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草 第7章

作者:止咳糖浆呀 标签: 甜宠 HE 近代现代

“宝宝,在做陶呢?”姥姥推门进来,透过玻璃隔断,发现颜安青身边居然还有一个人。

第15章

循着声音望过去,一个慈眉善目的奶奶拎着一大包东西站在进门处。楚白焰和老人隔着一道玻璃面面相觑,都对这个时间点会出现在这里的对方表示惊讶。

只有颜安青听见声音后依旧在做杯子上最后一朵玫瑰花装饰,泰山崩于顶他也会先把手上的东西做完。等三朵玫瑰花都在杯子的外壁上嵌好,他才放下工具,抬起头时,姥姥已经走进来把带的东西放在工作台的另一边了。

“宝宝,这位是?”

“美男鱼。”颜安青觉得奇怪,昨天电话里都告诉姥姥了,还让她早点来。

“他今天也给我带了豆腐脑、油条和米粑,你来得太晚了,幸好他不走。” 颜安青走过去把姥姥带的袋子打开,里面的包子还是热的。

“美男鱼?”姥姥有点懵,面前不是一个小伙子吗?看着还挺精神的。跟“美男鱼”有什么关系?

“海洋馆,我带你去看过。”颜安青提醒道。

姥姥是跟着颜安青去海洋公园看过一次“美人鱼”表演,隔着水又隔着玻璃,加上老花眼,压根没看清颜安青当时指给她看的那个“美男鱼”长什么样子。倒是面前这个小伙子身材高大、相貌俊朗。

看姥姥还没想起来,颜安青有点着急:“他上岸来找我了。”

姥姥恍然大悟:“哦哦,你说的是海洋馆的‘美男鱼’就是他啊。”

楚白焰在一旁点了下头,佐证了姥姥的判断是对的。

她总算转过弯来了,面前的小伙子应该就是对面海洋馆的“美人鱼”扮演者。这么一说,颜安青这几天在电话里跟他说的“美男鱼”上岸来找他,要做盘子送给他,带他去家里吃饭,包括对方帮颜安青看店、给他带早餐,都不是幻想出来,而是真实存在的。

只是对面表演“美人鱼”的小伙为什么会出现在颜安青店里?两个人还很熟悉的样子?年轻人有几个关系不错的朋友不奇怪,但颜安青从来不喜欢跟其他人接触。除了姥姥姥爷,哪怕是亲爹亲妈来看他,也跟对陌生人一样。

目光在两人身上转了下,姥姥弯了弯眼角,笑眯眯地开口:“宝宝,你去忙吧,姥姥跟‘美人鱼’说会儿话。人家过来做客,我问问他喜欢吃什么,下次姥姥好一起带过来。”

楚白焰立刻意识到,颜安青的姥姥应该是有话要跟自己说。

颜安青对于自己信任的人,从来不会怀疑对方给出的解释。他又坐回工作台边的椅子上,继续下一道工序前,抬头道:“他喜欢吃包子。”

姥姥心里暗叹,她就奇怪昨天颜安青电话里怎么会主动提要吃包子,往常都是她带什么,对方就接收什么,从来没提过要求。现在一想,敢情这包子是要给“美人鱼”吃的?

店里就这么大点位置,去哪儿说话颜安青都能听见。姥姥直接把楚白焰带去楼上的房间,按宝宝的说法,之前对方就上去过。颜安青从小对别人的情绪非常敏感并且领地意识非常强,如果对方有任何让他觉得不舒服的举动,都是绝对不可能是今天这样和谐的场面。

关上门,姥姥招呼“美男鱼”在沙发坐下:“随便坐,刚才还没顾上问你叫什么名字?”

“楚白焰。”

“是个好听的名字。”姥姥夸赞了一句。“楚天的楚,白色的白,焰是哪个焰?”

“焰火的焰。”楚白焰的手放在腿上不自在地搓了下。

姥姥点了下头表示了然,很和蔼地开门见山道:“小楚不用紧张,我很感谢你,喊你上来也是聊聊颜安青的事。”

她顿了下:“你应该也感觉出安青跟别人不太一样吧。奶奶很冒昧地想问问你,你跟宝宝怎么认识的?”

楚白焰把两个人的认识的过程和颜安青姥姥讲了一遍,经历的时候不觉得,现在讲出来,他自己都觉得挺神奇的。

结合颜安青的话再加上楚白焰的描述,姥姥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两个没有交集的人,因为颜安青的“美人鱼”盘子相识,也是难得的缘分。

“安青长这么大,从来没有朋友,你能跟他相处这么好,我很高兴。但是关于宝宝的一些情况,我觉得有必要让你知道。在他认知里,是真把你当‘美男鱼’了。”

“他有高功能自闭症,干预后的情况比较好。现在生活上是没问题的,社会融入度也还不错,要不然我和他姥爷也不会放心让他独自在这儿开店。”

虽然初次接触时楚白焰就感觉到颜安青的不同,但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而且颜安青除了会把他当成真的“美人鱼”,思维跳跃一点,在交流上并没有什么问题。今天听姥姥说颜安青是“高功能自闭症”,楚白焰的心脏猛然乱了一拍。

“安青从小最喜欢的故事就是《海的女儿》,看过多少遍都不会觉得烦。在他的认知里,既然有‘海的女儿’就一定有‘海的儿子’,只是没人遇到。”

“这种认知,按医生的说法是‘全能感’的一种表现,就是安青大脑里会在某一项事物的认知上,坚定地认为自己的想法是真实存在的。并且这种认知不会随着他接纳外界知识的增多和阅历的增长而改变。”

说完这些,姥姥笑了下:“我也没有刻意去纠正他,这种不影响生活的认知,能让他觉得开心,就算错了又何妨呢?就是没想到他会遇到你。海洋馆的男‘美人鱼’表演一直都有,把店开在这里,就是为了方便他每天可以去海洋馆。但是遇见你,宝宝才觉得你就是他要找的‘海的儿子’。”

“不用怀疑,他对你是绝对善意的。他小时候就说,如果遇到‘海的儿子’一定要好好保护他,只相信他说的话,不会让他变成泡沫。”

“所以奶奶很感谢你,在宝宝一开始说出一些与正常认知相悖的话时,你没有嘲笑他,排斥他。还能接受他释放出的这份善意,这对于他来说很重要。”

楚白焰一直沉默地听着,此时已经完全理解颜安青为什么把这个盘子看得这么重要,又为什么会把这个盘子毫不犹豫地送给自己,因为自己就是他心里要等的“海的儿子”。

每天只跟随自己的目光,初次见面的开场白,执意要送给他的“美人鱼”盘子,在这一刻都有了确切的答案。

他不知道能说些什么,认真道:“颜安青他很好。”楚白焰能感觉到颜安青释放出来的所有善意和真诚,还有对他的信任和关心。

“在他心里只有自己人和其他人的区别。除了他认定的‘自己人’,其余的甚至包括他父母都是其他人。你大概是除了我和他姥爷,唯一划入‘自己人’范围的。他很难接受别人的靠近,如果接受了又很容易产生依赖感。”

铺垫了那么多,姥姥终于说出今天找楚白焰聊天的重点。

“我把颜安青的情况告诉你,就是希望你可以认真地想想,要不要和他继续做朋友。虽然我很希望他有个朋友可以交流,也能感觉到,认识你之后,宝宝很开心。但我更怕他受到伤害。”

“获得后再失去比从没获得过的伤害更大,尝到有人陪伴的滋味,就很难再忍受这个人从自己的生活中消失。”

“如果小楚只是出于好奇跟他相处,可以找个合适的理由再从他生活里消失。不要等到他对你依赖感逐渐加深,再发现他很烦,把他推开。作为正常人可能有很多朋友,只是少一个而已,但对于宝宝可能会一辈子都困在原地。”

“我不是那种人。”楚白焰沉声道。

第16章

想说的话很多,但最终开口却只有这一句。楚白焰不是有很多朋友,少一个无所谓的人;不是因为好奇走近,知道真相后再把对方一把推开的人;更不是感受到对方的善意和真诚会随意践踏的人。

说话间姥姥一直在观察身旁的年轻人,自己当了几十年的老师,陪颜安青读书的这些年也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同学和家长,对方的态度从表情和肢体语言上就能感知一二。

虽然整个交流的过程,楚白焰只是在倾听很少回应,但能认真地听完,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惊骇或排斥,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比起一些流于表面的敷衍和客套,楚白焰的反应显然更诚恳。很多话不需要说得太明白,对方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就够了。颜安青总要融入社会独自面对生活,她不能一味地护着,阻止宝宝和别人交往,更何况这个人还是他自己选择的。

“我们下楼吧,时间长了,安青会着急。”姥姥站起身来,手扶在门把手上,转身看着楚白焰:“其实他很简单,会表达出来的都是心里的真实想法,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同样他也只会理解别人说话的字面意思,有什么话跟他直接说,也不用拐弯抹角。”

两个人下楼时,颜安青已经再做另一个杯子了。听见脚步声头都没有抬,一点不好奇姥姥和楚白焰都聊了什么。

“宝宝,姥姥回去了。今天面发得有点多,还给你做了几个葱油花卷。”

颜安青点头表示知道了,他已经习惯姥姥会偶尔来看看他再离开,如果来不了就会让周阿姨过来。他只需要知道姥姥就在离他很近的地方,想见的时候就可以见到,即使不每天生活在一起,也会觉得很踏实。

“奶奶我送你出去吧。”看颜安青一点没起身的意思,站在一旁楚白焰开口道。

“姥姥,不是奶奶。”颜安青抬头看了楚白焰一眼,纠正他的说法。

姥姥笑了起来:“你俩继续忙,不用送。我在手机上叫个车,门口就上车了。”她可是与时俱进的老太太,这些年为了多了解一些关于“自闭症”最新研究,各种APP用得可溜了。

楚白焰再坐回自己的位置时,发现刚才自己做好的那朵玫瑰多了两片叶子,像一个小支架把玫瑰支撑起来。

“被你拯救一下,感觉都不一样了。”他托起来,那朵加了叶子的玫瑰静静躺在他手心里,笨拙的花瓣在两边叶子的衬托下变得生动起来。

“你给它上色,下午一起进窑。”颜安青的眼角弯弯,从笔筒里挑了一只笔递给他,把需要用到的颜色挤在调色盘里,加了点水,帮楚白焰把颜色调好。

姥姥出门时回头看了一眼,正好看见这一幕。楚白焰可能不知道,颜安青做陶艺用的东西从来不允许任何人碰。颜安青妈妈再婚后又生了一个比他小九岁的弟弟,有一次他妈妈暑假带着弟弟回娘家。七岁的弟弟趁自己没注意偷偷溜进颜安青做陶艺的房间,想捏陶泥玩,被他发现后直接推倒在地上。

因为这件事,后女婿对自己和颜安青的意见很大,为了减少矛盾,颜安青妈妈回来探望的次数也变少了。现在宝宝却允许楚白焰用他的东西,两个人还能有商有量,让她惊奇。

“顺着一个方向涂,等表面干燥了,再上第二遍,需要三遍。”颜安青拿起一个准备上色的草莓给他做示范。

等颜安青已经给好几件东西上完色了,楚白焰的玫瑰才刚完工,被一起放在用来晾干的置物架上。

手机的定时提醒响了,颜安青要上楼做午饭,他给店门口的把手上挂上“店主吃饭中,请稍后再来”的牌子,从里面把大门锁上,并理所当然地喊楚白焰一起吃。

等打开房间门看见门口到沙发之间的几个脚印,颜安青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一言不发地转身去卫生间拿了拖把出来把目光所及之处的脚印都擦掉。

楚白焰拎着姥姥带来的一大包东西跟在颜安青身后,见他拿拖把拖地,才想起来这茬。站在原地进去也不是,不进去也不是。

“你把东西拎进去,我去买双拖鞋。”看颜安青放好拖把出来,把手上的袋子递给他,楚白焰快步走下楼。

小区门口就有超市,楚白焰随手拿了双自己的号码就扫码付款了。回到店门口看见那个定制的木牌,他嘴角噙着笑拉开大门,再从里面上锁。等他上楼换好拖鞋进去,颜安青已经熬上粥在切菜了。

橱柜的台面上摆了一台小型的厨房秤,颜安青把切好的青椒丝、胡萝卜丝过了下称,看还差一点,又补了半根青椒进去。把剩余的大半根胡萝卜和小半个青椒装入保鲜盒收进冰箱,又开始切昨晚就泡上,已经发好的8朵木耳。一丝不苟,认真得像在做试验。

楚白焰也不打扰他,靠在门框上看颜安青做饭。

准备就绪,颜安青打开电磁炉开始往锅里倒油,倒之前会先看下刻度,倒完后再看一眼,大概是离心里预估的还差一点,他又往锅里加了一点。等锅里的油开始冒烟,先放切成大片的葱姜蒜,炒出香味来用漏勺舀出来,再把勾芡好的肉丝放进去,翻炒了几下,再放入木耳丝,炒到半熟放入切好的青椒胡萝卜丝。

放调料也一样,所有的液体调料都是带刻度的,会看好刻度表再放。盐、鸡精这些固体调料会用一个迷你塑料盒称重后再放。

“应该差不多了,可以起锅了。”楚白焰看锅里的青椒和胡萝卜已经变软,以他做菜的经验,差不多熟了。

“还差一分钟。”颜安青一边继续翻炒,一边扭头回应道。最后盛出来一盘炒得有点过头的青椒木耳肉丝,里面还有一点胡萝卜丝做点缀。

楚白焰在一旁的水槽把手洗干净,帮颜安青把菜端了出去。

袋子里的包子和花卷还有一点温温的热度,颜安青先拿出一个包子递给对面的人。

老面发出来的包子,面皮劲道,肉馅多汁,新鲜出锅的比那天的口感更好。楚白焰只是随口夸了一句,没想到颜安青就一直记在心里。

“吃菜。”颜安青夹了一筷子菜放进楚白焰面前的空碗前,粥还没好。

楚白焰尝了一口,不难吃也算不上好吃。颜安青应该是严格按食谱上教的,放多少菜、加多少盐、炒几分钟。但他还是吃完碗里的,又夹了一大筷子。

电饭煲“滴”了一声,颜安青准备去盛粥,被楚白焰拦住。

“我去吧。”他怕颜安青再把手烫了。

第17章

平时周一休息的那天,楚白焰过得千篇一律,在家睡个懒觉起来,自己做顿午饭,再刷刷手机、玩玩游戏打发时间。虽然刚来锦都不久,一个人也没什么出去逛的兴趣。今天的休息日却因为在颜安青这里变得格外充实。

下午那朵小玫瑰就干燥得差不多,颜安青给其他东西上釉前,顺手先给那朵玫瑰刷了薄薄的釉面放在一边。之前做好陶丕被颜安青分门别类地摆放在置物架上,每种东西根据造型和大小不同上釉的方式都不一样。

给杯子上釉前需要补水和擦灰,有技术含量的活楚白焰做不了,这种忙还是能帮得上的。看颜安青拿着湿海绵给杯子里外擦拭了一遍,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两个人配合,楚白焰补水擦灰,颜安青只用专心给杯子浸釉,效率一下提升了不少。

把处理好的杯子递给颜安青时,楚白焰的目光不经意地望过去,发现颜安青在干这些事情的时候并不是面无表情。而是专注、冷静,在一个动作按预期的效果完成时眼睛里会有一闪而过的笑意。

楚白焰甚至可以感受道颜安青在做这些事情的放松与沉浸,此时的颜安青有一种与世俗所认为的精明截然不同的简单和纯粹,干净得像一朵刚炸开的白棉花。

手伸进去卡住杯子,把外壁直接浸在釉料中,杯子里面用容器把釉料灌进去,再慢慢荡出来。每个上完釉的杯子,颜安青都会用湿海绵擦一下杯底。

“杯底为什么要用海绵擦一下?”看颜安青连续操作了几个了,楚白焰忍不住问道。

“接触窑板的那个面不能有釉,烧制后会粘在上面拿不下来。”颜安青一边解释,手下的活一点没耽误。

太阳的光线慢慢暗了下去,门口的“欢迎光临”开始间或响起,偶尔有探头问询的顾客,楚白焰就会接收他颜安青看向他的目光。有了上一次看店的经验,这次楚白焰已经轻车熟路。

终于把这一批东西都上好釉,放在置物架上干燥。颜安青伸了个懒腰,开始装窑,之前上完釉已经干燥好的陶丕按大小不同均匀摆放,每个都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粘黏。

每一层装满后用窑板隔开,“美人鱼”盘子放进去,这一层除了这个盘子,还有今天新做的玫瑰,因为小而轻薄,一下午釉面已经干燥,可以进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