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配他不走剧情 第79章

作者:乔行之 标签: 系统 快穿 爽文 轻松 近代现代

就算贺明隽还想当学生,他也只为自己安排了三门课程练毛笔字是活动课,种地是主修,中医是辅修。

别的,他暂时没兴趣。

而且他的身体也不允许他学太多。

只不过,“六傅”是嘉乐帝安排的,贺明隽又才要了个人,实在不好将老师都辞退。

得了太子这样的身份,自然是有利有弊,他总不能只享受好处。

贺明隽暂时将下午的时间空下来。

但他预计这样的日子顶多维持一个月。

第二日下午,贺明隽先是接见了客人。

得知他回了东宫,较近的亲戚家都派了人问候。

这并没有耽误贺明隽太多时间,大家都有分寸,略表示一下对太子关心就告退了。

然后,贺明隽就乘着小轿,带着丫鬟、书童、侍卫数人上学去了。

今日上课的老师是林中书令,也就是俗称的宰相。

林中书令一看太子这阵仗,以及太子座位上的软垫、手炉等,心中已经有了一丝不悦。

别人是寒窗苦读,太子这是享福来了

更让林中书令怒不可遏的是,太子竟然在他的课上睡着了

贺明隽并非是故意睡觉的,但他也没有太克制自己的困意。

这个世界贺明隽的作息一直不规律,加上东宫的温度和湿度都与他比较习惯的庄子上不同前天他能睡着多半是因为坐马车太累了还有些发热,他昨晚迟迟睡不着,干脆就梳理起现代所掌握的农业知识。

直到天快亮时他才睡着。

他是睡到自然醒的,可那也才休息了不到两个时辰。

若是原本身强体壮的贺明隽,这点时间肯定是足够的。

但现在么

古代的老师讲课抑扬顿挫,拗口的古文加上贺明隽丝毫不感兴趣的内容,就更加助眠了。

贺明隽被叫醒后,就带着歉意地认错。

林中书令还是生气,但见太子态度端正,脸色缓和了几分,准备说些什么,却见太子揉着手腕开了口

“我身子不适,太傅的授课还是改日吧。”

林中书令

是可忍孰不可忍必须叫家长

然而,太子的家长是皇上

林中书令请不动皇上,只好去皇上面前告状。

嘉乐帝听了,竟是惊讶超过愤怒,他有些难以置信地问“太子在爱卿授课时睡着了”

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后,嘉乐帝喃喃道“太子竟然做到了朕当年不敢做的事”

林中书令当年也教过嘉乐帝。

听到这话的林中书令差点气了个倒仰,他的嘴唇和花白胡子一起颤抖着,齿间挤出两个字“陛下”

嘉乐帝神色一凛糟糕,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第61章 古穿文(08)

如果贺明隽在跟前,嘉乐帝肯定是要狠狠地将他训斥一番的。

然而,现在嘉乐帝面对的是太傅,他除了要把自己的态度摆出来,还不得不维护一下太子。

总不能让太傅撂挑子不干啊,那太子本来就没有的名声岂不是更雪上加霜

想到这里,嘉乐帝心里颇有些怨念。

太子一回来,净会给他找麻烦

太傅授课是助眠了些,那也不能真的睡着啊,甚至还被抓住,委实太过分了点。

想当年,他再困都撑住了。

太子这是仗着他不会罚他吗

嘉乐帝清咳一声,严肃道“太子也太不像话了,竟如此不尊师重道林爱卿莫要气坏了身子,今日先回去歇息,朕必然会好好教训太子的。”

林中书令哪里听不出来嘉乐帝这是在包庇太子,怒道“老臣无能,教不了太子,陛下还是令寻他人吧”

嘉乐帝不紧不慢地说“怎么会爱卿两朝元老,又曾是朕的老师,再没有比爱卿更适合太傅一职的人了。也是朕太过心急,太子前日才归来,想必今日身子不适又求学心切才会如此的。等太子身体好些,朕让他给太傅赔罪。”

林中书令冷哼一声,没有戳穿嘉乐帝。

他虽年近五旬,可还耳聪目明,方才陛下那句嘀咕他可是听得清清楚楚。

什么叫有其父必有其子

今上在当王爷时也从来不好好听课,还是被立为太子之后才不得不学的。

“陛下”林中书令一甩衣袖,躬身行了个大礼,“恕臣直言,太子贵为储君,如今年岁也不算小了,陛下万不可再如此放纵宠溺下去皇子才八岁,礼、乐、射、御、书、数都要学,他”

嘉乐帝冷声打断“太子就是太子。”

他自己可以批评太子,可听不得别人说太子不好。

林中书令神色一僵,意识到自己失言,犯了嘉乐帝的忌讳。

嘉乐帝知道林中书令并非是皇子党,只是为臣忠直,希望太子能勤勉一些,多学点为君之道。

可太子那身体,他怎么忍心太过严厉

昨天他说让太子次日去上课,是因为一时被太子气到了,又见太子没什么病容,有些欠考虑。

他不久就后悔了,只是朝令夕改不太好,他也不愿表现得太过纵着太子。

谁知太子竟能做出在课上睡觉的事来

嘉乐帝“当年朕二十岁才开始学之道,如今这个皇帝不也做得好好的太子尚年幼,还有的是时间学习,爱卿好好教便是了。朕的儿子,岂会是庸碌无能之辈”

就算太子不如他这个爹

嘉乐帝心想你把你儿子教好,将来辅佐我儿子不就行了。

多亏林中书令听不到嘉乐帝的心声,不然他恐怕会生出一些大逆不道的想法。

可就是嘉乐帝说出来的那几句话,也让林中书令无

语至极什么叫你的儿子不会是庸碌之辈太子除了那一张脸生得好,目前还有哪里能拿出手的吗

但身为臣子,有时候不得不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

“陛下天资聪颖,又甚是勤勉,可太子殿下他天分如何,尚不可知,只是一年到头,殿下可能有两个月的时间用来学习如今天气适宜,殿下身体亦有好转,这等良辰却用来睡觉,陛下不仅不劝诫,还颇有维护惯子如杀子,更何况殿下不仅是陛下之爱子,更是国之储君。”

林中书令苦苦劝道。

他原本就不支持陛下立病弱的大皇子为太子,可奈何陛下坚持。

太子已立,陛下又命他当这个太傅,他自然要尽心辅导,让太子德才兼备,将来成为明君。

然而,他这个太傅当得如此憋屈,毫无用武之地。

听了林中书令这样掏心掏肺的话,嘉乐帝虽没多少动容,却也只好开口保证道“过两日便是祭礼,以免出什么差池,且放太子两日假,过后,朕必不纵着太子,随太傅教导。”

林中书令觉得嘉乐帝这保证没什么可信度,但皇上都这么说了,他只能暂时作罢。

贺明隽并不知道嘉乐帝与林中书令的交锋。

这两日不用上课,对他来说是好消息,虽然只是暂时的。

林中书令被气得拂袖而去之后,贺明隽的困意已经散了大半,就是有点头疼。

他这几天的作息已经乱了,担心下午睡了晚上再难以入眠形成恶性循环,他就喝了杯稍浓的茶,又抹了点提神的薄荷脑油。

之后贺明隽倒没有做什么劳心费神的事,只是粗略地翻看了一下晒过的农书,定下要细看的顺序,也是了解有相关问题该看哪一本书。

他又写了两张大字,就到了晚膳的时间。

饭后消食,又处理了点东宫事务,他便沐浴更衣,又来一遍养生套餐。

一夜安眠。

贺明隽过了两天清净日子。

到了祭土地神那天,贺明隽穿上太子朝服,根据礼部的安排参加祭礼。

这是贺明隽第一次出现在百官面前,他没什么特别的感受,只觉得自己像个参加典礼的吉祥物。

不过,一些站得离贺明隽近的大臣倒发觉太子似乎有了几分储君的气度和威严。

嘉乐帝见太子在微凉的春风下愈发显得面白如纸,就一直吊着一颗心。

等祭礼结束,嘉乐帝便立即命太医来请脉,得知太子无恙才勉强放下半颗心来,却依旧让东宫的人注意照料,不可掉以轻心。

贺明隽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了,他身体已经比以前好了许多,他自己心里有数。

而且,若是身体一些小小的不舒服就吃药的话,不利于增强抵抗力。

但这时他只能听安排。

贺明隽喝了一碗姜汤后,就听嘉乐帝欣慰地说“你这身子确实调养得不错,年幼时体弱本是寻常,不必太介怀,且放宽心

,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贺明隽身体好了,就没有理由不上课了。

嘉乐帝甚至还展望起了未来,说他再过些时日也该开始学着处理政事了,又提醒他春暖花开之际,不妨办些诗会、赏花宴等。

贺明隽知道嘉乐帝这是要他开始拉拢人才,打出名声。

只不过

诗会

他一个高中作文只能写议论文、并且最爱正反举例对比论证以及引用名言才能凑够八百字的理科生,韵脚平仄都不懂,别提作诗了,恐怕就连评鉴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