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胃 第21章

作者:汾南 标签: 田园 种田文 美食 甜文 轻松 日常 近代现代

陈正没再劝,定眸看他,低声问:“不是拉你么,怎么拉?”

刘知南弯着腰,听后抬眼去看他,却正好撞进头上方那双沉黑的眸子里,他心跳重锤一拍,险些乱了眨眼睛的节奏,睫毛不受控制的轻颤了一下。

“能怎么拉,拉手呗。”他笑着说,然后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陈正没有犹豫,伸手就拉住了刘知南的手,他的体温要比刘知南的要高些。

刘知南垂眸将视线定在了相握的手上,笑道:“没想到我第一次牵手是跟男人。”

陈正挑了挑眉:“很吃亏?”

刘知南嘿了声:“是你使力气拉我,你都不吃亏,我吃什么亏,你要是同意,我都想让你背我。”

陈正点了点头,直接了当的答应了:“行。”然后就单膝曲起,在前面蹲下了。

弄得刘知南有些错愕,不是,怎么还真答应了,看着陈正宽阔有力的背脊,他食指和大拇指的指腹不自觉的轻轻相搓。

陈正偏头看他,“磨蹭什么?黄花大闺女不让人背?”

刘知南咬了咬牙,“不占白不占。”索性就俯身趴上去了。

好歹他也有一百三左右,陈正背着他却很轻松,双手紧紧握在他的膝弯处。

刘知南俯在他的背上,能闻到陈正身上洗衣液的味道,还掺杂着一丝汗味儿,不难闻。

他也没想过平生自己没有背过女孩子就算了,居然要被男人背。

而他还真就这么让人背了。

“小时候我妈背过我,你是第二个。”

陈正轻笑了声,“你算第一个。”

刘知南脸时不时蹭在他的背上,刻意抬高了脖子:“连你女朋友都没背过?”

陈正:“没有,她四肢齐全,且常年锻炼。”

刘知南伸出胳膊去勒他的脖子:“你这意思是说我四肢不全?”

陈正勾着唇笑:“你只是比较懒而已。”

走了十几分钟,有一条自山上流下来的溪涧,溪水清澈,能看见溪底的石头。

刘知南双腿一挣,从陈正的背上跳了下来,“我去捡两块儿好看的鹅卵石回去。”

陈正见溪边的潮湿处有苔藓,就从篮子里拿出小铲刀,“这里的苔藓新鲜好养活,铲些回去,铺在你的螃蟹缸里,还能种些在院子的草坪里。”

溪边水源好,毛梳藓和暖地大叶藓生长的翠绿成片,这种移回去不仅能做绿植美化,还能净化空气。

陈正蹲下身开始一片一片的铲藓,时不时抬头去看蹲在溪边的刘知南,只见他捡的很认真,每一块儿他觉得好看的小石头都被放进了小桶里,不一会儿就装了小半桶。

“陈正,溪底有很多黑色小螺,能吃吗?”刘知南侧过身问道。

陈正将铲好的一大片毛梳藓放进桶里:“能,这是溪螺,水质好才生有。”

“那捡点回去?”他还没有吃过呢。

陈正嗯了声,“你石头捡好了吗?”

刘知南将手里的桶倾斜过来,给他看里面的石头,里面有青灰,墨绿,黄白等各种圆润小石头。

“你那缸用不了这么多。”

刘知南捡的有些上瘾,还在低头看溪里的石头:“先捡回去呗,等后面再用。”

陈正也不多劝,索性走过来帮他一块儿捡,两个人撅着屁股光脚涉在溪水里挑挑拣拣一个来小时,一个桶都快满了,还捡了半桶的溪螺。

眼看太阳都开始西沉了,两人才想起来是上山来打板栗的。

老板自从上山后就不知道跑哪里野了,它是认路的,长年在外面跑惯了,在青桐湾还有几个相好的,只是陈正知道后,怕它留下更多风流债,便无情的把它嘎了。

山上的板栗树很多,随便一棵都是挂满了枝头,地上落了不少,上树只需用力一晃,就能来一场板栗雨。

刘知南蹲下身去看地上掉落的板栗,壳上全是刺,他不敢用手去碰。

陈正用脚踩住一个,示范道:“不要用手,双脚踩住两边,往外掰,壳的缝就变大了,板栗自己就露出来了,再拿小铁钳夹出来就行。”

刘知南跟着学,果然成功的取出了里面饱满的三颗板栗。

“生板栗能吃么?”

陈正:“可以,但你脾胃弱,只能尝一两个。”

刘知南也不嫌脏,手心扒干净外皮,就放嘴里去咬,把板栗的褐色外壳咬破后,慢慢去扒开里面的皮儿,白色的板栗肉在嘴里是甜甜的味道,脆脆的。

“别有滋味,还不错。”

陈正也剥了一个扔嘴里:“多弄点回去,冬天吃炒板栗,还能煲板栗鸡汤,板栗饭也好吃。”

“行,那你打,我捡。”刘知南道。

陈正嗯了一声,去找竹竿来打板栗,还让刘知南躲远点,别被板栗砸了头。

刘知南看着那坚硬布满刺的板栗都觉得头疼,这要是被砸一下,脑袋不得开花?

“有人被砸过吗?”

陈正挥着胳膊打树,哗啦啦掉了好些下来,咕噜噜落在地上,“有,去医院缝了好几针。”

刘知南听了,默默的又往后退了好几米。

下山的路上,就能遇见一片刺梨树,果扁球形的刺梨已经成熟,黄熟饱满,密生针刺。

陈正戴了手套用剪刀去摘,顺手摘下一个搓干净了刺递给身后的刘知南。

刘知南接过去认真看:“表皮全是刺,吃里面的芯吗?”

陈正边剪边说:“果肉少,酸甜,拿来榨汁喝或是泡酒最好。”

“我帮你提桶。”刘知南站在边上替他拿着桶。

摘了半桶后,陈正卸下手套:“回去也可以给你做成刺梨果酱,拿来刷面包吃。”

刘知南笑:“青桐湾可没有面包店,我找过,只有两家馒头店,或者还有一家烧饼锅盔店。”

陈正挑眉看他:“想吃面包了?”

刘知南提上桶,两人手上都提的满满当当,“有点,之前上班早上吃一个面包就对付了,配上一杯咖啡,都市打工人的标配,这样吃我真的是腻了,可架不住它方便,那会儿是真想早上吃碗面条或是米线,没想到离开了大城市许久没吃,现在还有点想那口面包了。”

陈正:“喜欢什么面包?法式?还是偏奶酪的。”

刘知南:“我吃的比较健康,我爱吃麦麸,贝果类。”

陈正偏头用一种难以理解的眼神看他:“你都吃面包了,为什么不吃点好的。”

刘知南用看土包子的眼神看他,强调道:“你知不知道越健康的东西越贵,这两种比普通面包贵多了!”

陈正更难以接受,用看白痴的眼神看他:“麦麸是什么知道吗?贝果的做法是什么你又知道吗?”

刘知南:“我是食客,我为什么要知道它们的做法。”

陈正拿起插在桶里的芦苇轻轻敲了下刘知南的脑袋:“麦麸就是谷糠,谷糠知道吗?用水煮来喂猪的,贝果的制作方法跟馒头的做法大差不差,不过就是用了高筋面粉加了点糖的硬馒头而已,你还不如去啃香香软软的馒头,里面夹个青椒鸡蛋刷上辣子酱,中式汉堡不香?”

刘知南:“.........”

陈正又看了他一眼,“馒头配水,瘦成饿鬼,怪不得这么瘦。”

从山上下来,老板已经比他们先到家了,远远就能瞧见它那根黑尾巴摇的跟个螺旋桨似的。

陈正拎着桶冷冷一笑:“这么殷勤,应该是泡哪家小母狗了,没了蛋还是不收心。”

刘知南劝他:“你说它不过就是去泡泡小母狗,你老是阻碍别人做什么,狗生能有几年。”

陈正推开院门,慢声道:“老板刚来的前两年,方圆十里出生的小狗,基本上每窝至少都有两三只黑色,那两年它凭一己之力让黑狗在青桐湾的占比直线上升,荼毒了不知道多少家的母狗,孕妇奶粉我都是成箱买去给赡养费。”

刘知南不觉得老板无辜了,对老板道:“活该。”

老板嗷呜了一声,趴回了狗窝。

陈正将打野拿回来的东西放进屋里,那一口袋刺泡儿被他顺势倒进洗盆里,一个个被清洗干净后,捞起来放进玻璃果盘。

洗干净的刺泡端到刘知南的面前,他用手指捻起两颗放进嘴里,身旁的陈正问他:“今天吃板栗焖饭,ok?”

刘知南用左手比了个OK的手势,“完全可以。”

陈正一手捞起衣架上的围裙,双手在后腰处系着带子。

“接着。”刘知南玩心起,抛了一颗刺泡儿过来。

陈正身子前倾,还真用嘴接着了。

刘知南吹了声口哨,笑道:“厉害啊。”

陈正做势要将嘴里的刺泡儿吐出来打他,刘知南连忙举手求放过,“别,你以为你是裘千尺呢。”

陈正看他:“哪有你这么喂人吃东西的。”

刘知南双手举着玻璃果盘就过来了,举高到陈正眼皮子底下,“请陈先生享用。”

陈正捡了几颗扔进嘴里,从裤兜里摸了个东西扔到碗里,转身去做饭了。

刘知南听见一声钢镚响,抬头一看,这丫的还扔了个一块钱的硬币给他。

第23章

陈正折的那几支芦苇修剪后插进了桌上的陶罐里, 配着两支栾树叶,像是把山上的秋天搬进了屋子里。

刘知南拄着下巴坐在灯光下打瞌睡,橘调的灯光将花瓶的影子投射在他的侧脸上, 轮廓清晰的脸线条柔和,像是一副油画。

陈正站在料理台前剥着板栗, 不经意的看了他两眼, 觉得芦苇边的刘知南和这场景很搭。

手边的瓷碗里,溪螺被洗净后剪掉了尾巴,陈正腾出手来用杵子将溪螺碾碎,螺肉与螺壳混杂着。

砂锅里放入姜片, 倒入料酒, 开始小火慢煮着溪螺, 不需要过多的配料做法,炖出来的汤便是鲜甜的。

生板栗剥了半碗备用, 陈正取出了两节腊肠, 切成薄片,家里没有香菇了,但是却有松茸菌。

锅里倒油, 腊肠薄片下锅炒香后,松茸菌被切成小颗粒一起进锅翻炒, 最后是胡萝卜粒, 板栗最后下锅。

翻炒匀后,洗净的米下锅, 加酱油, 耗油,盐,盖锅静等。

锅气从气孔里悄悄跑了出来, 板栗的香甜味混合着腊肠的味道盘旋在吊灯的光晕处。

陈正坐到刘知南对面的椅子上,垂眸看着他打瞌睡。

上一篇:老爸办事准没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