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驴列过孤独星球 第9章

作者:荒野爆爆熊 标签: 破镜重圆 年下 近代现代

“那你认为和我一起睡觉对你来说有排他性吗?”萧云徊反问。

“对我来说肯定有。”袁恒宇对答如流:“我没有和其他人一起睡过觉,也不喜欢和许多人共处一室睡觉。”

不得不承认,虽然袁恒宇常常因为奇形怪状而冠冕堂皇的脑回路让萧云徊无话可说、无言以对,但这次他似乎答题满分。

萧云徊被袁恒宇认真的样子说动了几分恻隐之心,但随即理智复归清醒过来,从他手上抢过他打算挂起的衣服,将袁恒宇推送到隔壁:“少给我灌迷魂汤,以后你就住这间,我管你排他不排他的。”

袁恒宇被拒绝再次同寝,也没有过分坚持。

他将自己的行李在小房间内整理完毕后,把卧房里的书桌搬到客厅靠阳台的位置,说:“以后就在这里学习,阳光很好,也很安静。”

萧云徊愣住:“你以后打算天天住这儿了?”

袁恒宇说:“第二天课上得早的话,就回学校,要不就住这儿。这里安静一些,而且你如果忙,我也可以照应。”

萧云徊深思一番,想想有道理,这笔买卖好像稳赚不赔。

不知为何,明明电商卖袜创业中道崩殂没几个月,但心里头希望的小火苗再次生根发芽冉冉升起。

工大快递点的门面,在工大校门口一排超市和杂货店的底商集群当中,人流量的确比袁恒宇之前所说的有过之而无不及,位置可谓得天独厚。

这个点不光收发工大片区的快递,还涵盖方圆几里几个中高档小区,环境尚可。

快递点的工作说简单也简单,但仍有其繁复之处。

林超和萧云徊每天上午到,接收当天从区域总代理那儿送过来的片区快递。拿到快递后,他们开始扫码收货,并根据不同的小分区将快递装上货柜。

在大学里的快递收发货,一般直接在他们的快递点收发;稍微远一点的小区,则需要他们上门收发一趟,通常萧云徊和林超轮流执行这项收发工作。有时袁恒宇下课了会骑单车到工大给萧云徊当帮手,于是他和他的小单车会成为最佳送货工具。

袁恒宇还很鸡贼地把他寝室一两个喜欢收发快递的哥们,每天每周零星的几个快递拐到工大快递点,为萧云徊额外创收。

有了为之奋斗的事业,萧云徊和林超的生活又像义乌那时一样规律起来:上午从区域代理那儿拿到当天的派件,把这些派件交到顾客手上,下午再从顾客手上把当天收的件再交回给来收件的区域代理。

如此往复,一日又一日,生活很快变得再次充实。

事实证明,工大快递点的收入,比在慧姐那干的时候想象的还要乐观。

一个月下来,每派送一个件能收到1.7元,而收一个件更能达到2元,按照工大快递点保守计算平均每天派件600单,收件300单,扣除店面费、设备费、软件使用费和日常开销,萧云徊和林超两人每月各分到手一万多。

本来,由于前期交了押金,萧云徊和林超都已经穷得叮当响。好容易过年从家里的长辈那儿骗了点压岁钱傍身,交完店面费和房租费几乎身无分文。第一个月的盈利对他们来说真正是雪中送炭。

两人一高兴,带上袁恒宇,三人浩浩荡荡走了趟杭州半日游。

三个青年一大清早直奔西湖,透过晨曦的薄雾,以断桥为起点循着苏堤一路向南,穿越沿途的风景如画、人山人海,还在西湖边吃了三碗黏稠的藕粉,就差面对波光粼粼的湖面大喊:“我——要——发——达——!”

闲逛西湖一圈后,三人又杀往著名的河坊街。

街边各种明清建筑古色古香,只有袁恒宇还看上一眼。

街边各种饼各种糖各种酥,才是几人出行真实目的。萧云徊和林超几乎要从街头吃到街尾。离开河坊街时林超蹒跚地行走,边走边说:“扶我……起来,我还能吃!”

除了大吃特吃外,林超还发现,袁恒宇和萧云徊明显暧昧升级。

林超和袁恒宇在苏堤上附庸风雅时,萧云徊一度因为驻足而消失在人潮里。

袁恒宇这小子就像复读机一样一直哥啊哥的,利用他的身高优势不住在人潮中眺望搜寻,直到萧云徊赶上来。

林超心想:啊这,几步路的事,有必要吗?

在河坊街,他和萧云徊吃成一片,又看见萧云徊,一口一个“小宇”,有什么好吃的先非得给他家小袁同学留上一口,明明袁恒宇看起来没那么贪嘴。

林超心想:不是,哥们,明明是三个人的出行,我是不是有些过分透明?

当他注意到这件事,他想通了所有事。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萧云徊宁可和家人借钱也要来杭州发展,这就解释了萧云徊为什么勒紧裤腰带租个两居,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袁恒宇出三万块但不入股还一天到晚当萧云徊的免费长工,这就解释了袁恒宇为什么迫不及待拖鞋小皮箱搬进萧云徊的新居。

林超在内心荒野呼唤:救命啊,拜托你俩赶紧亲嘴,不要再在我面前眉来眼去了!

第14章

承包快递点这份工作,与其说和快递打交道,不如说和人打交道。

萧云徊每天能见到许多学生来收件寄件。

有的是三两成群的大学生小姑娘,穿着青春洋溢的小裙子,快快乐乐挽着自己的小姐妹过来;有的是几个勾肩搭背的男大学生,一身运动套装,拿着饭盒谈笑风生地过来;有的看起来气质沉稳,背着双肩包过来,言谈间才发现是学校的老师;还有学生家长骑着小电驴,趁着接孩子放学的空档顺便过来,做着各种时间管理。

每天看人来人往和行色匆匆,快递点成为搭建起他人生活便捷的一座小小桥梁。虽然又忙又累,但萧云徊干得浑身是劲。

来快递点取快递的,有一部分是工大和周边小区住的退休教职工。其中有一位老太太,叫徐奶奶,花白短发,发尾微卷,总是身着有质感的羊毛羊绒外套,下半身配长裙和皮革乐福鞋,看起来气质绝佳又品位超群。

徐奶奶刚来时,并不特别信任萧云徊他们,由于注重个人隐私,对出示身份证这些要求都比较抵触。

林超耐心不足,有时面对收发快递的老人,会觉得自己智商不够用。

好在萧云徊是关爱老人练家子。他从小被奶奶带大,对老人尤其细心耐心,一遍一遍举着老人机查看快递单号、解释收发件流程,甚至打电话给老人的儿女们以确认信息的正确。

久而久之,徐奶奶也和他们熟稔起来。

交谈之下才知道,徐奶奶原来是工大的老教师,出生于书香门第,已经退休有十余年。她的女儿在上海做生意,事业有成,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徐奶奶本来和老伴相濡以沫,过着平静祥和的生活,直到去年老伴因病离世,她的生活才不得已发生一些改变。

她的女儿曾邀请她去上海同住,但她仍然放不下和老伴儿共同建立事业、相爱相守的杭州,所以自去年开始一直是独居状态。看着母亲过去若干年都十指不沾阳春水让父亲伺候着,女儿因此不放心她现在的生活状态,只好通过快递不定期投喂,有时买点小零食,有时买个好用的生活物品寄给她,就这样维持着子女的关爱。

萧云徊还记得第一次和徐奶奶正经聊上天,是她女儿买了一箱芒果,萧云徊搬着芒果把快递送到徐奶奶家门口,累得满头大汗,徐奶奶说了声“辛苦”就关门送客。

第二次再搬重物上门,在萧云徊取下棒球帽扇风擦汗之际,徐奶奶让他等等,虚掩着门从冰箱里拿出两瓶苹果汁塞给他,再加上两声“辛苦”。

人心都是肉长的。

这一来二去,徐奶奶到他们快递点取快递时,那种对陌生人警戒的眼神减少,转而变成晚辈对小辈的关爱。有时还会寒暄一句:“什么时候下班?别忘了犒劳自己吃顿好的。”

有一回袁恒宇到快递点帮忙,徐奶奶忍不住向萧云徊八卦:“那个长得挺帅气的小男生,是你们请的临时工吗?有两次他帮我找快递,很有耐心的。”

萧云徊赶忙摇手,给徐奶奶隆重介绍:“他是Z大的大学生,在这边纯粹是帮忙,是我的发小弟弟。”

徐奶奶这才点头,说:“那就是了,我看他脑子很灵光的,觉得他应该要读大学。你这样一说,就合理了。”

唯有林超在旁边流下了无语的汗水,心想小袁同学的帅哥红利今日又添新章。

对于像林超和萧云徊这样的小老百姓来说,快递点这份工作不乏充满烟火气的快乐,但也总少不了一些烦心事。最烦心的就是处理各种投诉。

快递的常见投诉类型,主要有丢件,派送不及时,服务态度有问题,和包裹显示签收但未收到,投诉一旦形成,大概率产生罚款,除非申诉成功。但申诉成功的条件又比较严苛,比如服务态度问题,基本申诉都会被驳回,那么一次性会被扣除五十元,相当于几十个派送件都白送。

萧云徊赔偿的第一笔投诉罚款,来自工大附近一个中高档居民小区里的住户。

那天烈阳高照,萧云徊骑着袁恒宇的小自行车,车后座上驮着一小编织袋周边小区的待送快递,正联系对方下楼取件,不巧,对方表示自己目前不方便取,让他放在家门口,家人自然会收。

萧云徊毕竟入行不久,有些风险尚且不知规避,便照做了。

结果几个小时后下午六点来钟,收到了这位住户的投诉,投诉称自己的件丢失在楼道,需要萧云徊赔偿相应的三百元货值。

萧云徊第一反应是希望对方配合调取楼道监控,查明快递实时去向,但对方拒绝配合。

萧云徊想了想,就当吃一堑长一智,自掏腰包赔了三百,也没和林超详细说明赔款金额,只叮嘱林超:“以后还得千万千万,送货时一定交到客人手中!”

林超则感慨:“这创业风险怎么无处不在,你小子这么细心一人,居然都能栽各种跟头。我这种憨憨没你带飞岂不活不过两集?”

等到萧云徊拖着疲惫的身躯打开家门,一如往常闻到饭菜香味,才真正慢慢松弛下来。

“小宇啊小宇,今天郁闷死了。”

杭州二人同住后,萧云徊在袁恒宇面前愈发会自动卸下防备。也许因为袁恒宇此人耿直过头,反而没那些弯弯绕绕,也许是与袁恒宇同住的日子,吃饭规律、房间整洁、睡眠饱足,很容易体察到家的温暖。

“怎么了,哥?”袁恒宇自然而然接过萧云徊每天上班来去快递点背的双肩包,随意堆在自己平时放包的椅子上。

“今天被坏人忽悠瘸,自己让我把快递放家门口,后来又说找不着。我让他去调用监控也不肯,结果罚了我三百块钱。”萧云徊沮丧地说,眼神却掠过袁恒宇做的粗茶淡饭,西红柿炒鸡蛋,还有清炖羊肉汤,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你换个衣服,洗手可以过来吃饭了。”袁恒宇一边整理厨房,一边从消毒柜里取出碗筷去盛饭,又说:“在义乌时,慧姐好像也要应对各种投诉。我们能做到的是,尽量把收发快递场合时空监控,其余变量只能归咎为风险因素。”

“说的是,”萧云徊表示赞成,“我本来和他说,要家人签字才能放在门口,他非说家里没人,我想着人与人之间还不能有点信任吗?结果交了学费。”说完了他又补充道:“当然,我还是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哼哼。”

袁恒宇好像逐渐开窍,回:“嗯,你说得有道理。”

萧云徊一边扒饭一边无语:“你又压根没听懂我说话吧?”

袁恒宇听话老实,直接承认。

来杭州后,袁恒宇和萧云徊的交流日渐增加。每当萧云徊说话转折甚多、山路十八弯,袁恒宇便开始已读乱回。

有一天,萧云徊实在忍无可忍,遂教导袁恒宇:“以后听不懂我讲话时,你就假装若有所思,夸赞我说得有道理,这样我的怒火就平息了。”

但袁恒宇发现似乎也不怎么管用。

萧云徊当然不会真的生气。自从他到杭州创业后,每周与袁恒宇共处一室三四日,他觉得充实温暖多,嫌弃麻烦少,有时袁恒宇不在,反而倍觉冷清。

有暖灯,有热饭,北京瘫在沙发上看电视时,旁边还有个小帅哥安静地听耳机学习,偶尔在沙发上小憩,睡醒还能获得毛毯一条,也许这是谁也无法抗拒的某种幸福。

第15章

萧云徊还没来得及去琢磨这种幸福是哪种幸福,就碰上了正面硬刚的投诉硬茬。

那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萧云徊和林超像往常一样开店做生意,正给如山堆砌的快递分门别类呢,投诉硬茬单枪匹马浩浩荡荡地杀来。

说单枪匹马,是因为这硬茬竟然是个装扮时髦面容清丽的姑娘,不说话时看起来柔柔弱弱;说浩浩荡荡,是因为这姑娘气场全开走路生风,驾驶一辆蓝色雷克萨斯风尘仆仆到快递点来吵架。

投诉硬茬刚进来时,大家并不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直到她报出自己的小区和收货姓名,林超觉得自己的DNA动了。

他小声对萧云徊说:“这姐们就是玫瑰公馆那个投诉大户,曾诗彤。兄弟,你帮我场子撑住。”

说完,他龟缩着将自己腾挪到后方的货架间,假装投入于无法抽身的货架整理当中去。

林超之所以如此惊恐,源于近一个月他已经被投诉两次。

第一次是送来的生鲜腐坏,这不算刻意针对快递点,但快递点成为被投诉连坐中的一环。

第二次是林超骑着他新买的小电驴欢乐送货的平常一日,正马不停蹄地干活呢,被姑娘一通电话催着要在半小时内人到货来。

林超生性缺乏耐心,当下又出门在外,也不知是声调高了些还是嗓门大了点,坦承计划到玫瑰公馆还要一小时,实在没法再提前。

半小时后,人货还未至,差评却先来。

林超自此就对萧云徊说:“以后这个曾诗彤只能劳驾兄弟你了,我和她八字不合!”

所以,当萧云徊第一次在快递点看见开着雷克萨斯打扮时尚靓丽的曾诗彤时,他已经知道这姑娘不好惹,提前进入安抚为主陪笑为辅的战备状态。

“你是老板吗?我要投诉!”投诉硬茬看见萧云徊站在发货操作台,颐指气使问。

“对,请问你的单号是?快递有什么问题吗?”萧云徊有礼有节。

“你们的快递员送货不及时,好几次了。我本来都想忍了。”投诉硬茬十分委屈说道:“可是你们直接把我的件弄丢了!我网购的一套香奈儿化妆品!”说着说着她情绪逐渐燃烧。

萧云徊及时制止硬茬上头:“你的单号请给我们,我帮你确认一下现在快递的情况。”

投诉硬茬报出单号,萧云徊一查,果然快递显示已签收,签收者是“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