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是在今天 第8章

作者:绯色分析 标签: 近代现代

石星“嘶”了一声,抱着胳膊搓了搓:“你看过甄嬛传吗?”

林惊昼“啊”了一声。

“莞莞类卿,这四个字希望你不要懂。”石星说。

“其实我和他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差点打了一架呢。”石星转开话题。

林惊昼有点惊讶,他今天是第一次见到石星,他甚至不知道这个朋友,是张裕舒什么时候认识的。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林惊昼问。

“很多年了,我记得那个音乐节那天压轴是林惊昼呢。”石星回忆着,“那天晚上下了好大的雨,把设备都淋坏了,林惊昼有点生气,把话筒摔了,最后一首歌没有唱。”

林惊昼缓慢地眨了眨眼睛,声音很轻:“那天吗?”

“对啊,我记得因为这件事好多人骂他呢,说他红起来了就耍大牌。”石星说。

林惊昼记得那天,他演过那么多音乐节,下雨的也不少,但那一天,风大雨大到呼啸,他的眼睛都被雨水糊住。

他站上了台,不可能不演,雨水却像一道屏障,把他的声音罩在里面。

世界变得失真,像是热爱使用手持镜头的导演拍出来的画面,摇晃着,摇晃着,在如刀刃一般落下的白色大雨之中,万物都颠倒。

他不知道那天张裕舒来了,那时候他们已经分开很久,没有联系方式,不会去了解彼此近况。

原来那天,他们的距离,不过台上台下区区几百米。

实际上人生充斥着太多的错过,张裕舒在那里或者不在那里,都没有意义。林惊昼也不需要去明白。

“那天我在沙发区吹唢呐,他说我吹得好难听,我就跟他吵了一架。”石星说。

林惊昼忍不住笑出声:“然后呢?”

“吵着吵着我就邀请他去摔跤,他说不高兴去,他不要弄脏衣服,然后塞给我一张印着林惊昼的小卡,说在门口被派发的,送给我,不用客气,反正他也不想要。”石星一摊手,“你看吧,他这个人真的很莫名其妙。”

“谁莫名其妙?”张裕舒的声音突然响起,石星被他吓得肩膀一哆嗦。

张裕舒走了过来,面无表情地瞥了林惊昼一眼,像是领导视察那样,把手按在会议桌上,问:“摄制组已经走了?”

林惊昼说:“他们被一个姐姐喊去喝下午茶了。”

“是你定的吧,这么客气,好难得。”石星冲张裕舒一扬下巴,“那么大方的张总,顺便给小惊洲提供点设备支持吧。”

张裕舒没回答他,他看向林惊昼,也不开口。

林惊昼站了起来,特别诚恳也特别乖地说了想要借设备做歌的事情。

张裕舒皱眉:“你还懂这些?”

林惊昼随口解释:“以前做练习生的时候学的。”

张裕舒没说话,看表情也不知道他信没信。

石星伸了个懒腰,面向张裕舒说:“节目组说一会儿要去林惊昼的纪念展,拍点素材。”

张裕舒:“和我说这个干嘛?”

“你不去看看吗?才开展没多久。”石星耸肩,“离公司也不远。”

“小许也可以一起去,对比赛有好处。”

张裕舒看了下表,生硬地说:“去吃饭。”

石星腾得一下站起来,紧接着张裕舒又说:“没你的份。”

石星深呼吸一下,瞪了他一眼,特别无语:“我又哪里惹到你了?”

林惊昼乖乖起身,跟着张裕舒出去,走了两步忍不住开口:“张总,可是现在才四点钟。”

张裕舒淡然地说:“过去还要时间。”

两个人走到地下车库的时候,司机已经坐在车里待命了,林惊昼想了想,还是跟着张裕舒坐在后排。

张裕舒没说话,所以车子没开动,司机握着方向盘,也不问张裕舒要去哪。

林惊昼试探性地问:“要不要去那个展子看一眼啊?”

张裕舒看他一眼,出乎意料的,他答应得很爽快:“安叔,搜一下地址吧。”

石星说得没错,确实离得不远。这个纪念展安排在一个私人的美术馆里,园区里面有很高的树。

北京的秋意渐浓,天变得蓝而高远,白蜡树的树叶开始泛黄,深浅不一的,像水彩画。

临近闭馆时间,林惊昼感觉不会有几个人在,但他还是戴上了鸭舌帽和口罩。

等走进去,他才意识到这个行为有多么明智。

展厅里的人很多,他们好像正好撞上了一波粉丝团建,不过也因为人多,没有人注意他们俩。

这个展厅不大,开篇上来就是一张年表,详细记录了林惊昼的生平往事。

林惊昼的演艺生涯从他的十七岁开始,他最开始是一个走穴歌手。

上个世纪的深圳,夜晚是富丽的。林惊昼看着墙上的老照片,记忆也变得很陈旧,他记得那时候跑场,总在马路上把自行车骑得飞起,罚款直接塞进交警手里,把红灯甩在身后。

如果从小路里转弯出来看到另一辆轮胎冒烟的自行车,一准也是赶场的歌手。

张裕舒安静地看着墙上的相片,那是好几个人站在一起拍的合照,每个人的演出服都奇形怪状。女歌手的眼睛上铺满亮片眼影,明眸皓齿,格外耀眼。

照片上的林惊昼太青涩了,看起来像个陌生人。

原来记忆是那么容易被删除修改的东西,林惊昼看着那些年轻的面孔,居然忘了他们叫什么名字。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夜总会里唱出名堂的,有好几个现在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歌手。林惊昼想了好久认出了费羽,他记得他俩经常搭伙卖酒。

夜总会卖出酒,歌手是有提成的,于是大家总会找人做搭档。费羽在台上唱歌,林惊昼就坐在下面哄老板开心,他说您瞧她唱得多么美,简直像小叶倩文。他一边夸人一边干啤酒,老板心情好起来,还能再送个大花篮。

不过费羽结婚之后,就搬去了香港,渐渐的也不出来唱歌了。

好像只有在深圳的时候,林惊昼才有过可以称之为朋友的一些人。

刚刚进门的那一批粉丝走了,展厅里安静了不少,林惊昼匆匆扫过后面的照片,没有做过多的停留。

转过一个弯,背景一下子变红,正式程度让林惊昼以为自己来到了党建大厅。

他眨了眨眼睛,第二部分居然真在给他歌功颂德。

“五所希望小学,三个特殊儿童爱心机构,三十二场公益演出。”

林惊昼看着实在尴尬,他活着的时候对这些事一直很低调,结果死后被人翻出来,字还写得那么大,数字加粗强调,像是一张大号奖状。

他扭头就走,第三部分都没有细看。

结语也写得相当窝心,说他虽然脾气古怪,但心中有大爱,放荡不羁的外表下是一颗无比柔软的心。

林惊昼看了一半实在读不下去,鸡皮疙瘩起了一身,抖落一地。

在展览的最后,有工作人员在派发小册子,林惊昼接了一本来看,一翻开就是一个二维码。

下面的文字在邀请大家向林惊昼学习,一起做公益。

林惊昼满脸问号,正要向工作人员开口询问的时候,一只手伸了过来,拿走了他手里的小册子。

张裕舒一脸严肃地看着,然后掏出了手机。

林惊昼赶忙阻止他:“喂,你不会要给这个来历不明的二维码送钱吧?”

张裕舒在手机上点了几下,表情不太好看。

张裕舒把手机放到耳边,在电话接通前,他看了林惊昼一眼,说:“我要找这个美术馆的负责人,问问到底是谁做的这个傻叉展览来圈钱?”

第11章

林惊昼伸手遮了一下脸,遮住自己上翘的嘴角。

工作人员的表情有点尴尬,他还在那里给张裕舒解释:“这位先生,您可能有些误会,我们这是一个公益项目,得到的所有捐助都会用于公益事业的。”

张裕舒已经跟助理通完了电话,他把手机放下,很冷漠地说:“难道林惊昼立下遗嘱让你们帮他做这个吗?”

“打着他的旗号,割他粉丝的韭菜,你们还真是不怕鬼敲门。”张裕舒个子高,语气一变严厉,压迫感极强。

工作人员汗都要下来了,只好推托道:“这事您可以和我们领导沟通。”

林惊昼伸手拉他,想要缓和气氛:“我们要不先去吃饭吧。”

张裕舒不为所动,盯着工作人员说:“让他现在就来见我。”

工作人员被他看得浑身发毛,身体不自觉就动了起来,他说您稍等,我去联系。

过了不久,有个穿西装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他还没开口呢,张裕舒就说:“我要见的是你们馆长。”

男人皱起眉,心里想着哪来的这么傲慢的神经病,但他又不敢喊保安。

这个神经病虽然没有在手腕上戴一套房,但那从容不迫的模样,给人的感觉非富即贵。

“这位先生,你有什么意见可以跟我说,我是负责人。”

张裕舒看起来失去了耐心:“这里就没有一个能听懂人话的吗?”

林惊昼都要笑出声了,他忍了忍,当起了和事佬:“这位先生,我们张总想见一下馆长,不知道您能不能帮忙安排一下。”

负责人看了林惊昼一眼,微微眯起眼睛,问:“你是哪位?”

“哦我是张总的秘书,我姓许。”林惊昼做作地咳嗽了两下,“不好意思,我有点感冒所以戴了口罩。我们公司叫蜚声唱片,是林惊昼的老东家,张总和林老师的感情很深,所以情绪有点激动。”

负责人看起来接受了这个解释,林惊昼继续说:“张总关心的是授权问题,这里人来人往不方便说话,我们要不找个地方慢慢聊?”

负责人锁着的眉头渐渐舒展,他“嗯”了一声,说:“你们跟我来吧。”

负责人带着他们从员工通道走,张裕舒和林惊昼并排走在他后面。

“你跟他说那么多干嘛?”张裕舒依旧拉着一张脸,整个人散发着心情很差这四个字。

“总不能一直站在那里,我怕被人认出来,以为我在傍金主呢。”林惊昼无奈地说。

张裕舒“哦”了一声:“想多了,你没那么红。”

林惊昼特想踢他一脚。

负责人带他们进了一个办公室,张裕舒挑了个中间位置坐下来,林惊昼尽职当起了秘书,给大家倒水。

负责人的手机响了起来,他走到旁边去接,讲话的时候频频回头,看了张裕舒好几次。

挂了电话,他走过来,有点抱歉地说:“不好意思张总,我们馆长马上就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