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侯府嫡子 第146章

作者:弓翎 标签: 宫廷侯爵 布衣生活 情有独钟 正剧 古代架空

原来这又黑又糙的双儿竟是安王妃!

那刚刚他们的念头,这安王妃是发现了吧?不然他为何会用一把锋利的长刀去斩杀脚边的毛毛虫,明明脚挪一下,直接踩死才是最方便的……

众劳力们真是又惊又恐,心中不由得微微提起来,若是这安王妃把他们的异常告诉安王……

夏枢仿佛没看到那些劳力们惊惧害怕的神色,他开口跟褚源道:“马上就要夏收,现在叫这些人回去忙农事,还不算晚,不过……”

他顿了一下,劳力们的心瞬间提了起来,猴子忙道:“草民一切都听王爷和王妃的安排!”

猴子姓侯,名魁,头脑活络,脾性温和,如果说李留是这一众人推出来的头儿,他则是被众人默认成了军师一样的角色。他一开口,其他人几乎是不假思索的,立马跟着道:“草民一切都听王爷和王妃的安排!”

夏枢轻飘飘扫了他们一眼,点了点头:“如此甚好!”

他不再理这些人,转头看向褚源,继续道:“我担心进山的那三百多户人家。”

众劳力们这才明白夏枢不是要提他们,相互对视了一眼,终于松了一口气。

褚源想了想:“你怕他们错过夏种?”

“是。”夏枢丝毫没有在这些人面前遮遮掩掩的意思,他忧心道:“山中能开垦的地有限,春夏季节靠山吃山,他们能勉强填饱肚子,但秋冬季节,他们没有收成,又找不到足够的食物,到时候要么饿死,要么就会下山来抢。”

他扫了一圈在场的劳力们,说道:“现在安县就剩两百多户百姓,劳力们少,收入微薄,若是再叫那些人抢劫一番,这留下来安心种地的老百姓们又会有什么活路?”

“其实说到底,进山的百姓们也只是被逼无奈才进了山,并不是大奸大恶之人。所以,我想不如趁夏种尚未开始,他们也尚未走上绝路,不若叫人进山将他们叫下来,赶紧把下一茬庄稼种上,秋季就可以收,到时候也避免冬日冻死、饿死在山里。”

众劳力们见他们夫妻俩句句都是站在百姓们的角度,为百姓们着想,心中虽然不敢全信,但态度也有些软化。

猴子语带试探地道:“王妃心虽然是好的,但他们就算从山上下来,没有地、没有种子,劳力们又常常被征调服徭役,妇人和双儿们仅在自家自留地上种上一两亩地粮食,也是不够糊口的。”

他这话其实大胆的紧,隐隐有些怪官府的意思,但现场的几位“贵人”们都没有变脸。

景璟是不懂,元州是不在意,褚源是一向喜怒不形于色,夏枢则知道徭役这个事情确实烦的紧。每年都要从一户里面抽取一名男丁,免费修城墙、修水利河道或者做各种杂役,有时候完不成任务,还要滞留在工位上继续干,时间长的,有的甚至一年有七八个月都在服徭役。

夏枢阿爹和二叔先前就是每年都被蒋家村村长抽调出来服徭役,阿爹在外跑镖赚钱,家里实际上就只有二叔一个成年男人,没办法,他们两家每年都要拿出不小一笔银钱来更赋,然后一年好不容易有点儿结余,就基本上全填到了更赋上。

那还是京城附近,百姓们最起码活路多,不止靠种田,这安县偏僻小县,百姓们全指望着地里那点儿收成,劳力们全去服徭役去了,还是得自带干粮服役,普通小户只靠妇人或双儿养一家子,真的承担不起。

夏枢理解这些百姓们在徭役上吃的苦,只是对田地,他就不明白了:“为何没地?”

正常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就算自己没田,也可以租地主、富户们的田来种庄稼,不然人早就饿死完了。

他眼神冷冷地看向安县一众官员,难道又是这些人干了什么天怒人怨之事?

安县县令擦了把脑门上的汗,赶紧给夏枢解释:“下官才来了两旬,还没来得及去各村田看看,但听说前些年安县接连大旱,田里寸草不生,许多地主、乡绅就带着雇农们离开了安县,再也没回来过,而没有能力离开的,饿死的饿死,没饿死的也不愿垦荒,就只种自家自留地,日常收成些口粮,勉强度日,现在,安县大片田都荒着……”

夏枢:“……”

敢情这封地现在除了人少,还大部分都是荒着的吗?

其实想一想也能理解,徭役繁重,家中的壮劳力们被拉走服徭役,剩下妇人或双儿们既要养着孩子,又要下田干活儿,也种不了多少地。再者,荒地若是想垦出来,没个三五年是不行的,但往往花费心力垦出来,又会被官府收走,或者地主、富户们使手段抢了去,最终费心投入三五年,却什么也得不到,百姓们吃多了苦头,都极少主动去垦荒地。

夏枢看着眼前这些稀稀拉拉的一百多人,觉得这么下去不是办法,他把褚源拉到一边,低声道:“我想给他们付挖地基的工钱。”

褚源上一世虽然在民间待了不短一段时间,但战火纷飞中,他一直在被追杀和逃亡中,看到民间疾苦,知道百姓不容易,但底层百姓的生存生活,他并没有了解的多深入。

在处理和百姓之间的关系上,褚源愿意多听听夏枢的意见,必要时按夏枢的意思来,因为夏枢心怀仁慈,又是个和底层百姓打交道的老手,褚源相信他的能力和判断。

他道:“可,有什么想法尽管提,我这边尽量满足。”

夏枢来到封地就是为了干一番事业,叫封地赶紧发展起来,见褚源如此信任他,心中顿时炸了开了花,也更有干劲了,重重地点了点头:“好!”

他抬头看了眼日头,又见两位禁军已拿了绷带和伤药过来,招呼那些劳力们:“你们先过来领药和绷带,把身上的伤口处理一下,处理完就吃饭,吃完饭就去县城门口领这十几日的工钱,领完钱就赶紧回去忙夏收和夏种。”

“不用再服役了?还有工钱?”一百多名劳力们瞬间炸开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既不敢相信,又忍不住激动。

“先忙田里的活儿吧,忙完了再说别的。建王府的工钱按县里的水平来,一个劳力一日的工钱是二十文,你们自带干粮,我就给你们开到二十五文,一会儿把你们每人的上工天数在景尚仪那里登记一下,领取工钱。”

夏枢说着,就后退一步,把景璟露了出来:“景尚仪就是这位,你们可别找错……额,景璟,你怎么了?”

夏枢吓了一跳,忙扶住身子僵硬,硬挺挺往后倒的景璟。

“没、没什么……”景璟说话嘴唇都是哆嗦的,他脸色煞白,双手紧抓着夏枢的胳膊,眼珠子僵硬地往下身瞥了一眼,腿更软了。

元州也凑了上来,举起手想摸一摸他的额头,半路上才反应过来不妥,忙又不动声色地收了回去,眉头微蹙道:“怎么回事儿?”

说着话,便下意识和夏枢一同,顺着他的目光往地上看了去。

然后元州和夏枢:“……”

“毛毛虫……”景璟瘪着嘴,整个人都恐惧到了极致,身体紧绷,眼中含泪:“……好多!”

只见景璟的裤腿上,确实是有两只色彩斑斓的毛毛虫正在地上一耸一耸地沿着他的裤子往上爬,也不知道是刚刚从树上掉的,还是折的树枝、树叶上带的。

他也算好教养,都吓成这样了,都没尖叫出声。

元州瞧见那毛毛虫都快爬过膝盖了,忙撇开眼,从地上捡起一根树枝,别着脸递给夏枢。

夏枢嘴角抽了一下,心道夏收在即,正是各种毛毛虫爬出茧蛹,到处吓人的时候,景璟这一趟,也不知道会认识多少种类,心中一时生起怜爱,一边用树枝将那两只毛毛虫挑飞,一边摸摸他的脑袋,真心实意地安慰:“没事,以后见多了就习惯了!”

景璟:“……”

元州:“……”

第141章

逗完景璟, 夏枢就让景璟挽着他,他则扶着褚源,一行人往回走。

夏枢扫视着破烂的县城, 脏乱不堪的地面, 一边小心翼翼地提醒褚源怎么迈脚才能避开踩到粪尿上,一边道:“我觉得接下来几日,我们得好好了解一下安县的人口及耕地情况, 制定新的策略。”

他们先前就有预感,皇陵这块经过大旱饥荒后, 会大量缺人种地, 所以一路上遇到的灾民们只要不惹事,想跟着他们,他们就让跟, 每日或多或少都会给些食物, 保证他们都不饿死, 有力气行路……但怎么都没想到,皇陵的人能少成这般这样。

安县官员们奇葩操作前也才五百来户, 奇葩操作后更是只有两百来户。

这么些人里,也不知道有多少只种自家自留地,把良田给荒废了。

“若是良田太少, 税收可能要吃紧。”夏枢道。

封地真正的好处就在于良田税收,若是收不上来税或者税收太少,他和褚源若想把那两千禁军揽在麾下, 或者是自己养兵, 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而且……”夏枢道:“没有良田种,收入会非常少,百姓们吃不饱、穿不暖, 若是再加上繁重的徭役,他们迟早会崩溃。”

要么逃入山林,要么就像今日这般,差点儿起事儿。

夏枢和人打惯了假,谁眼神带着恶意,想干架,他看的分明,只是他觉得这些人太惨了,瘦骨嶙峋,脊背上鞭伤遍布,鲜血淋漓,大中午的还在顶着火辣辣的日头,拼命干着不知何时是个头儿的活儿……

这些百姓和流民们不同,流民们受灾和他们无关,他们有意帮忙,却被那些生了贪心的人试图打劫血洗,而这些安县百姓们所受之苦虽然不是他们逼的,但归根究底是因为永康帝想打击褚源,安排了工部一行人祸害百姓,把黑锅扣到褚源头上,而安县官员们想巴结褚源和京城官员,不仅把这些百姓们当骡子使,还想把人吸成人干。

所以夏枢在发现他们眼神、言辞不对的时候,没有拿出来说,只是警告了一番,而这些人好像也是第一次起这种念头,心里害怕,叫他一吓,胆子竟然全给吓没了。

夏枢想再给这些人一次机会。

但夏枢也明白,这未尝不是百姓们也再给了他们一次机会。

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这么下去了,他们必须改变安县现有的对民策略,否则绝对会出问题。

夏枢想一切都稳稳的,他们好好发展安县,和百姓们一起赚钱赚粮,他们有钱有粮练兵,经营人脉,百姓们也能安稳生活,不挨饿、不受冻、有房住、不流离失所、不妻离子散,各有所得。

“可以。”褚源也是这么想的,安县官员们骚操作一堆,不知是本身昏庸无能,还是根据旁人安排行事,但无论哪一种,褚源都不可能相信他们,县里的信息得靠他们实地考察、询问百姓才可靠。

“这个任务就由禁军来吧。”褚源对元州道:“说是十万亩良田,两百多农户,你瞧着禁军里合适的人挑出来十个,各带一支小队,明日开始,夏种前把安县及其周边山林摸排一番,统计现有人口、房屋、耕地、山地、家畜养殖、粮食收成、银钱收入……”

“这个事情没必要去做。”元州想都没想就反对:“不说禁军是来保护你安危的,不是来给你干活儿的,就说安县的情况,你没必要搞清楚。”

他道:“现阶段王府没建好,县城里太过脏乱,你就带着小枢以及那些丫鬟婆子们去隔壁晋县的客栈住一段时间,等夏种结束,那些百姓回来把王府建好,你就老老实实待在王府,等着安县官员们把税收上来,交给你就成。等过段时间,我闲下来再给你找个文相,官员们你都不用接触,直接让文相去和官员们沟通一切事宜。无诏不出封地,待在封地里养尊处优、修心养性,这才是你该过的生活。”

“看来武相把本王的一切都安排好了。”褚源没有生气,他反而笑了一下:“不知武相可安排好禁军们接下来几个月的军饷和粮草了?”

元州知道他心里打的什么注意,冷笑一声:“这个不用你操心。”

褚源摇了摇头,没有说话,而是在夏枢的搀扶下在县城门口的树荫下停下。

景璟一看情况,既怕树下有虫子,又不知道两边该站哪一个,干脆借口要准备账本和银钱,溜之大吉。

禁军们抓着哭天抢地的安县官员们去行刑,树荫下瞬间只剩三人。

“和小枢一起老老实实、安安稳稳地生活,我会对过往仇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凡你起了不好的心思,干一些不该干的事情,让小枢承受不该有的风险,我会立马上奏皇上,请皇上下旨让小枢休了你,同时揭发你的行为,让你尝尝大理寺诏狱终生监禁的滋味。”

“不用等了,你现在就去写折子。”夏枢面无表情地站了起来。

他冷冷地看着元州,刷地一下抽出长刀,对准他,话却是对褚源说的:“你总说李朝内忧外患,极缺将才,总说护送你到皇陵,是李朝青年们练兵、顺利走武将之路的唯一机会,所以明知道皇上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派人监禁你,你还是提出需要人护送,想借此为李朝培养青年将才,明知道燕国公府的这些人不会放过你,手里有了兵权第一个就要除掉你,你还是惜才,听凭皇上安排的人选,想为李朝将来在异族铁骑下寻求生机,但是这些目光短浅、心胸狭窄、眼里没有生民死活、也没有边疆战火、只有家门之仇的东西,一次次的骑到你头上作威作福……褚源,我不想忍了!”

他怒视着元州:“你不用威胁谁,现在就去写折子,写完我和你拼个你死我活。你死了,我就带着褚源隐姓埋名去北地,将来若是异族来犯,我们夫妻两个拼上性命,和北地共存亡,你活了,那我们夫妻两个眼睛一闭,谁还管它李朝将来是死是活。”

“你去写,我们夫妻两个就在这里等着。”夏枢怒火汹汹地将刀刷地一下插/进土里,说完,便不再看元州一眼,拐头和褚源并肩坐着,抓着他的手问道:“你怕不怕辛苦?”

“不怕。”褚源没有对他骂元州的话做什么反应,而是将他的手反握进手心里,轻拍他的背,平息他的怒火,问道:“怎么了?”

“我们带上景璟和十几个丫鬟婆子,自己去干吧。”夏枢脸上的火气尚未消失,他紧抿着唇,眼神坚定,神情刚毅:“不管怎么说,不能再让这些百姓们过这样的生活了,咱们活着一日,就干一日的活儿,哪天死了,就再说。”

褚源没有反对,他想了想,说道:“丫鬟我们只带一个,路上帮着打打下手。剩下的,让高景和景璟带着她们,管理灾民,守着粮食,锻炼一番。”

夏枢有些担心:“可以吗?”

主要景璟是京城来的,什么都没经历过,年纪也才十六岁多,而那些丫鬟们,大的才十七八、十八/九岁,小的都是十三四岁,夏枢不把他们带在身边,总怕他们人生地不熟的出意外。

先前已经有七八个丫鬟婆子离开了,剩下的这些都是发了誓要效忠的,夏枢不想辜负她们的信赖,更怕还没带着她们过上好日子,就出事儿。

他想把人都放在眼皮子底下锻炼。

褚源对小流氓过度的保护欲有些无奈,但更多的是心里一片柔软,因为他自己都是小流氓保护欲下的受益者,他不可能得了便宜还卖乖。

他道:“她们既然没离开,肯定是想学着独当一面的,这次正好是个机会。”

夏枢不是不想锻炼她们,只是没跟着他,他到底不放心。

“高景武艺高强,景璟也有些功夫在身。”褚源笑道:“他们两个联手,咱两个不一定是对手。”

夏枢惊讶:“高景这般厉害吗?”

虽然流民闹事儿那日已见过高景动手,但那时高景面对的毕竟是没工夫的平民,气势上足是足,但不是高手过招,没到极限,夏枢也探不出来他的深度。

“自然如此。”褚源摸摸他的脑袋道:“不过高景虽然厉害,但咱们走了之后,灾民们就全交到他手上了。他要安排人守着粮食,又要找人管理着灾民们除草、放牛、做饭等等,还要根据灾民们每日的活计,给他们按劳分发粮食,事情很多,他分身乏术,需要一些自己人给他打下手。”

夏枢一想,倒也理解了褚源的安排:“好吧,那你来安排。”

褚源见他想通了,便说起他们自己这边的安排,他道:“我看不见东西,若是只靠我们和一个丫鬟,无论是丈量土地、还是统计房屋等其他活计,估计大部分都要靠你,太过辛苦不说,秋收之前想完成都有些难度。”

而他们是要赶在夏种之前把一切都统计好的。

褚源琢磨着道:“一会儿可以问问那些劳力们,有没有家里地少,愿意来打短工的,若是有,可以以一天二十五文,让他们带着我们,把安县给摸排清楚。”

“可以啊!”夏枢听的眼前一亮:“他们对安县熟悉,若是有他们带路,摸排安县会事半功倍。”

褚源见他没反对,便笑道:“一会儿他们出来,可以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