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枫香
嗯,他找的赵淩也很不错,基本成亲就相当于分家,能够自己当家做主,不用在赵王氏这样强势的婆婆手下讨生活。
赵淩想想觉得有道理:“可是这么一来不是嫁得离家远了?”他大哥要气炸。
窦荣不以为意:“总不能一辈子放在眼前。”
“也是。”他成亲后也想出去走走,首先想去窦荣征战的凉州,看看一望无际的马场,看看新修筑的关隘和城墙。
“回头我多留意一下。如果是外地学子,家里情况不好打听。”赵婉蓉只比他小三个月,今年也已经十六了,在现在这个年代已经是可以出嫁的年纪。
他倒是不介意赵婉蓉待在家里,没合适的不成亲也没事,但是想要成亲的话,还是得趁早,不然合适的对象更难找。
他可不想妹妹找个歪瓜裂枣。
两人进了宫,路上还在聊。
窦荣也算是在太后跟前长大的,跟赵淩一起给太后拜年。
太后在琉璃殿里晒太阳,精神很好,问了一嘴他们正在聊的事情。
赵淩也就闲话家常一般跟太后说了两句。
他跟太后之间即是师生,又是祖孙,说话很是随便,完全不过脑子。
窦荣倒是有些计较,不过看太后没表示什么,像是还挺喜欢听这些八卦的,就没放在心上。
给太后拜完年后,两人又去给皇帝皇后拜年。
两人留下了礼物,又带回去更多的礼物。
他们想着去找找青年才俊,原本不太积极的各种诗会文会的也开始积极参与起来,还特意找了祝阳,把经常跟他一起浪迹烟花柳巷的青年才俊的名单要来,直接给列入黑名单。
只是没过两天,大年初一一大早,宫里头的一溜马车就到了赵家。
赵淩耷拉着眼皮,打着哈欠,裹着棉袍,抱着抹布往老宅过去,差点一头撞到人身上:“闻公公?新年好啊。”
“新年好啊,水灵。”闻公公笑眯眯地对他说道,“陛下和皇后娘娘、淑妃娘娘都来了。”
“嗯?”大年初一,这个组合,来他们家?
他们家祖坟是着火了吗?
赵家大门的门槛卸下,大门敞开。
赵骅和赵王氏,以及赵家一干人都站在大门外面,恭迎帝后一行人进门。
赵淩跟在闻公公身边走进去,被赵王氏瞪了一眼:分得清主客吗?
赵淩赶紧走到赵缙身边站好。
等淑妃娘娘从马车上下来,身边还带着二皇子顾枋的时候,赵淩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家里有马场的来了。
果然,淑妃娘娘过来就是要给顾枋向赵婉蓉提亲的。
他们其实也没见过赵婉蓉,只是见赵家人的品貌都不错,尤其是太后和顾潥对赵淩很喜欢,上次顾潥和皇后在赵家被赵王氏拒绝了婚事,非但没觉得被下了面子,反倒是觉得赵王氏这样一心护犊子的母亲很是不错。
等他们见到盛装打扮后光彩照人又端庄大气的赵婉蓉的时候,就更加满意了。
顾枋今年才十四,看向赵婉蓉的时候像只小奶狗,满眼小星星。
赵淩在边上冷眼瞧着,内心呸了不知道多少下。
装,就装!
平时在文华殿里恨不得横着走的也不知道是谁!
矮冬瓜!
死中二!
赵淩看向赵婉蓉的眼神,发现跟平时看向她那两条狗的眼神差不多。
啧,装可爱卖萌,狗东西!
小时候赵淩在文华殿蹭课,被一干皇亲国戚欺负过后,就平等地讨厌每一个小屁孩。
顾枋年纪比他小,倒是没欺负到他头上,但是他在上课的时候,顾枋在外面撒欢,就很碍眼。
赵淩想着自己怎么能算皮,顾枋才是真正的调皮捣蛋,他爹娘还不会把他撵到屋顶上。
这次顾潥上门提亲,没有被拒绝,双方很顺利地谈妥了,并且商定了大致情况。
后续细节会由一系列官员来负责安排。
赵家人把顾家人送出门的时候,顾枋落在后面,往赵婉蓉手里塞了个东西:“蓉蓉姐姐,有空我能来找你玩吗?我们去跑马打猎。我有个庄子就在福满庄边上,我们还能一起放纸鸢。”
赵婉蓉大方表示:“好啊。”
顾枋顿时就蹦跳着走了两步,意识到不够稳重,马上纠正过来,走到马车上。
赵淩顿时怀疑地看向顾枋。这是,早就打听过了?
等顾家的车马离开,赵淩好奇:“给你什么了?”
赵婉蓉把手摊开:“一串糖葫芦。”
一串红玛瑙雕刻的糖葫芦挂坠,精致小巧,又栩栩如生,在年节还显得红红火火,看得出是很用心的礼物。
赵婉蓉很喜欢,一下就把糖葫芦挂在自己裙子上,蹦跳着去跟人炫耀:“娘!你看这个好可爱!”
赵淩看着赵婉蓉的背影,又看看敞开的大门,慢慢想起来,淑妃娘娘姓崔?
他记得有一年去小庄过暑假,淑妃娘娘的弟弟崔玉书就是住在那边附近的庄子上,天天过来蹭裴先生的课。
所以,那不是崔家的庄子,是二皇子的庄子。
两边庄子离得这么近,说不定什么时候顾枋早就已经认识了赵婉蓉。
可是赵婉蓉去庄上,基本都是在他眼皮子底下玩。
骑马是他牵着,放纸鸢的时候是跟一群小孩儿玩,可他就在边上钓鱼,能有什么机会认识二皇子?
顾枋一个皇子,总不能装成佃农家的小孩儿混进来跟着一起玩吧?
“嘶——”赵淩低骂一声,“狗东西。”
别皇子可能不会,顾枋很有可能,简直太有可能了!
他都敢说顾枋会去掏田鼠洞!
果然姓顾的心眼子就是多!
第102章
赵婉蓉的婚事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解决了, 现在的问题就是二皇子年纪还小,得等两年。
赵家是一点儿都不介意把赵婉蓉在家留两年。
没了赵婉蓉的婚事后,整个赵家突然陷入到一个非常悠闲的氛围里。
家里最大的炕屋里, 赵王氏她们摆了两桌叶子牌。
赵王氏说道:“东西都准备好了, 要不今年还是把蓉蓉的屋子重新修一遍?”
赵淩不用去给妹妹找对象了, 就开始瘫倒在家里, 看边上同样姿势瘫倒着的赵婉蓉:“说你呢。”
赵婉蓉正在跟她的大黄狗深情对视:“嗯?修屋子的话, 我住哪儿?”
“那么大一只狗趴你身上不沉?”葛姨娘没好气地看她,“跟我住。”
“不沉啊。”赵婉蓉刚给狗子洗了澡, 现在香喷喷的,正是稀罕的时候。
赵淩瘫不下去了, 坐起来挠头:“怎么感觉家里不是买房就是装修的?年年都在捣腾。”
赵王氏看他蓬头垢面的嫌弃极了,打出一张叶子牌:“你不还天天翻屋顶吗?”
赵淩不敢吱声:“我去外面瞧瞧。”
赵婉蓉看赵淩跑出去, 疑惑:“四哥都要考试了,怎么不去爹那儿?”
今天管博澹、魏学海等一干师门的人都来了家里, 赵辰等人全都逮着大佬们问东问西。
赵王氏打出一张牌, 完全不用去想:“你瞧你四哥像是个读书的人么?”
“四哥不就是个读书人,怎么叫像一个读书人?”赵婉蓉不理解。
她很喜欢四哥写的那些小论文,还经常蹭赵淩的实验室捣腾各种小玩意儿。
“他思路不太一样。像你之前不是说要有马场?我们的想法都是让你嫁一个家里有马场的,你四哥的想法是给你弄个马场当嫁妆。”具体到马场这件事情上, 虽然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实现了赵婉蓉的愿望, 而且嫁给了顾枋这个二皇子,赵婉蓉将来只需要担心有钱没处花,而不用担心买一匹马都要小心。
同样一件事情, 赵淩的解题思路不太一样。
管博澹等人,全都是很正统,也是相当传统的那一派。
赵淩有点自成一派的样子。
赵王氏猜, 可能跟赵淩经常待在御书房里,被皇帝逮着问策和指点的次数太多造成的。
葛姨娘拍了拍搂着狗的女儿:“你啊,也算是柳暗花明。在家里多当两年小姑娘,不过等过完年应该要学规矩了。你要是进宫学规矩,正好跟你爹你四哥一起。”
赵家自己家里,平时行事是比较随便的。
大部分规矩是做给外人看的。
宫里面的规矩,肯定和赵家的不一样。
赵婉蓉嫁给二皇子成为皇子妃,将来二皇子封王之后就是王妃,不仅自己要有规矩,还得给别人立规矩。
这里面的规矩,待人接物仪态等等只是小节,怎么协助一位王爷来管理封地,并且加强忠君思想的教育才是重点。
现在大家都在年假,不过赵淩这个常年在文华殿里上课的人,已经列了一个大致的课程表。
赵婉蓉感觉都是小意思:“宫里头应该会派女官来,平时还得去宫里头上课。到时候我就可以去宫里头跑马啦~”
赵王氏也觉得那些课程,家里面几乎都教过,没教过的学起来也简单:“你的嫁妆得重新准备了。”
原先那些嫁妆是赵家女的,现在赵婉蓉的嫁妆得是皇子妃的。
葛姨娘皱眉:“总共就两年时间,怎么来得及?”
“来不来得及的,宫里头疼去。淑妃娘娘不是说了,她那边来准备。我们这边多给些体己就好了。”赵王氏倒是想得开,“原先那些田宅铺子,以后你也不一定能管得到。现在王爷都得去封地,等你成亲之后,也不知道能在神都待多久。身边多放些钱,以后到了封地再做打算。最好让你哪个兄弟去你们的封地当地方官,相互之间有个照应,递个消息也便利。”
她这么说是完全有可能的。
几个儿子、侄子、外甥,这两年应该都会陆续外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