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驴列过孤独星球 第1章

作者:荒野爆爆熊 标签: 破镜重圆 年下 近代现代

《骑驴列过孤独星球》作者:荒野爆爆熊

简介:

一本正经自闭男大攻 X 自强创业哥瘾无限受

袁恒宇初闯浙江上大学,萧云徊逐梦浙江电商圈。

袁恒宇对世界满脑子问题,哥哥回答所有的问题。

合租生活,一起挤挤睡,一起卷天光,

两枚奋斗的红心,到两颗互许的真心。

开始总是有情饮水饱,可惜世人都说人间正道好。

袁恒宇问出最后一个问题,原来哥哥也有回答不了的问题。

萧云徊宇宙,从此停摆了袁恒宇星系。

后来……

萧云徊坐稳电商园老总,袁恒宇升级学术界新星。

蓄谋已久,两人成为繁星电商园最隐忍的“旧相识”,

全世界都恩恩爱爱到处秀,

徒留互相试探不动声色两条单身狗。

袁恒宇:想再成为我的男朋友必须回答我的问题。

萧云徊:我想再成为你的男朋友但我回答不出你的问题!

直到懵懂小孩坚定地长大,带刺少年终放下逞强,

再一次拥抱,不再独自掉眼泪,携手治愈这世界。

你知道吗?所有问你的问题,都包含着我的答案。

食用指南:

现实向市井童话。

出场攻18岁,受24岁,时间跨度8年。

双C,谈恋爱和搞事业并行,攻受事业心都超强。

下卷攻会长大,年下狗狗会变成很难糊弄的孤狼。

上卷是热血打拼出租屋文学,

下卷是共建家园县城文学。

标签:破镜重圆、年下、成长治愈、市井、群像、职业、县城文学、出租屋文学

第1章

2016年,有人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那年夏天很热,空气自由,一切如梦似幻。

萧云徊一如往常早起开窗,窗外早已人声鼎沸、生机勃发。

街道上货车往来穿梭,年轻的批发商和网店店主搬着箱子提着袋子忙得热火朝天,勤奋的物流人员骑着电动车马不停蹄,一些平价快餐店密集地在场景中四散开去。

萧云徊刷着牙边打开自己的网上店铺,看见一夜过去订单新添五件,实在高兴。他回头冲另一个房间里的人喊道:

“小宇,一会儿你出去顺便带一整个冰镇西瓜回来,我俩一人一半。”

沉默半晌,只听屋子另一个屋子里伏案做题的那人说:“哥,我在做微积分,你打断我了。”萧云徊正想吐槽,又听那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补了一句:“谢谢。”

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是袁恒宇最容易触发的关键词群。

袁恒宇一个月前刚跟他来到义乌创业的时候,萧云徊觉得这孩子个性古怪,但朝夕相处下来,发现他人虽孤僻,但长相赏心悦目,干活儿还劳力强壮,简直是艰苦创业正缺人手时期的不二良伴。

萧云徊不痛不痒回了袁恒宇一句“不客气”,想起赵钰萍在临行前教给他的,袁恒宇用了礼貌用语以后,给他一个合适的反馈,方便他判断使用场景是否合理。

赵钰萍是萧云徊在星港县除了奶奶和妹妹以外,为数不多惦记着的人,而袁恒宇正是赵钰萍的儿子。要不是这次夏天回乡探亲,他都不知道袁恒宇刚结束高考,已经是个准大学生了。

萧云徊打小就知道袁恒宇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样。

用他奶奶韩采蓉的话说,这家人命苦。用科学的话说,这叫自闭症,因为是高功能谱系,通过小时候康复,可以好好长大并慢慢融入正常人社会。这些都是赵钰萍后来给他科普的。

袁恒宇的确好好长大了,因为成绩不错、尤其数学能力卓越,甚至念了重点初中、高中,并考上了Z大。可他4岁才会说话,曾经一度被诊断为智力发育迟缓,家也因为袁恒宇小时候康复需要的时间和金钱,分崩离析。

原本在星港县远近驰名的清秀书生袁振峰,和古典美人赵钰萍,都仿佛十年老了三十岁。

才子佳人的故事,终究是破碎了。

萧云徊依稀记得上次和袁恒宇交流还是在他高三那年,那会袁恒宇掐指一算才初一。

那之后他们几乎没再说过话,偶尔萧云徊在大学寒暑假回家时遇到袁恒宇,也都匆匆而过,毫无交集。

那时萧云徊忙着社恐、打工、对抗世界。

那时袁恒宇忙着自闭、康复、努力学习。

赵钰萍听说他打算去浙江做电商创业,便拜托他好好照看袁恒宇,毕竟袁恒宇要在那里度过大学四年。

萧云徊理所应当地答应了赵钰萍的这个请求,他猜测,她是想帮袁恒宇逃离这个家,逃离袁振峰。

但其实,他对袁恒宇一直挺有印象,因为袁恒宇长得好看。

袁恒宇的爹妈长得都好看,所以袁恒宇也很好看。

初一时他还是个170左右的小屁孩儿,到萧云徊大学时暑假回乡,袁恒宇已经窜高了起码10厘米,修长而瘦削的肢体,少年味道,人工智能式的冷冷淡淡,格外显眼。加上袁恒宇沟通能力欠奉,当真诠释了什么叫帅而不自知。

这次他们再见,袁恒宇比之前记忆中要高一点,也更壮了些。

他的短发发型看得出来是随便钻进个十元理发店剪的,没有同龄男孩那些日式韩式的花里胡哨,清清爽爽,洋溢着母单的气息。

他肩膀的线条已经隐约呈现出青年形状,露在短袖外的手臂也逐渐勾勒出肌腱曲线,在修长的骨骼和体表浅露的血管纹路的搭建下,显得层次分明。

萧云徊问他是不是健身了,袁恒宇回答:“高考后在工地搬了三个星期的砖。”确实是字面意义上的搬砖。

萧云徊并没有追问袁恒宇为什么刚高考完就跑去勤工俭学,因为想也知道袁恒宇看起来不像能在高考后呼朋引伴的样子。

袁恒宇却说,等上了大学后,就可以做家教挣钱。看来他也不喜欢搬砖,但喜欢挣钱。

既然大家都自强不息着长大,那当然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萧云徊匆匆答应下赵阿姨的请求,当天就把袁恒宇带到义乌。

他用自己大学毕业之后两年为数不多的几万元积蓄,每个月千把块租金租了一个两居室的小房子,一间卧室,一间存放货物的仓库兼袁恒宇的书房。

满打满算,袁恒宇在这儿待到开学不到两个月。所以,他免了袁恒宇的租金,反之让袁恒宇心甘情愿当他的壮劳力。两个人就这样稀里糊涂搭伙干活儿过日子。

“我感觉你这个弟弟怪怪的,”一起摆摊的时候林超对萧云徊说,“就大前天,我们在取快递的地方碰见,我和他打招呼,他没礼貌地问我是谁,我?”

林超是萧云徊大学的铁哥们,以耿直仗义铁憨憨著称。大学毕业时和萧云徊一样,孤独寂寞迷茫冷,两人各自找了一份中小企业打工,浑浑噩噩就是两年。

孰料不知哪天二人突然同时福至心灵,萧云徊微信一通“要不要一起创业”,直接合体打包到义乌。

“他先天的自闭症,你得多在他面前刷脸刷存在感,要不他记不住你。”萧云徊回道。

“这,不好意思啊。”林超先是一惊,然后尴尬地笑了笑,表示抱歉。

不一会,烤串摊上的客人多了起来。林超赶忙去招呼客人,萧云徊则一边照顾烧烤摊一边串菜。

林超和萧云徊一穷二白刚到义乌时,两人坐在马路牙子围观人来人往一整天,他一拍脑门:烤串,就决定是它了!正值盛夏,白天忙活了一天的电商物流俊男美女们都倾巢出动、四处觅食,林超他左一个冰柜又一个烤串摊,夏日消费轻松拿捏。

萧云徊本就打定主意做电商,想着起步不知道要多久,眼下温饱十分要紧,便颤巍巍拿出手上仅有的几万块里头为数不多的几千,顺便入了一点股。白天电商晚上烤串,两不耽误。

等烤串摊人潮散去、收拾完摊位各回各家时,已经凌晨一点。

出租屋,房间里没开灯、也没开空调,热成一座活火山,黑暗中依稀可见袁恒宇穿着篮球背心短裤侧躺在床上熟睡。

萧云徊洗完澡蹑手蹑脚,找出遥控器把空调定位在节能模式,便慢慢躺上床。床垫受力不均导致床另一边的人轻微翻动了一下,那人竟又向床的边沿挪移了几分。

由于场地有限,他和袁恒宇同床异梦凑合着睡已经将近一个月。

两个大老爷们,本来没那么多计较,何况袁恒宇开学就走。只是这小子臭规矩还不少,睡觉时一翻身一抬手碰到他,他还会礼貌提醒:“哥,你碰到我了。”

现在的小孩儿,真难带。萧云徊看着袁恒宇睡觉都在生人勿近严防死守的样子,叹了口气,闭上眼睛,便不知天地为何物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袁恒宇习以为常早起,径自开始洗漱。

从睡梦中被吵醒的萧云徊,早已习惯袁恒宇对旁人熟视无睹,便问正事:“昨天让你修的图修好上架了吗?”

洗漱声不绝于耳,回答声一片死寂。

萧云徊早听赵阿姨说袁恒宇从小就这样,一个指令要重复N遍,也建立不起指令和情绪之间的联结。再加上一个月的贴身相处他心中有数,于是重复道:“小宇,昨天让你修的图修好上架了吗?”

这才听到袁恒宇的回应:“都做好了,已经上架。昨天的访客量比前天要大百分之十,昨天的销量有287块钱,按照你的成本你昨天净赚了93块。我发了5个快递,一共花了4块钱。我问了问小区快递点的慧姐,说一个月发到2000单就能再给我们点优惠。”

萧云徊连忙说谢谢。袁恒宇紧接着不用谢。

“你再睡会,我去买早餐。”说着,袁恒宇换上板鞋,拿上钥匙出门。

袁恒宇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上起床出门买早餐,两根油条两个烧饼两杯豆浆,回家背英语单词,整理萧云徊的店铺订单。中午和萧云徊一起吃萧云徊点的外卖,下午打扫卫生,收货发货,看高等数学,晚上出门倒垃圾加运动,回家做题睡觉。

萧云徊的生活也很有规律。每天比袁恒宇稍晚起床,吃袁恒宇买的早餐。完后打开挖宝大学的视频学习如何在挖宝网上做电商,并兼做客服,应对顾客。下午和袁恒宇一起收发订单包货,吃完饭整理摆摊,晚上烤串挣钱,回家洗澡睡觉。

袁恒宇拎着早餐回来时,萧云徊睡不着,也索性收拾好起床了。

他问袁恒宇:“我过两天要和林超去锦湖看看货源,你要不要一起去?”他发现袁恒宇在算账方面还挺有天赋,顺便再让他和林超混个脸熟,大家加深一下感情。

袁恒宇“嗯”了一声,拿起一个烧饼,说:“我现在要开始吃早餐了。”这是让萧云徊可以暂时退出他的有序生活的意思。

小屁孩!萧云徊在心里吐槽道。

第2章

浙江是低成本电商的天堂,锦湖有低成本的批发市场,这些还是萧云徊当年萌生电商创业念头时,在网上创业心灵鸡汤里看到的,和他后来在义乌创新社区物流枢纽蹲点一周打听到的知识。

毕业于中国某所末流211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在南京市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两年,萧云徊省吃俭用存款不到七万元。

直至有一天他发现国家在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周围的年轻人们也蠢蠢欲动想要狂野青春走一遭,他萌生了一个念头:电商创业。

萧云徊学生时代不算学霸,但好在为人要强也坚定,决定了的事,多半不撞南墙不回头。

手头一穷二白,又想创业撬动杠杆,萧云徊获得锦湖批发市场的信息后几乎连夜奔赴,并迅速和当地一家工厂的老板签订小批量的批发订单。

地址留下,老板当天批量发至义乌,袜子比人启程还早,算是打开了锦湖的货物渠道。之后定期补货进新货,好维持生意的正常运转。

去锦湖补货的那一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宜放风宜搞基。萧云徊和林超,还有袁恒宇,三个人叫了一辆滴滴,从义乌直奔锦湖看袜子。

三个人在车上,萧云徊坐副驾驶,袁恒宇和林超各占据后排一左一右两个车窗位置,大写的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