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趾公子[红楼] 第81章

作者:孤光与清辉 标签: BL同人

  橘子很甜,闻颐书贪吃想多尝几个,被梁煜眼疾手快地阻止。

  “冬日里也就这么个新鲜的可以尝尝了,你还拦着,”闻颐书不高兴,抬手捏住梁煜两颊的肉往外扯,“能不能不要管这么宽!”

  梁煜反手也捏住闻颐书的脸,尽力字正腔圆,“为你好。”

  两个人谁也不服谁,幼稚地开始比较谁忍得比较久。最后果然是闻颐书败下阵来,率先放开。梁煜才撤开手,淡定地吩咐下人一日只准闻颐书吃三个橘子。

  闻颐书瞪他,“小气!”

  又揉了揉脸,补上一句:“幼稚!”

  幼稚的梁煜捏了捏闻颐书的后颈,继续说:“这次倒是个机会,若能将之前的事情审出来,便也就方便你我了。”

  闻颐书自然赞同,只是,“我没想到金砖的事情那么难查。这次能不能从泰汇昙嘴里翘点什么?而且我觉得呀,他既然敢买金砖,那其他东西说不得也有。不妨趁这个时候查一查。”

  隐秘的东西有时反而有更为明确的记录。因为它们既是邀功的证明,也是保命的证据。闻颐书觉得有必要回去再翻翻父亲留下的东西。他觉得自己肯定有什么遗漏的东西没有发现——哪怕他已经将那些遗物翻看了千千万万遍了。

  “不和你说了,”闻颐书从椅子上跳下来,准备回自个儿家。

  刚抬脚又看向梁煜,“我觉得到了这个局面,你二哥不可能再病着了。你可有打算?”

  梁煜自然是盘算过的,他道:“只要父皇一直躲着他,我便有办法。只等提审过了泰汇昙后,就可放出消息了。”

  到了这种时候,闻颐书反倒不急了,喃喃自语着:“这种时候更应该一步一个脚印才是。”

  说着,不知是想到了什么他从沉思之中醒神过来,对着梁煜挥挥手,“我走了。”

  “叫冯硕跟着,”梁煜在后头喊了一声。

  “知道了!”闻颐书应声,叫上一旁的冯硕出了昭王府。

  梁煜转头叫来王府总管,吩咐道:“走阿浣给的路子送信去扬州,问林海盐务可否理清。等今年封笔之前,叫他密报入京,不得耽搁。”

  薛成领命下去,不到半刻,昭王府侍卫便直奔城门出城。

  十二月初五,长安城落下鹅毛大雪。昭王梁煜奉永嘉帝暗令,秘密提审漕运总督泰汇昙。

第116章 章一百一十六

  长安寸金寸土, 多建一套房子都恨不得擦着旁边的屋檐立起来。在这样一个地方, 给那些犯事的人建一所监狱,那是不可能的。刑部大牢位于地下, 此处比外面冷上不止一点点。只要人站在这里,不管穿了多厚, 膝盖都只打哆嗦。

  然而,便是这样此处的环境也比其他地方好上许多。

  泰汇昙被押解入京时就被关在了这里面。因为无人敢替他求情, 这牢房四周没有一点可以提供热气的地方。

  在此之前,他站在装着无数珍宝的大船上时,从未想过自己上京一趟会是这样的下场。分明应该是在香奢荣光的金銮殿上,永嘉帝赐下无数赏赐,他会成为当今身边的第一红人。那些个政绩算个什么?讨得了主子的欢心,才分明是行走官场的正途。

  然而, 随着那四艘宝船的沉没,他的正途也彻底沉了。

  牢门上铁索拉扯的声音, 叫这位已经缩成一团的漕运总督终于有了一丝反应。两个衙役把他从地上拖起来, 拖出牢房朝着外头走去。

  台阶一步一步向上,泰汇昙也逐渐清醒过来。他的牙齿打着冷颤,结巴而急切地问:“两位大哥,我们到哪儿去!”

  一方大员卑微地叫两个衙卒大哥, 怎么听都觉得好笑。但这两位见多了一朝失势,在这大牢是发疯哭嚎的获罪官员,表情都不变一下,只道:“提审。”

  听到这话, 泰汇昙心里一震。他还抱着希望,想着没有直接定罪而是提审,说明外头还有人在为他奔波求情。会不会是太子?他忍不住这样想。

  是了,必须是太子殿下。他们是儿女亲家,他为这位殿下做了那么多事。自己如果倒了,这位殿下也自身不保!太子不会那么蠢,对他见死不救的。

  想到这里,泰汇昙激动得哭了,眼泪和鼻涕糊成一团,结了冰。

  可惜他的愿望似乎是破灭了,因为两个衙役没有带着他走完此处的台阶。只在一半的地方就停了下来,把泰汇昙带入一个房间里。这里不是刑部大堂,这个案子只在暗中提审。

  泰汇昙摔在地上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完了。他惊恐地盯着面前取暖的火盆,觉得自己就是一只马上要烧死在里面的飞蛾。

  火盆后面坐着一个穿着厚厚毛裘的年轻男人,面容俊逸,只是表情太冷显得有些不近人情。泰汇昙愣愣地瞧着他。

  “昭王殿下……”

  梁煜俯视着面前狼狈的总督大人,感情不见起伏地打了一声招呼:“泰总督,又见面了。”

  泰汇昙身上一个哆嗦,忍不住缩小自己的身形,也忍不住往那个火盆靠近。他其实已经想不起来当时在梁溪见到梁煜时是个什么样子。

  手下人被这位殿下拿住了,泰汇昙很着急。着急地想着应该怎么从这个困局里面脱身。他跟着甄应嘉去梁溪找这位殿下。席面上被威胁了两句,他吓得不轻,几乎立刻就同意了拿秉来抵罪的说法。

  这位殿下似乎也知道了江南不可撼动,只因无法交差才弄出这么一处。两边一合计,竟然就有惊无险地过去了。

  之后梁煜回京,京城那边闹出大小事情,牵连了许多官员。江南水深,一个石头子下来涟漪不见,没了几只小鱼小虾,大头上一点儿损失都没有。

  泰汇昙还想着这位殿下也不过是外强中干,不敢和他们这些老臣瞎咧咧。毕竟他们手眼通天,昭王殿下若真有些野心,的确该好好与他们说话。

  但是,那之后的事情似乎就变得有点不一样起来了。

  先是太子殿下至江南的信越来越紧密,心中的内容也愈发叫泰汇昙莫名其妙。不知为何,梁烨认为江南已经脱离了自己的掌控。在信中语气激烈地质疑他和甄应嘉的忠心。泰汇昙在莫名之时也觉得颇为不满。

  因为太子催促实在太急,泰汇昙也不由去试探了一下扬州的盐课老爷林海。然而他眼中的林海虽说还有一二读书人的天真,但也不是一个蠢人。每每点拨一下,也能做得叫人满意。也实在不知那位太子殿下哪里来的那么多疑神疑鬼。

  后来,京中传来消息。那位替太子做事的妻弟因为抢别人酒楼被太子嫌弃了。泰汇昙便道分明是手底下人做事不爽利,便怪到自个儿头上。于是,太子再来信之时,泰汇昙便也就敷衍着。要钱也罢,随意应付一二。

  之后发生的事情实在叫人难以预料。他先是听闻甄家在京城暗中做的那个钱庄被人端掉,不得不断尾自保。再接着便是荣国府抄家,甄应嘉痛失京中同同盟主力。一桩桩一件件,分明是在暗示甄家在倒霉。

  泰汇昙被惊出一身冷汗之时,审视其中细节。发现分明是太子爷与肃王针锋相对,然后拿手下人填了炮灰。他们连甄应嘉都敢算计,哪一日不得轮到我?他这么想,同时慌里慌张地开始表忠心。

  那四艘船确实过载,里头有一大部分东西是泰汇昙要亲手献给太子,暗中献给肃王,用作两边打点讨好的。

  结果,他把自己后半生的官途都给献出去了。

  昭王殿下看他两眼空茫的样子也不着急问话,只叫人端上一碗胡辣汤来。这么多天来,泰汇昙终于是吃上一点热的东西,当下便哭得稀里哗啦的。

  养尊处优太久了,真的是一点委屈都受不得。

  “昔日江南一别,没想到再见面时竟是这种情景,”梁煜拨了拨茶碗盖子,说着唏嘘却没有什么唏嘘的样子。

  泰汇昙糊着一把鼻涕,瓮声道:“罪臣有负陛下圣恩啊。”

  “你的确有负天恩,”梁煜如此道,比阴暗的牢房更加冰寒的视线落在泰汇昙身上,“父皇很生气,也不知泰总督的家产几何,够不够那一船盐税。”

  那一船盐税,泰汇昙还真看不上,闻言立刻高呼:“罪臣愿倾家荡产!”

  梁煜笑了一下,慢悠悠道:“大人,话不要说得这么满。不过丢了一尊石佛,一船银子你就要倾家荡产。那若要是别的些事,大人拿什么来买自己的命?”

  泰汇昙的心狂跳起来,手里的陶碗啪一声摔得粉碎,惊恐不已地瞧着梁煜。

  “泰总督可知,今日我为何单独审你?”梁煜好整以暇地问。

  “不,不知,”泰汇昙低下头,内心的恐慌在不断放大,冻僵的脑袋终于意识过来这小小房间里,只有他和昭王两人的不对来。

  “大人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梁煜微微一叹,似是很不满意泰汇昙的回答。

  泰汇昙被叹得全身僵硬。那年在梁溪的那场宴上,他曾用同样的语气用同样的话,感叹着当时木讷不知变通的皇子殿下。今天这句话,被完完整整地还到了自己身上。

  “泰汇昙啊……”昭王殿下感慨地喊了一声,“父皇叫我单独审你,说明还想给你翻案的机会。可你如此不识时务,我又如何帮你呢?”

  泰汇昙的脑子里过过一幕又一幕,那些足以叫他下无数次大牢,抄无数次家的东西。

  “殿下,我,罪臣真不知,还请殿下解惑。”泰汇昙有些急了,如果不知道自己身上的罪名,他怎么据此为自己辩解脱罪。惶恐的同时,他开始不断思量能叫永嘉帝特别生气的事情是什么。

  梁煜由着他想,他想得越多也就越不安,之后也才能更好的套话。永嘉帝确实是在怀疑泰汇昙,怀疑他带着那么多东西上京乃是别有目的。否则与其所言对佛像万分珍重的态度实在是太不一样了。永嘉帝根本就认为,泰汇昙带来那么多东西根本就不是只献给自己的。

  或许是献给他几个儿子的,或者是贿赂给朝中大臣的。

  永嘉帝很恼怒泰汇昙的鲁莽与急功近利。如若不是他这样的神来之笔,自己何须搬到大相国寺吃斋念佛,整日腰酸背痛没个舒坦劲儿。最重要的事,朝中那些过于耿直的御史,果然拿着这件事来做苗头,上奏说修宫殿乃“是年以来,意在纵奢;劳民伤财,纵欲以劳人。”

  这是永嘉帝最烦的一件事。想他多年勤勤恳恳,勤政为民。如今不过奢享一二,怎么就不能了?非得过得如苦行僧一般,这帮子言官才满意不成?

  上一回太子失德,就有言官骂到他鼻子上说他教子无方。这一回,被逼着躲到大相国寺里的永嘉帝便更不想背这个骄奢淫逸的锅。

  于是越想越觉得其中有诈,他暗示给梁煜的意思很明显,他要泰汇昙承认这一切都是他泰汇昙自作主张,沉没石像。与皇帝的品行没有丝毫关系。

  这是一把极好的刀子,梁煜握在手里实在舍不得就这样随便剐几刀。

  漕运总督当然是有罪要认的,但绝对不是现在这种轻若鸿毛,不痛不痒的小罪。梁煜决定叫自己父皇拿到的不是一张只说当前糊涂的罪状。而是过去记载着在运河上来往的多少民脂民膏被吞没,被挪用的血书。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发小从日本回来,就去聚餐了。然后我这个体能废逛了一下午就不行了。回来睡午觉,睡到了晚上十点= =啊,太丢脸了……等下还有一章,鞠躬

第117章 章一百一十七

  闻芷略一思索, 在棋盘上落下一子。略看棋局, 她已然有了三分把握。便是闻颐书下到哪一步,她都有可解之法。愉快地收回手, 抬头示意哥哥落子。

  一抬头,便见闻颐书手搁在棋盒上神游天外。

  闻芷无奈地摇了摇头, 将棋盘上的棋子都捡起来丢进棋盒里,清脆的落子声唤回了闻颐书的魂。他不解地问:“怎么, 不下了?”

  “你这魂分明不在这里,”闻芷将东西收拾干净,劝道,“若有要紧事,何必一定要陪着我?只管忙去 ,我一个人倒逍遥自在呢。”

  闻颐书不好意思地一笑, 只说:“只是白担忧罢了,也做不得什么。”

  “是朝堂上的事?”闻芷问。

  “嗯, ”闻颐书点点头, 犹豫了一下,继续道,“你记不记得泰家。”

  闻芷冷着脸说:“记得。他家应该有个和我差不多年岁的姑娘。十岁那年我好容易回家一趟,在春宴上见了一回。二话不说, 扯坏我一只珠花,还恶人先告状。”

  “你还挺记仇,”闻颐书笑起来。

  闻芷瞧了哥哥一眼,笑道:“我也只是记记仇罢了, 哪里像哥哥,当场就把仇给报了。”

  女儿被欺负了闻夫人虽觉不虞,但也不想生事只说无妨。恰好闻颐书从书院赶回来,给母亲来请安。貌美风流的少年被前簇后拥地走进来,瞧得一屋子大小媳妇丫头姑娘都呆了。他一眼就看到了怒容的妹妹,走过掐掐妹妹的脸问怎么了。

  闻芷看到靠山来了,忙告起状来。说得泰夫人,闻夫人都有些尴尬。只随口说小孩子玩闹等话。闻芷很不服气,就看着哥哥。

  “我说什么呢,”闻颐书笑了笑,不在意地捏了捏妹妹的脸,“这个年纪都知道美丑了。见着比自己好看的,一时不忿想掐了去也是有的。你气什么?你有时瞧着好看的花,不也伸手去摘吗。”

  他说完,往泰家姑娘那里瞧了一眼。漫不经心的,可什么意思已是不言而喻。

  泰家姑娘后知后觉,愣了一会儿才知道人家说自己难看。

  她没想到这个小哥哥说话那么难听,一下没忍住就哭出声来。鼻涕眼泪糊了一脸。闻颐书唯恐天下不乱,在一旁哎哟哟地直叫唤:“哭了更难看了,可别哭了。小姑娘不能这么哭的。”

  闻芷一下接受到哥哥的信号,也走过去,拿了帕子给泰家姑娘擦脸,“你不要哭了,会变丑的。”

  左一句难看又一句变丑,知道美丑的小姑娘哪里忍受得了,哭得更加让人看不下去。

  好容易给哄好了,闻夫人忙叫丫鬟婆子带着两个已经和好的姑娘去院子里玩。然后瞪了一回来就搞事的儿子一眼,叫他下去换衣裳,再去见他老子。

  闻颐书笑着答应,朝屋子里的夫人们行礼,一点儿没有刚才心直口快的样子。敲得人心里直冒喜欢与疼爱。

  然后,这个惹人疼爱的小子转头就在屋外拦住了妹妹和泰家姑娘。二话不说,直接抽走了泰家姑娘头上的珠花,丢在地上踩了两脚,冲人嘻嘻一笑,跑了。

  泰家姑娘瞪大了眼睛,连哭都不敢哭了。