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置业
把人赶走,这回剩下的都是正经医生了,大金雕收起翅膀让开路,对着这些被吓呆的医者们指着里面:诺,进去看诊吧。
第280章
刘彻这场病来势汹汹,各种汤药轮着上,但还是一直反反复复,明明看起来已经退烧了,可半夜里却总是又烧起来,有一天夜里连药都喂不进去了,吓得满屋子人连呼吸都不敢大声。
虽然知道铲屎官死不了,但是看着这样子也太吓人了,李盛给系统砸了积分查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知道这一年来长安有疫病传播,刘彻可能也是这个原因,但是连宫里的小皇子们都没事儿啊,刘彻这一米八正值壮年的大男人反倒是病倒了?
系统说是积劳成疾免疫力下降所以才染上了疫病,李盛一脸的不信,表示统子你不要敷衍我,积分可都是真金白银地给你了!
讲道理,刘彻他到底哪里累着了啊?!
系统的声音带着一种不耐烦:“心神劳累气血虚耗,有时候更甚于躯体的亏损。”
这就说得通了嘛!
虽然上前线打仗的是卫青和霍去病,但是刘彻也是费尽心思地制定作战计划,多番斟酌参战人选,大军一去就是几十天,现在消息传递的方式又很古老全靠人力马力,刘彻这几年来打仗打得狠,国库空了,百姓穷了,前年更是把家底儿都压上去打最后一仗,成了,大汉边境几十年的太平安稳,败了,自此国亏人丧几十年翻不了身,要作出决定去开战,刘彻也承担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刘彻还有个毛病,情绪太激动的时候睡不着,本来就牵挂着边境的战事心神不安,还连着好几天睡不了多少时辰,就算宫中珍馐贵飨,也很难弥补对身体的伤害。
好不容易打胜了,结果因为国库空了,好多战士的赏金都发不出来,好不容易把盐铁的盈利收上来了,就得赶紧发下去,就这样,还没发够。
数年的心神亏耗,再加上面对国库空虚的心理压力,十几天前河南地还爆发了一场民乱,就是因为当地官员强硬收税。
刘彻一心烦,又熬夜了。
最近还赶上疫病正流行,而相比于后宫妃嫔皇子,刘彻每天接见的人是最多的,有时候还会接见很多乡野中的大儒和贤者。
一倒霉,就中招了。
李盛望着床上的刘彻,哎,皇帝这活儿也不好干啊!
好在,大概七八天后,刘彻的状态终于稳住了一点,也能慢慢下床走走,吃点软烂的肉粥和肉汤煮的汤饼了。
虽然看起来问题不大了,但李盛还是每天晚上都睡在刘彻屋子里,这几天刘彻夜里不吃药了不用担心自己在床上碍事儿,李盛干脆就睡在了他床头。
刘彻很感动。
——但如果阿曜晚上老实一点好好窝起来睡觉,而不是半夜做梦一翅膀呼在他脸上,他应该会更感动的。
第三次被一翅膀拍在鼻子上被迫醒过来后,刘彻揉着有点酸痛的鼻尖,再也睡不着了。
他叫春陀点上灯,看着枕头边的大金雕皱着眉两只爪子不停地抽动,翅膀还小幅度地啪嗒着扑闪,这是做梦在捕猎啊!
第二天一早,李盛就被铲屎官捉住抱在怀里,刘彻很委婉地跟阿曜商量,他现在已经痊愈了,阿曜不用这么辛苦地守着他了,宫人们会照顾好他的云云。
李盛欣然应允,于是当晚就叼着自己最近非常喜欢的一条小毯子飞去找刘据了,好久没陪小太子睡了!
跟着刘据睡了四天,刘彻在一天下午过来太子宫检查太子的功课,临走时看到窗摊着翅膀晒太阳的大金雕,又过来暗戳戳地摸摸爱宠的头:“真是小没良心的,朕让你自己去休息,你就真不再回去看看朕,一晚上都没回去看过。”
李盛翻白眼看他:不是你自己让我走的嘛!你们当皇帝的真难伺候!事儿真多!
李盛不理他,翻个身晒背面,按说鸟类是没有这种习惯的,但是李盛之前当马马,当猫猫狗狗的时候太久了,晒太阳已经成了他的一种日常活动,潜意识里就觉得晒太阳很舒服,现在当金雕,也还是喜欢晒太阳,尤其是洗澡后晒干,这种羽毛一根根蓬松干爽的感受太让鹰上头了!
刘彻撸了一会儿鹰鹰,挨着摸了摸翅膀的关节处才走,他最近也挺忙的,病了这么久很多事情都还没个着落。
元鼎元年初,御史大夫张汤建议实行“告缗令”,这一法令的实行基础,是在元狩四年就开始的“算缗令”。
元狩四年正是将要与匈奴大战的前夕,为了筹集军费,刘彻颁布了“算缗令”,要求汉国国境内的所有商人,大到店铺经营者、各色庄店所有者,小到放贷者、手工业者、甚至走街串巷的摊贩,无论生意大小,都要自己把自己的经营成本和利润等进行估算,按照比例上缴商业税,有恒产的大商人是百分之六,手工业等小买卖是百分之三。
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了,汉代的商业活动,利润最高也不过才百分之二十,这还是理想情况。
刘彻的政令一下,这些大小商人的利润就少了三分之一。
这也就罢了,大敌当前,首要任务是集全国之力先把匈奴搞死,汉朝的百姓们才能彻底安稳地过日子。
可如今匈奴已经远遁,又何必对百姓们再多加侵削呢?
因为有些商人不肯如实上报自己的利润盈收,“算缗令”的推行并不顺利,因此,为了更方便地收取税收震慑那些不予申报的商家,张汤建议,可以下诏推行“告缗令”。
“告缗令”的内容很简单,若有人不申报或是对自己的营收有隐瞒,罚戍边一年,还要没收所有经营成本。
为了鼓励民间多告发,若有人举报商人罪行属实,则可以分到被没收财产的一半。
这个政令在历史上推行得很成功,官府通过这一方式“得民财物以亿万计,奴婢以千万计,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
但这样丰厚回报的背后是什么呢?是“中产家以上大抵被告”。
因为告发旁人有利可图,就算查出来并无隐瞒利润,告发的人也没有任何坏处,因此一时间民间有点财产的人家,都被惦记上了,“告缗”,成了仇富之人的一场盛大狂欢,做生意的谁没有个对头?于是你告我我告他,彼此之间敌对警惕,造成了很多冤假错案。
官府得到了巨大的财富,但社会层面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却被大大破坏。
按照后世的话说,“告缗”是一种懒政的行为,有人隐瞒税收,本来是一小部分人的罪行,却因为官府无法真正查实,就把矛盾转移到了百姓之间。
而在历史上,这件事的影响还更深远,在张汤向刘彻建议“告缗”的时候,朝廷的两位官员,义纵和颜异有些不赞成,义纵认为民间肆意举报会造成大乱,于是把朝廷派来监察此事都使者赶了回去,义纵因此被刘彻下狱处死。
而颜异,因为之前已经被天子冷落过一次,这次他听闻这一政令,心里不赞成却也不敢多话,只是神色有异,动了动嘴巴但没出声。
就这样,张汤还要以“腹诽朝廷政策,对天子心怀不满”的理由告发,最终颜异也被论罪。
刘彻本就是很自我的性格,再有一个只以皇帝心意为本的张汤,以这件事为起始,朝中大臣们对皇帝只会更惧怕,更不敢进言,天子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
前面提过,刘彻本身并不是那种爱民如子体恤悯下的性格,按照的他的心意行事,可以相见百姓之艰难。
汉朝百姓平时就要有各种繁重的赋税、徭役、兵役等等,任由天子开设一项项新税对平民的财富进行侵剥,这本就是一种不利于长久发展的方向。
而“告缗”更是把这种侵剥推向了更混乱的深处。
李盛晒不下去太阳了,他要出动了!
于是,正在未央宫对刘彻陈说“告缗”纸法都张汤猝不及防被大翅膀扇了一下子,并不重,但大金雕蹲在旁边眼神冷冽地看向他,毕竟也是上过战场杀过人的,这种杀伐狠厉的气势,惊得张汤心里一缩,默默看了一眼陛下,先闭嘴了。
刘彻有些惊讶,但还是先让张汤下去,张汤刚躬身行礼药告退,一抬头就看到自己的奏书被大金雕用爪子扯了个烂碎。
刘彻非常努力地想说服大金雕,但李盛的态度非常坚决:这两年朝中并无大事,既然没有大开销,何必这样严苛地剥削百姓?算缗已经是额外加税,告缗只会使民怨更甚,这次朝廷得利甚多,那下次呢?会不会再更过分?
看着刘彻这次格外坚持,李盛又说不了话,干脆一扇翅膀走了,哼,死犟是吧,你给我等着!
当天夜里,李盛就斥巨资让刘彻做了一场梦,多大的巨资呢?李盛欠了高利贷,预计得攒五年积分才够还的。
刘彻梦中的自己一意孤行,连番杀害了不少官员,更被奸人挑拨与太子离心,为了建宫殿多次加税,各地官吏催收税款格外残酷严苛,民间百姓为了应付苛捐杂税多有逃亡起义。
当然了,这比真正的历史要夸张了很多,刘彻虽然好大喜功,但是政治素养没得挑。
但为了把刘彻震一下狠的,李盛还是选择下猛药,就不能开这种压榨百姓剥夺财产的坏头儿!刘彻可至少还要当政二十年呐。
刘彻梦境的最后,大金雕非常失望地看了他一眼,甩开自己的手,头也不回地飞入金色的云层消失不见了。
刘彻被梦惊醒,一头一身的冷汗,梦太真实,也太长了,他抬头看去,外面天已经快亮了。
然后刘彻就发现鹰不见了。
他的鹰呢,他那么大一只鹰呢,啊?!!!他还没干那么多荒唐事儿呢!阿曜不会不要他了吧!不要啊呜呜!
此时都李盛已经飞到了青海西藏一带,到处抓各种动物刨各种植物让系统录入攒积分,甚至为了更高的积分,还要忍着尴尬录各种动物的不纯洁画面。
李盛:老子眼睛脏了啊啊啊!(╯‵□′)╯︵┻━┻回去就把刘彻打一顿!(▼ヘ▼#)
第281章
李盛在青藏一带待了足足六天,以心灵和眼睛受伤害为代价,攒下了一大笔积分,还猎了一只玄狐,通体黑色,只有耳朵尖上和尾巴尖上有一点银白。
李盛在一处山坳里见到了很多这种颜色的狐狸,但印象中后世好像见不到这种动物了,可能是在上千年的时光里已经灭绝或者毛色发生了变化。
嘴里叼着一朵特别大的雪域灵芝,爪子里抓着那只玄狐,李盛张开翅膀回返长安。
当大金雕出现在宫门前的时候,春陀都快喜极而泣了,天爷啊这祖宗可算是回来了!
他站在宫殿门前,使劲儿眨了眨眼确认,然后立刻转身往里面跑去,也顾不得什么礼仪了,春陀几乎是把自己摔在了刘彻面前。
“陛下,神鹰回来了!”
刘彻呆了一下,立马站起来推开身边的人就往大步往外走,殿内的几个人赶紧非常有眼色地让到一边,默默看着陛下跑出了殿门口。
谁都不敢上去劝一句陛下别着急您得注意礼仪之类的话——天知道这几天他们过得是什么日子啊?!
陛下心情不好,他们来奏事的时候都提心吊胆的,每次从气氛紧绷低沉的未央宫出来,大家对视一眼苦笑,都有种绝地逢生重见天日的感觉。
连御前的鹰扬卫和上林苑的亲卫们都被派出去了,也通诏各地官员查访神鹰踪迹,可连着几天一无所获,这倒也是意料之中,毕竟是猛禽,又是夜里出行,若是有意隐藏踪迹,谁能看得到?
神鹰不见的第一天,大家都觉得未必就是不见了,没准就是大金雕自己出去玩儿了呢,可陛下自己闷在未央宫枯坐了一整天,把太子传召来看了一会儿又叫人回去了,皇后来劝也不管用,陛下就这么坐着不吃不喝不休息,最后还是大将军卫青亲自进宫劝着陛下好歹用了些粥汤。
第二天皇帝出了屋子开始照常处理政事,可只要是长了眼睛的都能看出来,陛下是心神不安魂不守舍,听说夜里都睡不着,一点动静就起来看,本就是大病初愈,这一折腾,脸上那点血色都没了。
大行令李息轻轻叹出一口气来:“可算是盼回来了。”
旁边的几位也是心有戚戚,在这么下去,日子都快没法儿过了。
李盛把那只玄狐扔下去,把嘴里叼着的一株大灵芝轻轻放在玄狐的皮毛上,幸亏现在是十一月,他一路带回来倒也没腐烂损坏。
把东西放好,一抬头就看见刘彻站在跟前,豁,这是几天没睡觉了,眼底下一片青黑,这眼圈都红了啊!
想也知道,刘彻那天做了一个那样的梦,不等天亮他又跑了,这肯定吓死了!
活该!李盛心里想,这几年刘彻越来越刚愎自用听不得劝谏了,动不动还要杀人,不采取措施给点警醒,难不成还等着他黑化进度条满格,到了晚年再发癫啊!
理智上他觉得自己没做错,但看着刘彻这幅惨样子,他又不由得心疼起铲屎官来,毕竟是一手把自己养大的,一人一鹰已经相处二十年了。
他也从系统那里看过几眼刘彻的情况,夜里听见一点声响,都要起来看看是不是自己的鹰回来了,那个落寞又无助的样子还挺可怜的,李盛中间都心软过一次。
但想想那些被无辜告发,被官府夺去财产流落街头的百姓,想想历史上因为刘彻在执政后期执意发兵而被迫背井离乡的士兵,想想武帝一朝末期朝堂上的乱象,想想后期各地百姓流离失所乃至有聚众起义,他就又觉得,为了天下万民,为了江山百姓,暂时还是苦一苦刘彻吧。
但眼下见着人了,李盛心里不由得发酸,忍了忍,装着一副“鹰鹰还没消气”的冷酷样子,伸出翅膀,把那支灵芝往他面前推了推,然后也不理人,自己一只鹰飞进未央宫后殿去睡觉了。
刘彻站在原地,地上的墨狐和大灵芝证明大金雕确实是回来了,从胸膛里深深地呼出一口气来,仿佛这几天的郁气都吐出来,他终于能畅快地呼吸了。
“春陀,你去看着阿曜,准备好食水,别惊扰了它。”
吩咐好,刘彻转回头,继续回去议事,还是让阿曜先睡一觉,他再回去哄吧。
李盛躺在自己的大窝窝里,找了个舒服自在的姿势,闭上眼睛睡觉,他也确实累了,一路上除了打猎干饭都没怎么休息,一路疾飞回的长安。
等他醒来,外面天都黑了,刘彻正坐在他的窝旁边批阅奏疏。
“阿曜,你喝不喝蜜水?”刘彻亲自端着一盏蜜水过来投喂大金雕,看着他喝了一会儿,又喂了两根肉条,这才挥手把人都撵出去,开始做小伏低地哄鹰,这种丢脸的事情当然不能让人看见啊。
刘彻抱着大金雕又是哄又是劝,又是从现实出发表示自己的无奈,又是剖析内心表明自己的规划,加上自我检讨保证后续,等大金雕软化了态度,伸出翅膀尖尖心疼地碰碰他的黑眼圈,啾啾叫了两声,伸出大翅膀抱住他,表示原谅了,一人一鹰和好了。
然后,刘彻这小子一抹脸,开始反转指责道:“阿曜你也太过分了!就算我有错,你也不能说跑就跑啊!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李盛当时还张着两只大翅膀保持着抱住铲屎官安慰他的姿势,一听这话,呆了一下,不是,你们当皇帝的变脸都这么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