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驴列过孤独星球 第14章

作者:荒野爆爆熊 标签: 破镜重圆 年下 近代现代

一边是搏西西的出现,其瞅准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县域及以下地区的下沉市场,通过廉价拼团出售快速消费品很快普及其使用度。另一边,嘟音、慢手等区别于挖宝、搏西西的传统买卖模式的平台也蜂拥而至,开辟了“短视频与直播”的兴趣电商体系,通过匹配平台用户的兴趣与商品激发消费冲动,实现流量向销量的转化。后者更创造了网红经济的时代热潮。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被卷入到电商的浪潮中去,并无机会再转身离开。

尽管如此,萧云徊和林超并没有如此宏大的视野。

作为普普通通两枚快递点店铺的承包商,他们直观的感受,就是单量持续的增长,让他们的创业生活越来越忙碌而充实,也的的确确体会到何为勤劳致富。

美中不足的是,当初萧云徊和袁恒宇在承包物流点前,讨论出的弊端也愈发显现。

在萧云徊开始做物流的短短不到一年中,随着新电商平台的不断出现,一些中小快递公司试图卷土重来。它们有些仅专注于快递,有些多种业务大张旗鼓推进,有些全国范围铺展,有些企望由区域起步再包围全国,不胜枚举。

而如“三通一达”这类已有资本背书的企业,则为了在寡头化趋势中抢占先机,走上压缩下游人力、提升上游技术的革新之路。

萧云徊和林超快递点的收件派件的利润,也随着中小企业的价格争夺和大型企业的釜底抽薪,各下降了每单两毛。这看似微乎其微的单价,放在日单量上百的个体户身上,属实已经不少。

好在从实际利润获取看来,他们的收入仍在增长。毕竟普通老百姓很难去思考,这种行业内卷给个体带来的直接结果可能是,人工的贬值和下游成本投入的增加。

萧云徊和林超的物流承包商生活,也因此面临新挑战:单量的激增让他们二人分身乏术。开学后,袁恒宇和萧星星又不能经常来帮忙。有时一人出去送货,另一人同时应对收发件,简直手忙脚乱。

快递行业的规则也在不断调整并且更为严格。因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要求要送货到家,快递公司也从鼓励送货上门,到惩罚未按要求送货上门。萧云徊和林超于是决定招聘一个专门送货的快递员。

他们在赶集、58同城、前程无忧等几个能够招聘同城临时工人的地方发起了广告。

这不招聘不知道,一招聘,萧云徊才发现,自己和林超在经营理念上竟然存在一些分歧。

首先是如何开工资。萧云徊希望做激励机制,建立在底薪三千的基础上,通过让利每个派件、每个收件进行百分比奖金奖励,与此同时,如果发生了投诉件,单件赔偿的百分之十也需要派件员承担。

林超则主张每月给派件员发的工资定死,单件赔偿的百分比力度加大到百分之二十到三十,毕竟因为快递员派件而产生的纠纷,本身就该由派件员负担。

其次是选择怎样的人做他们的快递员。在几个来面试的人中,林超倾向于一个肌肉小伙儿,那人家就住在杭州大学城不远处的城中村,是个拆迁户,家里正在和政府谈拆迁的各种事项,他在家里待到发霉,打算出来做点事。林超看中他年轻力壮离家近,还自备一辆私家车。

萧云徊则觉得一个奔四的农民工大哥颇有眼缘。这位大哥从二十岁就外出打工,三十多岁攒钱回家结婚后,希望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于是又回杭州来打工。如今孩子马上要到读书年龄,老婆孩子仍然在杭州周边的县城。他的理想状态是能在杭州大学城附近安家,并在家附近稳定工作,让孩子受到高校氛围熏陶的同时,也有机会获得更好的教育。

“我说萧云徊,我知道你是理想主义,但咱们也辛辛苦苦当牛做马、自顾不暇,你为别人着想能不能晚点儿?”林超从大学时就知道萧云徊什么德性,但吐槽归吐槽,哥们归哥们。

萧云徊对林超的说法并不赞同:

“我现在没有要把从我们腰包里赚到的钱掏出来给别人的意思。”

“你也知道快递这行,投诉本身就是玄学。你服务态度好不好,你送得快不快,都得依仗快递员本身的责任心和耐心,这完全得看快递员和收发货客户的互动好不好。”

“我说的这种激励机制,就是为了让快递员不觉得咱们是老板,能和咱们站在一条道上,咱们都有充分的社畜经验,知道那种暗地里对老板不爽的滋味吧?”

林超突然对生意经十分有心得,并不完全认同萧云徊过度的换位思考:“我怕的是到时候他主人翁意识太强,和我们扯皮就麻烦了。毕竟你知道有些件可送可不送。这部分钱咱们是可以稳稳收入囊中的。”

“问题是,就算他送,也会提升咱们快递点的服务品质,让一点点利,何乐而不为呢?满打满算,每个月也只会比你的开死工资多出一两千块。但快递员感受上,主动很多。”萧云徊有理有据。

林超还是难以苟同:“你的方案我觉得行,但咱们第一次招人,保守点会不会比较好?”他紧接着又说:“还有啊,我还是觉得快递员要招个身强体壮的,这日晒雨淋的,年纪大点的也不知道受不受得了。”

“不到四十,就叫年纪大吗?你要不要干脆设置个三十五岁上限?”萧云徊有些无语:“他有妻儿要养,责任心肯定强。我不敢说他一定能比你选的这个小年轻强,但三十多岁,正值青壮年,又有那么长的外出打工经验,上手肯定不慢。”

林超发出灵魂一问:“你小子不是恻隐之心又犯了吧?理想的翅膀刚茁壮一丢丢,就想着到处助人为乐了?”

萧云徊坦白道:“我承认,这个大哥让我想起慧姐和她丈夫了。农村和小城镇人到大城市打工都不容易,也会格外珍惜机会,如果你善待,他们更是会踏实做事。你看我自己也是如此。”

他不希望林超觉得他的选择完全是感情用事,又说:“但我认为我的选择都是基于我自己搬砖、和看到周围相似的人的经历。为了一种更理想的关系,我不吝啬让一点利,何况这撑死一个月两千块让利,如果能免去更多的售后烦恼,何乐而不为?”

林超反驳道:“你说的道理我都懂,我也欣赏你小子的这份赤子之心,要不是这样咱哥俩走不到今天。但就是,我们白手起家刚有收获,我不敢什么都试验着来,希望保守一点。如果效果不好,再听你的,行不?”

萧云徊不再据理力争,同意了林超的选择。

招聘结果确立,最终选中了年轻力壮家住杭州大学城城中村的小郑。

“所以最后,还是按照林超的方案了?”袁恒宇正襟危坐在沙发上,怀里靠着把腿随意盘在沙发上休息的萧云徊。

“嗯,”萧云徊一动不动被抱着,人倒十分闲适:“也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我和林超合作这么久,很多大事都是我拿主意他随和,我也不想让他觉得我搞一言堂。”他想了一会儿,又说:“但我觉得我没错。”

袁恒宇赞同,说:“那既然已经决定了,就按照他的方案先做着。”

袁恒宇的这次答题显然分数略低,于是萧云徊有些不悦,他把话挑明,问:“所以你说说,我的方案和我的选人方式,真的太激进和感情用事吗?”

“激进不会,”袁恒宇云淡风轻地回:“激励机制本来就是劳动科学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你的理念比林超先进。何况每个月让利一两千元降低投诉的风险,其实具备全局视野。”

袁恒宇想了想,又开始得罪人:“只是选人方式很难评价,年龄不是问题,工作经验来说你的倾向占优。但是林超选的人自带一辆机动车,可以省去我们的成本、提高送货效率。你和林超选的人各有各的强项。你要我论断你是不是感情用事,我不能发表意见。”

萧云徊早已习惯了袁恒宇这种公事公办的态度,且对他言论的前半部分表示满意,于是他转头朝袁恒宇灿烂一笑:“想想你说得有道理,我和林超行事风格不同、互相制衡,反而是好事。也许我真的被那位大哥阖家团圆的故事打动,而忽略了林超选的那位小哥还自带装备。”

他回过身面对袁恒宇坐着,郑重其事问:“小宇,你实话实说,你最近是不是社交技艺日渐精湛了?为了逗人开心,都会专拣别人喜欢的说了?”

“我没有刻意逗你开心,但我会尽力回答你的每个问题,”袁恒宇认真地反驳:“因为你喜欢我的答案,所以你才会感到开心。”

第22章

林超选中的快递小哥小郑,比林超和萧云徊小三岁,刚刚大专毕业。

一年前,城市规划里划定了他们周围的几个行政村,用于建设大学城周边的高新技术产业园。于是,从去年开始,小郑全家人都在忙着和区政府周旋征地拆迁事宜,他却在家闲不住。

当初林超选中小郑,就是看中他年轻力壮不怕日晒雨淋,如今看来确实不坏。

不像其他快递员骑着单车或电动车风吹雨打,小郑有一辆从他爸手上转下来的吉利,在大学城周边几个小区奔来跑去绰绰有余。

小郑收到录用通知的第二天一早,便准时到工大快递点报到上岗。一两个月下来,他和萧云徊、林超磨合不错,干活不说尽善尽美但至少麻利,在顾客中的反响也中规中矩。他专职快递员后的投诉数量,比没有雇佣快递员之前,不增不减。

为庆祝萧星星考上名校并开启她缤纷的大学生活,萧云徊从行程上挤出时间,得空带萧星星和袁恒宇,开启一趟三天两夜的千岛湖之旅。

说“带着”,也并不完全准确。因为这次旅程还是萧星星提议,袁恒宇做了详细攻略,萧云徊仅当出钱工具人。

两个没收入的学生,和一个一文不名的初级创业者,三人本来都不富裕。于是袁恒宇的攻略上订好千岛湖周边一家评分较高的民宿。

但萧云徊寻思,袁恒宇和萧星星都是勤俭节约长大的孩子,索性大手一挥决定奢侈一把,直接定下千岛湖的洲际酒店。

三人两间,都订的高层湖景房,坐在阳台上就能眺望蓝色的湖面,夕阳西下波光粼粼,想必人的心情也会随之沉静下来。

萧星星史无前例夸赞萧云徊:“难得我哥也开始有了品位,吾甚欣慰。”

三个人在工大快递点几乎收发完了当天的货才启程,抵达酒店时早已夜幕降临。他们休息一夜,第二天就去乘船游湖。

对生长于江南的人来说,青山绿水早已见多识广,千岛湖的景致自然称不上特别。

尽管如此,有人说,旅行游的是兴致,和一同出游的人,这话确实不假。

他们乘船纵深路过各种岛屿,看遍禅寺、古树和水下遗址,很难说不随之感到心旷神怡。

萧云徊平日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到了休闲胜地自然想随时开摆。而萧星星毕竟刚踏出家门走向新世界,到哪儿都想有人陪着深度尽情游。一来二去,袁恒宇便成为她不二的陪同良伴。

游湖完毕后,萧星星提议来千岛湖就得吃鱼,于是三人在袁恒宇攻略上的五家候选名单中挑出性价比最高的那家,一边吃鱼一边把酒言欢。

吃过饭后,萧云徊已经明显睡眼惺忪,袁恒宇提议大家先回去睡过午觉再出发。萧星星却一脸兴致盎然指着远处的自行车集散地,请两位哥哥陪她一起骑自行车。

骑行没问题,三人如何分配却成问题。

然而,萧星星早已胸有成竹、丝毫不慌。她兴高采烈拽着袁恒宇的手臂,邀请他坐在自己双人单车的后座上,并体贴萧云徊:“你如果困了,就先回去酒店休息,我和小宇哥骑行完再回去找你玩。”

袁恒宇看萧云徊着实疲惫,便附和道:“我陪萧星星去骑行,你去休息。”

萧云徊一听,兄长的直觉告诉他,不对劲:光天化日之下,作为哥哥,他怎么能让自己刚成年的妹妹,和袁恒宇孤男寡女在青山绿水间骑行畅游几小时?

他顾不上琢磨袁恒宇是不是正人君子,立马打起精神,跨上一辆单人自行车,蓄势待发对萧星星说:“不行,我是你哥,肯定不能让你随便乱跑,我跟着你们!”

萧星星一脸过完门禁偷跑回家、开门正好撞上等在客厅的老父亲的无可奈何,撇了撇嘴,嘟囔了句“扫兴”,便跨上袁恒宇已经等在那里的双人自行车,踩踏启动。

她在前,袁恒宇在后。

骑行很有趣,但边骑行边当操碎心的老父亲,可能不是人干的,至少不是萧云徊这种人干的。

他一人踩车,本来应当身轻如燕,但他想到自己此行之目的,既要与萧星星和袁恒宇保持距离,又断不可能扬长而去。于是只得在加速和控速之间反复横跳,但求正好跟随在萧星星和袁恒宇的远处正后方。

萧星星倒好,时不时回头来挑衅,摆摆手做出让萧云徊赶紧打道回府的示意。

不示意还好,越示意越激发起老父亲的咸吃萝卜淡操心,萧云徊愈发不肯让萧星星奸计得逞。

就这样,三人骑行两前一后,一骑就是两小时。

萧云徊发现,他张弛有度地尾随,满眼尽是萧星星和袁恒宇二人,此情此景居然格外写意。

两个十八九岁校园小青年,骑车穿行在蓝色的天幕下、阳光中的银光湖面旁、红色的塑胶跑道上,青春洋溢、朝气蓬勃,不时的谈笑风生声间,空气都轻快起来,美成一幅画。

萧云徊在哼哧哼哧中望著这幅画,眼前竟有些许恍惚,汗水划过两鬓再经由手臂一阵胡乱摩擦不小心送到唇边,咸到发苦。

这种苦涩,似乎并未被耳边反方向拂过的轻风吹散,反而骑得越久,越觉厚重。

到了最后三分之一的路程,三个人都已经疲惫不堪。萧云徊更说不上哪里不适,只想立即躺倒摆烂,不视不听不思考。

他下意识速度放缓,却好几次见袁恒宇回头望,喊着:“你快跟上来。”他才又挤出笑容应一声“来了”,然后猛踩几圈追上进度。

直到太阳光热烈地照耀上青春的躯体,他才依稀看见袁恒宇和萧星星停在前方一棵笔挺繁茂的树下等他。

袁恒宇明明刚执行完高强度体力劳动,腰身却仍旧立得笔直,像树那样直,充满无限生命力。

萧云徊被树荫下袁恒宇身上流泻着叶片状的光与影,飘飘渺渺晃动得睁不开眼,才发觉眼前萧星星递给自己的一瓶矿泉水。

三人下了单车,坐在路边,几乎一人一口气喝下一整瓶水。

萧云徊总算缓过神来,又听见萧星星说她想去玩皮划艇。萧云徊忍不住吐槽:“我说萧星星,你是铁做的吗?”

萧星星嫌弃极了,反唇相讥:“哥哥不想去可以不去,反正皮划艇双人艇刚好,我和小宇哥骑行已经形成队友默契了。”

她继而用兄妹俩斗嘴时惯常的阴阳怪气口吻大惊小怪道:“不敢相信,我记忆里你还是我小学时那个飘逸灵动的篮球少年,这才被社会毒打了三年,你怎么就这样了。”

还是袁恒宇不动声色打圆场,他示意着萧云徊对萧星星发话说:“我们不去皮划艇,他累了。”

萧星星听见袁恒宇也不想去,简直失望到极点。她双手合十朝袁恒宇求情:“小宇哥,再陪我玩一趟这个吧,难得来一趟。这个好酷,我看攻略上大家都说好玩!”

袁恒宇被萧星星扯着手肘处的帽兜拉链棉质外套,回头看向萧云徊,不置可否。

萧云徊瞧见萧星星殷切的小眼神,琢磨来玩一趟确实不容易,不愿意因为自己兴致不高而扫了大家的兴。

他看着袁恒宇,猜想他也左右为难,便说:“你俩快去划吧,我在岸上等你们。”

袁恒宇听到萧云徊的指令,回了声“好”,并无其他更多反馈,便站起身来,等萧星星一起朝着皮划艇项目的方向走去。

萧星星更是高兴得一蹦一跳,跟随袁恒宇的步伐轻快,还哼起了小曲儿。

一转眼,袁恒宇和萧星星已经下了湖。

萧云徊在附近勘察一番,寻了个居高临下的位置,举起手机给两个小年轻拍照。

太阳渐渐下山,湖面闪烁,有些温柔,有些热烈。

萧云徊选好两人置于中心的画面,正巧瞧见遥远处的湖上船里,萧星星和袁恒宇说了什么,袁恒宇便脱下身上套的长袖拉链帽衫递给她披。

秋天的江浙,在白日转向黑夜的须臾,随着流水潺潺送去些许寒意。

萧云徊对着这一幕,按下手机拍照键,不自觉地,眨了眨眼,叹一口气。

原来,他从没问过袁恒宇是不是喜欢哪个姑娘,也不知道萧星星有没有喜欢哪个男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