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汾南
陈正也不勉强他,二话没说自己蹲路边捡,他自己个糙老爷们儿臭一点就算了,刘知南爱干净还是香香的好一些。
捡了半袋子,肩膀就被人从后面拍了拍,陈正还没来得及转头看,一朵金色玫瑰就从后面送到了他的眼皮子下。
陈正愣了愣,才看清这是一朵由银杏叶折成的玫瑰花。
刘知南笑:“帅哥,送你一朵花儿。”
陈正拍了拍手上的灰尘,收下了,“挺好看的。”
刘知南:“在网上跟着学的,有一阵儿花店里就流行这种银杏玫瑰花束,我们办公室有女同事在立秋那天收到过,觉得挺有创意的。”
陈正撩起眼皮儿看他:“别人都收一束,你怎么才给我一朵,去,再做几朵。”
刘知南被他逗乐了,“送你就不错了,你怎么还跟个女孩儿一样要求我送一束,别太贪心啊。”
陈正提起那半袋子银杏果,犹如捏着核武器一样威胁道:“去不去?我要一颗颗扔你了啊。”
刘知南看见那臭的不行的银杏果就立马服软了,“去去去,给你做一束,你怎么不矫情的要个999 朵呢。”
陈正:“可以吗?”
刘知南真怕他丫抽疯把他话当真了,立马炸毛道:“不可以!”
两个人就蹲在路边,一个人捡银杏果,一个人折银杏叶,消耗了快一个小时。
到杨黎家的时候,陈正就捏着那束玫瑰花敲开了门。
杨黎不在家,家里就杨婶儿一个人,看见陈正和刘知南上门,她热情的抬了椅子拿了花生瓜子出来招待。
刘知南把那袋子炒板栗给她:“我们两个没事儿炒了几锅,给杨黎和婶婶你们提点来。”
杨婶哟了声,接过就剥了一颗尝,“炒的好着呢,跟街上铺子里卖的差不多,我看你们也可以去开一家炒货店了。”
情绪价值给的到位,刘知南听的高兴,“哎,我考虑考虑。”
杨婶儿瞧见了陈正手里的花,一个大男人拿着把玫瑰花,实在扎眼。
笑着八卦道:“正小子,这是哪家姑娘送的?”
陈正看了眼刘知南:“不是姑娘。”
杨婶儿只当年轻人皮薄,“处对象就处对象呗,你们就是该处对象的时候。”
说完看了眼刘知南:“你们两个可是我们青桐湾的优质小伙儿,介绍的媒人都想给你们说婚事介绍对象,说你们啊,人才长的好,又有文化。”
刘知南听的笑:“婶儿,我这无业游民也有姑娘愿意跟我吗?”
杨婶儿:“嗐,现在小姑娘都喜欢看外表,觉得你俊气又斯文的,还是大城市来的,工作以后再找也行,咋滴,刘小子你想说一个?要是想,婶婶找人给你介绍去。”
刘知南还没开口,陈正就剥了一颗板栗塞他嘴里了,“摘柿子去。”
“对,前些天就想叫你们来摘柿子的,这两天被秋霜打过,红熟了,回去用稻草捂两天,芯儿绝对甜咪咪的。”
杨黎家楼房边上就种着三棵柿子树,此时树叶落光,枝头吊满了红柿子,在白墙黑瓦的背景里,尤显秋意浓。
杨婶去搬来了自家的木梯子,陈正踩着梯子就攀了上去,身姿利落的爬上了树干。
刘知南和杨婶在下面扶着梯子,仰头看着陈正摘下一颗颗红柿。
“杨黎妈,摘柿子呢。”有邻居阿姨路过,打招呼道。
杨婶儿大方的递了两个柿子过去:“拿回去吃,今年柿子甜。”
“哎呦,那可沾你口福了。”邻居阿姨接下了,转头又拿了两苞刚从地里掰下来的玉米,“我家种的糯玉米,甜糯的很,你拿回去蒸来吃。”
乡里人就是这样,你给我点好东西,我也把自家好东西分你一点儿,有来有往。
陈正和刘知南帮着杨婶儿摘了柿子,走的时候杨婶儿非留他们两人吃晚饭,打算杀只鸡吃。
刘知南和陈正为了留鸡一命,给杨黎家省一只鸡,农家养鸡不容易,得养个半年左右,于是借口说晚上要去镇上吃烧烤推辞掉了。
走的时候,杨婶除了给上一袋子柿子外,又给了几根长条茄子,和两根山药。
“茄子是秋茄,今年最后一茬了,拿回去蒸来吃了清秋热,山药是山上挖的野山药,炖来吃滋补。”
就是给了这些,杨婶都还想着再让两人提些自家的花生回去。
“再提拿不动了。”陈正笑,“下回来你再给。”
杨婶这才没继续给拿东西。
从杨黎家回来,院子里的桂花已经晒干水分,刘知南忍不住又凑上去闻花香。
陈正用盆装了一大碗桂花,“先做晚饭,吃了饭再酿桂花酒。”
刘知南:“OK~我去煮饭。”
这段时间他已经熟练掌握了用电饭锅煮饭的这门手艺,陈正总算是有件差事能交给他了。
在他煮饭的时候,陈正将捡的白果提到院里去洗,肥瘦相间的精选猪肋排浸泡在水里先泡出血水。
“今晚菜单,煲个白果板栗鸡汤,做一道桂花排骨,手撕凉拌茄。”
刘知南摁下了煮饭键,“没吃过桂花排骨,好吃吗。”
陈正:“还不错,算是个小清新菜系。”
刘知南笑:“还小清新,你挺可爱啊。”
陈正取了精钢砍刀出来宰排骨,“还有个话梅排骨也不错,一起做给你吃?”
“好哒~”他才不会客气,一下就答应了。
陈正知道刘知南的口味偏甜,这一类的菜他都喜欢。
三斤的精肋排分成了两份,沥干了水分,再用餐纸巾擦干表面残留水分后,陈正开始动手做排骨。
燃气灶上,白果板栗鸡已经在小火炖煮,白果特有的香味混着板栗的甜糯味飘出来了,今日用的鸡是青桐湾农家户里养了有些年头的土鸡,要炖耙还得需要些时辰。
陈正又从保鲜室拿了一个秋月梨出来,“入秋后天干,容易口干舌燥,给你做个桂花秋梨热白茶吃,生津降燥。”
刘知南嗯了一声,在平板上挑选庭院锦鲤池款式,“开长条形的,还是半圆的,旁边需要堆岩石吗,我看好多都是建楼亭在边上。”
陈正削着梨,切成小梨块儿,放进白瓷盖碗里,再用黄糖水掺着一半冲泡好的老白茶一起小火煮沸5分钟。
茶香溢室,陈正走过去从刘知南的手里接过平板,认真看了他挑选的几个样式,最后敲定了一个半圆形的池样,“旁边建个小亭,种些水生植物,养上十几尾锦鲤,去那里一坐脚下就是水,冬天能在里面烤火煮茶喝。”
刘知南撑着下巴冲他笑:“听着简直太棒了,希望我能活到这个冬天。”
陈正曲起指骨往他脑门上磕了一下:“好吃好喝养着你,还能活不到?”
说完,陈正回到厨台,将煮好的白茶水冲泡进梨块儿中,再盖碗煮了两分钟,梨块儿变得软糯,一抿就化,完美的与茶香融到一起,最后撒上一把今日晒干的桂花。
“天干了,以后每天给你做一热果茶喝。”
刘知南抿着嘴里甜糯的梨块儿,白茶香充斥着味蕾:“我这神仙日子~”
第27章
等刘知南慢吞吞的把那碗甜茶喝完, 陈正的白果板栗鸡汤也煲好了,他先是将排骨都炒制好糖色,一分为二, 一锅是淋上蜂蜜桂花酱汁,一锅是用话梅, 黄酒等大火烹制收汁。
今日的菜偏甜口, 刘知南胃口很好,一个人吃了两碗干掉了三分之二的排骨,用了饭,陈正还是让他喝了一小碗鸡汤。
慢悠悠的用过晚饭, 两个人便将桂花, 白酒, □□糖搬到餐桌上,洗净了三个大玻璃罐。
一比一的冰糖与桂花, 白酒灌入八分满, 两人特意去酒坊打的清香型白酒,才不会掩盖了桂花的芳香。
桂花飘在酒里,刘知南隔着玻璃看, “多久能喝?”
陈正:“冰糖融化,过几天就能喝, 赶得上今年的大闸蟹, 到时候配着桂花酒吃。”
刘知南笑:“真快啊,中秋节要到了, 我们是不是得去买几个月饼吃吃。”
陈正:“镇上的月饼偏老式, 还是五仁馅的和红枣之类的,你喜欢?”
刘知南摇头:“有点子腻,特别是五仁的, 这玩意儿不知道谁发明的,你听没听说过,一个五仁馅儿的月饼能干掉三分之二的欧洲人,让他们过敏死。”
陈正拧紧玻璃罐的盖子边看着刘知南笑:“那以后战争爆发,是不是我们只需要把五仁月饼打成粉,用无人机喷撒,就可以获得战争的胜利。”
刘知南拍手:“不可否认,你是个军事天才。”
陈正挑唇:“谢谢,我的军功章有你的一半。”
两个人笑了会儿,刘知南又问:“你吃过一种最恶毒的馅儿吗,红绿丝。”
陈正摇头:“我不爱吃糕饼类。”
刘知南提起就咬牙切齿:“用桔子皮或是萝卜皮做的,糖腌上色,咬一口齁死,还有那冬瓜糖,小时候藏在月饼馅儿里,反正贼难吃了。”
陈正看着他一脸嫌弃的样子,笑道:“那你喜欢什么馅儿?”
刘知南:“莲蓉蛋黄,椰蓉奶香也不错。”
陈正嗯了一声:“也许,我们可以试着做一做月饼,总比镇上的好吃些。”
刘知南:“你还真是个全才啊,烹饪大师就算了,还会搞烘焙。”
陈正睨眼看他,“青桐湾就是个小镇,你要是想吃点年轻人的东西,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动手。”
刘知南撑着脸颊,偏头去用手指玩花瓶里的芦苇,“其实挺不错的,将吃喝玩乐这件事具体下来,每天去体验一种新鲜事,不为名利赚钱,就一个目的,吃好喝好。”
陈正将桂花酒的玻璃罐依次放到客厅的木柜上,白天刘知南送的那束银杏花被插到了旁边的花瓶里,占着一个射灯独照的主位。
刘知南也没想到自己的花能有这份对待,看见陈正挺重视的他还觉得是有点高兴的。
两个人在院子里闲坐了会儿,十一点钟困意来袭,刘知南熬不住了,打了个呵欠要去睡觉了。
陈正坐在椅子上,拉住他的手腕问:“我还能睡那一半床吗?”
刘知南抿了抿唇,一时有点沉默,他垂眸看进陈正的黑眸里,竟然能在里面看出一丝欲望出来。
他轻声问:“沙发干了吗?”
陈正嗯了一声,自从上次沙发打湿,过了好些天了,再不干真说不过去了。
主要是,再撒水,沙发的海绵芯儿真的就要发霉了。
刘知南:“你问的有些多余了,你的卧室还能不让你睡。”
陈正松开握住他手腕的手,笑道:“知道了。”
两个人心照不宣,从同居一院,成功到了同居一床。
到了睡前时间,刘知南和陈正平躺在床上,虽说已经同床共枕好几天,但从今晚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