池子,特意做了防水,材料都是很好的。

施工的时候,祝阳过来实验自己的滑轮组,把里面填进去的土又都挖了出来,计算工程时间。

一来二去的,书房下面多了一个不算小的地下室。

王延在地下室里转了又转:“这地方好,万一有什么天灾人祸的,能够躲在里面。”

无论是王氏老家的武州,还是象州,都是膏腴之地。

但水网密布导致水匪横行。

偏偏如王家这样经营缫丝的家族,已经算得上一个季节性工厂,大量的货物进出依赖水运,通常临河而居,非常容易受到水匪的袭扰。

只是象州武州那样的自然环境,铲子随便往下面挖就是水,很难挖地下室,所以都是想尽办法修建密室,譬如说隔墙,或者是借用假山等。

赵淩认真听了,画上图纸,琢磨着用混凝土砌个隔墙出来。

荷花池本来就比新盖的书房大一圈。

他把地下室修成和上面书房一样大小,应该看不出来。

虽说现在看不出神都会有乱起来的一天,但将来的事情谁知道呢?

赵家的年轻人们就把修建密室当个游戏来做,天天你一把石子我一把沙子地往地下室带东西。

王延忽悠完几个小子就不去管了,又去管家把管博澹老夫妻俩请过来住。

管家几个儿子表情倒是看不出什么来。

管博澹注意到王延打量的眼神,等上了马车才说道:“我家那几个儿子天天活得跟神仙似的,不会去管这些。赵骅小夫妻俩来京城的时候才多大?说起来赵辰小时候还在我们家住过一段时日。赵骅就跟他们自己兄弟似的,不会多想。倒是他们听说家里的大书房盖好了,肯定会经常来叨扰。”

赵骅坐在车厢里就跟个透明人似的,一声不吭,生怕被先生逮着了什么错处一顿好骂。

他自己爹娘就是寻常人脾气,对他这个幺儿疼爱是有的,但比较散养。

岳父岳母就不说了,也就最近这段时间才相处多一些。

他是到了管博澹手里,才体会到什么叫做严父慈母。

王延说道:“都来。思源他们几个的学问没的说,让我几个外孙都好好学学。我自己就是眼馋这大书房,尤其是天气一冷,待在里头都不愿意出来。”

新盖的两间书房,琉璃窗不仅大,按照赵淩原本的设计得用双层。

只不过在施工的时候,他还是根据实际需求,把外面的走廊用琉璃窗给封了起来,算是搞了个阳光房。

这样进出的时候可以避免温差,冬天还方便晒太阳。

书房没一点雕梁画栋的东西,瞧着很符合王延不露富的想法。

当然,王延的不露富,不是真的不露富,得叫低调奢华。

像是小老头今天身上穿的一件蓝布袄子,料子和染色都不打眼,但上面的刺绣都是顶好的。

类似的袄子,他做了好几件,每件的刺绣都不一样,一件穿不了几回。

他最近还在跟女儿、女婿和外孙、外孙女们一起琢磨怎么改进棉纺织工艺。

新盖的其中一间书房里,现在没放什么桌椅板凳,全放着织机之类的东西。

神都是重要的消费市场,但纺织业相对武州、象州要落后不少。

棉花又是比较新的纺织材料,虽说棉线、丝线听上去差不多,但实际差别巨大,不能直接套用丝织工艺。

赵淩今天休沐,特意跑了一趟宫里,去见了太后,从尚衣局请了四名大师傅。

本来挺顺利的,他都快溜出宫了,没想到被皇帝给逮住了,于是他就带着无所事事的皇帝皇后和二皇子一起回家,和王延一行人前后脚。

赵婉蓉正在里头摆弄几个纺锤,织机七零八落,完全看不出形状。

靠着墙壁有一排柜子桌子,上面整整齐齐地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工具。

顾枋一进门就先冲着赵婉蓉笑,然后跟着她一起摆弄东西。

顾潥见儿子和准儿媳在机器背后嘀嘀咕咕,压根没看见自己,倒也不生气,问赵淩各种问题。

赵淩还真不知道现在的进度到底怎么样了。

他是有一些机械知识,也大概知道纺织机应该是什么样,但他知道的是工业化的织机,还是从早年的影像资料里知道的纺织工厂的那种大型织机,跟现在的织机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赵婉蓉听到声音,赶紧从地上站起来,跟皇帝皇后行礼。

她今天未施粉黛,头发也是简单梳着一个低马尾,身上穿着耐脏耐磨的工装,还系着一个满是口袋的围裙,里面塞了各种小工具。

不过小姑娘是真好看,这样打扮也是一副朝气蓬勃活力满满的样子,让人看着心生欢喜。

尤其是顾潥,想到水泥就是赵淩和他一个堂姐一起弄出来的,觉得赵婉蓉这个儿媳也是可造之材,说不定将来做出什么厉害的东西来呢?

不管是什么,是谁弄出来的,他作为大虞的皇帝,肯定是获益的一方。

嗯,这些工具怎么摆得比他的御书房还整齐?

嗯?

这个钳子是这么摆的吧?

这些都是什么东西,瞧着真有意思。

顾潥一觉得有意思,在赵家逗留的时间就长了点,顺势就留在赵家用了晚膳。

天气冷下来之后,赵家庄上的猪就更加留不住了。

赵淩深刻怀疑过年的时候还有没有猪肉吃。

用过晚膳,皇帝皇后和二皇子回宫了。

二皇子还脸皮厚厚的打包走了好多咸鸭蛋。

赵淩站在门口,见马车不见了影子,马上就跳起来往厨房跑:“是不是把我咸鸭蛋全拿走了?我要寄给豆豆的!”

赵婉蓉跟在他后面跑:“哪有这么夸张?他就带了二十个!他自己吃的。”

“那一大筐,怎么可能只有二十个?他手黑得很,上次他把我的猪肉脯都给带走了!”

“你就留下那一点点……”

“还没出嫁呢,就胳膊肘往外拐!”

“吃你两口东西,那么多话,小气鬼!”

兄妹俩的吵闹声逐渐远去,王延的身子晃了晃。

赵王氏赶紧扶住老爹:“怎么了?赶紧去叫大夫!”

糟老头子虽然坏得很,但到底是自己亲爹,岁数确实大了。

“不用不用。”王延让女儿……赵辰直接把王延背回房,在床上躺下之后,才感慨道,“原来皇帝真就长着个普通人的样子,没什么三头六臂胳膊跑马。”又说道,“我还见着皇后和二皇子了。”

他打量了一下赵王氏,小声嘀咕,“我瞧着皇后还没有薇薇好看。”

赵王氏听得不知道该气还是该笑:“行了。您好好睡一觉,别瞎想。”

赵王氏他们从王延的卧室出来,看到赵淩和赵婉蓉还在打打闹闹,训斥了一句:“你们外公身体不舒服,小声点!”

两人立马噤声,跑去看了看王延,又出来继续去实验室里改织机。

机械这块虽然科举不考,但赵家人都算得上是理科生,转工科也比较顺溜。

文科生管博澹在边上看着这一家子,跟自己老妻笑道:“以前赵骅和薇薇就喜欢摆弄些小物件。”视线一扫,注意到在窗户外面探头探脑的赵游和赵茂,开门出去训斥,“你们功课都做好了?走,给我瞧瞧。”

两人垂头丧气地回到书房里。

赵静、赵学悄咪咪把愤怒的小眼神投向堂兄弟:怎么把大恶魔引来了?!

管博澹视线一扫,问:“常禾呢?”

赵静立马告状:“常禾做点心去了!”那小子最奸猾,看着在做功课,实际在写菜谱。

管博澹没被转移注意力,训斥赵静:“常禾好歹有一技之长,你呢?你从三岁开始启蒙,到现在十几年了,连个县试都考不过!还好意思说别人。我看你爹养猪的本事都比你读书的大,再这样下去,你还不如去庄上学怎么养猪养羊。”

赵静想着干干净净的猪圈,干干净净的猪,以及为此付出极大劳动力的爹,不由的眼睛里蓄起泪水,一张嘴就嚎啕大哭:“我爹从小到大都有人伺候着,现在都是当爷爷的人了,还去伺候猪!我爹都没给我洗过澡,现在给猪洗澡!呜呜呜,我想吃我爹养出来的猪,我爹说轮不到我吃!”

管博澹:这小子到底在伤心什么?

隔音不怎么好,从隔壁过来探头的赵家人又悄悄缩回去。

赵骅感慨:“我大哥到底没白疼这两小子。脑子是笨了点,孝心还是有的。”

神都远比泸阳县繁华。

赵静赵学本来就是贪玩爱闹的年纪,又不是坐得住的性子,但自从赵复被发配到庄上去养猪后,两个人只要一有空,就往庄上跑,吃的用的全都亲自往庄上送。

也许是哥哥哭得太伤心,赵学也被感染哭了起来,从呜呜咽咽,很快也变成嚎啕大哭。

赵游和赵茂对视一眼,继续做功课。

读书就要心无旁骛。

考场中什么事情都会发生。

两人把吵闹的堂兄弟当做一场抗干扰演习。

他们要是在这种环境下,还能写出漂亮的文章,那考试就不用愁了。

赵淩的织机没研究出个所以然来,也不能让别人看出他上班偷懒,就奏请皇帝,给有条件的贡院安琉璃窗。

就目前的运输条件,有条件的贡院特指神都的贡院。

上一篇:世子今天跑路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