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病弱太女A后 第46章

作者:步澹 标签: 生子 宫廷侯爵 爽文 ABO 先婚后爱 GL百合

萧夷光笑意盈盈,手悄悄放到桌下,勾上她的掌心,暗示道:“万一日后用得上呢?您说是吧,殿下。”

昨夜分明是你先求饶的!

元祯张了张嘴,见明月婢堂而皇之的将药丸收进百宝盒,放进随手可拿到的枕下,她突然想起白日玩步打球时的尴尬,干脆扭过了头,眼不见为净。

装着膏药的宽口小瓷瓶很快送来,苟柔带着婢子们放下垂帐,整治好寝具,也屈身离开。

外间的方角柜拉开,元祯双手拉出一只沉甸甸的枕箱,放在腿上。

推车走进步障,她见明月婢已经脱去裙衫,只着单薄的中衣,乌黑的秀发垂在胸前,在灯烛下,披上一层静美柔和的光辉,不由一愣。

萧夷光要扶她上床,看到箱子,问:“殿下,这是什么?”

“我听曹将军说,为了募兵,你把自己的嫁奁都拿了出来。”

听到此事时,元祯沉寂的心才鲜活起来,嫁奁是坤泽的私有物,也是坤泽与乾元和离后的退路,明月婢能拿出嫁奁给她募兵,说明是十分的在意她了。

元祯问:“东宫有内帑,咱们到京口郡也带了不少黄白之物,你怎么不取用呢?”

“殿下不在,妾也不好自作主张。”萧夷光笑笑,她指着枕箱,俏皮道:“看来是妾平日给殿下的印象太悭吝了,殿下刚回来不到两日,就惦记起还妾的银子。”

“有借有还嘛。”

元祯知道她出身富贵,平日用度虽奢侈,但从不吝惜钱财,执意将枕箱放在床边,道:“明早让商音替你收着。”

萧夷光不置可否,她起身扶元祯上床,又缓步依次熄灭灯烛。

两人依偎在一起,黑暗中,丹唇擦上脸颊,不知是谁先主动,紧接着又拥吻起来。

昨晚的放纵并没有消融她们对房事的热情,品尝过唇舌的滋味,元祯呼吸较为急促,在明月婢的引导下,她颤着手挑开衣带,触上那一片温软。

倏忽想起什么,元祯又缩回了手,“你的伤还没好,今日就先歇歇吧。”

欲火被挑起,又紧接着熄灭,明月婢的声音有点无奈:“那罗延……可真是。”

相拥的身子退开,元祯心中也空落落的,不料手中却被塞入一只瓷瓶,耳边传来明月婢的请求:

“乌灯黑火,妾自己不便擦药,能否辛苦那罗延一遭——”

元祯身子里的血又滚烫起来,她欲拒还迎,口不对心:“这不好,万一我下手粗鲁,又伤到你该如何?”

“只要是你,妾就可以忍受。”明月婢的话充满诱惑,她带着笑意,抱着元祯的胳膊,温热的呼吸洒在她耳畔:

“权当是还妾的嫁奁,好不好?那罗延,你就帮妾一次吧。”

————

京口的初雪断断续续飘了三日,等天空重新放晴,大地已裹满银装,士卒们穿上了朝廷送来的棉战衣,持枪的手也戴上了手衣。

据当地百姓说,京口再下过三场雪,长江湍急的江面也会结上一层薄冰,到时无论多大的船都无法渡江了。

营寨招募了七千多士卒,虽然还有不少空置营房,但元祯怕树大招风,也是秉着宁缺毋滥的想法,叫停了募兵事宜。

今日的募兵是最后一次。

元祯与萧夷光下船时,陈大娘子的铁锅前已经排起了长队,还有不少人陆续赶来,看着锅中的肉羹咽了咽口水,就去后头排队了。

曹楚对这里最为熟悉,她指着流民道:“殿下,天气越冷,参军的流民就越多,我们没有说今日是最后一日,就怕他们闹将起来,不好收场。”

士卒在精不在多,元祯扫视一遍流民,发现喝粥的人中高矮瘦壮都有,于是道:

“既然人多粥少,不妨将参军标准提一提,比如从前身高要求六尺,如今就拔到六尺三,若有识文断字的,更要优先招募。”

“喏。”

曹楚按着她的话去喊了遭,队伍出现骚动,果然有不少人不得不离开。

当然,也有许多矮个子乾元照旧混在其中,希望能浑水摸鱼过去。

通过检查的流民已经开始登船,元祯打量着他们坚毅的脸色,瘦削却不孱弱的身板,心中夸了曹楚几句。

转头却看到有的人领到粥后,舍不得喝,端着送给陪在身边的妻子郎君和孩子,元祯心有不忍,就与萧夷光道:

“天气冷,山上也没有能吃的东西,一个冬日过去,还不知能冻饿死多少人。”

萧夷光明白她的意思,顺着说道:“殿下是想接济他们?”

“是啊,乾元有气力,不论是为奴还是参军,总有条路可以走,坤泽只有卖身一个下场。”

弯弯曲曲的队伍不远处,逼仄的巷子里也同样站了不少乾元,元祯早就看见了他们,靠着门的几个性子急,甚至提早就解开了腰带。

一盏茶的功夫能轮流进去三四个乾元,出来的人衣袍敞开,脸上带着邪淫的满足,他们在做什么不言而喻。

元祯不忍看,刚想把脸撇过去,却发现里面抬出来个瘦弱男人,臀上沾了大片鲜血,龟奴背着他向斋堂跑去。

原来里面卖身的是中庸,元祯略一想,便明白过来,乱世坤泽精贵,那些嫖客衣衫褴褛,手里又没有多少钱,自然只有折腾中庸。

若是这些可怜人每日能有一碗粥喝,想必也不需要受这等苦楚了。

元祯道:“营寨还有些余粮,我想再拿出一部分内帑,隔日施一回粥,好歹帮他们度过冬日。”

萧夷光觉得不可行,她道:“殿下宅心仁厚,只是长江早晚会结冰,船只渡不过去的时候,又该如何呢?”

要提前将米放到北岸吗?

不成,不成,无重兵看管,这跟三岁幼童抱着金子招摇过市有什么区别。

元祯长于深宫,没有赈灾的经历,在这一块是短板,思索到许多法子,自己倒先否决了去。

第58章

她遗憾道:“能招到营寨去最好,可惜这些人身无长处,营里又不能白白养着他们。”

不料,萧夷光却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没有长处,倒也不是特别要紧的事。”

元祯疑惑,见她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想到明月婢自幼在大司马的公府里入学,应是学到不少治国之策,便虚心请教:

“大司马从前也赈济过流民吗?”

萧夷光忍不住笑:“她做的事与我何干?”

“看过总是会有经验嘛。”

不过,明月婢聪慧绝伦,天大的难事到她眼前,都会化成轻飘飘的羽毛,她能自己想出安置流民之道,也不足为奇。

若遇上那等嫉贤妒能的乾元,见自己的坤泽崭露头角,心中妒意滔天,恨不得在萌芽里就将其念头掐死。

可元祯胸怀开阔,只要身边人有治国良方,不论他们是何身份,她都愿意移樽就教,“不妨说来看看。”

拥护左右的将领们苦思冥想,对流民们也一筹莫展,听太女妃这样说,便竖起耳朵格外留神。

“殿下是知道的,赈济灾民的法子不过两种,以工赈灾和以钱粮赈灾。”

在众将面前,若只顾逞能使气,则会驳了太女的脸面,萧夷光考虑充分,语气便就略含蓄:

“以京口郡的境况,若想妥善安置流民,以工赈灾是最好的法子。”

第一回重新踏上北岸,纵然周旁的护卫挡成一堵墙,萧夷光还是在虎豹骑魁梧身姿的间隙,瞥见了坤泽与中庸们的悲惨掠影。

若乾元是在夹缝中求生机,那他们则是捡着乾元吃剩的渣滓,苟活在肮脏阴暗的角落。

身为坤泽,萧夷光更容易看到弱者,回到营寨,她就开始思索如何赈济灾民。

直到今日,有元祯的支持,她终于可以对这些可怜人施以绵薄之力:“营寨附近有深山,据说山上遍植野桑树。”

萧夷光之所以知道桑树一事,还得归功于她前段日子患的风寒,桑叶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的功效,孟医佐特意进山采桑叶为她治病,顺便就提了嘴漫山遍野的野桑树。

桑树浑身都是宝,叶、皮、根、枝都能入药,桑叶还能养蚕,最重要的是这座桑山没有主人,或者说,无需任何人准许,元祯天生拥有对它的处置权。

“你想让他们去采摘桑叶,明年养蚕缫丝?”

不用萧夷光多说,元祯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她斟酌片刻,也觉得办法可行:“中原家家养蚕,想必流民中也不缺缫丝的好手。”

“只是会缫丝,还远远不够。”萧夷光道:

“妾是想世家逃难前,定会舍弃大宗衣物,只带着金银珠宝轻装渡江,等他们在江南安定下,一定会思念从前穿惯的绫罗绸缎。”

“江南比较中原,人烟稀少,桑户与织户更为珍惜,到时丝缎必然供不应求。殿下若能办一座丝坊,让力气弱小的坤泽中庸采桑缫丝,织成绸缎货与世家,也是桩一本万利的买卖。”

萧夷光的肌肤娇嫩,有时元祯手上的动作略重些,就能擦起一片红晕。

所以她贴着身子的心衣是专用水丝织出的重莲绫裁成的,重莲绫光滑柔软,穿上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水丝只出产于益州,益州刺史萧岧是她的阿舅,听闻萧夷光的亲事,萧岧命人快马千里送来好丝缎作为贺礼,为了及时赶到,马都累死了几匹。

对华美衣饰的追求,其余世家有过而无之不及,有他们的追捧购买,元祯就不需再为粮饷发愁了。

元祯听了若有所思,手指也无意识的在扶手上点着,她暗忖寻常人怕得罪世家,即便心有妙计也不敢说出,眼下唯有明月婢肯直言了。

“除了缫丝,桑果也可以酿酒。”

闻一知十,元祯由桑叶想到桑果,桑树五月就结桑果,江南人多粮少,若是用桑果酿酒,拿到建邺售卖,不仅也能获得利钱,还可以节省粮食。

提到酒,将领们的馋虫也勾起来,他们想果酒清冽不醉人,若是能酿出来……虽然司马将军禁止营寨酗酒,但日后受伤,也能用酒冲洗伤口什么的。

开办丝坊与酒坊,既赚世家的银子,又安抚骚动的流民,还能使元祯从中获利,简直是一箭三雕。

元祯看向她的目光越发爱重,萧夷光回顾时也佯装羞意,唯有将领们纷纷错开眼,不忍直视,也不敢直视。

回到南岸,元祯将李维从郡治唤来,确认桑山无主后,将其划归太女妃名下,第二日,又带萧夷光去山脚,寻一宽敞地方建屋舍。

桑山占地五十亩,附近只有稀稀落落的几户人家。

她们跨过小河,才来到山下,山与河的中间,是一片几乎没有任何起伏的荒地。因为附近住着的百姓少,地上的积雪像一大块藕粉糕,平整洁白,踩下去能没过脚踝。

站在白玉般的雪地上,萧夷光难得起了些许童心,她弯腰捏起一只雪团子,回身扔向元祯。

她出其不意,上官校尉的刀更是快如闪电,雪沫子都没挨上元祯分毫,雪团就被刀劈成两半。

潇洒回刀入鞘,被元祯不满的眼光一扫,上官校尉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扰了两人的情趣。

还好那不满旋即又变作殷切,元祯注意力重新放回太女妃身上,上官校尉讪讪一笑,站到人群后松了口气。

“咳咳,许久没有到郊外走走了。”

元祯使了个眼色,她坐在车上没法抓雪,就让杜三娘给自己悄悄揉个雪球。

这点小动作全被萧夷光看去,她装作不知情,却放缓了脚步,自然而然地站到元祯身后,接过苟柔手中的四轮车推着,顺便还能监视杜三娘手中的雪。

可怜的杜三娘,在袖底捏了个大雪球,有她在背后盯着,丢下也不是,递给元祯也不是,冻得手都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