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 第140章

作者:枫香 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文 基建 轻松 古代架空

赵骅也觉得错过了。

“等我去问问学智喜欢什么样的姑娘吧。唉,他这情况不上不下的。”赵王氏肯定是想给田学智说一门好亲事,但等她跟田学智一谈,发现田学智的要求竟然一点都不高。

田学智跟赵淩谈过之后,就已经不扭捏了,说道:“说个跟我娘那样的,脾气好一点,知书达理……也不用学得有多好,差不多就行。回头成亲了,我可以教,还得再请小舅妈分心教。”

赵王氏一听:“这倒是不麻烦。”

以田学智的条件,说一个官家小姐不容易,但说上一个举人家的姑娘倒也不是不行。

别的不说,赵骅的师兄们家就有一些年龄合适的姑娘。

虽说就门第而言有些高攀,但嫁给田学智,起码过日子舒坦。

现在师兄们家的姑娘们成亲的成亲,定亲的定亲,哪有什么合适的?

不过师兄们亲戚家的姑娘,肯定还有。

赵王氏瞧不上赵骅师门中人那种“神仙”样,对他们的人品倒是很信任。

她向来很有行动力,立马就把慈幼院的事情交给了姨娘们,自己每天串门去。

没过多久,她就通过各种渠道,收拢了好几家未婚男女的信息,又找了个时间,租了个园子,准备办了个名为赏花宴的相亲宴。

赵王氏指着满园子各式各样的菊花,问赵淩:“有什么想法?”

少年郎眉眼弯弯,穿着一身浅蓝色绣着猫扑蝴蝶图案袍子,笑起来露出一边深深的酒窝,漂亮得像是春天百花盛开:“好看!”

赵王氏从小到大看惯了,没好气地隔空作势打了他一下:“好歹也算个读书人,怎么就不赋诗一首?”

赵淩顿时脸色一垮:“又不是考试,能不作诗就不作诗了吧?”

赵王氏瞪他一眼,交代:“明天你不许来。”不然别家儿郎就没法找到娘子了。

“昂。”他一个喜欢小哥哥的,总不能明天来跟小姐姐抢小哥哥,“那我跟姨娘们去慈幼院上课。听说最近来慈幼院听课的人多了不少,咱们要收钱吗?”

六姨娘七姨娘离了家之后,现在家中还有五个姨娘。

葛姨娘平时要帮着赵王氏管家,米氏进门后,她管的事情就少了,主要是忙自己手边的一些生意,这两年主要在操持赵婉蓉的婚事。

虽说赵婉蓉的嫁妆等等,公中都有准备,还一点儿都不亏待,但当娘的肯定没法什么都不做。

剩下的四位姨娘,身边也没个孩子,平时除了稍微帮着管管家,也没什么别的事情做。

她们几个做姨娘的,也不能经常出去串门,倒是可以逛逛街,可是逛多了也就那么一回事情,还不如在家看看书。

倒是去慈幼院给孩子们上上课,能够让她们找到点价值感和社会认同。

价格敏感型赵夫人立马想都不想:“收!”说完才摆手,“不行不行,这钱不能收。先教着吧。起码得知道自己名字怎么写,会看路名,认识东南西北,会简单的算账。学的好了,将来给咱们家做事也便利。”

家业越大,赵王氏愈发觉得无人可用。

另外一方面,普通百姓们给孩子们找份活计是千难万难。

赵王氏之所以这么积极地编写基础教材,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给自己培养一些人手。

别问,问就是在神都没法置产,许多产业都离得太远,得派得力的人手去管理。

到了第二天,家里的人单身的在相亲,结婚的在过婚姻生活,剩下赵淩一个也没心思在家里待着,跟姨娘们一起去了慈幼院,找了几个相熟的匠人,把慈幼院的房子看了看,谈好了时间和大致的价格,让他们过来修房子。

慈幼院的房子一多半是土坯,屋顶还是茅草,每年不仅要修房子,还得换掉部分的屋顶。

像这种一层楼的房子倒是用不着钢筋混凝土,能用上砖石水泥就已经很可以了,维护成本也会降低很多,可惜现在水泥还没有对外卖,别说慈幼院用不上,他自己家也用不上。

赵淩本来还想着也在慈幼院上上课呢,好歹编写校对教材他也出了不少力,没想到还没张口就被姨娘们赶走了。

“常禾,带着你弟弟玩去,别碍手碍脚。”

常禾忍着笑,应了一声,拉着赵淩走了:“走,这边有个摊儿,卖桂花酿的和桂花糕的。”

赵淩顿时就来了兴致:“那我要吃桂花糕,再给老爹买点桂花酿。”

常禾奇怪:“怎么不给夫人买?”夫人也爱喝点小甜酒。

赵淩一脸严肃:“不行。喝酒会变笨的。娘那么聪明,可不能变笨。老爹就无所谓了,本来就笨笨的。”

常禾无语:“老爷怎么会笨?老爷作诗,张口就来。”

赵淩白了他一眼。意思是他这种张口闭口都阿巴不出一首诗的,比他老爹还笨?

亏常禾还是自己的奶兄,竟然如此长他人志气!

老爹也不能算他人。

算了。

赵淩突然问他:“你什么时候打算下场?明年成亲后吗?说起来你考试比我便利多了,你老家就在边上,回去有个一天半天的就成。”

常家虽然把老家的房子卖了,但户籍还在,距离神都不算很远,否则当年常家也不会想着到神都来谋生。

常禾生养在赵家,对自己老家完全没概念,倒是提起科考,下意识拍拍胸口:“我慌啊。”

“慌什么?”赵淩不解。

常禾皱起脸:“我这种写文章都不利索的,能考吗?我看家里大郎、三郎和六郎都那个样子,我字也写得不好看。”

赵淩可太明白这种被一群学霸包围的日常了,拍拍他肩膀:“别跟他们比,你只要比一起参加县试的其他人强就行了。”他拿自己举例,“你看我,平时在文华殿学得也不咋滴,还不照样考到解元了?字丑就多练,今天回去就每天写两张大字。”

笔墨纸砚都价格昂贵。虽然他给常禾免费提供,但常禾还是会下意识节省,绝对不会因为免费就敞开了用。

常禾觉得这个举例并没有说服力,对突然多出来的作业当没听见,掏钱买了桂花糕,跟赵淩一起吃。

有东西吃的赵淩,果然没有嘴巴再说话,眨巴着一双眼睛看周围的贩夫走卒。

慈幼院这里他也算是来得多的了,只是没在附近逛过。

他发现附近的商业还是很繁荣的。

像他们家,家里缺个什么,就一定得去东西市买,虽说距离两边坊市都很近,但毕竟不是自家门口,生活便利程度其实就一般般。

慈幼院这边就不一样了,有许多摆摊的、挑着担子挽着篮子的小贩。

卖绢花的,针头线脑的,蔬菜鸡蛋的,卖小点心的,给人剪头发修面的,形形色色的都有。

有人想买个什么,听到货郎的叫卖声,开门出来一吆喝,货郎就过来了。

这边房子挤挤挨挨,家家户户都不算大,有些明明是一个院子,里头却能瞧出来住着好几家人。

赵淩猜测:“这是兄弟分家后住一个院里吗?”

常禾看了看,给他再递了一块桂花糕:“应该是几家人赁的一个院子。”

“哦,对。”他都忘记还可以租房子,“这里赁这么一个院子多少钱?”

常禾也不清楚,就向周围的人打听了一下。

被打听的一位中年妇人仔细打量了他们几眼,很是热情:“你们要参加春闱的学子吧?怎的来的这么晚?贡院那边的房子租不到了吧?不过咱们这儿也不差,虽说离得远了点,但是价钱要便宜许多。这么一间房,一个月也就五贯钱。咱们这院子可宽敞,吃用也方便,还有水井……”

赵淩和常禾压根没听清楚她后面的话,看着巴掌大的勉强算是西厢房的半砖半土坯的房子。

五贯?

就这?

第92章

看出两人的犹豫, 妇人笑呵呵道:“这价钱一点儿都不贵,不信你们往别处打听打听?这么一间房,你们俩完全住得下, 一人两贯半一个月, 多便宜啊。咱这儿还是城里呢。不行你们就只能租城外去了, 到时候万一考试赶不上可怎么办?”

赵淩:都快不认识便宜这个词了。

巴掌大的院子里, 除了一个井台, 几乎晾满了衣服。

格局让赵淩想到象州府城里赵厦岳家那边的房子,能搭的都搭建上。

五贯钱一间的小屋, 这小院里起码有十间。

也就是说这个小院整租的话,一个月就是五十贯。

资金匮乏的慈幼院所在的坊, 肯定不是什么繁华地段,已经相当靠近城墙, 采光很差,冬天尤为阴冷。稍微有点钱的都不会选择住这里。

就这, 还得一个月五十贯?

常禾赶紧说道:“我们还是去别处看看。”

那妇人在他们背后啐了一口:“瞧着穿得人模狗样的, 没想到连这点钱都掏不起,呸!”

赵淩走在基本是土路,只有在某些凹陷的地方垫了碎石的路上,问常禾:“你钱够用吗?”

他给常禾开的工资是不是太低了?

常禾莫名其妙:“够啊。我攒了不少呢。你别听那妇人瞎说, 这是到了三年一度的宰客环节。”

会试三年一次。

考生们通常会在秋闱结束后就前往神都, 除了路途上花费时间,主要还是交际。

不管是结交学子,打探本届优秀考生, 还有尽可能拜访官员,无论是能够得到推荐或者是留下个名字,都是很好的。

当然, 学子们花费最多的时间就是在妓院。

没错,就是妓院。

说白了就是一群手头有钱还没人管的年轻人,能干出什么事情来都不用想。

他们租住的地方哪里是距离贡院近,分明是距离妓院近。

当然,这些和常禾都没什么关系。

他连考个县试都不怎么有信心,能考到神都来是想都不敢想,更不会去想考生们都考到神都来了,还能缺钱的。

他给赵淩当挂名的书童都不缺钱。

他的月例可不是到手的钱,还有读书的钱,以及几乎所有的吃穿住用。

连像刚才买桂花糕的钱,都是赵淩的,从他钱袋子里拿出来的,又不一定是他的钱。

月例他都自己存着,还有逢年过节的赏钱、压岁钱,可不少呢。

“哦。”赵淩想着,突然恍惚开口,“你说我是不是去当二房东搞群租?”感觉是真赚钱啊。

常禾能听明白二房东和群租,不过:“你有钱还不如在慈幼院边上租个小院子开个小学堂。现在外面的人进慈幼院听课的越来越多了,人太杂了,感觉有点不好。”

赵淩觉得有道理,刚想去找牙行,就见一位瞧着很面善的妇人牵着马过来。

他有些奇怪,明明没见过这位妇人,怎么总觉得像是在哪里见过?

上一篇:世子今天跑路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