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末送快递(历史同人BL) 第11章

作者:北徙君 标签: BL同人

  陈买将自己的打算细细地和许钦说了一遍,原来他的外曾大父叫做张负,是户牖那边小有名气的富商,亲眷也有不少做生意的。张家平时在外地忙碌奔波,但到了年关总是要回乡团聚的。陈买这次也要回去过年,他希望许钦和他一起回去,和张负见上一面,把镖局分店的事情谈妥。

  “他会答应吗?”许钦有些忐忑。

  “放心吧,商人重利,回头我把镖局这两个月的帐算上一算,我们短短时间里就挣了不少钱,外曾大父和我们合作只赚不赔,他肯定会答应的。”陈买脸上带着带骄傲,信心满满地说。

  要去员工家里拜年,许钦还是非常重视的,他先带着陈买去了温县最好的一家衣服店里量体裁衣,赶做了两身雅致的新衣,然后将自己带回家送给许家人还有县衙相关官员的礼物,剩下的也打点了两份,一份送给陈伯,一份送给张负。此外还在母亲的建议下,带了一些温县的特产。

  许钦和陈买平时空闲时跟着镖局骑手学习骑马,此时已经学会了,两人各骑着一匹快马,带着沉甸甸的礼物,又有app精准导航最佳路线,这次只花了两天时间就赶到了户牖乡。

  陈买一路上说个不停,在看到高耸的阳武县城门后突然有些紧张了起来,勒马对许钦说:“大兄,我好像终于感受到了一点书上说的衣锦还乡的感觉了。”

  “这才哪跟哪呢。”许钦笑道,“跟着大兄我好好混,日后真正发达了,到时候咱们得弄个大排场——”

  说到这里许钦顿了顿,干脆给陈买唱了一段《高祖还乡》:“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一面旗鸡学舞,一面旗狗生双翅,一面旗蛇缠葫芦。——这样才叫做衣锦还乡。”

  陈买没见过大世面,还真被许钦这一趟打趣给震住了:“这是谁啊?好大的阵仗。”

  这是以后要当你们皇帝的人呢。许钦心里想着,嘴上却说:“一个自称斩了白帝子的牛人,你说厉害不厉害?”

  作者有话要说:  许钦:O_O你家里人会答应吗?

  陈买:@_@我好像有点紧张了

  张负:拜托,出柜见家长的戏还在很后面,你们这样我会误解的= =

  秦朝过年是十月,过完年开始走历史剧情线

  排场这个词和戏曲有关,秦代没有,所以只有许钦说了这个词

  去参观过汉代藏冰的凌室,在地上,我也很好奇怎么能藏住冰的

  ps:秦代马云和秦代刘强东是打趣的啦,其实小亲亲应该算是秦代王卫?

第17章 贺正旦

  许钦和陈买先去了位于户牖乡的陈伯家,阿杏远远看到陈买,高兴地飞奔过来,像树袋熊那样地挂在陈买脖子上:“从兄,我好想你。”

  阿苏也很兴奋,马上掀开帘子跑进屋嚷嚷道:“从兄回来了,你们快出来看啊。”

  从里屋出来的三个人里面,除了许钦认识的陈伯和郑如夫妇外,还有一位面容和陈买有几分相似的妇人,只看了一眼,许钦便认出这应该是陈买的母亲张瑶。

  张瑶也好奇地打量着站在自己儿子身边这个容貌出众的年轻人:“你就是陈买在家书里一直提到的许钦吧?”

  “正是,恰逢年关,陈买要回乡,我就陪他走一趟。”许钦回答。

  陈买早就招呼着年纪稍大的阿苏和他一起将马背上的礼物拎下来分给大家,此时跑到张瑶面前显摆道:“这些都是大兄和我给家里带的礼物。”

  张瑶慈爱地拍了拍陈买一路风尘仆仆裤腿上沾的灰,笑着对许钦说:“来拜访就很好了,还带礼物过来。”

  “陈买帮了我很多忙,这是应当的。”许钦又将陈买这两个月的情况和张瑶大致夸赞了一遍,他本来就嘴甜,又有心在公司骨干的家属面前卖好,很快就说得张瑶对于陈买的表现还有镖局的前景都十分看好。

  郑如早就准备好了菜肴,许钦又将他带的鲍鱼干拿出来,放在汤里煮了,一家人吃着鲜美的海味,还有时兴的蔬菜,其乐融融。只是陈买的亲爹还在外面游历,可能要正旦当天才赶回乡里,因此陈买脸上的表情略有些失望。

  许钦是客人,陈家照例单独给他收拾出了一个房间,但因为张瑶也在家,睡的地方不够了,陈买只能打地铺。冬天地上冷,许钦当即表示让陈买和他睡在一起,免得小小年纪冻伤了筋骨。

  陈买到底还是少年心性,一路上骑马颠簸劳累,躺进温暖的被窝,很快就呼呼大睡起来。

  许钦忍不住戳了戳对方睡得有些鼓起来的脸颊,试了试手感,心想,胖了……看来自己这阵子给他养得不错。

  因为许钦打算第二天就回去,所以和陈买特地起了个大早,跟着张瑶回娘家去张家登门拜访。

  比起好不容易在帘子后面装上门的陈家的贫穷,张家不愧是富商之家,有一个很大的院子,楼房也有三层高,瓦当上都是些精美的云纹。

  张瑶的父亲张仲和祖父张负都在家中,许钦说明来意,希望和张家合作,在阳武县城开设一处快递站点,从这里送的快递收入全部归张家,温县和阳武县之间的快递由两边合作,五五分成。除此之外,许钦还把他在琅琊县联络到的海产品的分销权也分给了张家,并且允诺日后每开一家分站,都会和张家资源共享。

  如此诚意的条件,再加上亲孙女和陈买在一旁不停怂恿,张负爽快地答应了许钦的请求,并表示等过完年就寻一处房舍,把镖局阳武分店办起来。

  搞定了一件大事,眼看系统中的六个小圆点亮了两个,许钦的心情十分美丽,和陈买提前互道新年快乐之后,就骑着马儿往温县赶。

  秦以十月为正,十月初一便相当于现在的大年初一,是为岁首,因此也叫做正旦。许钦回到温县的时候,正好是正旦前一天,灰蒙蒙的天上飘着絮状碎雪,家家户户都沉浸在节日气氛中,锅里煮着的肉香味在整条街道上弥漫。

  和现代人一样,到了一年最后的那个晚上,都想吃点好的,然后第二天可以精神饱满地去祭祖和互相拜访。

  许家早已酿造好了第二天祭祀用的冬酒,多余的就在晚上拿出来,一家人坐在一起喝上几口。因为外面开始下雪,天气比较冷,虽然房间里生着火,但毕竟没有空调,许钦便提议吃火锅。

  秦代的火锅是一个大鼎,高级的里面可以分格,大家分开在格子里将自己喜欢吃的食物烫熟,有肉有菜,有海鲜干,还有一条做成切脍的大红鲤鱼,象征着年年有余。

  许钦吃得满头是汗,心里充满了吃货的幸福感。秦代虽然佐料不如后世丰富,而且烹饪手法也比较单一,但胜在原材料新鲜啊,菜都是自种的绿色无污染蔬菜,肉类也是真正放牧养大的,鲤鱼是从黄河里新捞上来的,只要随便水煮都会很好吃。

  对于这个,许钦一个现代沿海地区的人民在吃海鲜的时候深有体会,真正新鲜的海货都是水煮的,不新鲜了才放重盐、辣椒、椒盐甚至油炸来掩盖。

  酒饱饭足,许望还分享了一个来自朝廷的好消息,原来扶苏大军在上郡和官军对峙数月后,派使者入京,表示你做你的皇帝我不和你来抢,但是必须交出被囚禁在长安诸公子和公主。

  正旦在朝堂比民间更为隆重,新年伊始,朝廷要大朝受贺,在这一天皇帝会坐镇咸阳宫,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胡亥登基第一年,纪年都是按照正旦后才开始算的,他并不想这么重要的一个正旦日还费尽心力地和长兄打仗——刚当皇帝第一年新年就有刀兵之灾这样太不吉利了——犹豫再三后,胡亥还是不情不愿地接受了扶苏提出的要求。

  扶苏在将他的同胞弟妹和家人们全部接走之后,信守承诺退兵了。老百姓也终于能从战事中缓过劲来,安安稳稳地过个好年。

  “过了年阿钦也满十八岁了。”许忻感叹道,“还好扶苏公子退兵回边关,不然我一想到要送阿钦去当兵,就睡也睡不好,头发也掉了许多根。”

  许负抬眼看了看许忻,淡道:“大兄放心,以你的面相,就是到了四十也不会秃的。”

  一屋子人都哈哈笑了起来。

  可许钦总觉得扶苏带着三十万大军盘踞在边关,胡亥不可能放任他这样自立为王。

  “负儿,都说你精通占卜,能算算明年还打仗吗?”许钦准备从许负口中探听到一些“天机”。

  “这扶苏公子的命理,倒好像被什么人改过一般。”许负摇了摇头,“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水混了,我一时也看不出二兄问的这些,不过二兄面相便是福泽深厚之人,和你身边的那位阿买一样,都是封侯之相,我看大家没必要为他担心。”

  “我和阿买会封侯?”许钦惊道,自从他已经认命跟着系统搞快递之后,还没想到自己这穿越男还有擦亮其他事业线金手指的机会。许负算命准是出了名的,她这么一说,家里其他人没特别当一回事,许钦却已经深信不疑。

  许负微微一笑,不欲再透露更多天机。

  许钦忍不住在脑海里和鲲鹏显摆:“我厉害吧?随手一捡的员工以后就能封侯,这是有大出息的啊。”

  鲲鹏懒得理他:“你眼前还有四个快递站点,先把任务完成了吧。”

  “这不是大过年的嘛,等过完年,我就来个三阳开泰,一口气给你搞定三个信不信?”

  “等你搞定了再说吧…………”

  正旦日当天的祭祖仪式非常隆重,许钦换上了母亲准备的全新的漂亮衣服,跟在许望身后,向天地和祖宗神灵敬献了冬酒。

  五日后,陈买回到了温县,身上也同样穿了一身崭新的衣服,头顶扎着马尾,看起来整个人清爽干练。

  许钦记挂着完成任务的事,和陈买马不停蹄地又往外跑去。从十月到一月,还真被他三阳开泰,连着在外面设立了三个镖局驿站,但是接下来的整个二月,进展却反复停滞了一般,谈了几家最后都告吹了。

  眼看三月期限将至,许钦也在外游荡了好几个月,他准备先回温县最近的阳武县驿站歇歇脚,再看看有没有能碰运气的地方。

  许钦一直不回家是有原因的。这一年他年满十八岁,按照秦朝律法要服更役,许忻本来想给弟弟在县里挂个职,闲暇时去监督修个县城城墙之类的,也比较轻松。

  扶苏虽然已经退居边关,天下暂时安定了一些,但胡亥一面兴修华丽的陵墓和宫殿,一面继续大量征兵,准备一举发兵讨伐扶苏。因此分摊到每个县的征兵和徭役任务越发繁重了起来。

  之前有一批派去修建秦始皇陵墓的能工巧匠,再也没有回到他们的故乡,据传是被胡亥下令杀死后随便掩埋在陵墓不远处。许忻当然不放心让弟弟也去做这种一去不复还的差使,但送去前线打仗也是凶险重重。

  这个时候天下因为想要逃避徭役和征兵,已经有不少人中途逃跑,官府有些掌控不住了。

  许忻为保弟弟,干脆胆子大了起来,和父亲许望一合计,过年后没多久就让许钦去外地,不要回温县,用来躲避徭役。

  各地局势已经乱了起来,全国都有小股农民落草为寇,占山为王的事情发生,原本畅通无阻的邮路也变得危机重重了起来,许钦不得不给骑手都配备武器,以防强人剪径打劫。

  许钦来到阳武县才两日,张仲就找上了门。原来他张家有一个远房亲戚,娶了个外地媳妇是丰县人,现在听说北方早晚要打仗,就想把家里的贵重财物都打包快递回丰县,但是现在路上不安全,那人就找到了阳武镖局,希望重金雇佣专人押送一辆贵重镖车去丰县。

  丰县对于许钦来说是比较耳熟的,刘邦刚起事时,跟着他的元老都是来自丰沛两县的老乡。许钦和陈买一商量,决定亲自押送这趟镖车,顺便也去丰县碰碰运气。

  作者有话要说:  陈买历史上是有侯位,虽然是继承的;许钦没有名字,不过妹妹许负可是位女列侯,特nb

  感谢各位小天使的打卡、签到

  为了不显得我很话痨就不一一回复致谢啦,非常需要大家的关爱,笔芯

第18章 芒砀山

  丰县在现代属于徐州市,和温县相距约四百公里,从秦朝公路导航app估算,乘坐马车抵达那边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

  这趟押送镖车除了许钦和陈买之外,还带了两个护卫,一个车夫。一行人星夜兼程,终于来到芒砀山地界,从这里往北,还需一日就能抵达丰县。

  芒砀山由大小二十几座丘陵组成,主峰海拔150多米,周围都是一片湖泊沼泽,到了夜间道路难行,车马很有陷入沼泽的危险。所以虽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许钦还是决定在芒砀山上找一处地方过夜。

  古时候的山里可不比现代,天色一黑,四周狼嚎虎啸就开始响起,十分危险。许钦带人寻了一处高地,将马车停靠在山洞口堵住,马匹系在洞口的树干上,再在山洞外和洞内分别升起了两堆篝火用来驱赶野兽,安排好了晚上轮班的顺序,方才和陈买一起放心进洞休息。

  长夜漫漫,无心睡眠,许钦就给陈买讲起了故事。

  “你还记得上次我和你说的衣锦还乡的故事吗?”

  陈买点了点头:“我还记得。”

  同一个人在这芒砀山上也留下了不少著名典故,许钦来到这处著名的山头,就和陈买说:“我上次和你说了自称斩白帝子,就是在这个地方发生的,斩的是一条白蛇……”

  许钦将刘邦斩蛇起义的事情绘声绘色、添油加醋地讲了一遍:“我以前还想山里有什么白蛇,说不定是假的,结果刚才车夫和我提起,芒砀山这一带湖泽众多,素来有一种体型巨大的蟒蛇,要我们小心蟒蛇伤人,我才知道,那种能挡住一伙人前行道路的白蛇,说不定是真的存在。”

  “这个人遇蛇能果断斩杀,在队伍中树立了威信,果然是个能衣锦还乡,成就大事的人。”陈买非常佩服地说,“要是我的话,肯定不会亲自去斩蛇,而是说服别人前去杀蛇。”

  许钦摸了摸他的头:“这有什么,要是我看到那么大的蛇,说不定撒腿就跑。”

  正说话间,外面草丛里突然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陈买顿时紧张了起来,右手按住了腰间的佩刀:“不会真的有蛇吧?”

  “嘘——”许钦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我们悄悄出去看看。”

  赶车的车夫累了一天,山洞收拾好之后就和另外一位要守下半夜的护卫背靠背睡着了。此时醒着的只有山洞里的两人,还有在门口烤火的另外一名护卫。

  护卫看到许钦和陈买蹑手蹑脚地从山洞里出来,正要起身问发生了什么事,许钦立刻做了个手势让他坐下,小声说道:“山洞左边的草丛里有响动,你假装起夜,绕到后面伺机行事。”

  护卫闻言略微颔首,起身便走了。许钦就和陈买蹲在马车一侧,偷偷通过车轮和车底的空间,朝草丛望去,只见那边不光发出声响,草叶还在不停摇动。

  “这看起来好像不是蛇啊。”陈买比划了一下摇动的草叶高度,和许钦咬耳朵说道,“会不会是山里的什么野兽?”

  “若是野兽还好办些……”许钦心里浮上一个不祥的预感。

  他们在这里观察外面的情形,一团黑影从另一侧的草丛里朝许钦扑来。

  “小心!”陈买敏锐地发现了脑后传来的风声,拉着许钦站起身来就绕着马车跑了出去。

  火光中露出了那团黑影的全貌,并不是什么野兽,而是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留着一圈大胡子的壮汉。

  与此同时,之前的草丛中也跳出好几个手拿钢刀的大汉。许钦和陈买这时候哪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们是遭了山贼了。

  这伙人贪婪地看向马车:“你们这马车经过沼泽的时候,轮子陷入泥土颇深,想是装了不少好东西吧?”

  “你们从我们进山前就跟着了?”许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