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 第52章

作者:它似蜜 标签: 近代现代

生日过了好一段时间,他才发现它,捧着它过去问,杨剪就告诉他,这是血清素的分子式,又叫5-羟色胺,是一种让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

能不能让你开心一点?杨剪当时在笑,笑着看他满脸云里雾里,笑着捏他的鼻子。

李白手指擦过五边形的棱角,不敢停留,摸到盒子底部。他抽出一张带塑料壳的光碟,那是张专辑。窦唯的《黑梦》,1994年出的,早就绝版的东西。

“我收到了,我记得你很喜欢他……我就在大柳树鬼市找的!”李白不想那么垂头丧气,强迫自己的结果就是又哭又笑,他觉得自己现在一定很难看,“本来想生日再送,但我出了国到时候肯定回不来……你拿着吧,哥,你拿着。”

“别还给我。不要还给我。”这几乎是央求了。

杨剪当着他的面把箱子拉开,摊平,默默把专辑夹在两本厚到蓬松的工图笔记之间。

“是不是我出了国,我们两个都静一段时间,再见面之后,我们还是有可能的,”李白又把两手背在身后,指腹已经被他掐出血了,“我会好好出去的,然后很乖很乖,注意安全。我每天都想你……这没问题吧?我们只是,暂时分开,不可能……老死不相往来。”

“嗯。”杨剪低着头对付那磕磕绊绊的旧拉链,李白看不见他的表情,只能看见他在链头上捏得发白的指尖,“保重。”他又哑声道,迅速站了起来,待李白看清时他已面朝大门,把箱子拉过门槛,头也不回地走了。

行李箱有时磕碰上墙壁,在楼道回荡出孤零的声响。

办护照、辞职、关注外汇,这些从没做过的事,真正上手去做,倒比李白所想友好许多。那段日子他很难说清自己是怎么度过的,晚上家里只剩自己一个活着的,有多寂寞?吃东西吃到一半突然开始犯烟瘾,满嘴抽得都是苦味,那些凉掉的香喷喷的食物再咬进去就觉得非常恶心,跑到马桶前抠也要把刚吃的都抠出来,有多莫名其妙?辞职前拿着用惯的剪子却总是划伤自己弄脏客人的脸,又有多难堪?时间过去了,再去回想,好像也想不起来了。

李白只觉得平静,他甚至不记得自己哭过,只是按部就班地做已经决定好的事,和自己说,这是充实,拿着一块橡皮擦,渴望擦掉以前的错误。那张白纸被铅笔涂满也不过是要擦除的面积比较大,耗时比较长而已。他应该是有橡皮擦的吧。直到最后他的平静才被打破,也不知道谁动的手,那天琳达姐打电话说,签证办下来了,机票也在路上要他记得去邮局取,李白在计划表上打了个小勾,又骑车去换美元。

卡着银行下班的点,他用厚厚一沓红钞,换了薄薄一信封绿的,小心收进挎包,李白迎着还没变红的夕阳往家回,那些光线镀在高架桥边缘、叶片下、每一个人脸上,把李白照出了眼泪。北京。五年前他认识的城市。现在,第一次,他要离开了,他不想走,他走不走也没有区别。杨剪在干什么。杨剪以前的笑和拥抱是不是真的。那天的冷又是不是。他陪了他三年。十七岁,所有的一切都是杨剪教给他,让他有的,现在他二十岁了,杨剪说了再见,原来耐心的耗尽是这么突然又彻底的一件事吗?可那些东西还是在他身体里,挖也挖不完。

李白边骑边哭,哭得看不清路,只能停下来擦,单脚支在地上,不小心停的是公交站前的自行车道,又被后面的公交车按着喇叭驱赶。

他一路哭着,顶着异样的眼神,在超市买了一大堆东西,挂在两边的车把上摇摇晃晃地回了家,他决定除去出门取机票的那一次,自己这几天不会再离开这房子了。他打扫卫生,给自己剪头发,收拾行李,其他都没什么所谓,那些首饰,各种钉子,他都要带上,大多数都是杨剪来了兴趣给他买的。还有衣服,自己的只带了几件,那些杨剪落在这儿不要的填满了他行李箱的大部分空间。

这些都办完了,离起飞还有两天,李白坐在他的红沙发上开始消磨时光,只有他一个,为了避免把某一个坐得塌出小坑,时不时他就换一个位置。没有睡觉,因为没有困意,看了十几部片子,情节都在脑子里混淆成一团,黑乎乎的拎不出一条线来,让人觉得憋闷,恶心,李白吃撑了,又跑去卫生间把那些让他不舒服的都抠了出来,然后漱口,洗干净手,用两只手打字,给杨剪发了一条短信。

五月二十四号,与最后一次联系正好隔了一个月。

毕竟话都说清楚了,再老去骚扰会惹人烦吧。

他说:我明天就走了,第一次坐飞机,有点紧张!

他又说:我把窗子都关上了,如果你有时间,回来帮忙透透气哦,隔两个月开两三天再回来关上就好了,我怕家具发霉。

最后他说:哥,我在外面害怕,可以给你发邮件吗。你不用回。

没过一会儿杨剪就回复了,四个字:一路平安。

李白低下头,盯着脚边的垃圾桶一动不动了一阵子,忽然笑了。这只装着一大堆零食包装果皮汽水罐的垃圾桶、它头顶玻璃茶几托着的那个塞满烟头的一次性纸杯、满地摆得横七竖八的绿酒瓶,其实说的都是同一件事啊。

离别真是太真实了。

以前的那些女孩儿,她们跟杨剪的离别,也是这样吗?李白又忍不住去想,以一大堆惶恐和眼泪做开头,以一句“注意安全”“保重”“一路平安”做结尾。不对,完全不对,杨剪好像没有祝福她们,她们也没祝福杨剪,好像只有他自己这一次稍微和平一点?

于是李白认为,自己一定,必须,终归,是不一样的,他可以把希望放在这趟远行上,可以盼着回来后,改变些什么,发生些什么。

不这么想的话,他好像就活不下去了。

第37章 Ewedihalehu

不知是从哪儿听来的理论,说如果人经常做梦,不是睡得沉,而是睡得浅。杨剪总是在困得没法睁眼的时候入睡,有时候甚至是无意识趴在电脑前。由于工作室没有窗户,每每惊醒他看不见蒙蒙亮的天空,只能看见手表上警告似的指针,不敢再闭眼,赶紧站起来洗漱,大厦里的电梯还没开,他就走消防梯到楼下吹风,顺便吃点东西,以此给睡眠画上有效句号。

这种情况下,仅有的那短短几小时里,还有可能睡得浅吗?身体是有多不识好歹。杨剪难以验证那个道听途说的结论,他体内能够感知疲倦与否的系统也早就被咖啡打乱了,人总是越睡越困,可见休息的欲望是无穷尽的,能够控制住是他的幸运和本事,困扰他的只是——他做了太多的梦。

症状大概从七月初开始,或者六月末?这些梦在进行时是混沌的,醒来却能够忆起,并越来越清晰,总是占领一部分思绪,影响他的专注。实在是烦了,杨剪就站在镜前敲敲脑袋,好像能在里面看见一团白雾,你在搞什么?你滚出来啊,他对它说。

他居然也有对自己没办法的时候。

第一封邮件来得很突然。当时杨剪正在等实验室那边传回来一组参数,邮箱一响,发件的却是个乱码似的怪异用户名。

不是乱码,杨剪定睛一看,[email protected],信天翁越过头顶,是平克弗洛伊德乐队的一句歌词。

他很喜欢这支乐队。

喜欢得能看到歌词就直接想起歌名,《Echoes》,一首时长二十三分钟的歌儿,这是那段约有两分半的前奏后唱起的第一句。

强烈的预感就在这时降落了。自己给李白听过这首歌?李白喜不喜欢。记忆竟然变得这么遥远了。邮件已经被拖向垃圾桶,鼠标却在这时松开,杨剪抬着食指,静静望着屏幕。参数传回来了,他把它誊上草图,写到最后一个数字,刚削的铅笔折断了,因此那个5比前面那串都要粗上一圈。

杨剪最终打开邮件。

时间:2007年6月21日(星期四)22:02

哥,最近过得还好吗?终于有一天休息,我进城找了家网吧,写这封信。邮箱是我刚刚注册的,界面都是英文,我也不知道自己操作对不对,到底能不能发出去啊。

现在我们这边是下午两点,没有同事和我一起出来,路上也没有人走路,他们都很懒,睡觉去了。对了,我是不是还没和你说过,我去的是非洲!你没想到吧,叫摩洛哥,好像它在最北边离亚欧都很近?我是听别人说的,我也搞不清楚这到底是什么地方,总之它一点也不非洲,城市离海很近,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方块小房子,平顶,窗户也很小,墙漆成纯白色,远远地看就像积木。

当地有很多白人,很多阿拉伯人,博尔特和乔丹那样的黑人就很少。他们喜欢吃海鲜,还喜欢建广场,建很高的尖头石碑,而且他们英语很差,我也很差,交流起来太困难了,我的美元不好用,但我不想换他们当地的迪拉姆,反正平时也没机会花钱。

到处都是游手好闲的大胡子,我走在街上和他们对上眼神,就觉得自己会被抢劫。我下了飞机就买了一把新刀。

剧组找了个影视城一样的地方取景,叫Ouarzazate(我好像拼错了),离城区挺远的,到处都是棕榈树和黄土,那些房子修得像宫殿一样,颜色像金字塔,里面有高墙,高柱子,画的全是壁画。我也没看过剧本,不知道他们要讲什么故事,从造型单子来看,好像是****人寻宝?主角都成天灰头土脸的。

我们睡在帐篷里,没有米饭可吃,每天都是辣椒酱和烤饼,演员每天都能洗澡,我们妆发组一周洗一次。

我以为在非洲会有狮子追着我跑,所以害怕,但现在没有,我还是想给你发邮件。那些片子里的大草原在哪里呢?是我来的这个非洲吗?现在应该是雨季吧,草长得有我腰高,羚羊在里面跳,河道里发大水,角马过河,把它踩垮。还有猴面包树,它的树干应该是甜的吧?想想就好饿。

要超时了,这边网吧好贵!我打字也太慢了,删删改改,觉得自己说的都挺没意思的。你会看到吗?今天就这样吧。

希望你一切都好。

当天晚上杨剪就梦到了角马过河,大地的震颤从脚底直通心脏,还梦到如李白描述般的海滨城镇,梦到博尔特扣篮,梦到坠毁在沙漠里的老式飞机。他自己就是飞行员,爆炸时的灼烧感模拟得也像真的,他被挖出来抬到担架上,灵魂蒸腾而起,他看见自己的烧焦的身体化成黑水,渗透帆布流上砂砾,瞬间就烫干了,发出嘶嘶碎响一如毒蛇吐信。

醒来他想起那本书,《英国病人》。他疲惫得就像瘫在床上被汉娜照顾了数月之久奥尔马西。梦又是从哪儿来的,书,邮件,自己的大脑。杨剪没空去琢磨,几天后他的账户收入一笔账款,他的一项设计已经投入生产,这笔钱就是从预订商那儿打过来的,虽然钱不多,订量不大,但也足够让杨剪投入全部精力了。

有了第一,人往往就会去等第二,这是一种自然产生的期盼。但杨剪没有,他把第一封邮件删了,至于第二封,他希望李白别给他发。

上一篇:我想要你的信息素

下一篇:乔大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