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230章

作者:置业 标签: 历史衍生 快穿 爽文 萌宠 团宠 无C P向

李盛回去更快一点,回去的时候,嬴政正与李斯、吕不韦等人对坐,一起看着桌子上的地图,商议如何在打下来的赵国境内设立郡县,又要派谁去治理。

几人一边说一边感叹,李盛悄咪咪地进来趴在嬴政旁边,被捏住一只爪垫抱在手上。

如今赵国已灭,这几个人说着说着,便不由得开始分析赵国的败亡因由,嬴政更是面色肃然,作为一个国家的掌舵人,他更要以此为戒,决然不能像赵国一样。

自赵武灵王之后,后面的继任者就一个不如一个了。

就算赵武灵王自己,也有些糊涂的地方,前半生励精图治,但在他执政二十七年的时候,他突然要废掉年长的太子赵章,扶持幼自赵何。

但小儿子年幼,如何能坐稳王位呢?万一他死后,赵何不敌长兄赵章,不能顺利继位怎么办?

赵武灵王想出了一个天才的注意,他在壮年之际禅位给幼子,这样一来,他的好儿子直接就是赵王了,名位已定,想来长子也无法了。

但赵武灵王只是喜爱小儿子,并不是多么厌恶长子,他把长子的太子位废掉,但是又给他他一块地盘派人协助他治理。

而这一操作果然留下了隐患,就在四年后,沙丘之变,赵何,也就是已经登基的赵惠文王,和长兄公子章在沙丘游览,公子章叛乱被杀,而赵武灵王则是屈辱无助地被扔在了沙丘行宫,以至于饿死。

此乃国政不安,对国家的健康发展是很致命的。

赵国内耗时,正是秦国崛起的宝贵时间,秦国一直前进着强大。

其实,历史上嫪毐之乱,吕不韦之死,都曾经严重影响了秦国灭六国的进程,而这一世,蝴蝶的翅膀扇动了,嬴政灭赵国的时间提前了整整六年。

而且没有经历过这两次政乱的秦国君臣们,是更团结的。

历史上嫪毐做大,吕不韦势强,在嬴政亲政前,这俩人都各有权力,很多大臣们都无法避免地被卷入到党争中去,避免了这些无意义的内耗内乱,就无形中助力了秦国国力的发展。

而这一世的赵国,却没有这种好运,赵武灵王的后代们,更是连守业都做不到了。国主昏庸,错信佞臣,朝内奸邪当道,国家又怎么能发展呢?

赵王的政治决策多次错误——本该联合燕国共抗强秦,但是赵国却频频伐燕,消耗国力,但实际上,两国相互消耗国力,都是输家,而另一边,秦国是渔翁得利,不费吹灰之力地收了不少地盘。

多次用人失误——之前的长平之战和这次的邯郸决战,弃廉颇而用赵括,弃李牧而用新将。

且赵国朝中政治腐败相当严重——只看郭开便可知了。

后世曾有诗云:“秦袭邯郸岁月深,何人沾赠郭开金。廉颇还国李牧在,安得赵王为尔擒?”

但是世上有哪有后悔药呢?

赵国的破败,却是秦国的狂欢。

当夜,宫中大宴群臣,以庆此功。

“诸卿,满饮!”嬴政意气风发,站在高台处一抬手臂,眉目间尽是欢畅。

“贺大王!”

李盛趴在嬴政旁边,他自己也有一个座位,是嬴政专门让人给他做的。

沉水黑檀木的方形矮塌,李盛看着就很像一个矮矮的单人沙发那样,靠背被工匠雕磨成了一个虎头的形状,两只眼睛的位置是金黄色的虎眼石,两边的扶手和靠背上还雕刻出了纹路,和玄虎背上的花纹走向是一模一样的。

塌上铺的是银黑狐皮,是之前李盛捉来给铲屎官做衣服,但是一直都没见他穿出来,原来是攒够了给他做了一张大毯子。

李盛白天在路上炫了一只野山羊,这会儿也不饿,两只爪爪摊放在虎头下面,懒洋洋地趴在座位上看着下面的群臣,尾巴尖尖一勾一甩,看到嬴政喝酒喝多了还要一尾巴甩过去,等嬴政转头看过来,就是瞪着眼睛看他手里酒杯的虎虎。

但是嬴政好像确实是有点喝醉了,反应也有点慢,居然端着酒杯走过来笑眯眯地摸摸虎头:“寅君也想喝酒吗?要尝尝吗?”

说罢还把自己的酒杯递过来。

李盛伸出爪垫嫌弃地推开,谁要喝这个啊?你也不准喝!

历史上嬴政死的时候才五十岁,而且还是在出巡的路上死的,李盛推测是骤然病重,嬴政晚年可是能被徐福以长生仙术糊弄过去的人,也是一位不逊于刘彻的长生仙术爱好者,若是在出发前觉得身体不适,他应该不会强撑着出巡。

能骤然发病而死的,大部分都是心脑血管问题,虽然系统告诉他现在二十四岁的嬴政非常强壮健康,但是李盛觉得还是不能放纵,酒嘛,气氛到了喝点酒可以了,不能多喝。

其实也不光这次,平时嬴政与近臣同餐,略饮两杯酒就会被虎虎的眼睛死亡凝视,不光会用肉垫拍嬴政,如果跟他一起的大臣敢多劝酒,那个大臣也会被虎尾巴抽,真的很痛啊有没有!

于是大家也都不敢和大王多喝酒。

于是嬴政呆呆地看着虎虎不光推开了酒杯,还一爪子打翻了他的酒杯。

旁边的小宦官很有眼力见儿,马上倒了一杯新酒躬身递给大王,但是嬴政还没伸手接过来,就又被虎虎打掉了,吓得那个小宦官一激灵。

大王身边的玄虎可是灵兽,它一直打掉酒杯,难不成,这酒里有毒?!那他这个给大王倒酒的人?!

一时间他瑟瑟发抖起来,险些端不住酒壶了。

嬴政倒是比他更熟悉李盛,看着大老虎有些担心地伸出爪爪摸了摸他的头,他伸手把爪垫拿下来捏捏:“好了好了,不喝了!”

之前邯郸战场僵持,他发愁得不得了,夜里独饮的时候,虎虎就这样看他的。

嬴政让人换了蜜水来,依旧时不时举杯痛饮,底下倒是没人发觉,但是就算是哪个人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猜测出来了,难不成还敢揭发秦王?傻了吧。

宫宴进行到一半,有舞妓上台来起舞,大家喝到酣畅处,还有年轻的小将借着鼓乐起身唱起歌来,李盛听着,觉得这种措辞节奏都很像是诗经。

唱到“今当何年,载此丰劳?今当何岁?载此丰功?”大家都跟着欢笑起来,一起举杯共饮。

李盛眯着眼睛,尾巴尖尖也跟着节奏一摇一摆,旁边的嬴政时不时撸一把虎头,捏捏虎耳朵。

这一夜,君臣同乐,宾主尽欢。

第349章

在攻灭赵国转过头来的下一年春天,嬴政大婚,迎娶楚国贵女羋姮为秦国王后,宫中大行欢宴,前朝后宫共庆此乐。

仪式很隆重很欢乐,但是李盛觉得嬴政并没有那种娶妻的激动,就是按照规矩一步一步走完流程,然后祝酒后就大步流星地进了新王后的云阳宫,神态放松动作自如。

不过也正常啦,李盛一边吃东西一边想着,他觉得这个情况也在意料之中。

纵观各朝各代,嬴政还真是少见的一丁点儿绯闻都没有的帝王,当然了,这不排除汉代秦后,史官删了一部分史料,但是李盛来到这个时代后可是一路看着嬴政长大的,嬴政他就是纯纯事业脑啊!

倒不是说对男女之欢毫无动心,但是李盛觉得,开疆拓土,一统中原这种巨大成就感给他带来的情绪刺激,已经远远超过了男女之事,别说灭六国了,水利工事、战功改制、普及文字、招揽人才......这些事儿中的任何一件,在他心中都更重要,完成了一件大事后那种快乐和欣悦,是更深刻也更高一层的。

郑国渠修好的时候,嬴政还亲自去看了开闸仪式,看着水流奔涌而下,浇灌到关中大地,两侧围观的百姓欢呼跳跃,大声地欢笑起来。

毫不客气地说,那一瞬间,李盛觉得嬴政快乐得都快飞起来了,头昂得高高的,拳头因为激动捏得很紧,盯住水流的眼睛亮晶晶的,连头发丝儿和迎风扬起的袍袖都透露着欢快。

按照后世的话说,嬴政已经通过工作得到了更高级的快乐和最丰沛最正面的情绪反馈。

——超绝事业脑,和他的工作绝配!

李盛刚才还怕铲屎官喝多了酒,一路跟着他回去的,这会儿又回来,蹲在小宦官旁边就着他的手啃一只烧鸡,或者说,蒸鸡?味道倒是不错啦,应该是先用香料腌制后再裹着草木叶子上锅蒸的,清香味美。

一只鸡李盛三四口就啃完了,这还是他想尝尝味道,不然两口解决没问题。

啃完了四只烧鸡,李盛舔舔嘴巴拒绝了宫人送上来的羊肉片羹,跑去找地方睡觉了,嬴政没在明光殿,李盛就跳上了他的龙床,大摇大摆地卧在了最中间睡觉,一只爪子还蹬在嬴政的枕头上。

天刚麻麻亮的时候,李盛从床上跳下来抖抖毛,眯着眼睛看空气中漂浮的毛絮,哎呀春天就是掉毛比较严重啦,而且他还是两层毛,不掉毛怎么过夏天?

不过回头看看床上的一堆毛毛,李盛沉默了一下,为了铲屎官的皮肤健康着想,他迅速从外面拽了几个小宫女过来,赶紧收拾吧,早点收拾还省点劲儿,这会儿收下去洗了待会儿太阳出来就能晒上了。

他一路小跑着去云阳宫等嬴政,嬴政春夏秋三季每天早上都要先活动一下,打拳或者是耍剑,然后再吃饭。

他以为云阳宫的宫人应该不认识他——毕竟有很多都是楚国陪嫁过来的,但是等他刚到宫门那,一个面善的妇人就打开门带着他去了偏殿,还专门给他准备了温水和羊肉鸡肉鹿肉,都是生熟各一份。

这是早有准备哦!

李盛在秦宫中一向是横行霸道,没有什么地方是他不去的——连嬴政的床他都跳上去撒泼过,虎爷哪儿不能去!

于是他在云阳宫也没有任何拘束,还自己从床边的矮柜上扯了个羊皮毯子铺好,然后趴下悠哉悠哉地干饭,一边吃一边毫无顾忌地瞅着这些眼生的宫人。

他发现这些人应该还是有点怕他的,尤其是他张开血盆大口吃肉的时候,但是他们都强行镇定地站在那里侍候着。

打工人在哪儿都不容易!

吃饱喝足,李盛眯着眼睛开了视角去追踪刚才那个妇人,她正在和一个大宫女样子的女孩说话。

“王后早就吩咐了,让咱们准备好东西,幸亏华阳太后提前嘱咐过,要是大王出来见了那老虎在门外蹲着干等着,说不得就要生气呢。”

“是啊,咱们王后刚来这里,周全谨慎最要紧,万万不能开罪了秦王,他这只虎,就更不能慢待了。”

李盛甩了甩尾巴,心说你们还是刚来,不太了解本虎虎,谁在外面干等着啊!没人招待的话,他肯定一爪子把门拍开自己找地儿舒舒服服地等着啊!

嬴政不在这里用早食,他任由宫人侍候着换了衣服,摸摸虎头,一人一虎慢悠悠地出了云阳宫,往临沧台的方向走,去晨练!

嬴政连着五天都留宿云阳宫,以示对王后的珍爱看重,不久后,后宫中的许多事宜也都由华阳太后和赵姬帝太后的手上,挪到了新王后那里。

不久后,后宫中一位韩少使生下了赢政的长女,嬴政很高兴,当即封为茂安公主。

当夜,羋姮的乳母两人对坐,说起子嗣的事,四位陪媵也都陪侍在旁。

“如今大王正当壮年,后宫人数繁杂,如今的大事,就是子嗣啊,王后恕我无礼僭上,王后需尽快有妊。”

但是这位楚国来的王后却是叹息一声沉默不言,良久,她才张口,声音又轻又淡:“可是,大王有吞灭六国之志,楚国强盛,只怕也不能相敌,我观其志,所图乃天下中原,如此,大王还会不会希望嫡长子出自楚国王室嫡脉呢?就算眼下情愿,将来秦楚刀兵相见时呢?”

众人悚然一惊,就连偷听的李盛都惊呆了。

李盛只知道扶苏是楚女所生,历史上的陈胜吴广起义,还拿他当过筏子,“诈称公子扶苏、项燕”,项燕是楚国大将,而扶苏是楚氏女所生,又是始皇长子,扯这面大旗也算合理。

但是,王后带来的四位陪媵中有两个是楚国王室羋氏女子,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到底是谁生了扶苏,只说是长子,并没有说是嫡长子,若是陪媵生子,那么王后抚养过继,扶苏从宗法上也就有了嫡子的地位,就和当年的华阳夫人认下嬴子楚一样。

因为历史上扶苏的存在,他从来没有想过羋姮说的这个问题,但是今天一想,此一时彼一时,这一世,和历史上已经大不相同了。

历史上嬴政大婚的时候,他还没有亲政,他的婚姻,是由华阳夫人一系的楚国外戚势力主导的,而婚后一两年的时间内,正值嫪毐权势膨胀的最顶端,也是吕不韦位高权重执掌朝政的时候,而此时的嬴政,无论是为了子嗣考虑,还是为了拉拢楚系权贵力量以抗击吕不韦和嫪毐,一位楚系的王子都是有好处的。

当时,也还没有开始伐六国的正式开战,内忧大于外患的情况下,嬴政也不会考虑得那么长远,比如,一位楚系的嫡长子,在宗法上板上钉钉的太子,在秦灭了楚国这个强大的母国后,会不会有什么隐患和变故。

而这一世,嬴政打下韩赵两国的时间提前了五六年,大婚的他,权柄在握意气风发,并不需要拉拢楚系外戚势力,也不需要在意华阳太后的看法,他选择楚氏女,一方面是因为门当户对,另一方面,他更多地是为了在这短暂的两三年内稳住楚国做出表态。

听起来有点渣,但是现在,这是常态。

而另一方面,嬴政现在攻伐六国的进程已经开展了一小半,他自然会顺着自己的事业版图去联想将来的继承人身份,楚国版图不小,就算打赢了,会不会也有残余势力?只看如今的赵国就知道了,尽管秦国一再宽和,表态会让百姓安居耕种,但也至今也有几次反叛。

秦国的继承人,如果是楚系嫡脉,会不会引来更多的意外?

李盛听到了羋姮带着苦笑的叹息声:“如此,倒不如盼着阿媛有妊,她虽出自楚国,可是却并非羋氏嫡脉,她是我楚国公主之女,而并非芈氏族女。”

第350章

尽管羋姮满腹心事,但是子嗣只是,又怎能是人力所能控制呢?于是也只能是自己闷在心里反复思量,不敢露出一点。

不过这位新王后为人处世都很妥帖周全,时常关怀上面几位太后,夏太后和华阳太后都是太婆婆,虽然是有个远近亲疏,但是她哪个都不敢轻视,都是恭敬亲近地待着。

秦王生母,如今的帝太后,就更要好好孝敬了,还有大王的亲妹妹,她的小姑子丰邑长公主,也是一位娇客。

就连嬴政后宫中的姬妾们,她也是和善有爱宽仁大方,一时间宫中倒是风平浪静——自然了,之前也没人敢闹事儿拿乔,秦王属实不是那种会怜香惜玉的人,神姿玉骨又如何,在他眼里只怕还不如水利舆图更有吸引力。

李盛也不再关注这件事,他知道,嬴政最近又盯上了魏国——事业脑的工作永不停歇!

要打魏国,当然是要先了解一下魏国现在的情况,李盛趴在明光殿听着嬴政和心腹大臣们开会商议这件事。

上一篇:穿着龙袍穿越了!

下一篇:我是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