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配他不走剧情 第78章

作者:乔行之 标签: 系统 快穿 爽文 轻松 近代现代

皇后一来,话题就轻松了许多。

在皇后的询问下,贺明隽捡了些日常中比较值得一提的事分享出来。

他们早已得知贺明隽能用左手写字,此时便提起了。

贺明隽只好展示一番,然后他不止得到“字有长进”的夸奖,还得了纸墨的赏赐。

御用的墨和纸,质量都是极好的。

以贺明隽才学两个月的书法水平,显然有些糟蹋东西。

如今他体弱腕力不足,想必再练也进步有限。

贺明隽已经习惯了凡物都用最好的,就十分坦然地接受了,没什么“不配”的想法。

午膳是在神龙殿用的。

御膳要比东宫的膳食要丰盛得多,即便只有三人用膳,也足有二十多道菜。

其实,原本太子的膳食也没那么简单的,太子经常食欲不振,膳房便要绞尽脑汁多做些让太子多吃几口,还是贺明隽不爱铺张,又不挑食,就只要求营养均衡、没有他不能吃的以及相克的食物即可。

看到其中一小半是特意给自己准备的,贺明隽觉得没这个必要。

但此时他若提出来就显得不识好歹了。

他什么也没说,享受着紫苏的布菜。

等用过膳,按照贺明隽的习惯,是散散步再看会儿书权当歇息。

他一贯是没有午休的习惯的,加上他如今就是小憩也极为麻烦,就更不愿意了。

起初还是有人劝他,毕竟现在的生活比较慢,大多数贵族都有午憩的习惯,而太子更需要休养。

贺明隽只说自己若中午睡了晚上更难以安眠,而太医见他这样并未引起身体不适便也不再苦口婆心。

嘉乐帝和皇后也听说了他的习惯改变,此时又问起,贺明隽就用同样的理由应付过去。

春困秋乏,嘉乐帝又是日理万机起得比鸡还早的一国之君,他中午是要休息的。

皇后此时却舍不得休息

,只殷切地看着贺明隽道“若是不累,陪母后再说说话可好”

贺明隽没有拒绝的道理。

他们没有去皇后的寝宫,而是去了偏殿的一间屋子。

皇后屏退左右,将贺明隽的吃穿用度、身体状况问得更仔细了些。

贺明隽一一答了。

她这才放下心,又问起这两日的事。

贺明隽言简意赅地说了,当然重点提了冯保诚的事,至于东宫,他只用有些人太过懒散,给他们个教训而已Θ来”略过。

皇后蹙了眉,不解道“冯保诚为何要针对你”

贺明隽“儿臣亦有些纳闷。”

皇后便不再追问,而是道“你身边的人是该好好敲打敲打,自己没有疏漏,别人才难以钻空子、抓住你的把柄。”

贺明隽此时只是略提个醒,让皇后多加留意,目的已经达到,他也没再多说,应了一声“是”。

皇后仔细打量着他的脸色,欣慰地笑了,又软了语气说“你是太子,多少人盯着呢。”

这时代其实不怎么讲严父慈母,通常是男主外,子女的教育主要是由母亲负责的,父亲只是闲暇时过问几句。

皇后见他这般沉静受教的模样,就忍不住多说两句“听说你父皇今日还召见了三皇子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贺明隽心里叹气,到哪里都逃不过被提问考校。

可他根本不会因此吃醋,也没有争宠的想法。

他答“我何须与他计较”

皇后不赞同地摇摇头,耐着性子教他该如何表现出对皇上的在意又不至于讨嫌等。

“那到底是你的父皇,几个孩子中他又最为疼爱你,你不必太过谨小慎微,也不能恃宠而骄。”

贺明隽“”

要是让皇后知道他先前是怎么和嘉乐帝说话的,估计少不了一顿骂。

他真的不擅长、更不想争宠讨皇上欢心。

但他只能说“儿臣谨记母后教诲。”

皇后再问起今日陛下又说了什么时,贺明隽避重就轻地答“只是让我明日就上学,以后不可懈怠。”

他也不算说谎,就是断章取义了点、语气平静了点,没将嘉乐帝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意思表达出来。

皇后见之前嘉乐帝没有动怒,甚至心情很不错,就信以为真,还颇为担忧道“就是上进也要有个度,还是身子要紧。”

贺明隽认真地点头,丝毫不见心虚。

他现在是字面意思上的脸皮薄,要是心虚,只怕就面红耳赤,轻易让人看出来了。

待嘉乐帝醒来,贺明隽去请了安,又被询问一番功课。

他在庄子住的这两个月,已经将带去的书都翻了一遍。

这些书虽是繁体又没有标点符合的古文,但贺明隽终究是不是十岁孩童,且太子的藏书,不少都是有大家批注的,即便没有老师讲解,他大多都能理解。

他现在的学识

或许不足以考状元,但应付嘉乐帝的检查,还是足够的。

嘉乐帝心中十分满意,表现就是把自己珍藏的名家字帖给了贺明隽。

不过嘉乐帝嘴上还是很含蓄的,只夸了句“不错”。

嘉乐帝最终还是答应给贺明隽个人,助他打理东宫,也是考验他这次能否约束好下属、掌控东宫。

他们话没说得这么直白,但就是这个意思。

傍晚的时候,那人就来东宫报道了,他名叫赵青山,亦是宦官,之前是从四品的内常侍。

在赵青山随后到的,是皇后派人送来的一封信,上面写着赵青山的生平,包括籍贯何处、曾在哪个宫当值、与谁交好

这让贺明隽不禁哑然。

不过他也领会到帝后的意思。

这是要他培植自己的势力了。

贺明隽在回东宫后又回想了一下嘉乐帝和皇后对自己的态度,发现他们对太子很是宽容,却又在教他储君之道。

到底是何用意呢

贺明隽发现自己以前的猜测似乎有些想当然了。

他之前没有接触过嘉乐帝和皇后,对他们的了解都来源于系统的剧情和太子的记忆。

剧情主要是以女主视角展开的,而此时女主才穿来半年,还在村里种地养鸭做咸鸭蛋,同时斗极品亲戚呢。

等再过五年,女主十三岁时,才有机缘巧合救下去治理水患的男主。

女主十五岁时才来到都城,剧情中才提到朝堂的事。

那时太子十七岁,再过一年,他就死了。

而太子的记忆中,父皇和母后似乎对他一直没什么期望,他这个太子只是徒有虚名。

贺明隽知道剧情和记忆不可尽信,但还是难免受到影响。

尤其,系统称时间线可以回溯,这次他还真切地感受到系统商城的存在,他的心态还是多少有点变化。

其实他并非全然的上帝视角,还是要身临其境才能看清一些细节。

贺明隽反思了一下,然后发现这似乎这对自己并没有太大影响

他还是只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他是过得太闲适,脑子秀逗了吗竟想这些有的没的

贺明隽轻拍了一下额头。

什么叫内耗啊

贺明隽没有给赵青山安排具体的职位,只让他去辅助新上任的詹事,又命商陆帮赵青山了解东宫的情况。

要让东宫的风气焕然一新并不是一蹴而就。

好在因为原来的洪詹事被贬职,现在嘉乐帝又派了人来,众人都处于一种观望状态,小心翼翼的,不敢再出什么差错。

目前贺明隽也不能完全当甩手掌柜。

于是他又将了解东宫的人事关系和资产等加入每日待办事项。

若是曾经的贺明隽,他会花上几天什么都不干,只完成这一项,但现在,他只能循序渐进。

明隽从宫中回来已经近未时正下午两点,他换了更轻便的常服后就去练了两刻钟毛笔字,同时让人去崇文馆把农学相关的书都找出来。

他让人了解工部屯田司、司农寺有哪些实干人才,再从庄子上调来两个种庄稼的好手。

比起玩弄权术,他还是更喜欢搞点实际的。

丹砂回来时只带了写着书目和简介的纸,问贺明隽今日是否要看哪一本,其余的书明日晒过再放入书房,又说崇文馆已经打扫好,明日可以在里面上课了。

贺明隽洗手的动作一顿,他答“明日再看吧。”

他差点忘了明天就要上学了,或者说他是刻意忽略的,因为他心里排斥学那些为君之道。

嘉乐帝为太子钦点了“六傅”,但却不止六个人,他们都有官职在身,算是兼职家教,除了上午要上朝或去办公外,下午和休沐日都可以抽出一段时间来给太子上课。

可现在贺明隽不想学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只想种地。

本来贺明隽只是心血来潮,因为太子地产颇丰,除了东宫这一千多亩地外,还有两个庄子。

这个庄子,并不是一个居住的庄园,而是村庄,或许可以称为小镇,周围的田产、山头,都是太子的资产。

那么多土地,而如今大多庄稼的产量,让贺明隽觉得有些浪费土地资源,他就有了想法子让一些庄稼增产的念头。

而贺明隽的性格,不说“干一行精一行”吧,至少达到的水平要让自己满意。

当他开始为之付出行动时,就说明他不会浅尝辄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