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胃 第24章

作者:汾南 标签: 田园 种田文 美食 甜文 轻松 日常 近代现代

下午三点半,刘知南终于吃上了饭,算是个下午饭。

在院子的树下,摆了桌子,铜锅里,乳白的鱼汤翻滚着,金色的菊花被煮的绽放开来,菊丝随着汤底起伏着,枸杞大枣是点缀。

刘知南下菜前先喝了碗汤,不难喝,鱼汤的鲜中带着菊花的清香,一丝微苦回甘。

陈正给他调制了一个酱油碟,往铜锅里下了一盘鱼片,是新鲜的鲈鱼现剖的,菊花汤锅,最适宜下鱼片,肉丸,排骨,鸡肉块儿。

此外还配了茼蒿,香菇,豆腐,豆皮等素菜,分量不大,但种类多,就是为了让刘知南多吃一些。

“这鱼片鲜嫩,没想到菊花做锅底还挺不错。”刘知南筷子夹了一片薄如蝉翼的鱼片,烫了十几秒就能入口了。

陈正:“以后有时间带你去中山吃菊花宴,难度很高我不会做,菊花水晶鸡,菊花松子桂花鱼,菊花杞子糕,香茅焗脆肉皖腩,很多,每家酒楼的菊花宴特色不一。”

刘知南笑道:“跟着正哥有饭吃。”

两个人边吹着秋风边涮菊花火锅,好不惬意,一顿饭吃到了下午五点。

杨黎来串门的时候,两个人还没下桌。

“你们今天这么早就开晚饭了?”

刘知南笑的眼睛眯起,“有没有可能我们这是还没吃完的午饭。”

杨黎:“!!!”他不可置信的看向陈正:“感情你们一顿饭吃四五个小时?!”

这就是小情侣的乐趣??

陈正喝了一口刺梨汁:“两个多小时,三点过吃的。”

杨黎斜眼看两人:“正哥三餐一向准时的很,你们今天做什么了?下午三点过才开饭。”

刘知南听了后,耳朵尖轰的就红了起来,“就想吃个下午饭不行?我们又不像你每天在村里忙的东家长西家短,还要帮叔叔婶婶调解,我们不上班的,谢谢。”

杨黎这个打工人瞬间被戳中了肺管子,妈的,好气!

被气着的他,当即拿了碗筷加入了涮火锅的队伍。

“过阵子镇上有戏剧表演,去看吗?镇政府花钱。”杨黎涮了一个丸子,裹上自己调制的芝麻酱料汁,问这天天闲来无事的两人。

刘知南没有看过戏,年轻人总是对戏曲缺乏了点兴趣,“看不懂。”

陈正:“这段时间大棚采收。”

杨黎:“那算了,等放坝坝电影的时候,你们要是感兴趣再去。”

刘知南起了兴趣,“放电影?小时候那种坝坝电影?都这个年代了,还有这种看?”

杨黎吃起来一点都不含糊,又往锅里倒了一盘肉丸子,“青桐湾老人多,这不快到中秋和重阳了,特地给老人们放的。”

刘知南:“都放什么片子?”

杨黎:“举起手来,人在囧途,泰囧。”

刘知南:“老人不应该都爱看些老电影吗,譬如什么刘三姐之类的?”

杨黎嗐了一声:“大过节的,看点高兴的乐呵乐呵,咱们这里的老人也不是那么落后,人家还看甄嬛传呢。”

刘知南听笑了,“有空的话我们就去。”

杨黎吐槽他:“你不天天都是个闲人么,还有空,你唯一的事儿就是窝在院子里等着正哥做饭给你吃。”

刘知南笑眯眯的看着他:“我这叫人生及时行乐。”

杨黎提议道:“要不,我给你找个事儿做做?工作清闲,工资虽然低了点,但青桐湾消费低,也够花了。”

刘知南才不想剩下的日子里还做牛马,微笑拒绝:“不用,谢谢,我就想做个闲散废人。”

杨黎也不再多说,转头道:“我刚刚来的时候看知南哥你家门口的桂花树开了,香的很,我能折两支回家去插着么,我妈爱闻。”

刘知南涮着肥牛片,点了点头:“摘吧,多摘点,陈正说要把花弄来做桂花酒和桂花蜜。”

陈正在手机上回完了农场的事,抽出空来说道:“过两天,有批大闸蟹来,正好能配着桂花酒喝。”

杨黎听的眼红,“给我留两只,我要来蹭饭!”

作为回报,杨黎说自家的柿子树红了,让他们改天去摘点回来。

天渐暗,这顿几小时的饭终于吃完,刘知南和陈正闲来无事,准备炒点板栗消耗消耗体力。

在院子里两人用砖头砌了个灶,陈正搬出了杂货间的大铁锅,幸好之前的石英砂剩了些,倒了半锅用来炒板栗。

月光下的秋夜,秋风轻轻吹拂过收割完的稻田,小道上的落叶在沙沙响,风带着刘知南院子前的桂花香飘进了院子。

猩红的火星从铁锅底飘了出来,零星的消失在黑夜,陈正挥着铁铲在翻炒板栗,板栗的香味已经炒出来了。

刘知南抬了凳子坐在边上,火光在他的脸上跳跃,他忍不住调出了手机对着拍了一张。

ZN:有桂花树,有炒板栗。(配图)(配图)

发送成功。

上班的时候,他几乎没有发过什么朋友圈。

也就是辞职后才开始有了发朋友圈的习惯。

第一条朋友圈是:qnmd,归隐田园!

第二条是青桐湾的风景。

刚刚这是第三条。

发完朋友圈没两分钟,就有人评论点赞了。

刘知南点开一看,是之前公司的下属杨鳞。

杨鳞:“老大,你这是过什么好日子去了,山清水秀,庭院桂花,大晚上还在院里炒板栗,你是不是背着我们中彩票了??”

刘知南看见不由笑了,回道:“是,中了一个亿,从此过上种豆南山下的悠闲生活。”

陈正瞧见了他对着手机乐,挥着铲问他:“聊这么开心?”

刘知南又随意刷了刷朋友圈,然后熄了屏,“以前公司的同事。”

陈正哦了一声,边慢慢的翻炒着板栗,淡淡的声音在夜空悠悠道:“以前的同事都有你的微信,我没有。”

刘知南愣了下,随即笑道:“咱们两还需要加微信?”

指了指打通的院墙,“先不说咱们院子都合成一个院儿了,咱们一日三餐都在一块儿吃,这么说吧,我感觉我一天拉几回粑粑,你都知道。”

陈正:“一天两回,早上一回,下午一回,凌晨三点起来尿尿。”

刘知南:“不是,你还真知道啊!谁家好人记这些?!”

陈正:“你就说加不加吧。”

刘知南妥协,“行行行,加加加,加了也是当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八百年发不了一回消息,躺在联系列表里占个位置。”

陈正呵了一声:“我乐意。”

刘知南笑骂了两句,掏出手机扫了他的微信名片。

扫出来的微信名就是他的名字,刘知南:“得,我连备注都省了。”

陈正伸手从刘知南的手里抽走手机,埋头打了几下键盘,又重新还回了手机。

刘知南低头一看,这人不要脸的给自己打了个备注:中国好邻居。

刘知南被他的幼稚行为逗乐了,笑骂他:“你是不是有病?”

陈正挑眉,回问他:“难道不是?这锅栗子还想不想吃了。”

刘知南吃货怂了,服软道:“是是是,你最好,你和我是天下第一好!”

陈正得意的哼了声,“你最好是。”

第26章

赶在中秋节前几天, 刘知南和陈正两人将院子前的桂花摘了两大盆下来。

在院子里洗净后,用晒匾将桂花摊开,晾晒起来, 等着桂花晒干了,就能酿了。

陈正提议:“桂花还得晒, 去杨黎家摘柿子?”

刘知南:“行啊, 炒的板栗给他提上,让他尝尝我们的手艺。”

陈正:“嗯。”

两人提了一口袋的炒板栗出了门,进入秋季的青桐湾褪去了青葱,变得五彩斑斓, 山林的红枫叶与槭树是最夺目的红色, 水杉, 乌桕,鹅掌楸树叶泛出了黄色。

秋高气爽, 阳光的辉映下, 青桐湾这个小镇像是梵高笔下的油画,稻谷已收,田野留下了数不清的稻桩, 杂草被吹成了金黄,有几只白鹭在田野里觅食, 好看的不像话。

刘知南惬意的吹着风走在乡道上, 路两旁的银杏树也变成了金色,地上散了一层的银杏叶, 刘知南俯身捡了两片。

“回头我在上面签个名送你当书签。”

陈正看了他一眼:“我用平板看书。”

刘知南:“.......”

走了一会儿, 刘知南闻到了一种难以名状的臭味,他四下看了看,又抬脚看了看自己的鞋底。

然后他将怀疑的目光投向旁边的人,

“陈正,你是不是踩屎了?”

陈正:“闻到臭味了?”

刘知南减轻了呼吸,蹙眉道:“好臭,就跟好多人随地大小便一样。”

陈正挑了下眉,向前走了几步,在路边捡了个东西回来。

回来后他手往刘知南的面前一放,刘知南差点没吐出来。

吓的往后连退两步,“你是不是疯了,去捡屎?!”

陈正:“没吃过白果?”

他手里提着一颗银杏果的果柄。

刘知南:“吃过,但不知道这白果还是银杏果的时候会这么臭。”

陈正:“褪了皮就好,捡点回去,天冷了拿来炖白果鸡汤喝。”

刘知南不愿意,“我能不捡吗?我真受不了这味儿。”

上一篇:老爸办事准没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